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笑着冲她翻了个白眼,杨珍秀的生意越做越红火,这性子也历练出来了,都知道‘含沙射影’了呢!
母女两人腻歪了一会,杨珍秀放心的出去忙了,她家孩子是个有主意的,想做什么都有分寸,便也随她,而且还心善,这点随她。
杨梅再看了一翻自己的计划书,没发现什么纰漏,也满意的点了点头。
首先她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选址。
她的手抓饼生意能不能在临水县城里一炮而火,最关键的就是选址。这个地方不一定要多大,但人流量一定要集中,而且人流还得是就餐人口。
比如说她家所在的纺织大街,人流量够大,但大多是上下班的人群,都是有家有口的职工,不是在家里吃过了,就是急急忙忙往家赶的,并不利于手抓饼的销售。
想来想去,杨梅最后把目光锁定在了供销食堂附近!
高山同学的老爸就是供销食堂的厨师,杨梅去过那里。凭着供销食堂的名气,那里俨然有成为吃食集中地的趋向,那条街上现在就已经三三两两的摆了好几个吃食摊子。
她倒是隐约记得二三十年后临水的食街方位,但现在还是荒山野地,显然做不得参考。再说杨梅的手抓饼在名气不够的时候,现在还只能选择路边支摊。好在现在还没有市容市貌一说,也没有城管,想做生意的都是摊子一支不阻碍别人就能开张,方便得很。
位置选好,接下来再要做的就是行头。
现在天气冷了,任何热食拿出去不大功夫就凉透了,像金凤那样做好了摆放在外面,冻得冰冰凉,那还有什么味道?手抓饼好吃就在于它的焦香、脆嫩。当然是热乎乎的吃才好。
杨梅在草稿纸上画了一个简易的推车图,推车上设有两个煤灶口,一个用来煎饼,一个热菜,什么时候出炉的都是热气腾腾的手抓饼。而且有了推车,出摊也容易。
她是要上学的,估计往后出摊的事大多落到金凤的头上,她一个女人力气有限,能仰仗的就是工具。
这个推车杨梅想了想,最终得着落到钟修文的头上。他的动手能力极强,组装自行车的生意还在做着,做推车必须用到自行车的轮子,也算是方便。
至于手抓饼的口味,金凤做的咸菜味还算地道,但仅仅只有这一种,还是单调了些。
其实杨梅最喜欢的是番茄酱配鸡柳,但现在百货公司里根本就没有番茄酱卖,而且现在也已经错过了番茄收获的季节,这个品种只能等到明年了。至于其它的,还需要与金凤商量着试做一些出来看看。
规划有了,下面要做的就是行动。
想不到杨珍秀的动作极快,向前夫妇两个才过来说过,她就已经告诉钟修文了,杨梅请他帮忙做推车的事还未来得及开口,钟修文就找了过来。
“梅儿,听说你给向婶子支了招,两人要合伙做生意?有没有需要帮忙的啊?”
杨梅最满意钟修文的地方就是开明。这人也可能是没有自己带孩子的经历,对便宜老爸的身份还没能完全转换,在杨梅的面前一点长辈的架子都没有,很多时候杨梅都觉得跟他相处有朋友间的随意。
“好啊,刚好我需要一辆推车!”打瞌睡遇上送枕头的,正中杨梅下怀。
杨梅的美术功底并不怎么样,一辆手推车也就勉强能看出个形状,难为钟修文拿在手里,翻来覆去的看,一会儿眉头紧锁,一会儿神情舒展。
“这里啊,我觉得你这个下面不能放两个灶,浪费。”
“你的配菜都是熟的吧?这边只需要热上水,所有的菜都放在上面温着,要用的时候打开这个盖子,一样热乎乎的……”
“还有这里,得用白铁皮做。导热快,还轻薄,大大的减轻了重量……”
“……”专注的男人很有看头,特别是钟修文这样儒雅型的。杨梅仰着脖子也只能看到他泛着青色胡茬的下巴。内心对他产生了莫名其妙的崇拜。
“对了梅儿,车子的重量轻了,我觉得吧,你也不一定摆在一个地方卖,如果推出去,哪里人多往哪里去,岂不是更好?”钟修文帮着改好了设计图,突然望着她非常正式的建议道。
正文 第239章建议
钟修文的话让杨梅一愣。
她把摆摊的地点设定在供销食堂附近,考虑的就是摊位移动麻烦,得寻一个人流量大的地方,现在推车被钟修文这么一改,还真的不麻烦了!
“还有啊,这里也不用热水,就温汤!你们的那个……什么饼是干的吧,买饼就送一碗热热的大骨头汤,管饱、好吃还暖和,肯定能拉来不少的客人。”钟修文顺着杨梅的思路,还一下就拓宽拓广了。
“手抓饼!”杨梅出声纠正了他,但买手抓饼送热汤?她也没听说过啊。
“哦,手抓饼。我觉得要是配上了汤,素馅的还跟包子一个价,也就说得过去了。”钟修文点了点头,“还有你们那个面饼,到时候生意好会不会煎不过来?这个你也要想一想。”
听他这么一说,杨梅才发觉,自己的设想还是太简单了一点。只想着能卖出去,还真忽略了生意好忙不过来的情况。
“这个没问题!先在家里把面饼做好,做成半成品之后放着,到时候再加热煎香,直接包上菜就好了。”杨梅受到钟修文的启发,眼睛一亮!
“行,那就再把这里做一个放面饼的位置。”说完,他又拿起了铅笔,再一次修改草图。
“哎爸,我觉得你很有经商的头脑嘛,一眼就能看出问题,而且还都在点子上!”这句夸赞杨梅是发自真心的。
钟修文被夸得一楞,反应过来傲骄的一哼,“你这是小瞧你爸我啦?”
杨梅笑了笑,“可不是小瞧,我看你那诊所不就天天亏钱嘛,怎么不见你想个辙?”
“这哪跟哪呀!”钟修文没料到杨梅会跟他提自己的诊所,神情颇有些无奈,“怎么,你有想法?”这后半截他真的只是随口这么一说。
可落在杨梅耳里就不一样了,她对他的诊所有想法可不只一天两天了,只是介于身份不大好说,现在钟修文问到她,她还真不想藏着了。
“我明白你的意思。你不过是想重振家业,不让祖传的医术在你的手里没落是吧?”杨梅先抛了个引子。
钟修文原本没有在意,现在听杨梅这么一说,倒来了几分好奇。这话他跟杨珍秀说过好几次,被杨梅听了去或是从妈妈那里听说,这都有可能,他并不奇怪她知道自己的想法。他好奇的是杨梅小小的人说这话时的神情,老气横秋的,似乎还真有什么不同的见地?
“这有什么不对吗?”
“没有不对。但是现在西医越来越发达,传统的中医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需求了,如果不变革一下的话,就会被淘汰。”杨梅顿了顿,“你看现在人民医院的生意多红火,再看看你这里,医术也不差啊,成天冷火秋烟的,除了几个为数不多的老街坊,就是穷得看不起病的来赊药吃,没一点人气。”
“什么生意红火!胡说八道。”钟修文嗔怪了杨梅一句“医者仁心,当然是希望病人越少越好啊。”说这话的时候,他自己也有几分失落。现在中医是一天不如一天了,特别是不少主流报纸都开始宣扬中医无用论,他这个祖传的中医地位只会越来越尴尬。
“你就自己骗自己吧!只是你这里冷清,这世上的病人可一点也没见少。你真正要做的,是把中医发扬光大,像现在这样拆东墙补西墙的也维持不了多久。”杨梅说得是一点儿也不客气。
“不然还能怎么办!”钟修文这话说得也有几分发泄的成份,他现在也正头痛着呢。
“你们家世代行医,就没有几张起死回生的药方?”杨梅是用半开玩笑的口吻说的,怕钟修文再敲她的头,忙又转了弯,“可惜啊,即使是良方,也没几个人用了,主要是太不方便。”
“西医开了药,几颗药片,不用熬,带着方便,就着一口开水就吃下去了,而且见效还快,中医这点哪里比得上?一抓药就是几大包树皮枝叶,一看就不高大上。而且煎煎熬熬半天,才得一碗苦得要死的汁水,光闻着那味儿就让人受不了。”
“小屁孩知道什么!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中医博大精深,被你三言两语说得如此不堪!”钟修文气笑,他这是有多无聊,才想到跟梅儿一个孩子讨论这样的事情。
“对对对,中医博大精深,但你得让人知道它精在哪儿,深在哪儿啊,不然别人怎么知道它的好?”杨梅转了转眼珠子,“不然你想想办法,把中药制成药片药丸,省掉了煎熬的过程,吃起来也方便还没那么吓人?我觉得这是一条好路子。”
杨梅想到后世庞大的中成药市场,怎么说也是中医药的另一种传承方式。
钟修文直愣愣的看了杨梅一眼。他无法判断杨梅这话说得是无意还是有意,这几天他也正在思索这个可能性,没想到杨梅竟与他的想法不谋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