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1988 (夜的第七章)


  大家都笑了。
  “小蕙是“女先生”,种地也跟我们这些大老粗不一样,连数学都种出来了。”陈大川开玩笑地说。
  这孩子其实比现在的她大不了几岁,但是因为结婚早,所以已经是一个孩子的父亲了。从他刚刚的话到现在的话,可以听出来他对这种“精细作业”还是有抵触心理的。
  不光是他吧?村里其他的人肯定也觉得她这根本不是在种菜,而是在绣花,毕竟,他们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些。所以,她不能将这样的玩笑话当玩笑,而是要一一解答清楚。
  “摆放的这么整齐是有原因的,咱们现在种的是黄瓜,发芽需要的温度比较高,虽然是在温室里,但是等全部种好了,还得苫上一层地膜。”
  “就多苫一层地膜,那也提高不了多少温度啊。”
  陈小岩听不下去了,一巴掌扇在儿子的脑袋上,“就你话多,还没完了是不是?小蕙为了咱们村的事操碎了心,放着她的生意不照料,来回地跑,免费给咱们指导,你看看她都瘦成什么样子了?她图什么呀?还不是念着都是乡里乡亲,想让大家都过好日子吗?她这是菩萨心肠啊,你爸爸我都想跪着给她磕头谢恩了,你怎么还那么多屁话?”
  “我也感激小蕙,没有不尊重她的意思,只是觉得,”陈大川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好像,不大靠谱。我都活了这么大岁数了,还没见过这么种地的,也没听过冬天还能长黄瓜辣椒的。”
  他的话把大伙儿都逗笑了。
  陈小岩也笑,“你个兔崽子,你老子我还在这儿呢,你还好意思说自己活了“这么大岁数”了?炮仗大的屁孩子,没见识,没脑子,就老老实实听“专家”讲,别乱说话惹人笑话了。”
  陈大川讪讪地笑,“是,您老见识广,您老可是在西湖上划过船的人呢。”
  “那可不,想当年……”
  “打住!”
  这次开口的可不光是陈大川,所有被陈小岩那祥林嫂般炫耀当年在杭州游玩经历的车轱辘话荼毒过的人都齐刷刷说出了这两个字。
  这样的话,脸上讪讪的表情的人换成了陈小岩,这父子俩,还真是一个比一个面皮薄。
  关键时刻,齐忠来救场,“小岩啊,咱好汉不提当年勇,你先让小蕙给大家解释一下苫地膜的好处才是正事。”
  陈小岩立刻就坡下驴,“对对对,这才是正事。”
  “其实,大川说的也对,苫地膜提高不了多少温度,但是,它可以保墒。”张小蕙一不小心嘣出个园艺学上的专业名词。
  众人傻眼,“保什么?”
  “对不起,对不起,”张小蕙不好意思地说,“就是地膜会保湿,这样的话,在种子发芽前至发芽后的一段时间,可以不用浇水,节省一点人力。”
  说话间,张小蕙拉过一捆地膜,在一旁的大雁的帮助下,一点点苫住了刚刚播了种子,摆放的整整齐齐的营养钵。
  很快,自营养钵里蒸发出来的水分就在地膜上凝结成了水珠,原本透明的地膜变成了白乎乎的一片,像一个调皮的孩子在冬天对着窗玻璃哈出的气。
  “这可不就不需要浇水了嘛,土里的水根本就跑不掉。”陈大川开心地说。
  看看他,终于是被可见的事实说服了呢。
  经过这一年,再也不会有人说“冬天不会长黄瓜”这种话了,观念一转变,干劲自然更足了,打造蔬菜基地的梦想也就不远了。
  张小蕙欣慰地笑了。
  完成了育苗示范工作后,她对大家说,“现在,我们的温室建好了,苗也会育了。剩下的活就跟塑料大棚差不多了,要定植,要每天按时揭、放棚膜,要定时浇水、施肥。我拣了几种适合咱们这里种的蔬菜,写了栽培技术措施,都发给大家了,以后,你们照着做就行。家里要是都不识字,就拿给邻居看。”
  “拿给我,我来读给你们也行。”齐忠笑着拍了拍自己的胸口。
  陈小岩开玩笑地说,“你这个记的,就不能有点架子吗?愣是把自己给整成邮递员了,专门负责给人念报纸、念信,以后是不是也要负责写回信了?”
  “你还别说,这些事我还真没少干。”
  那些央齐忠给读过信回过信的人,都露出会心的笑容。
  “我水平有限,大家要是看不明白,就找大雁问问。我家去年建塑料大棚,她是全程参与了的。”
  “啊?”突然被张小蕙点了名,大大咧咧,天不怕地不怕的傻丫头,看了看众人殷切的目光,脸一下子红了,“我,我没你那么好的口才,怕说不好。”


第一百四十一章 花糕和咸菜
  “我哪有什么口才啊?”张小蕙自嘲地笑了一下,“有时候都把大伙儿说蒙了呢。你没问题的,去年你怎么做的,你怎么说就行。”
  “哎,我怕说不好。”
  张小蕙无奈,“别谦虚啦!”
  “大雁这不是谦虚,是怕大家把技术都学了去吧?教会徒弟,饿死师父嘛,所以要留一手。”陈大川起哄。
  “去去去,就你话多。”大雁推了他一把,“我可不是那种会藏私的人!行吧,到时候大伙儿要是有不明白的就找我,我也搞不明白的,咱们就给小蕙打电话。”
  “这就对了嘛!”众人说。
  中间休息的时候,陈阿姨给大家送来了花糕和咸菜让大家充饥。
  在前世,张小蕙离家多年,吃过各种名为“花糕”的面点,普通面粉做的白色的,玉米面做的黄色的,嵌着红枣的,包着豆沙的,各有各的好处,然而,没有一种味道,是她家乡的“花糕”的味道。
  大学时吃过同寝室的一个女生带来的,倒是稍稍跟山水村的“花糕”接近,然而,那女生的家乡管那种面食是叫“月饼”来的,让张小蕙哭笑不得。
  山水村的花糕是最考验主妇们的手艺的一道面点,可大可小,但因为做起来实在费工夫,所以一般都会做的很大。
  这又考验主妇们对火候的掌握功底,稍稍不注意,会蒸出一坨半生的,跟一尺六的锅一样大的花糕。浪费面粉不说,跟公婆一起住的,少不了挨婆婆的怼。
  当然,要是做好了,那简直是无上的美味啊。
  外表看起来不过是一个大大的白白的“圆饼”,用菜刀轻轻一划拉,露出各色的“瓤”来,红的是把干的山丹花碾成末和到了面里,绿的和的是苦豆面儿,黄色的是姜黄……五颜六色,煞是好看。
  咬上一口,温和又熨帖,不刺激人的味觉,却又香得让人无法自拔。
  “怎么样?好吃吧?”陈阿姨期待地看着张小蕙。
  陈小岩挤兑他老婆,“你可别显摆了,人家小蕙什么没见过啊,就你做的这一口,也不过就是填填肚子罢了,还能怎么样?”
  “不不不,特别好吃,我好久都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了,在城里就只有大饼和馒头吃。”她纯粹只是在吐槽城里人不会享受生活,没想到,别人却想到了另一层意思。
  陈阿姨用流浪的小狗的眼神看了看她,眼睛一湿,又强作笑颜,把筷子往她手里一塞,“那就多吃点,就着咸菜。家里还有呢,我去给你拿一些,你回去的时候带着。以后,只要你想吃,随时跟阿姨说,阿姨给你蒸,啊?”
  “不用了……”张小蕙说。
  这三个字,也就第一个字她完完整整说了出来,后面两个字都是在嘴里咕噜,因为她看到陈阿姨匆匆离开,边走边用围裙擦眼睛。
  这是怎么了?
  她疑惑了。
  再看看周围的人,刚刚都是一副欢天喜地、干劲十足的样子,现在齐刷刷看着她的眼神,像是在给她开追悼会呢。
  啊啊,懂了,一方面,她是有点心厂,有饭馆,带领大家奔小康的的“张老板”,另一方面,她是连花糕都吃不到的没爹疼没妈管的孩子啊,没妈的孩子像根草,所以大家都在怜悯她。
  张小蕙无奈地笑了,这笑,在别人的眼里就成了强颜欢笑,死撑。
  “干嘛啊?给我开追悼会呢?”
  陈小岩变了脸,四处看了一下,仿佛真有一种超自然的存在躲在哪个角落里一样,“呸呸呸!你这傻孩子瞎说什么呢?童言无忌,童言无忌!好了,都不要说话了,吃咸菜啊,大家都吃。”
  “好好好,吃吃吃!”众人拿起了筷子。
  山水村所谓的“咸菜”根本就不咸,只要是拿时令蔬菜炒的,切的碎碎的,不加肉的素菜就叫咸菜,一般都是用来就馒头之类的面点,在两顿正餐之间随便吃着充充饥的。
  张小蕙很爱这一口,刚重生时就自己做着吃过。
  陈阿姨的“咸菜”是用今年才发出来的韭菜炒的,俗称“头刀韭”,无论是营养价值还是口味,都是一年中最好的,众人吃的津津有味。
  吃完“加餐”,做完了该做的,张小蕙要走了,她租的车停在村口,大雁执意要送她。
  “你都累成那样了,还送什么送啊,快回去休息吧!”
  “不,不累,我送你。”大雁固执地说,她的眼神里,明晃晃地写着“我有话对你说”。
  她每次回村都是一头扑进温室里,被一大群人簇拥着,都没时间跟这些小姐妹单独聊天。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