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骇人的事件”,立马把她爹折腾回魂了:“啥?你说啥?一碗米可以蒸出来六碗饭?”
她爹不写防灾抗灾,不是因为没想到这里来。而是,全国上下都为旱灾所苦,个人哪里有什么能量能力挽狂澜呢?
现在不管是公社里大大小小的会议,还是他跟牛书记、田社长他们上县里开的会议,防灾抗灾绝对是首要讨论重点。
特别是,本省作为产粮大省,值此全国性旱灾之际,已经听从中央号召,从粮库里紧急调拨了大批粮食出去,由中央救济灾民。
这些粮食都是去年秋收收上来的公粮,以及农民卖的余粮。现在,粮库里剩的粮食也不多了。但眼瞅着这天灾却像是没个完。
中央要再来调粮,粮库的粮食只怕还得往外调。
可极端异常天气已登陆本省,夏收欠收已是铁板钉钉的事了。这种情况下,省、市、县三级领导能不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吗?
没了粮食,那可是要出人命的啊!可不调出粮食,正在受灾的那些民众也一样得死!
为了鼓励大家积极想对策,上面开会的时候,还专门把报纸上有关旱灾灾情的消息,一一念给大家听。上回,县里开会时,甚至把记者拍的受灾地区照片,发给大家看了。
李向阳当时看得心惊胆战,那些灾民饿得就只剩一把骨头了。而因饥饿而患上浮肿病的病人,则刚好相反,肿得像发面馒头一样,看上去……就好像是水里刚捞起来的浮尸。
看得他好几天都心情低落。
现在听到红果儿说她一碗米,可以蒸出来六碗饭,他能不激动吗?
红果儿用力点头,笑得眉眼弯弯:“嗯呐,爹,你想不想知道,果儿是怎么做的?”
“你快说!”李向阳满脸期待,眼神都被点亮了。
要真是这样,那岂不是不动镰刀的大丰产?!他心情激动,那得拯救多少人命啊!
“嘿嘿,你表扬果儿,果儿才说~。”可不能让她爹发现,她是在给他找写作的素材。
李向阳失笑不已:“爹夸你还夸得少了?我们家果儿最最最聪明了。做饭也好吃,运道也好,你到了咱家,爹就当公社干部了。社员们年夜饭也吃上大肉了,还每家都分到了三个月的口粮。这搁以前,根本是不敢想的。”
他先是为了哄她把做饭的方法说出来,但说到后来,却忍不住有些感慨,他闺女确实是个福星啊。
自从知道红果儿发现肉,还有西瓜和那些巨蛋的地方后,他没事儿总爱去那边逛逛。
虽说知道那座山里可能会有猛兽存在,但他一想到那些食物可以解决整个公社的大问题,他就忍不住一次次地往山上跑。
可惜,不管他跑几次,除了发现到一点点浆果外,啥都没有。
哦,对了,还发现过人。
回回去,看到的都是不同的人。
他一见到他们,他们总是特别尴尬的样子。
不用说,也是来捡肉的。
只不过,捡了肉,是想上报公社,还是私吞,那就不知道了……
跑了好多次,李向阳都没能捡着肉,这才终于对闺女的运气服气了。
他家红果儿就是天生的福星。这些肉啊果的,只有红果儿才捡得到。
不过,就算明白到这点,李向阳跟他娘侯秋云的态度也是完全一致的。
红果儿想上山?
没门儿!
那头咬死了那么多动物的野兽,现在还好端端活着呢。民兵连搜山搜了好几次,都没找到它。可见这头凶兽不仅凶猛,还是头狡猾的野兽。
万一红果儿上山,被它叼走了,他这个当爹的可不得心痛死?!
红果儿得到表扬后,小嘴儿咧开直笑,一脸满足的小样儿,然后傲娇地道:“那爹,你听好了哦,果儿要说了。就是那啥,我做饭的时候,我都不洗米的。我拿开水烫它。烫了就不管了,拿个盆儿把它盖上就成了。然后我就去玩儿了,等我玩儿好了,我才把米捞出来,放到陶罐里煮……”
她讲得很长,但其实真正的做法几句就能叙述完。只可惜她身为小娃子,肯定不能说个话像大人一样。
她说的这个,是国家曾经在饥荒年间大力推行的一种做饭方法,名叫粮食双蒸法。这种方式加的水量多,出来的米饭能多好多。可惜,饭量看着变大了,实际上也不过就是水。当时确实能吃饱,但过一会儿就饿了。
不过,它也有优点。这种法子不淘米,能够留下大米的不少营养。而且因为蒸出来的饭量变大了,很多还没取消公社食堂的地方,原本一天只供应一次饭菜了,这个法子推行之后,变成一天可以吃两顿了。
这样,在心理上,大家总算看到点活下去的希望。
别小看了这个法子的安抚作用。只要人心没乱,政府就可以安心想法子救灾。要不然,把多余力量拿去安抚人心了,落实到救灾上的力量就会变少。
现在算算时间,离双蒸法在全国推广,还有大约五个月的时间。这会儿就说出来,应该也能帮到不少人吧——虽然只是心理上的安抚作用。
李向阳不像自己闺女那样是重新活过的,自然不知道这些。一听到这种做饭方法,可以让出饭量多那么多,别提多激动了。
“红果儿,这是真的吗?真的能多这么多饭?”他再三确定。
红果儿用力点头:“嗯!红果儿骗谁,也不会骗爹。”
“那你跟爹回家,你做一回给爹看看。”这事情牵扯太大,李向阳虽然相信自己闺女,但这事儿可是能救活好多人的。
一定得认真对待!
“呃?不上学了?”
“跟爹走,老师要批评你,爹会帮你说话。”他拉着红果儿就往外走。
路上遇到牛书记,他也没直说。只说家里有急事,他得请假回去一趟。
牛书记看他神情特别着急的样子,以为是出了大事,叫他赶紧回家。
结果嘛,红果儿舀了二两米,蒸出了一斤二两饭!
当时就把李向阳给吓到了。他是又惊又喜,当场热泪盈眶。
“有救了!农民有救了!”
他泣不成声的样子,反而把红果儿给吓了一跳。她有些不安,要是她爹发现,这种蒸饭方法蒸出来的饭只是量变大了,吃了根本不抵饿,会不会觉得很绝望啊……
她突然就觉得,自己是不是该再多做点什么事呢?
不过,要再进核桃世界里,去搬些动物尸体出来的话,会不会太露骨了?毕竟一个多月前,公社里才捡到那么多肉。现在又来一批……
呃……
她觉得问题有点大啊……
李向阳心情激动,把她抱起来,对着她的小脸蛋一阵亲。
她爹虽然一向宠她,有时候也会亲亲她。但从来没激动到,把口水都亲到她脸上的程度啊。
她怔忡地摸着自己脸上的口水,越发不安了……
李向阳却是再也等不及了,出门就往社上快步走去。走了一小段路,觉得不够快,干脆小跑起来。
等他跑到上气不接下气,跑到牛书记办公室时,他喜不自胜地喊了句:“书……书记!有办法……救人……了!”
他之前走的时候,牛书记是亲眼看到他有多急的。现在,他喘得话都说不清楚,脸上又一副大喜过望的样子。弄得牛书记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
他赶紧对他道:“向阳啊,你慢点,先坐下歇口气再说。”自己起来,替他倒了杯水。
李向阳也想快点把事情说清楚,接过水,咕咚咕咚就灌了两大口。然后歇了一会儿,等气顺了,马上道:“书记,我是说,我们家闺女发明了一种蒸饭的方法,二两米可以蒸出来一斤□□!”
牛书记噌地就站了起来:“你说啥?!你再说一遍?”
李向阳又说了一遍。
刚刚还在叫他“慢点”的人,这会儿却激动得踱着步子走来走去。而且看那样子,书记自己都高兴得手足无措了。
“这是真的吗?你确定?”牛书记再次问道。
“千真万确!我刚刚跟着我家红果儿回去,亲眼看着她蒸的饭!”
“她怎么蒸的?走,你跟我到食堂去,现演示一遍给我看。”他也跟李向阳一样,不敢确信。
毕竟事关重大,这事儿要报上去了,说不准整个县里都会引起大哄动!
李向阳是个汉子,烧饭的事他虽然会做,但毕竟做得少。他生怕自己手笨,把饭给做糟了,干脆把法子告诉了食堂大妈,让人家帮忙蒸了一回。
这法子果然灵!
就是在别人手里,也一样蒸出了老多的份量。
牛书记惊喜得连嘴都合不拢了,话也说不出来了,只一直拍着李向阳的肩膀。
过了将近半分钟,老书记才眼眶一红,点点头,给他翘了个大拇指。
然后,李向阳也不用写典型事迹材料了,牛书记让他就简短地写一份简报,往县委那边报。
机关公文都是有公文模式的。往上报的,叫上行文。不同类型的上行文,名称也不同。
可牛书记却头一次叫他,不必管格式,也不用管标题。名字就用两个大字《喜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