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于青的意思,其实她也偏向石颖的选择,700分,是很值得冲一冲清华北大的。
只不过小池对报志愿提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他们要念同一所大学,必须同一所。
要知道,于青的624分虽然属于她个人不错的成绩,可即便再有20分矿区子弟的加分,她这成绩,想要进北大清华……嗯,虽然不至于痴人说梦,但也和中500万大奖的几率是差不多的。
往年怀姜市的高考生,便是能考到690的学霸,报清华北大还是十二分的战战兢兢,因为的确很容易掉档。
而一旦掉档,就会被调剂,至于被调剂到哪里去,那就得全看各人造化了——也有那调剂也调剂到不错的学校的,但更多时候,调剂的结果只会叫人欲哭无泪。
鉴于第一条要求就通不过,清华北大其实在高考前,就已经第一时间被小池给否定了。
他也知道于青那两把刷子,所以对包括人大在内的名校都没什么想法。
于青觉得这样自己实在有拖他后腿的感觉,建议小池放低要求,他报他的名校,而她呢,则挑一个离他名校不远的大学:反正北京高校喜欢扎堆,各大高校离的都不远,她这成绩报数一数二的学府行不通,但如果好生挑选的话,也能报个口碑不错的大学。
可小池说:我不在乎什么名校不名校,只要专业合适,你和我完全可以念同一所大学。我也没你想的那么笨,我也知道,大学的录取分数是有很大弹性的,有的专业录取分很高,有的则没那么高。况且你还有加分,算起来咱俩也不过差了60多分而已,这个分值差不算大,只要好生琢磨,咱俩完全可以报同一所大学。我不管,咱俩报就得报一所才行。你也看见了,我腿现在这样,还指望你以后好贴身照顾我呢,要是不是一个学校,谁照顾我?便是离的再近,不一个学校,跑来跑去的也是麻烦,不方便。我不喜欢。
于青:……
为什么她觉得他振振有词,说的乍一听好像蛮有道理,但细细一琢磨,全是歪理?
特有一种白痴恋爱脑的既视感
估计见她一张纠结脸,他还试图安慰她:“你就挑你喜欢的学校和专业就行。”
“那你呢?岂不是屈了你这700分的咱们怀姜的榜眼?”
“有什么可屈的呀,你只要选好了学校,那我就挑那个学校录取分最高的专业就好啦。反正我这人不挑,只要是理科类工科类的专业我一概都没问题,都一样能念好。”
“……”
这么臭屁的自信,于青突然觉得自己手有点痒。
好想打人哦。
正文 第333章H大
于青回到怀姜后,方萍和于成勇还特意召开了一个家庭会议。
会议的主旨当然是很快就要到来的报考志愿问题——于青的分数已经过了全省的重点线,如何选一个最合适的学校和最合适的专业,是当父母的最首当其中关心的问题。
上辈子的互联网上有句话:现在流的汗和泪,都是当年选大学专业时脑子进的水!
所以大学固然是门槛,但专业也是重中之重,关系到自身日后发展的方向——上辈子的于青,念的大学虽不入流,但父母为她选择的计算机专业却在她毕业后正趋于大势。
虽然上辈子于青一个文科生,学计算机实在学的糊里糊涂,但,这个专业却是她日后得以顺利就业的一大重大因素。
所以,选专业和选大学一样重要!
两样都要综合考量,才能尽善尽美。
不过,这回于青没让父母为此操多少心,她已经特胸有成竹,告知方萍和于成勇:大学和专业她都已经选好了。
第一志愿,是北京H大经管专业。
第二志愿,是北京Y大国贸专业。
方萍和于成勇听到闺女决定的时候,表情一时都有些面面相觑,估计没想到,闺女胆还挺大,居然这么敢报!!
按他们的意思,624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为求稳妥,在有矿区加分的情况下,报省大是最最合适的。
毕竟省大是省内最知名的重点大学,口碑和就业在省内都是首屈一指,位置又坐落在省城,离家也近,在挑选专业方面也更游刃有余。
而北京H大和Y大,在他们的直观印象里,虽然也都是很好的学校,但毕竟是省外,闺女的分数如果去报省外的大学,这稳妥性就大大降低了——这万一第一志愿没有被录取,那岂不就掉坑里去了?
要知道,每个大学都不会要把自己列为第二候补志愿的学生。
一般第一志愿不能录取的情况下,第二志愿的学校也不会要。
方萍和于成勇有心想劝,于青却是先发制人,洋洋洒洒跟父母科普了一通她这些天在省城参加招生讲座啊等等获得的第一手高校报考资料,总之总结成一句话,就是让父母相信她的选择。
她既然已经选择这了这两所大学,已经是在多方面的咨询和考量下做出的最好选择,希望父母能给予她充分的信任。
方萍和于成勇没话说了,既然闺女看上去这么信誓旦旦,而且她也的确在省城盘桓了好些日子了,看是各方面了解的已经比较透彻,比他们这坐井观天的,总要强。
而且这辈子的于青在学业上的确更靠谱,中考她是走了个狗屎运,但也是正正经经考进的市重点的一中,高考更是三年里真心花了时间和精力一点点熬出来的成绩。
这孩子学习好了,父母好像就会对其别的方面也格外放心。
不过方萍和于成勇不知道的是,其实于青也心虚的很……
她之所以第一志愿决定报H大,首先考量的是小池。
毋庸置疑,北京H大是一所名校。
只不过它不像清华北大人大那样名声赫赫在外、全国闻名。特别在南方地区,名气远没有在北方大,几乎有点查无此校的感觉。但它在北京各高校里,是公认的工科第二——所以它的录取分数很高,特别在本校最出色的专业上,有的录取分比清华都高!
于青上辈子的老公是陈曦,陈曦有个远房表姐夫就是H大毕业,于青上辈子和亲戚聚餐的时候碰上过几次这位表姐夫——据这位高材生的姐夫科普,H大虽然不是军校,但是国防特色比较显著,是属于国防科工委的下属学校,所以学校的经济状况非常好,两个字概括之:有钱!
特别H大在日后的计算机IT专业方面,号称是“王牌中王牌”,仅次于清华和国防科技大,学生就业及深造情况均非常乐观。
而且H大作为高新技术研究性大学,考上研究生的比率比较大,据罗家小姨介绍,H大其毕业生有近一半的学生直接考研究生。其中5%以上的学生出国进行深造,剩下来的学生,基本上在科研单位就业。
于青森森觉得,对小池来说,H大的计算机专业是除开北大清华后的最佳选择,几乎木有之一!
甚至比人大都强,毕竟小池这么一个理科脑子,还是更适合H大这样的工科大学——他这人不爱说话,不喜交际,嘴巴又懒又笨,人际关系的情商也没高到哪里去,所以他这人,最适合的还是去搞搞数据动动逻辑脑子,还不用抛头露面的职业。
至于自己——
一想到自己自己于青就有点心虚,其实她的分数报H大,真心有点岌岌可危。
毕竟人家H大去年的最低录取分是650分,她624,便是加上20分的加分,还是有数分之差。
别看就差这么几分,真到了要紧时候,差一分也进不去!
而且她准备报的是经管专业——嗯,别看H大是所工科的不能再工科的大学,但人家偏偏在一众工科专业中独树一帜的安插了一个经管专业。
于青觉得,自己这辈子虽是个理科生,但理科生和理科生的差别也是很大的,她和数理化战斗了整整三年的功夫,最后也不过是才刚刚HOLD住了而已。
所以大学嘛,这挑专业的时候她也就不为难自个了,小池既然说要两人必须念同一所大学,那么她就报这个H大独树一帜的经管——经管经管,顾名思义,是属于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实际管理工作的人。这个名字看似范围很大,实则范围也真的很大,特别是在面临就业的时候,虽不像其他工科类专业那样专业性很高,但是就业范围可供选择的余地却很广阔。
毕竟经济管理嘛,政府和企业都有,都有。
而且经管属于H大近几年才新设立的专业,这几年这个专业的录取分,最低的时候到过629,最高到过670。鉴于矿区子女的加分政策,所以于青觉得自己可拼一把,就当是试一下自己的人品!
毕竟如果自己也能拼人品进入H大,那可真是他们老于家祖坟冒青烟了,真得去岐云山上去找太姥还愿去!!!!
这可是H大啊!
正文 第334章报考
于青是从什林矿区中学毕业的,所以大学报志愿也必须回什林去报。
这回父母都请假陪同她前往,于青高考成绩不错,什林的小叔小婶也觉面上有光,小叔还特意在什林饭店设宴,说要好生犒劳下辛苦了N久的侄女。
相似小说推荐
-
八十年代万元户 (四月时光) 阿里文学网VIP2018-05-25完结前世缘,今生续,她带着悔恨重生,这辈子定不会再重蹈覆辙,只想好好赚钱,报答她那青梅...
-
冷宫皇后在现代 (唐殊墨) 2018-06-11完结荣靖柔嘉皇后在被关入冷宫的第三日,莫名穿越到21世纪,一个14岁的少女身上。在这个样样新鲜的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