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多起来就会抱团,何水莲董来男她们这些早来的军嫂关系一直都比较好,也处得来,像隋海英就渐渐和刘凤仙处到一块儿去了,两家人还经常凑在一起吃饭。
刘凤仙的人品有些一言难尽,大家默默地和她保持了一定的距离,见到她跟隋海英交好,大家也乐见其成,反正她们普通人家,也难跟隋海英走好关系。
“我昨天还见隋海英拦着韩团长,让他以后去她家里吃饭呢。”董来男悄摸声地跟何水莲轻声嘀咕着,昨天傍晚,也是凑巧了,宝妹吵着要吃瓜,她摸黑去后头菜地摘了瓜去,正好听到隋海英拦着加班晚归的韩凛在说话。
这后妈家的远房堂表妹怎么就对表哥这么亲近呢?董来男不太想得通,也因为两人有点亲戚关系,才没人往男女关系上头去想。
“这个隋海英就是不安好心,趁着燕妮不在就使坏。”想不通,董来男就懒得去想了,反正隋海英不安好心就是。“不过韩团长立场坚定得很,理都不理隋海英,还让她安分点别找事,可凶可凶了,比对那些兵蛋子还凶。”
何水莲瞪了她一眼,“这话到我这里就打止了,你可别让隋海英知道你偷听的事儿了,还嫌你男人事不够多啊。”
董来男立马撇嘴收声不再说话,隋海英那个女人小气得很,居然跟李团长告小状,让李团长为难她们家蒋飞跃,她们家蒋飞跃这才刚带兵回来呢,转头又被安排出去训练去了,还好有韩团长在,不然李团长随便一句话,就够她们家蒋飞跃喝一壶的。
两人又说起别的,说到最后,不知道怎么说到了去县城的事儿,董来男没念过书,从来都不敢出远门,像她来这里随军还是娘家兄弟把她们娘三个送来才来的,不过跟着何水莲去县城看看,董来男有些心动了。
家里也要添置些东西,大女儿宝珠的书包也要重新做过,两人想了想干脆就定了周六过去,反正娄燕妮这周应该也不会回来。
韩凛抽着空,又弄了袋子木炭来把邮局家属院里的给换了,换下来的原样用蛇皮袋装好,塞到门外的碗柜下面,要用的时候也方便拿。
屋外炉子锅碗都全了,韩凛找木匠做了个方便娄燕妮切菜,又能放东西的矮碗柜子,反正也就几副碗筷和一些调料,没有什么东西要放,柜子用不着太大,韩凛可不想看着娄燕妮和别人家一样,在水房用不到台子,不是弯着腰就是蹲在椅子上切菜,累得慌。
娄燕妮自己也来了两回,已经闻不到油漆味了,家里要用的东西也都备得十分齐全,娄燕妮琢磨着再把卫生搞一搞,趁着周末搬进来住。
因为要搬家,娄燕妮这个周末便没打算回大院那边去,正好韩凛去出任务,回去也见不着他,娄燕妮带着小哥俩,借了大娘家的平板车,把不多家里的生活用品一捆,搬上被褥一趟推出了门。
刚推到邮电局的家属院门口,就见到了带着孩子从里头出来的何水莲和董来男。
何水莲带着她家十七岁的大闺女,董来男还是背上一个宝妹,手里牵着一个宝蛋。
“你这是搬过来了?”上回来也没去娄燕妮租的地方,何水莲才上这里来找的,才问到地址准备过去呢,娄燕妮就推着东西回来了,她忙上前帮忙,“徐红过来帮你娄姨的忙,燕妮你别动这些东西,等会我和我们家阿红一趟就搬上去了。”
这里的楼梯不好走,何水莲怕娄燕妮抱着被褥摔着了,她可是有双身子的人。
娄燕妮也没争,到了楼下,把小哥俩交给董来男看着,何水莲她们母女俩把东西提走,她自己先去还平板车。
谢过大娘这段时间的照顾,拿回没住够日子,大娘退回来的钱后,娄燕妮跑了趟供销社,买了些糕点瓜子,又去蔬菜门市和割肉的摊子上买了肉菜回来。
“你说你这么客气做什么。”何水莲帮让女儿道谢。
董来男则笑着道“就知道来嫂子这里有口福享,要不是我一个人不敢出门,我肯定要多来几趟,怎么还买菜了?”
说完想起来什么,把她们家宝妹从背篓里抱出来,开始掏菜,捆好的韭菜还有一网兜新鲜的西红柿,还有好些黄瓜、丝瓜,宝妹怀里还抱着个大菜瓜。
娄燕妮看着哭笑不得,她就说董来男平时都是直接拿布带子把孩子捆背上,今天怎么背了个大背篓来,原来里头还背了这么多的菜,“你不嫌重,宝妹还嫌挤得慌呢,以后可别这样呢,直接来就行了。”
“那可不行,我们家三张嘴呢,哪好意思白吃,送些东西,你也不好赶我不是。”董来男笑,帮着娄燕妮把东西装菜篮里,她们母子三个吃,也能吃个几天。
娄燕妮笑,和何水莲对视一眼,都拿董来男没办法。
小哥俩本来还因为不能回大院不高兴呢,他们可想宝蛋哥哥啦,结果宝蛋就来了,虽然带了个小拖油瓶子,小哥俩也没嫌弃,大方地把饼干分给宝蛋和宝妹吃。
何水莲家的徐红刚从老家玩了回来,毕竟也快开学了,过不了几天,董来男家的宝珠也该回来了,等到了八月底学校开学,好些回了老家过暑假的孩子都得要回来,再加上这段时间新来的军嫂家属,大院不用想都热闹得很。
“可不是热闹么,好些人呢,你是不回去,光是暖房酒这星期都有两桌。”何水莲和董来男帮着娄燕妮在水房洗菜,徐红在屋里帮着看几个孩子。
第二百一十七章 打电话(一更)
在水房洗洗摘摘干净后,三个又端着菜回来,何水莲感慨着道,“最高我跟老徐随军的时候,大院里也是差不多的公用水房公用厨房,热闹是热闹,人情味儿也重,但是干什么都得排队,有时候为了争东西还有吵架打架的,还容易丢东西,锅碗调料不敢放在厨房里,我那时候怀着徐红,天天大着肚子,把东西抱过去,顶着热浪做完饭,再抱回屋里,现在想起来,都不知道那时候的日子怎么熬过来的。”
董来男先前没随过军,不过每年都去探过亲,一直觉得部队条件特别好,招待所也特别好,反正就是比老家的茅草屋子强,没想到还有那么艰难的时候。
“现在日子好过了,咱们家属楼里多敞亮啊,厨房厕所都全了。”娄燕妮笑着回话,边跟家属楼里忙着做饭的同事家属打招呼,有人问何水莲和董来男的身份,娄燕妮就笑着说是家属院里的嫂子们,过来看看她。
何水莲因为徐政委的原因,在大院也是像村里妇女主任一般的存在,她也跟着大家打招呼,还出言拜托大家多照顾娄燕妮,这时候的筒子楼里,人情味儿都是浓浓的,大家自然应下不提,还有处得好的邻居,见娄燕妮这里来了客人,怕她菜不够,特意送了菜过来。
“以前日子难归难,现在想起来还是怀念更多啊。”何水莲目光带着怀念,只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么多年留在部队里的人少之又少,好些人这辈子只怕是再也见不着面了。
准备工作都是何水莲和董来男做的,娄燕妮负责上灶炒菜,辣椒炒肉刚下锅,就有邻居闻着味儿过来说笑两句,住在这种筒子楼里就是这样,你家吃什么,除非买熟食藏着带进来,是没有半点秘密可言的,不过娄燕妮这是有了客人,大家也只是闻着味儿下饭,没有往前凑的。
也好在现在条件好了,鸡鸭肉蛋这些都敞开了供应,要是肉店买不到,还能去别人家里买,舍得的人家,一周总要吃上那么一两回肉,娄燕妮平时吃得好一点,也没那么惹眼。
屋子虽小,韩凛还是给准备了个正经的饭桌,怕娄燕妮肚子大了,压着肚子在茶几上吃饭不方便,徐红很有大姐姐的风范,把几个孩子照顾得好好的,也帮着拿碗盛饭,十分乖巧。
饭后董来男要去洗碗,何水莲赶紧把这活抢过去了,董来男这人性子大咧好相处,但是干活是真的不利索,她洗的碗,只怕到时候娄燕妮还得自己再洗一遍,娄燕妮说自己洗就行,何水莲也没同意,领着徐红去水房,一会儿就把碗洗得干干净净地过来。
下午三人带着孩子去了趟供销社,又去了新开了南食杂货店里转了一圈,何水莲和董来男来这趟主要是给快开学的孩子买布做书包,再给孩子买些本子笔这些东西,县城不大,娄燕妮走一圈下来也不觉得累,董来男把县城看了个遍,也非常满足。
两人回去的时候,也不去路边等中巴车,而是去市场外头等部队的采购车路过,再把她们捎回去,娄燕妮也没陪着干等,告别过后便带着孩子回了家属院那边。
上周回了家属院没有给京城那边打电话,也不知道韩父想小哥俩想成什么样子,娄燕妮看了眼时间,领着孩子去了局里打电话,韩父吃过午饭就在客厅里等着了,隋丽芳看得直撇嘴,她现在都习惯了韩父对小哥俩的偏爱,都懒得再管。
现在家里也就小哥俩这对孙辈,韩父心疼也是正常的,隋丽芳现在只盼着韩欢能早点成家,生下外孙子,到时候外孙子能时时陪在身边,能常常见面,看小哥俩拿什么来争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