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七五之幸福一家人 (金水相依)


  “刺绣是华夏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在华夏国有着三千年的历史。先后产生了四大名绣,它们是苏绣、湘绣、蜀绣和粤绣。”
  “那么什么叫刺绣呢?刺绣是针线在织物上绣制的各种装饰图案的总称,刺绣分丝线刺绣和羽毛刺绣两种。”
  “各位现在看到的就是丝线刺绣中的苏绣!它具有图案秀丽、构思巧妙、绣工细致、针法活泼、色彩清雅的独特风格。”
  这几位是米国人,他们听着翻译的介绍,频频点头。
  其中一人指着一件绣品问道:“这是什么?怎么两面都有图案?颜色还不相同呢?”
  翻译询问服务员后,答道:“这件绣品名为五彩牡丹,它是双面绣。”
  “何谓双面绣?就是在同一块底料上,在同一绣制过程中,绣出正反两面图像,轮廓完全一样,图案同样精美,都可供人仔细欣赏的绣品。”
  “您看到的两面颜色不同,因为它的绣法是双面绣中的双面异色绣。”
  另一名米国人凑到一件风景画绣品前,看了又看,又退后几步端详,手舞足蹈道:“我一开始看,还以为是风景画,仔细一看是刺绣作品,太棒了!”
  他看着翻译请教道:“这又是什么绣法?”
  翻译只好问旁边的服务员,却一时不知道这种专业词汇怎么翻译,有些尴尬地站在那里,想着怎么能用相似的意思解释清楚。
  墨莲把服务员叫过来问道:“你们不是都会外语吗?这种的专业词汇怎么说,你直接解释给外宾好了。”


第四百九十六章 帮忙
  服务员遗憾地说道:“我只会说倭语,不会说鹰语。”
  墨莲微微皱了下眉:“有没有会鹰语的服务员?”
  这名服务员连忙说道:“每名服务员背诵的都是自己负责柜台商品的外语介绍,别的柜台服务员并不会绣品的介绍。”
  问话的米国人以为翻译没听清楚,又问了一遍问题,然后一脸期待地等着回答。
  墨莲抚了下额头,低声说了句:“接待马上就要结束,竟然掉链子了!这次真是丢脸丢到国外去了!”
  站在她身后的宋依依,不由咧嘴笑了,这墨莲倒是颠覆了她原以为的不食人间烟火,眼中只有爱情的形象。
  看到已经摆脱了李洁明,正在往这边来的罗晋桓,宋依依决定帮墨莲一把,速战速决,自己也好脱身。
  她前世的鹰语极好,在鹰国和米国都曾为华夏国企业打过经济纠纷的国际官司,所以回答这位米国人的问题还是不在话下的。
  宋依依上前两步,正宗、优雅的牛津腔鹰语脱口而出:“你刚才看到的是仿画绣。”侧身一指另一件绣品:“那是写真绣。”
  “这两种绣法逼真的艺术效果,早已名满天下!”
  “各位再来看看其它的绣品,你们是不是觉得绣品中的山水能分远近之趣、楼阁具现深邃之体、人物能有瞻眺生动之情、花鸟能报绰约亲昵之态呢!”
  那几位米国人连连点头:“对!”
  “你说的太棒了!”
  “真的是栩栩如生,太美了!”
  “美丽的小姐,请帮我把这件、那件绣品装起来,一共需要付多少钱?”
  “我买那边的三件绣品,请帮忙包装好。”
  服务员立刻把几位米国人请到柜台前,确认绣品、包装、收款,忙碌起来。
  翻译满脸通红地过来致谢:“谢谢你,我还没有想好怎么回答外宾的问题呢,多亏你帮忙。”
  宋依依谦虚道:“恰好那个专业术语我知道,你不埋怨我越庖代俎就好。”
  翻译在领导面前虽然失了面子,但他还是感谢面前这个女孩的帮忙,不然要是在外国人面前丢面子了,孰轻孰重他还能分得清楚,闻言连连摆手。
  墨莲更是一把揽住宋依依的肩膀,眼睛发亮地说道:“怪不得我今天就想让你陪着我呢……呵呵,你帮了我大忙了!一会儿晚饭,我请你吃大餐!”
  宋依依笑呵呵地说道:“帮忙不敢当,您要请我吃大餐,能不能等以后再吃啊,我师父等着我呢。”
  墨莲顺着宋依依的目光看到了罗晋桓,连忙微笑着走过来:“罗将军,您和依依来买东西呀。”
  罗晋桓点点头,不想影响她的工作:“嗯。你忙你的工作,我和依依先走了。”
  看了眼追过来的翻译欲言又止,罗晋桓问道:“你有事儿?”
  翻译抹了把脑门上的汗:“我听着您家孩子鹰语说得非常正宗,想问一下,怎么才能练成这种标准?”
  宋依依腹诽道:“我是有语言天赋的,我会的不光是鹰语!”
  但嘴上却答道:“我爷爷、奶奶曾经留学鹰国,我的语音、语调是跟他们学的。想要口语说得好,就要多说、多练。”
  “如果没有语言环境,你就多看些原版的电影,多听些原版的录音,模仿着说,应该会有些效果。”
  宋依依顺口差点没说出多听鹰国bbc的广播,但马上反应过来,现在根本收听不到,立刻改成了原版录音。
  然后,就闭上嘴巴,不再说话了。心里埋怨着自己,让你又放松神经,差点犯了错误!
  罗晋桓看了眼道谢的翻译,做为家长虽然自豪,但还是嘴上谦虚道:“谢什么,互帮互助嘛!再说,她说的也不算多好。”
  说完,罗晋桓带着宋依依出了友谊商店,坐进了货车的驾驶楼。
  墨莲看着宋依依的背影,再次认定这名与杨盼兮有些形似,又有些神似的女孩,一定是上天看她离开家族,太过辛苦,才把她送到自己身边的。
  回到家,司机帮着把电冰箱背到厨房,去除包装物,摆好位置,没有喝杯水就赶回部队了。原因非常简单,部队的午饭时间快到了,他现在走,正好能够赶上开饭时间。
  宋依依一边往冰箱下半部的冷冻层摆放各种需要冰冻保鲜的食材,一边说:“师父,刚才人家忙前忙后的,我竟然忘记给他倒杯水了。”
  罗晋桓一摆手:“那是他不渴。当兵的,如果要是口渴,他就会直接跟你提了。”
  宋依依还有些过意不去:“不是因为不好意思,才没说的?”
  罗晋桓确定道:“不会!”
  随后,看着插好电源,已经开始制冷的冰箱说道:“依依,这下子好了,再遇到什么鸡鸭鱼肉,不用顾忌,都可以买些回来。”
  “对了,今天我们去吃小肠陈吧。不过它晚饭饭口才营业,我们中午随便吃一顿好了。”
  宋依依随即决定做简单爽口的炸酱面。
  她进了厨房,先切好黄瓜丝,好豆芽,洗好香椿芽,放在盘子里做菜码用。再用肉丁、葱姜、黄酱用油炸炒成炸酱。煮好面条捞出,浇上炸酱,拌上菜码,再淋上几滴腊八醋,一碗美味的炸酱面就做成了。
  罗晋桓吃着酱香味浓,滑润爽口的炸酱面,不自觉就吃了上尖的两大碗,摸摸有些发鼓的肚子,背着手去院子里散步了。
  宋依依想着再过几天自己的假期就要结束了,干脆回屋躺进被窝里,舒舒服服地睡起了午觉。不然,回到学校,哪里还有这么宽敞的地方、这么柔软的被褥睡觉呢。
  等到下午四点钟,神清气爽的宋依依跟着罗晋桓出了家门,直奔燕新饭馆。
  路上,罗晋桓为宋依依讲着这一著名京城小吃的故事:“小肠陈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距今已有百年历史,以经营老京城风味卤煮小肠而著名。”
  “卤煮小肠源自清乾隆年间的一道御膳苏造肉,后来传入民间,经陈兆恩改进演变为卤煮小肠。”


第四百九十七章 老京城味
  罗晋桓见宋依依听得津津有味,讲的兴致也越来越高:“陈兆恩本来就是卖苏造肉的。”
  “但旧社会穷人多,用五花肉煮制的苏造肉价格贵,陈师傅就用价格低廉的猪头肉代替五花肉,同时加入了价格更加低廉的下水煮制。”
  “经过陈兆恩的儿子陈世荣以及子承父业的陈玉田,历经百余年的继承和创新,终于创出了闻名京都的卤煮小肠。”
  “陈玉田从小跟父亲学艺,并从沿街叫卖发展到固定设摊出售。经过三代人的努力,卤煮小肠名声大振,陈玉田本人也被食客们称做小肠陈。”
  “提起小肠陈,老京城人没有不知道的!他烹制的卤煮小肠肥而不腻、肉烂而不糟、火烧煮得透而不黏。”
  “解放前曾在东安市场、西单等繁华地区设摊供应,后来固定在一些戏院门口出售,散戏后看客多来品尝,唱戏的名角儿也纷纷点要。”
  “一九五六年公私合营后,小肠陈调到南横街的燕新饭馆,专门做卤煮火烧。好这一口儿的食客,纷纷慕名前往,络绎不绝。”
  “小肠陈在晚上饭口才开始营业,但每天下午三、四点钟就有人拿着锅、盆到店门口排队。其中有远道而来的食客,也有附近的邻居百姓,那阵势成为了南城一景儿。”
  宋依依立时说道:“师父,我们忘了带饭盒了。”
  罗晋桓一摆手:“我们直接在店里吃,那些拿着锅、盆的大多是家住附近的人,买回去全家吃。”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