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8 (夜的第七章)
- 类型:都市言情
- 作者:夜的第七章
- 入库:04.11
“能好吗?我都愁死了,这好好一温室的辣椒,眼瞅着能卖钱了,却被这些虫子害了。”
“烟雾剂很有效的。”张小蕙安慰他,“明天起来看效果吧。”
实在不行的话,我也没招了呢。
她把这样的大实话咽了下去。
毕竟还有好的可能不是,就这么寒别人的心可不好。
就这样,“张技术员”走东家串西家,忙了一早上,中午就在打谷场上跟大家一起吃饭。
大家边吃边聊,张小蕙随口问了一句,“我想着组织大伙儿去其他种温室的地方参观,学习学习人家的经验,你们愿意去吗?”
“当然愿意了,就是不知道该去哪里学。”
“听说西河县好像也有人种温室的。”
西河?
张小蕙记住了这个名字。
“具体情况有谁知道啊?”她问。
大伙儿都一个劲儿摇头,“不知道啊!”
拿着个黄铜水烟壶,无所事事地遛弯的王狗圆路过,听到了他们的话,得意地笑,“巧了,我知道,快来问我。”
“问个屁,知道就赶快说。”陈大川在村里最瞧不上的人就是这个懒汉了,对他说话就从来没客气过。
王狗圆拿水烟壶指他,“这是问人话的态度吗?我告诉你我生气了,今天,除非小蕙求我,否则我什么都不会说的。”
跟陈大川摆完脸子,王狗圆对着张小蕙笑出一口黄牙,“嘿嘿,小蕙妹妹,你求我一下呗。”
若在平时,张小蕙可能还有跟他开玩笑的心思,但今天她实在是太累了,再加上说了那么多话,说的她口干舌燥,现在看王狗圆这副色迷迷的德行,心里不由得窜起一股怒气。
不说拉倒!
拿着鸡毛当令箭的家伙!
不就一个西河县嘛,明天我买车票直接过去看,
见她拉着脸不说话,王狗圆“切”了一声,悻悻地走了。
“小蕙你别生气,别理那种人。”有婶子拉着张小蕙说。
“就是,管能当自己女儿的孩子叫妹妹,还真有脸。呸!”陈阿姨对着王狗圆的背影啐了一口。
张小蕙笑着摇摇头,“没事!”
吃完饭,又忙了一下午。天快黑的时候,她才在张一函的提醒下与乡亲们告别。
一坐上车就开始打瞌睡,惹得驾驶座上的张一函忍俊不禁地笑了。
“笑话我呢?别笑啦,真的是太累了。”
“不是在笑话你累,是笑你心太大了。”
张小蕙闭着眼睛,只觉口齿缠绵,眼皮重的像压了个秤砣,“这是什么意思啊?”
“每次你用我的车,尹哥都紧张的跟个什么似的。路上要小心啊,天黑之前必须得到城里啊,说个没完。”
“我以为他是个大大咧咧的性格呢,没想到还有这么“慈母”的一面。”张小蕙闭着眼睛,嘴角向上扬起漂亮的弧度。
“是啊,我也是第一次见他这样。真的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慈母的感觉。”
“那位欧阳大小姐说的非常对。”
“她说什么了?”
说什么了呢?张小蕙昏昏沉沉的脑子已想不起原话了。
“好像是说,有尹堃这样的朋友,是我这辈子最大的福分。”
有你这样的朋友,可不是尹哥的福分。那个仿佛铁打钢铸的人,从此就有了软肋了呢。
张一函看着那人孩子般的睡颜,动了动嘴唇,最后还是将这句话咽了下去。
第一百九十七章 西河县的同行
当一个人处在顺境的时候,仿佛真的可以想要什么就来什么。
回到山水城的第二天,张小蕙因为太累,所以迟了半个小时才去厂里。
路过点心店的时候,被阿礼叫住了。
“这里有一位来自西河县西河村的客人,我想,你还是亲自来跟他谈一下的好。”
因为刚经历过“施成钢事件”,张小蕙还以为又有故意找茬的上门了呢,皱了皱眉走了过去。
来者是客,即使是来找茬的,基本的礼貌也不能少,她笑了笑,对那个矮矮的、黑瘦的男人打了个招呼,“你好!”
刚刚走过来的时候,她以为来挑衅的是一个彪形大汉。看到这男人的时候,心里不由得有些犯嘀咕。
是谁给这个比阿礼矮了一头,窄了三分之一的人的勇气来挑事的?梁静茹吗?
就算他有勇气来挑事,阿礼也完全可以压制住啊,为什么要叫她来?莫非,这男人有什么讹人的独门秘籍?
“你好,你好,没想到能见到传闻中的张老板,真是太荣幸了。”男人笑的憨厚。
能这么笑的,应该不是坏人,自己这一点分辨力还是有的。
张小蕙笑了笑,“您太客气了!”
“车铜锁先生家是种温室的,已经种了七年了,非常有经验。今天他来,是给他们村采购点心的,需要的量比较大。”阿礼说,“我觉得你这样一会儿看点心厂,一会儿跑去乡下看温室的种植,实在是太辛苦了。不如借这个机会,带几个人去车先生家现场取取经,这点心啊,就当做参观的费用好了。”
这小子,简直是她脑袋里的虫啊!
张小蕙激动坏了,真想冲过去,拥抱一下这毛发稀疏,一副老大爷样的孩子。
“不用,不用,点心钱我照付,你们来参观,我们也非常欢迎。我们村里啊,加上我,总共有五家人种温室。每家六个温室,总共是三十个,还是比较有看头的。”
“收入怎么样?”阿礼嘻嘻一笑,“当然,我就随便问问,不好说的话您可以不回答。”
“这个嘛,”车铜锁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这么给你们说吧,七年,六个温室,我养活了我一家十口人,供我的两个儿子读完了大学。”
车铜锁说一句,阿礼就赞叹一句,表情浮夸,让张小蕙忍俊不禁。
不过,她自己听车铜锁这么说,心里也很激动。
她想着,如果这些话让山水村的乡亲们听到,肯定会大大增长他们发展温室产业的决心的。所以,去西河村参观,不光是简单的学习种植经验的事,更是一个树立信心的好机会。
她和齐忠两个人再会“忽悠”,也抵不过一个“同行”的现身说法啊!
主意已定,她详细跟车铜锁商量起了参观事宜。
车铜锁也是个热心人,他建议张小蕙先自己过去看看然后再做计划。
张小蕙略一思索就同意了,她打电话给张一函,让他租了辆货车,又雇了几个人,将车铜锁要的点心装上车,然后就出发去西河县了。
西河县算是离山水县最近的一个县了,如果路上顺利的话,他们今晚就可以回来,因此,张小蕙也没有准备什么旅行要带的东西。
从山水县城到西河县西河村的路,要比从山水县城到省城的路况好多了,因此,这一路上,张小蕙没有被颠簸得睡过去,而是看了一路的风景。
附近几个县的风景都差不多,满目都是黄土,只不过,离山水县越远,离西河县越近,能看到的绿色植物就越少。
西河没有河,这是山水县的小孩都知道的事。
周围要是有西河人,大家都会统一叫他们“干西河家”,就像叫浙江人为“浙江家”,叫云南人为“云南家”一样。
张小蕙也是听着“干西河家”这个词长大的。
在点心店里跟车铜锁聊的时候,她竟然将这个词给忘的一干二净。
现在,车子一路向前,她看着那越来越干涸的黄土地,心里有了一丝的怀疑。
张一函很容易就捕捉到了她的情绪。
“怎么了?”他问。
“西河县那么干旱,他们是怎么发展温室产业的啊?”
张一函笑了,“你这是,吃饱了记起碗里没放盐了?被人打倒的时候记起拳怎么打了?“
张小蕙被他说的脸一红,“刚刚一心想着要带大伙儿去参观学习的,而且,表面看起来,车铜锁也是个可靠的人。现在,看看那晒的趴在地上的植物,我都有些心虚了。”
她的下巴朝车窗外努了努。
张一函顺着那方向看去。
这个动作吓得张小蕙尖叫,“你好好开车!”
“没关系的!”
“有关系的,怎么没关系?悲剧都是在一瞬间发生的。”
张一函本来还想开开玩笑,看她的脸色都有点白了,心里一动,“你怎么回事?不是“张大胆”吗?尹哥担心你,你自己不担心自己。怎么突然这么胆小了?”
“我身体不疲累,脑子清醒的时候都是很胆小的。”
“噗——!张一函乐了,“看来尹哥的担心根本不是多余的。”
“唉,你可别笑了。现在怎么办?万一过去什么都看不到,就看到满目的黄土,那老实人露出个憨厚的笑容说,“我就是逗你玩儿”……“
“那有什么要紧?就当去西河村旅行了一趟。
“可是,我都答应他们不要这一百二十箱点心的钱了。”说到这里,张小蕙觉得心在滴血。
呜呜呜,她一百二十箱沉甸甸的、香喷喷的点心啊,就这么热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