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随身空间:重生80年代 (风飞凤)


  晋为群觉得这建议还行,虽然西瓜抓不到,弄点芝麻,也聊胜于无,不然,年底的总结报告,没什么写的。
  “俞副书记,我觉得这事儿不能铺得太大,是不是先弄个试点?”
  俞和光看晋为群的神色,知道他心里已经有了主意,便顺水推舟道:“这个,还请晋书记来定夺。”
  晋为群很高兴:“梓阳吧,赵博文二下基层,我们不能这样把他撂那儿,不闻不问。”
  俞和光就知道晋为群会这么说,只要赵博文能干出成绩,让梓阳百姓受益,也不介意让他出个风头,再说,赵博文前面还有********周克勤,俞和光倒要看看,晋为群怎样跳过这个人,提拔赵博文。
  梓阳的自然环境比东渠要好多了,山上山下,绿植茂盛,但因为山多地少,种粮食产量不高,才沦为贫困县,若是退耕还林还草,大力发展畜牧业,适当引导富余劳动力从事工、副业生产,脱贫不是难事。
  在梓阳县改革发展研讨会上,周克勤听得两眼放光,赵博文却一脸不悦:“养兔子虽然本钱小,可是利润也薄,什么时候才能脱贫?”
  俞和光耐心地说服他:“我们眼下根本没有钱投入,难道就这样仰着脖子等吗?养兔子虽然利润小,但见效快啊,一个农户,起初养两只小兔子,只需要四五十块的投资,这些兔子半年后开始生产,四十天一个周期,一年下来,两只变成二三十只,再一年,二三十只就能变成四五百只,当然,养兔子也要投入,假定百姓的家里已经非常拮据,需要卖掉一半兔子,购买和搭建更多的兔舍,种植更多的饲料,那么,第三年,二百只兔子能变成上千只兔子,农户就完全脱贫了。”
  赵博文气恼地顶了俞和光一句:“三年时间,这样的发展速度太慢了。”
  梓阳县的其他干部,虽然不敢说话,但也有想通想法,觉得这样很慢,俞和光在东渠,两年不到就打了翻身仗,他们梓阳,以前比东渠还好呢。
  赵博文四下看了一眼,对其他干部的心思了然于胸,心里十分高兴,他就是要俞和光下不来台,本来,俞和光来调研,开动员会,他就非常抵触,觉得是故意给自己难堪的,没想到俞和光竟然和他唱反调,提出了一套完全不同的发展方式。
  赵博文要俞和光帮着梓阳,拉到外商投资,大力扶持梓阳养牛,他的梦想非常宏大,每个农户,一开始就是两只母牛,他也不想想,两只母牛,哪怕是小牛犊,也得一千多块的投资,梓阳的农民,有那么多钱吗?多半的百姓还填不饱肚子呢,即便梓阳最好的永祥镇,农民家庭存款,平均下来才一百二十三元。
  还有,养牛,需要一定量的粮食,而梓阳生产的粮食,人吃都满足不了,哪里还有给牛吃的?若是大量从外面购买,老百姓又没有钱。
  俞和光看过赵博文的发展计划书,认为他那是做梦娶媳妇,尽想好事,他怎么可以把全部的希望,都建立在外面的援助上?
  俞和光似乎并不介意赵博文顶撞自己,而是很虚心地问他:“那,你有没有快一些的发展方法?”
  赵博文反问俞和光:“晋书记派你去北京争取世行贷款,你做得怎么样?”
  俞和光摇摇头:“不怎么样,世行只对扶助民生的大事投资,比如交通、水利等,我们贷款发展畜牧业,根本不再其范畴。”
  赵博文非常恼火,反问俞和光:“你到北京,略一打听,就该知道世行贷款的事情不可行,为何还耽误了那么长时间?”
  赵博文是下级,竟然这样咄咄逼人,质疑上司的行为,若是换做别的人,说不定都掀了桌子,俞和光却不以为意,他转向其余的干部,解释了一句:“我既然去了京城,自然不能白跑,争取不到世行贷款,难道就不能做些别的事情了?比如,去科研院所,寻找致富途径,争取外商投资,等等。”
  赵博文很不服气地质问俞和光:“俞副书记说得好听,但据我所知,你毫无所成,无功而返的。”
  俞和光反问赵博文:“我即便有所促成,你们梓阳估计也没份儿。赵县长,你的计划书上写着,要大力发展养牛业,不知做了哪方面的准备?”
  赵博文摊摊手:“手无寸铁,能准备什么?”
  “可以做的事儿多了,比如,梓阳的野生牧草,营养成分如何?适合养牛吗?大概能养多少?老百姓有多少人有养牛的经验?还有,如何防疫?有足够的兽医吗?有指导农民饲养的技术人员吗?你们有没有和科研院所接触接触,养什么样的品种最好?牧草是不是需要引进?……还有,牛犊从哪里来?这不是几十头几百头,而是需要成千上万个,货源呢?”
  俞和光把赵博文问的哑口无言,连其他梓阳的干部都惭愧地低下了头,尤其是梓阳的书记周克勤,已经惭愧地满脸羞赧,他低着头,小声咳嗽了一声,说道:“俞书记批评得对,我的工作确实做得很不好,俞书记,我知道怎么做了,关于梓阳到底发展养牛业,还是先养兔子,后养牛,我会好好做个调查,然后,给市委提交一份适合梓阳发展的合理计划。”
  不管赵博文如何强势,梓阳的一把手是周克勤,何况他说得很有道理,赵博文只得一脸悻悻地坐在那里,过了好一会儿,才想出反驳的话来:“俞书记,你让群众养兔子,哪里来的兔子?”
  俞和光从身边的帆布包里拿出一沓资料:“这是我在京城拿到的资料,大家看一看,再讨论一下,可不可行。”


第246章 勿以善小而不为
  俞和光的资料,一份是日本一家纺织原料供应公司提供的援助计划,他们免费发放安哥拉长毛兔种兔,而且还派技术人员来指导百姓养殖,条件是兔毛必须全部卖给他们,价格比国际市场的便宜百分之二十。
  还有一家,是个香港的服装公司,他们供援助资金,并且帮忙购买獭兔兔种以及免疫治病的药物,一年后,睿城这边开始给他们提供獭兔皮,价格也是按国际市场的八折收购。
  “只能够提供产品,他们不收回援助资金,这划得来呀。”周克勤看完资料,两眼放光。
  但其余的干部,多数和赵博文一样,觉得养兔子不如养牛致富快,有人忍不住小声嘀咕:“那得等到什么时候,梓阳才能富起来?”
  俞和光看了看他:“林翔,你做梓阳的副县长,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而是整整三年,怎么,今天才着急了?”
  林翔都四十多快五十岁了,被俞和光这样调侃,当即羞得无地自容。
  俞和光轻轻敲了一下桌子:“林副县长的心情,我能理解,但一口吃不成胖子,一下子也建设不出富裕的梓阳,我们还得循序渐进啊,养牛,尤其是养奶牛,的确致富快,可对我们来说,那是空中楼阁,咱们还得从小做起,一步一步来。
  再说,大家也不能总想着等别人扶持,靠国家政策,光想伸手要钱,而是要行动起来。”
  “俞副书记,不是赵某愚钝,整个睿城,有谁知道该如何行动,又有谁有所行动呢?”赵博文觉得自己和俞和光反正已经撕破脸了,便不客气地顶撞道。
  俞和光冷冷地看了他一眼:“平山县四平山乡的妇女,也有做绣花鞋的习俗,妇女主任刘丽英听说东渠的事情后,便去取经,争取了一千双的订单,因为她们和东渠妇女绣花的风格不同,那鞋子很受西亚人的欢迎,现在订单源源不断,平山县四平山乡现在已经脱掉了赤贫的帽子。”
  俞和光扫视会场,继续道:“我昨天在市委全体会议上,提议让刘丽英接替平山县将要退休的副书记魏刚职务,市委已经讨论通过了。”
  会场一时安静无比,乡政府的妇女主任,连副科级都够不上,竟然一步登天,成了副处级,这提拔的幅度,可真大!
  “高手在民间,各位回去之后,好好寻访,找到一些特色产业,下星期,晋书记也要来梓阳,希望你们能说点什么。”
  众人唯唯,只有赵博文,撇了撇嘴,脑子里转着歪主意。
  过了一星期,俞和光与晋为群一起到了梓阳,赵博文带着他俩,去的不是会议室,而是电影院。
  “俞副书记说,高手在民间,我也觉得,大家集思广益,肯定好过少数人在会议室拍脑袋,所以,我让乡镇,选派代表来参加会议,人数就多了些。”
  晋为群一看人多,十分高兴,站在主席台上,发表了一通热情洋溢的讲话,直说得下面听众昏昏欲睡,这才罢休。
  赵博文又让俞和光讲话,俞和光早就不耐烦了,便问下面的群众:“这次会议,是想要发动大家,想出致富门路,不知各位,可有办法?”
  一时会场静悄悄的,停了一会儿,站起一位矮个子,说话声音却非常洪亮的中年人:“俞副书记,我们那里的人,都会做砂锅,这算不算致富门路?”
  俞和光很高兴地回答:“算,当然算!”
  那人又道:“我派人出去联系销售,今年就比去年多卖了一倍还多,这是不是成绩?”
  俞和光的眼睛一亮,连声说:“是,是成绩,值得表彰,请问,你是哪个乡镇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