什么叫真爱?这就是呀!
几年前就有人说他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是现代的爱情童话。直到现在,这个童话依然继续着,并且幸福得让人叹息。人们都相信,十年,二十年后,他们很可能依然会如此,只不过在他们的身边会多一个或几个小小的身影,那该是多么令人向往的景象呀!
第789章 被歧视?
在进入酒店前,莱拉和罗伊被一群记者给围住了。
“莫兰导演,请问你对这次《指环王》的提名有什么感想?”
“您是否认为金球奖有失公允?”
“对于《断背山》获得最多的提名,您能否发表一些意见?”
“怎么回事?”罗伊帮莱拉挡开那些快要伸到她脸上的话筒,不解地小声问道。
莱拉捏捏他的手示意一会跟他解释,然后才转向记者们,微笑着道:“李安导演的《断背山》是部好影片,它值得那些提名。至于为什么《指环王》没有得到,我想大概是这次强大的竞争对手太多了。”
说完,她对着记者们点了点头,再不理睬一**不断的提问,拉着罗伊进到酒店里去。
“这次我的指环王只拿到四项提名,而断背山却拿到了七项,外面有传言说我们被金球奖歧视了。你也知道,很多人都清楚那些评审和影评人的特质,只要是票房高的影片就会被认为是没有内涵的商业电影。”
一边朝酒店里走,她一边跟罗伊解释。他一直在剧组里,对这些情况并不太了解并不奇怪。
“为什么会有票房高就没有内涵的想法?当初《泰坦尼克号》不也拿下全球18亿票房,然后横扫了所有奖项吗?”
莱拉笑着摇了摇头:“不是每部影片都是《泰坦尼克号》。等我也有能拿到18亿票房的电影,大概也可以横扫了。”
当初卡梅隆的《泰坦尼克号》在奥斯卡上获得了14项提名,其中11项获奖,平了《宾虚》的影史最高记录,不知道震惊了多少人。
其实这部电影真的就那么好吗?她倒不这么认为。没错,电影很精致,很感人,特效也无可挑剔。但要拿它和以前众多横扫的影片相比,在某些地方还是欠缺一点影评人最喜欢说的“内涵”。
请问《泰坦尼克号》教会了大家什么?这不是那些评审最喜欢用自己标准衡量的地方吗?他们想要看到更深刻的东西,而不是一堆用钱堆砌出来的画面。但他们在面对《泰坦尼克号》的时候却显然将这条规则丢到一旁去了。
全球那么多人看了电影,创造出了那么多的票房,让它一举成为影史第一,超越第二名一大截。影片到了这个程度已经不是单独的电影,而成了一个现象,成为了一道可怕的飓风。任何试图想要抗拒这股风潮的人,最终都会被吹得连根骨头都找不到。
想也知道,如果有人在全球人都说喜欢的时候站出来职责它的缺点时会发生什么。不是认为他在标新立异,有自己的想法,而是认为他在哗众取宠,是在搞笑,是个疯子。
评审也是人,甚至比普通人更爱惜自己的名声,所以才会让《泰坦尼克号》在奥斯卡上满载而归。
所以莱拉认为当某天,她也拍出了那么一部能够席卷全球的影片,并且票房也成为影史第一的话,肯定也会在奥斯卡上拿奖拿到手软。不过如果她愿意的话,也不需要那么麻烦,大可将以后拿到好奖项的影片拿出来拍,经过她的加工再加上莫兰家媒体的宣传,相信奖项的竞争力肯定会比原作高上不少。
“这次《指环王》就很不错,有口碑也有好评,我觉得你拿奖的希望很大!”罗伊知道她想要的是什么,虽然她一直说那些高傲的评审不可能将奖项颁发给年轻的她,但他还是觉得其他提名的影片根本不能和她的相比。
莱拉笑着摇了摇头:“不可能的。不管是金球还是奥斯卡,都不可能把奖项给我。不说年龄的限制,看看和我一起提名的那些人吧,乔治·克鲁尼的《晚安,好运》,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慕尼黑惨案》、李安的《断背山》、彼得·杰克逊的《金刚》,还有费尔南多·梅里尔斯的《不朽的园丁》,所有影片和导演都是相当有竞争力的。就算是我,也不能说在公平情况下一定能从他们手里夺走奖杯。”
罗伊却不那么觉得:“没错,那些导演都是大导演,也都拍了很不错的作品。但你是不是忘了一件事?你,莱拉·莫兰,同样是好莱坞最好的导演,相比之下,你觉得他们能赶得上你所创造出来的成就吗?”
他很怀疑那些人拍过的电影加起来是不是有她得到的多?
这真不是他在幻想,而是有真实依据的。这些人里得到票房最多的应该就是斯皮尔伯格了吧?其他人的电影加一起恐怕都没有他的多。而斯皮尔伯格最卖座的不过是《侏罗纪公园》《夺宝奇兵》那些,又怎么赶得上莱拉创造的一个个票房奇迹?
具体的数字他说不上,也不知道他到底拍了多少电影,又得到了多少票房,但他很清楚一点,那就是这些年莱拉所带来的十部电影,绝对是其他任何导演都需要仰望的票房。不要忘了,她最差的一部电影都拿到3亿的全球票房,最高的《指环王1》甚至拿下了14亿!
莱拉被他的话说得愣了一下,确实,她总是会不小心忘了自己已经不是前世的自己,在这些年里一部接着一部拍了那么多经典的影片。如果说诺兰用十年拍了八部走行成神之路,那么她不也同样用十部电影证明了自己已经站在了好莱坞之巅了吗?
“谢谢,罗伊,你总是知道怎么让我开心。”这点一直是让她开心的地方。
罗伊揽过她的肩,在她的额角上亲了一下:“谁让你开心,我才会感到开心呢?”
两人说着话,已经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进到了颁奖典礼的会场。
“莫兰导演。”
“莱拉。”
“嗨,罗伊。”
见到两人进来,不少人都围过来跟他们打招呼。罗伊是因为他本身点满的交友属性,走到任何地方,和任何人说上两句都能交朋友。这么多年他进了那么多剧组,绝对可以说是交友满天下。
而莱拉,她可是好莱坞最顶级的导演。最主要的是她的潜力无穷,现在还不到三十岁的她,未来至少还有几十年可以拍出更多的优秀电影,不和这样的导演处好关系可怎么行?
第790章 奥斯卡魔咒
这次的金球奖依然星光熠熠,作为全球盛事,许多明星可能心里没有多认同这个奖项,却依然会来刷个存在感。
为什么很多人对这个奖项会那么多意见呢?其实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评审不够权威。熟悉这个奖项的人都知道,这是由外国记者协会创办,属于慈善基金协会,一般就是分蛋糕,权威性很难保证。
看看奥斯卡就知道了,那可是几千名评审来选出最后的得奖者,公平性是可以期待的。至于说他们对年轻人和商业片不太“友好”,那也是没办法的事,算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观念问题吧。可能等他们全退休之后,新的评审补充进来会让这个奖项焕发一些青春。
另一个原因,就是这个奖项本身就不够权威。奥斯卡是一个纯粹为电影创办的奖项,有许多被细化了的奖项。
但金球奖不但有电影方面的奖项,还有电视剧的奖,这样就未免给人一种不够专业的感觉。而且由于评审就是96位记者,其中三分之二还是兼职的,所以这个奖项本来也不会颁发技术性的奖项。
不过这些都无所谓,明星们乐得多拿点奖杯,也乐得有这么一个受到关注的地方可以让自己在观众面前混个脸熟。
今年的奖项争夺得很激烈,莱拉的《指环王》暂且不提,断背山就拿下了7项提名。另外乔治克鲁尼的《晚安,好运》也势头强劲,拿下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剧本等等的提名,算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对手。
莱拉和罗伊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后,就见到露易丝已经等在了那里。她作为制片人也需要出席这样的晚会,因为如果最佳影片得奖的话,通常都是制片人上台领奖的。
“今天有几个你的老熟人也来了。”露易丝在莱拉的耳边提醒了一句。
莱拉挑挑眉:“老熟人?”
露易丝的眼神朝后方瞄了一眼。
“哦,原来是他们。”莱拉顿时明白了。原来她指的老熟人就是曾去她公司参观过的几位东方导演和演员。
当初在东方拍摄取景的时候,几位导演就跟在她身边,名义上说是打个杂,莱拉也不好真的去当打杂的去使用人家。不过也因为有他们的帮助,一些地方确实省了不少事,也省了不少时间。虽然被他们学会了不少东西,但那本来就是莱拉没打算私藏的东西,所以也算是互惠互利了。
后来结束了东方的拍摄后,这些人还组织了一个交流团来参观过她的电影公司和特效公司,双方都有了不错的交情。
“这次有两部东方电影参加最佳外语片的争夺,章紫衣小姐还得到了一个最佳女主角的提名,他们出现在这里也是应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