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陪伴你对于我而言是一件享受的事, 是我努力工作后最大的放松。”
贾珍珍如愿以偿的踏入容大农学院的大门。农学院作为全国都数得上号的院系, 掌门人是知名的贺院士。她第一次见到老师的时候, 是在学院宽阔的试验田里。农学院占地最大,在学校后山脚下有五十亩的试验田。在半米多高的水稻田里,戴着草帽、裤脚挽到膝盖上的贺院士, 若不是戴着厚底眼镜、手上抱着木板文件夹在那记录指标, 真心与贾家村的老农没有半分区别。他给学生们上的第一堂课就是身体力行,扎根土地才能学好专业。
身兼使命的贾珍珍在学业上用如鱼得水来形容。她总是最早来, 最后走,天天泡在田里旁观吸收着先进的理论知识。贺老最喜欢勤勉的学生, 破格带着她跟研究生班的学生们一起做试验, 一开始是打下手, 再过两年就亲自上手带徒弟。
老师带着师兄们在试验田里一代代的育种、选种、杂交, 贾珍珍就在空间里专门开辟了一块土地, 种植各样种子。师生们辛勤劳作一季度以后,试验种子的成果却不甚理想。她看着空间里大丰收的植物们陷入沉思。比如,这代作为试验母本的小麦,已经经过几代杂交育种,主要是为了提高抗倒伏能力,就等种植收获验证了。试验田里的小麦在灌浆前后还是产生了大面积的倒伏。空间里的那株小麦从形态的粗壮到麦穗的大小,以及产量上看,都高出了很大一截。
老师为此大病了一场,好几天没到学校了,师兄师姐们在结束这个课题以后都恹恹的离开了。她一个人待在实验室里,从空间里拿出那株麦穗把玩着,观察着。空间的优化作用,使种子在种植以后各样优点被放大,缺点自动消弭。可,怎么能把这个东西光明正大的拿出来呢?她亲眼见证农学专家们的辛勤付出,有心做些什么。
“这,这头麦穗从哪里来的?!”身后突然传来一个颤抖的声音。
贾珍珍吓了一跳,回头一看,有些惊讶,这不是生病的老师,他脸色依然苍白,可见身体并未痊愈。
“贺老师你怎么来了?”
“我放心不下试验田。别管那些,你手上这头麦穗从哪来的?跟我想象中成功了的容优三号的性状一样!”
贾珍珍慌了,怎么也没想到这个时候会被碰到,她眼珠乱转,想着借口。
“你这孩子,要急死我呀!到底怎么回事呀?”
急中生智说的就是贾珍珍这种临场发挥,
“那个,老师我说了,你可别生气!”
“你快说吧!”
“这株麦穗是在我家院子里发现的。”她飞速组织语言,只能往灵气充沛的贾家村推了,反正村里面植物产量好也是客观存在的,不怕研究。“周末我回家的时候,在花圃里发现这株麦子长得特别大,就把麦穗掐了来。我也想了很久,估计是我在实验室里做实验的时候,不小心散落了一些到衣服兜里了。回家的时候洗了衣服,又晾晒在院子里。这粒种子从兜里掉了出来,又落到土里,就长了出来了。”
这是一个概率很低的借口,但仔细推敲,又能解释得通。贺院士仔细思考着,最后斩钉截铁的道,
“走!咱们去你家里看看!”
“啊?这个时候?”贾珍珍看了看外面已经暗下来的天色,劝道,“老师,你的身体还没好,这天色也太晚了,走山路不安全。”
“有了这株麦穗,我什么病都好了!”贺老师笑得眼角眉梢的皱纹都出来了。“今儿实在来不及了,通知你的师兄师姐们,咱们明天一早就带上仪器出发!”
贾家村的超市开在城西,附近有大学、部队院校、又有机关企事业单位,一路高开高走,成为了容城最知名的超市。在贾珍珍的建议下,走精品高价值路线。提高门槛之举实在是迫不得已,常年门外排长队,超市发放的排号卷已经成了黄牛党们操作的目标。是的,超市在经营一个月之后不得不引入最早期的排号、限购机制。但凡吃过贾家村出产的蔬菜就没人想要将就其他。就这样,贾家超市也只能开门营业不过三个小时,贾家村有限的土地资源,所出产的作物在容城这个广袤的市场面前,不过是滴水入大盆。
隔了一条街的倭国驻容城总领馆内,参赞坐在书桌后面,翻看着机要秘书奉上的调查报告。事情要从半个月前说起。总领馆要举办一场招待宴会,受台风影响,倭国空运食材的航班迟迟无法起飞,最后被迫在本地采购食材,选择了售价最高的一家精品超市贾家村特产超市。日本饮食讲究原汁原味,厨师长看着这些食材足够的新鲜,品质也尚好就选择做成了传统日本料理。
当这样一桌高档料理呈现在吃遍全世界的叼嘴政客面前的时候,起初是不被看中的。因为最顶尖手艺的厨师长在品尝过食材以后,选择了日本料理界最顶尖的技艺,返璞归真。即,食材已经足够的好了,那么就不需要用花哨的手法去破坏食材本身的口感。
最先呈上来的是生鱼片,薄薄的鱼片就那么简单的卧在山泉水凝结的冰面上,连简单的花草装饰摆盘也无。雪白的鱼肉带着一丝丝红痕,如美人含羞的脸庞一般,木质的筷子挟起一块颤颤巍巍的鱼片送入嘴里,细腻回甘弹牙,不带丝毫鱼腥味。
那鱼的鱼籽也不浪费,和生菜以及米饭一起做了鱼籽包饭,那品质连日本本土出产的最引以为傲的鲑鱼卵都及不上。
接下来是玉子烧,最简单的调料,糖、盐、牛奶去衬托鸡蛋的高品质,绵密软滑。
最令人难以忘怀的是日本人最朴素的早饭,鸡蛋拌饭。米是贾家村的水田里出产的1公斤装限量版稻米。米粒狭长莹润,微微泛着谷物的青色。加入作为蔬菜售卖的岱山茶叶尖,一起蒸煮出锅。那蓬松饱满还冒着热气的米饭搁在朴素的竹碗里,再放上一颗用酱油腌制过的鸡蛋黄。食用的时候,用筷子把短时间腌制的蛋黄轻轻挟开,金黄色的液体就流了出来,酱汁咸鲜、浓稠,蛋黄外层又带着一股弹牙的口感。带着茶香的米饭烘托出蛋黄的鲜美口感,令人欲罢不能。
“这味道让我想起了战败后穷苦的日子里,母亲在家辛苦工作,客人们却不够大方,起身后只肯给很少的过夜费。我母亲害怕我没有营养长不大,一个星期会奢侈一次,给我做一次鸡蛋拌饭。那是我记了半个世纪的美味。”参赞松下拿出手帕,取下眼镜,擦了擦眼角的泪水,“没想到,在异国他乡,我能再次吃到这美味。我甚至觉得比记忆里的味道更美妙了呢。”
“松下君说的是。这样高品质的东西只有我大倭国才会出产。我们的牛听着音乐长大,我们的鱼喝着牛奶……”
“井上君,这些食材产自华国。”松下听不下去某人的马屁,打断了某人的吹捧。
“怎么可能!华国人怎么配拥有这样好的食材?!”井上是狂热的左翼分子,对华态度是不屑一顾。
“是真的。”
井上沉默了一会儿,道,
“这样优质的食物,华国人不配吃,只有我大倭国臣民才配享用!”
“”你是说……”
“华国人慷慨得很,不是吗。只要吹捧两句,多些赞助投资,他们会短视的出口本国最好的东西。比如前些年的优质木材,比如这些食材。”
“好,我找人去调查这事。如果成了,引进到国内我们能大赚一笔。”
“当然能成,我建议你从官员们身上下手,必要的时候公关一下,华国就吃从上到下的命令。”
松下看完了报告,看向最信任的秘书,
“你是说这些商品都出自一个村庄?”
“是。”
“想办法,我要加大对那个地区政府项目的援助投资,我要表现华倭亲善的一面。”
“据我调查,那边镇上有一所学校正在改建。”
“正好,建立一所华倭友好学校!”
第34章 贾家村见闻一
作为老一辈的科研人员在敬业这一点上无人能匹敌, 第二天一大早,贺老师就召集齐了人马。三男一女四个研究生组成的队伍加上贾珍珍这个编外人员,在老师的带领下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农学院作为容大的招牌院系,经费是充足的。一行两辆军用吉普, 前车坐人, 后车拉着仪器器材。开车的是师兄, 贾珍珍作为领路人坐在副驾驶位置。贺老师和另外两个学生坐在后座, 贺老并不平静, 一晚上的翻来覆去,脑子里一时流转着各种预测研判。随着山路越往山里开, 看着窗外越来越密集的植被, 作为农人, 他的心绪平静了许多。
"珍珍,你给大家伙介绍一下村里的概况吧。"
贾珍珍经过一晚上的思索演变已经决定把所以的问题都推到自然环境和气候影响产生的变异上来。现在要介绍风土自然是往这方面拉扯。
"好的,老师。贾家村地属岱山腹地, 三面环山, 成狭长的沟状山谷。山高林密,植被茂盛, 村中多云雾。村民主要以农业种植为生,所以对生态保护做得比较好。现在正值麦收时节, 咱们去正好可以赶上。"
相似小说推荐
-
他敢撩教练[电竞] (剪笛) 晋江高积分VIP2019-01-09完结4562 10286 营养液数:4707 文章积分:128,858,504时谊原本是英雄联盟职业选手,美丽...
-
穿越80破案日常 (盛荣) 2018-10-22完结1318 营养液数:447 文章积分:17,263,638最强足迹鉴定专家刚穿到八十年代就被冤枉成了偷牛贼.&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