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的美丽人生 (一曲凌波)


姥姥还拿二端开玩笑呢,她外孙女儿是空有一张倾国倾城的脸,里头住着的却是一个搞笑的灵魂。
这个功夫,楚睿云也下楼来了,两个小的跑得飞快,害她都没跟上。
搬东西乱糟糟的,也不是寒暄的好机会,简单招呼一下,小姨两口子在新房安顿,二端直接陪着姥爷姥姥领着樱桃回了自家的小院儿。
姥爷姥姥岁数大了,路上一番折腾,也该累了,还是让他们安顿好休息一下比较好。
为了迎接姥爷姥姥,二端特意帮着妈妈收拾了朝阳的套间给姥爷姥姥住,吃穿用度一应俱全,就等姥爷姥姥驾到。
陪着姥爷姥姥在给他们预备的屋子里转了一圈儿,二端生怕有什么漏掉的或者疏忽的,一再问姥爷姥姥的意思。
“我瞅着挺好,啥也不缺。端端领姥爷去瞅瞅你爷爷奶奶,也是老没见的了。”
姥爷楚文治背着手儿,简单看看就点点头表示满意,心里倒是惦记着先去瞧瞧亲家。
“哎呦,亲家,可算把你们盼来了。这下好了,咱们互相着可有伴儿了。”
说曹操,曹操就到。还不等二端陪姥爷姥姥去瞧爷爷奶奶,奶奶就已经先一步来了,爽朗的嗓门儿人还没进屋呢,声音已经先飘进来了。
爷爷闷声不吭地跟在奶奶身后,四位老人坐下寒暄起来,二端赶紧跑出去让吴婶给准备茶点。
姥爷姥姥来了,正好跟爷爷奶奶凑一桌麻将,四位老人多么热闹?
不见樱桃,二端找了一圈儿,在内院找见了她正蹲在墙边跟旮旯儿里藏着的小猫儿较劲呢。
二端给奶奶抱回来的小猫,奶奶给取了个很接地气的名字,大咪,二端还寻思着赶明儿要不要再抱回来一直小咪?
这会儿,大咪似乎估计再跟樱桃唱反调儿,樱桃越是唤它出去,大咪就越是所在旮旯儿里不动弹。
“大咪,出来。”
二端本想着把大咪弄出来给樱桃玩儿,结果大咪连她的账都不买,喊了好几声儿都不为所动。
二端有些尴尬地瞧了瞧樱桃一脸期待的表情,自家的猫还真是个性十足。

第九百六十七章 乡愁

小姨一家搬到京城,着实是忙碌了几天。二端生怕姥爷姥姥住得不习惯,这段时间都没在宿舍住,下了课就回家来陪二老。
不过她显然有点儿低估了姥爷姥姥的适应能力,这天下午没课,她中午就回家了,居然没见着姥爷。
问姥姥姥爷的去向,姥姥说姥爷去参加同学会了。
同学会?!
二端惊讶,要说他们这些年轻人参加个同学会什么的还挺常见的。姥爷的同学会可就不那么简单了。
黄埔同学会,啧啧,听着就挺高大上。
黄埔培养了多少军事人才,著名将领就不用说了。就如姥爷这样普通的毕业生,随随便便也能碾压一大片了。
没想到姥爷才刚到京城几天,就有同学会可以参加了。那还真不怕他没事儿做,闲的难受了。
吃过午饭,二端陪着奶奶和姥姥,在院子里一边晒太阳,一边缠毛线。
特意从内蒙买的纯羊绒线,老太太们准备没事儿织织毛衣,又打发时间,又比外头买的穿着暖和厚实。
二端乍着胳膊,撑着一捆毛线,姥姥利索地把毛线缠成团儿。
奶奶已经拿着缠好的一团儿在起头儿了,瞧颜色,二端觉着这指定是给自己织的。
一边缠毛线,二端还搜肠刮肚地想笑话讲给奶奶和姥姥听。
秋日的阳光洒在院子里,不像夏日里那么炙热,却别有一番温暖的感觉。
姥爷就这个当口回来了,背着手,闷闷地打了声招呼就钻进屋里。
院儿里仨人面面相觑,这是咋地啦?
都看出楚文治好像不太对劲儿呢,似乎心情不好。
不过不是去参加同学会了嘛,按说应该是高兴的事儿啊,这么参加完还反而不太高兴呢?
“我去看看?”
二端放下手里的毛线,轻声询问姥姥的意见。
姥姥点点头,老头子不知道是在外头惹了气,还是遇上了什么不高兴的事儿,端端去哄哄应该能好。
二端先去给姥爷泡了一杯茶,捧着茶杯轻手轻脚地进了姥爷的屋。
姥爷正坐在窗户边的书案后头,愣愣地瞧着窗棂发呆。
“姥爷,您累了吧?我给您泡了杯参茶。”
二端走过去,把茶杯搁到桌上,小心地观察着姥爷的神情,琢磨着姥爷这到底是咋了。
参加个同学会这么回来情绪就不对了呢?
“哎,谢谢端端。”
姥爷回过神来,点点头。
看外孙女儿略显担忧地打量自己,就知道自己的反常让孩子担心了。
“姥爷没事儿,就是今天参加同学会,听到一些事情,心里头有点儿闷得慌。”
楚文治试图缓和一些自己的表情,但是不太成功,心里头压着事儿,让他半点儿开怀不起来。
“姥爷,您有什么事儿不如跟我说说呀,兴许我能帮您排解排解?”
二端在旁边的小团凳上坐下,关切地望着姥爷。
“唉,其实也没什么。就是有些感慨。当年一起在黄埔的同学,现在人已经不全了。有些甚至客死他乡,提起来就让人唏嘘不已。”
楚文治想起自己当年,年轻的自己何等的意气风发,和一班同学畅想未来,满腔热血。
现如今,他们都是老人了。他们这些活着的,日子过得都还不错,可有不少同窗当年去了那远离大陆的小岛,最终没能盼到两岸三通,到死也没有再踏上过家乡的土地。
不去评判当年不同的选择,可作为根在大陆的中国人,不能魂归故里,该是多么令人难过的一件憾事啊。
都说落叶归根,可他曾经的同窗,校友,却连这个愿望都没有实现。
人在外漂泊几十年,死也没能回到日思夜想的故土。
姥爷一提,二端就明白了。敢情姥爷是为他曾经黄埔的一些同窗心痛。
军人的特殊性,服从为天职。所以当年不少人在特殊的历史时期,被带到了隔海相望的小岛,从此开始了长达三十多年故土难回的梦魇。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姥爷提到的这些,让二端不禁想起了诗人余光中的那首《乡愁》,情真意切,把漂泊异乡的游子对故乡和祖国的眷恋表达得淋漓尽致。不由得吟咏了出来。
安静的房内,只有二端清朗的声音,缓缓地吟诵着这首《乡愁》,楚文治似乎陷入了深深的回忆,思绪不知道飘了多远。
诗很短,二端吟诵完,她和姥爷都没有说话。
二端悄悄打量姥爷的神情,总觉得自己是不是吟了这首诗之后,反而让姥爷的情绪更加低落了呢?
良久,楚文治动了动,目光转向了一直关注着他的二端。
“端端,姥爷决定在有生之年再折腾一番,随心,做一点儿该做的事儿。”
姥爷脸上竟然带上了一丝笑意,似乎是想通了什么,整个人精气神儿都上来了。
二端心中惊奇,不由得好奇姥爷到底想干啥。
“姥爷,您这是要做什么该做的事儿?”
二端把桌上已经不烫的茶水递给姥爷,出了趟门儿,也不知道顾不顾得上喝口水。
姥爷接过去喝了几口,才回答二端的问题。
“姥爷准备联系一下那头,帮助海峡那头已经过世的老兵回家!”
说到自己的决定,姥爷的声音都大了许多,似乎为自己的决定感到十分激动和兴奋。
这回二端听明白了,因为战乱,不少士兵糊里糊涂地就去了海峡的那头,却到死也再没有机会回家。
中国人的传统思想,即便是死,也要埋到自家的祖坟里,否则就像是那孤魂野鬼,总是飘在外头。
况且家乡的亲人,可能也在等着他们魂归故里吧。但是做这件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首先得弄清楚现如今的政策,其次这是纯义务的事情,没半点儿好处,全凭一颗助人为乐的心。
后者姥爷肯定没问题,只要他想做的事情,家里头肯定全力支持,况且这确实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也只有经历过战争的人,可能才能明白在战火中背井离乡的对家乡的渴望。

第九百六十八章 王牌栏目

姥爷找到了退休许久之后发挥余热的方式,打定主意就开始积极联络起老同学,并且开始接触相关部门,搞清楚帮助过世老兵的骨灰回家乡需要的相关手续。
饭要一口一口吃,做这件事并不简单,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恒心。
不过每天看姥爷精神奕奕的忙活,二端倒觉得忙碌起来的姥爷气色似乎更好。
二端有空也帮姥爷整理资料什么的,毕竟姥爷上了年纪,工作量太大的话二端怕他身体吃不消。
周景林得知老丈人竟然闷声不吭地折腾起这么一件在他看来很了不起的事儿,不由得更加敬重自己的老岳父。并且拍着胸脯保证,老丈人有任何需要,他都鼎力支持。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