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六零年代好家庭 (桃花露)


  吃了亏就长记性,这会儿趁着外面来买瓦的少赶紧排队去买。
  所以,只要有点闲钱就会想着盖瓦顶。
  现在最抢手的就是粮食和先锋大队砖窑厂的瓦!
  ……
  先锋大队的砖窑厂越做越红火,能申请到的煤炭数量也越多,加上周明愈和单腾飞的蘑菇鸭蛋生意又增添了砖瓦交易,能够从煤矿拉到的煤炭就更多。
  单腾飞每次都让人特意给周明愈拉煤炭运到东关,然后让周明愈把砖瓦拉过去,两拨交换,也不用付钱,只需要等价交换即可。
  不过总归是周明愈赚点便宜,毕竟他的砖瓦烧制要麻烦,而煤炭只需要挖出来简单加工就好。
  单腾飞都会多给他一些煤。
  这周到的服务,让东关煤炭厂的厂长都大呼羡慕得很呢。
  有了源源不断的煤炭,先锋大队自己的煤炭加工也能办起来,把煤块破成煤粉,然后按比例加黄土、水摇成小小的煤饼,再卖给自己社员或者就近的大队。
  社员们买了去取暖兼做饭,加上队里分的庄稼杆儿,一个冬天都不用再犯愁柴火的问题。
  往年多少人犯愁没草烧呢。
  煤炭多了,莫茹就和周明愈去县城托邱云去铸铁办预定一批铸铁炉子。这种炉子像个大花盆,底下三足支撑,炉体上小下大连成一体,上头有烟道和加煤口,底下有出渣口。
  这是去年新时兴的简易两用炉子,改造自进口的洋炉子大花盆式样,改造以后炉体简单实用简单,既能烧球也能烧蜂窝煤,非常好用。
  这种炉子比起以前的铁皮炉子好用很多,以前的铁皮炉子需要搪炉子,搪不好既难用又费煤,简直要人命。
  比铁皮炉子更好的优势是烟道上可以装那种铁皮烟筒,一直通到屋后去,煤烟直接排出去,末端加了一个风斗,不至于被风倒灌把烟呛在屋里。
  有烟筒和风斗,就不怕煤气中毒,安全又方便。
  冬天处处都要用热水,莫茹就在炉子旁边加了一个铁皮水箱,这样就能随时有热水,洗脸洗澡都方便。
  俩孩子被她给养成习惯,冬天也要每天擦擦,隔几天就要洗个澡,不洗就难受。不少妇女拿这个说嘴,暗地里嘀咕劳模好享受之类的,毕竟他们一冬天都难洗个澡呢,顶多洗洗脚和下面。
  对于这种论调莫茹听见也当没听见,就算以后有人说,反驳起来也容易,除四害懂不懂?讲卫生懂不懂?
  有了炉子不只是用热水方便,想吃点什么也方便,直接放炉盖上烤,或者把砂锅坐上热都行。
  天不亮捅开炉子,把粥熬上,这都省了早起做饭。
  他们预定的炉子是长期供货,什么时候有什么时候去提货,自己装一个,再给张翠花屋里装一个,周培基家也买个……和拉砖瓦一样,都排着队呢。
  …………
  莫茹在周明愈的怀里醒过来,睁开眼屋里黑漆漆的,因为窗户上挂着草帘子呢,也看不见外面是否有光亮。
  炉子一夜未熄,房间里暖烘烘的,有水仙花的香气袭来,让人熏然欲醉。
  在他怀里窝了一会儿,迷迷瞪瞪又睡着了。
  最后是周七七要尿尿的声音给她叫醒的。
  周明愈麻利地起身亮开手电筒,把闺女抱下去,又摸摸儿子,也抱下去小便。
  莫茹嘟囔一声,从枕头底下摸出一块有年头的怀表,打开黄铜表壳,看了一眼,已经过六点。
  周明愈把完孩子再给塞进被窝里,又去倒水给莫茹喝。
  周七七揉着眼睛小声试探,“我睡不着了,能不能吃块糖啊?”
  周小八则眼睛都没睁开继续踏踏实实地睡觉。
  莫茹打了个哈欠,“大闺女,哪里有人一大早吃糖的?昨天不是还说牙疼吗?保不齐要蛀牙了。”
  周七七立刻张开嘴,“你看,没有蛀牙!”
  “那也等吃过早饭再吃。”莫茹不肯妥协。
  周七七就嘿嘿笑着钻进爸妈的被窝里,躺在两人中间,“爸爸,我心里苦。”
  周明愈:……
  莫茹翻了个身,去小八被窝搂着儿子睡了,不能和戏精打交道。周七七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招儿她可领教多次,晾着就行。
  周七七见她躲开,就开始满炕滚着玩儿。
  春天翻盖砖瓦房的时候,炕也重新盘过的。
  以前炕的尺寸是三米乘一米七,南北太窄,周明愈睡不下所以东西向睡觉。后来四个人东西向也排不下,就重新盘炕,这会儿三米乘两米的,既能让周明愈南北向伸开腿,还能让孩子们自由翻滚。
  滚到最后,她哎呀一声,脑袋居然被怀表给咯了一下,疼得开始哼唧,“哎呀,脑袋破了,被咯了个窟窿。”
  周明愈笑道:“咱上卫生室包扎一下啊。”
  莫茹:“包扎什么啊,拿块糖糊上就好了。”
  周七七:“我看行。”
  说完就咯咯笑,举着那块怀表认时间。
  这怀表是邱磊在城里用鸡蛋和蘑菇换的。
  说是一位脸上长个大痦子的老太太,因为粮油店买不到细粮、鸡蛋和蘑菇,就用怀表跟邱磊换的。
  表壳背面刻着一行字:民国十年苏氏表行。
  这是一块有年头的古董,没想到那人说卖就卖了,一点都不留恋,倒是让莫茹捡了个便宜。
  看着那块表,莫茹心头一动,她对周明愈道:“小五哥,你说咱们能不能去城里用细面换点老物件回来?”
  她听邱磊说过的,炼钢的时候家里的金银首饰都被收上去,后来多半退回,但是基本也不让戴,说这是封建地主派头,是资产阶级情调,不符合社会主义艰苦朴素的风格。从前年粮食奇缺,四处挨饿的时候,乡下城里老太太都曾拿首饰之类的想换粮食,结果根本不值钱!
  不管原本值几两银子有多贵重,在挨饿的时候,一个银镯子换不来两斤米!
  这时候比前两年饥饿还厉害,城里也许久吃不上白面,对于那些没吃惯粗粮的人家来说,还真是要疯。
  所以她觉得这是个机会。
  周明愈自然同意,反正他也不用天天去砖窑厂盯着。
  腻歪了一会儿,周明愈起来熬上粥,等差不多的时候把砂锅端下来闷着,开始煮鸡蛋馏窝窝头。
  天冷以后他们就没去南屋吃饭,因为小八冬天喜欢睡懒觉,安安静静地能睡到八九点钟,莫茹也不折腾他,就让他一直睡饱。
  所以他们就不去南屋吃早饭,自己做了吃。
  正吃早饭的时候,墙头上传来周培基的声音,“周明愈,借个火儿!”
  这是周培基又把炉子给弄死了。
  莫茹笑道:“真是服了他了,快给他送几块红炭过去。”
  周培基用得不是那么熟练,晚上封住炉子,早上想要捅开的时候,就发现已经给憋死了。
  等他们吃完早饭,莫茹一回头,就发现小八醒了,躺在那里一动不动,只瞪着眼睛盯着她看呢。
  她笑着把儿子抱起来,“亲爱的小八,饿不饿啊。”
  他还差个月就周岁了,现在还在吃母乳,莫茹也给他掺了辅食,他喜欢吃鸭蛋不喜欢吃鸡蛋,另外还能吃点小米糊糊和烂面条。
  也没见他过敏消化不良的,莫茹就由他喜欢。
  喂了奶,莫茹拿了温热的手巾给儿子擦了脸和手,又擦上自制的婴儿护肤水免得皴脸,其实就是凡士林、甘油配的。
  “叮铃铃”外面传来自行车铃的声音。
  周七七立刻跳下地,“哪里来的自行车。”
  全村除了他们家有自行车,别人没有,那这铃声就是外面的,估计是公社的干部
  周七七跑去院子里,大黄立刻跟上,她去开了院门,就见门口一个大汉推着辆破旧的自行车正呲着大白牙冲她笑呢。
  她诧异道:“你谁啊?”
  秦桂豪拍拍后座的青绿色邮包,自豪道:“邮递员!”
  周七七还不知道邮递员是啥呢,“邮递员?甜不甜?”
  好不好吃?
  秦桂豪挠挠头,嘿嘿笑道:“你爹娘呢?”
  “有信吗?给我吧。”周七七伸出小手。
  以前大舅小舅的信都是寄到公社,爸妈自己去拿的,今儿怎么还送到家门口了?哎呀,不爽,去公社的话,她还能顺便多吃块糖,送到家里来,不是没有借口了?
  秦桂豪笑道:“不光有信,还得按手印。”乡下人基本都不会写字,签名就不用想了,所以都是按手印的。
  周七七嘟着小嘴,不情愿地回去喊她爹,拉着周明愈出来,还得小声道:“爹,我给你通风报信,是不是有奖励哇。”
  周明愈轻轻地在她脑门弹了一下,笑道:“别糖衣炮弹那一套,你妈说不行就不行。”
  他过了影壁墙看到秦桂豪,立刻笑道:“哎呀,稀客,这是拿工资啦?快进来歇歇脚。”
  秦桂豪就停了车,先从邮包里拿出一封信,“这是你小舅子的,”又递给他一张单子:“你大舅子的。”
  周明愈看了看,居然是一张汇款单!
  大弟这是有津贴了?
  他摁了手印,然后请秦桂豪进屋去坐坐。
  莫茹抱着小八出来看,见了秦桂豪也挺高兴的,恭喜他有了好差事。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