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八零年代女地主诞生记 (墨墨语)


  贾珍珍闲了下来,来到村里转悠,先是到她订了养着那30头猪的人家里去看看,年前还指着这一笔买卖好过富裕年呢。这一家只有老年人在家,她嘴甜的上去叫人。
  “婆婆好,婶子在家吗?”
  “是珍珍呀,快进来坐吧,你婶子上山去打猪草去了。”
  “这个天?”贾珍珍望了望山上,叶子都黄透了,“这时候山上还有什么能吃的呀?不都是喂干玉米面子或者是冬储的萝卜吗?”
  “这不快出栏了吗,都想催催肥让猪再长一长,你婶子伺候得可精细了。昨儿她们上山打松子的时候在山洼子那里发现一片橡树林子,今儿都说着去背回来呢。”
  “是吗,婶子可真是勤快人呀。”
  “呵呵,可别夸,俺们这些没文化,只知道下苦力,还是你们读书识字的好。脑子转的快,还能带领大家一起致富。来,婆婆这有现炒的南瓜子,你抓点去吃吧。”
  贾珍珍也不客气,村里面生活,太见外了人家还以为你嫌弃。沿着河沟又走了一阵,正碰上熟人,海军正带着妹妹海燕在河滩里翻找着什么。她好奇的下了河堤,见着兄妹俩正聚精会神的在一块块石头间翻找着,看了好一会儿,海军眼疾手快的从水里抓了一只螃蟹,扔进了站在干岸上海燕随身挎着的鱼兜里面。她忍不住奇怪,这大冷天的,才分了鱼,不至于馋的到水里抓吃的呀。
  “海军你们抓螃蟹干什么呀?”
  海军兄妹俩闻声一看,老老实实的招呼着,
  “珍珍姐姐。”
  贾珍珍从包里摸了把糖,递给了海燕。
  “快上来吧,看待会衣服打湿了,容易感冒。”
  她伸了把手,把海军拉了上来,这才发现他光着脚呢。她不赞同的皱了皱眉,这初冬的天气,有时候起得早了还能看到水田里结了一层薄冰。
  “姐姐你别生气,哥哥不是贪玩。”海燕见着珍珍脸色不对,有些怯生生的解释着。她知道这个姐姐是村里面最近谈论着的能人,因为她,自家的日子也有了改善。前些日子爷爷还高兴的打了二两酒,一边喝着一边喜滋滋的告诉她们,开年的学费有着落了。她不愿意珍珍姐误会哥哥。
  “哥哥是想抓螃蟹,砸碎了喂鸭子。冬天没什么吃食,鸭子不肯长肉。”
  “不长肉就等着开春吧。你们这样子生病了不划算呀。”
  “珍珍姐,开春我哥要去镇上读书了,不能回家吃饭了,听说镇上生活费很贵。我们想着等这一批小鸭子不停歇的长着,开学了就差不多又可以卖了。”
  贾珍珍愣了楞,这年头没有助学贷款什么的,家里穷那真的是会辍学的。她想了想道,
  “你们先回去,我来想想办法。”
  “不,珍珍姐,我不愿意欠太多人情,我怕以后还不起。”
  “谁说要免费提供你帮助什么的。”她可不想做烂好人,培养人不劳而获的惰性,那样只会是害人,没有人能为对方的人生负责一辈子。
  “那?”
  “你们先回家吧,冻病了吃药什么的反而得不偿失呢,等我再想想,一定会有办法的。”
  遇到了这档事,她也没了兴致在村里面闲逛,不自觉走到了村中心,就顺势跨进了村长家,反正这些日子在他家吃饭也吃习惯了。
  村长见着她那就是见着了福娃娃,什么辈分的都抛到一边了,拉着她就上炕坐着。
  “珍珍呀,今儿有空啦?咱们爷俩合计合计什么时候开始杀年猪呀?”
  “大伯,这事儿还早,怎么的也得等进了腊月吧。老话说被小雪那天的雪水侵染过了,这肉才香呢。我来找你是有别的事。”她把刚刚遇到的事说了一遍。
  贾大伯听完了,叹了口气,
  “那是个好孩子,只是命苦了些,没爹没妈。幸好哑巴叔身体还好。”
  “村长,我说这些不是让你感慨的,你给想想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帮他吗。我看他吃得苦又勤奋,这书读出来了也多条出路呀。”
  “村里也难呀,自从大锅饭解散以后,村里账上就没剩什么钱,镇上拨那点办公经费还不够我一年电费呢。”
  “不会吧,咱们村里没有什么村费开支?”
  “珍珍,要开支得有收入不是,咱们村里既没有办厂,也没有人来投资。咱们村里人还是最近靠着你家才有点起色,之前可是穷得叮当响想收钱都没有地方呀。”这也是一村之长对于个女娃子这么看重的原因,穷怕了。
  贾珍珍想着后世那些全国闻名的富裕村子,不禁摇头感叹。
  “还是发展太慢了,唉,要是像……算了。还是先操心明年高考的事吧。”说着就要起身走了。
  贾村长眼明手快的拦住她,
  “要是什么?你到时说呀。”
  “算了,村长,我一个女娃家操心太多不好。”
  “你看看,我什么时候把你当孩子看了?!我算是看出来了,咱们贾家村的风水七成被你们老贾家这一房给占了,其中你又占了里面八成。有什么点子你就直接说,咱爷俩合计合计。万一好的,中用的呢,要是咱们贾家村真的发展起来了,我亲自去祠堂里上香,专门在族谱里给你添上一页!”贾村长急了,承诺跟不要钱的往外喷。
  贾珍珍现在只是一个初步的构想,这事还没有想圆范,现在村长提出来了,她就先把点子提出来,让这个村长先考虑考虑吧。
  “村长,我记得咱们村以前也有挑蔬菜水果去镇上卖过吧?”
  “是,大前年的时候,开春听说那年辣椒贵,咱们村里也跟着种了很多,等秋天成熟的时候挑到镇上去卖,满大街都是。辛辛苦苦跑一趟却卖不到什么钱,咱们村里也就死了那条心。所以你之前说把菜拉到城里去卖的时候,大家伙还将信将疑的。”
  “你想过为什么吗?”
  “为什么?”
  “这事当时我在镇上看外公外婆,所以我知道的比较多。春天的时候,传来消息,上一个秋天湘皖那边发大水,作为辣椒的主产地全面减产。外地的辣椒运不进来,镇上的菜价当然就贵了。于是整个镇的村民一窝蜂的全部种辣椒,那一年天时又好,等到了秋天,这辣椒大丰收,自然就卖不起价了。”
  “你这么一说,还真是这个理!”
  “你再想想,前两天咱们卖了那么多鸡鸭换了钱。村民们会不会在今年一窝蜂的全部抓鸡鸭来养?”
  “当然啦!你婶子都抓了十来只呢。”村里面人能吃苦,看到一点能致富的事都会愿意跟着学。
  “那你说等到明年开春的时候,这鸡鸭一窝蜂全部集中在一个月长成了,全部拉到市场上去卖,这结果会怎么样?”这里为了达到目的,她其实偷换了个概念,镇上肯定吃不下几百上千只鸡鸭集中上市,但到了省城,那就不够看了。
  “那今年能卖15一只,明年可能只卖得到10块、8块了。”想到这里,贾村长不仅打了一个冷颤。同样的付出辛苦,隔几个月,这价格就跌一大半,那时候村民们就又会像卖辣椒一般,积极性被打灭了。
  “大伯,前两天抓鱼你还发现一个问题了吗?那些没有去抓鱼的村民,没有分到鱼钱的村民,私下里有没有怨言?”
  “这……”村子一惊,仔细回想了一下,还真是听到些闲言碎语,说他处事不公,但他转念一想,“咱们不是给每家每户都发了一条鱼吗。那没有出力的得不到鱼钱当然正常了。”
  “可你别忘了,这鱼可不是谁家养的。那鱼长在湖里,村民们都有份。这第一次去捞大家不在意,那经常去抓,并且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其他人还会大度的不在意吗?同理,山上的那些山货,你捡的多了,我捡的少了。长此以往,你说村民们会不会斗得像乌眼鸡一样?”
  “会!一定会!”村长冷汗都要下来了,这些日子乍然找到个发财门路,却没有思考到这深层次的隐忧。贾家村历来和睦可不代表人没有私心呀。“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贾珍珍缓了口气,终于说到正题了。
  “在南方特区,我听说有一种模式。以村为单位成立一个公司,以村里的土地、山林、河流等资源入股,由投资人出钱,规划运营,共同发展。村民们成为公司的股东,像城市的工人一样上下班。”
  “这……这不又成了大锅饭时期了吗?”以贾村长现在的思想境界,理解不了后世已经被普遍实行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这二则是有本质的区别的。前则是强制性的,没有目标没有领头羊,村民们没有集体意识。不管有没有分担工作,都能从中受益。长此以往,当然就没有积极性,大家都浑水摸鱼了。
  后则嘛,要吸取经验教训了,要让大家自觉自愿的想要参与进来。每个人都是这艘大船上的一员,只有大家都劲往一处使,咱们这条船才能划得更快走得更远。当然船上肯定是要有一个掌舵人来指导方向,否则就乱了套了。”
  贾村长听得目瞪口呆,歇了一会儿,灌了一大口茶水,咕咚咕咚的咽了下去,仿佛这样就能消化刚刚所听到的那些新思维似的。他隐隐绰绰知道这是能影响贾家村前途命运的一件大事,能决定他这个第38代村长兼族长是否能在族谱上写下一笔的转折。这个时候,什么辈分什么长辈的威严他都抛开了。他恨不得像评书里讲的,刘皇叔三顾茅庐请诸葛大神出山一般的虔诚了。贾村长给珍珍到了一杯水。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