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娄燕妮和韩凛忙着准备中午的团圆饭,中午韩凛在家里吃,晚上得去陪战士们过春节,今天上面没有下来文工团表演,就是部队里战士们自己组织了节目,娄燕妮她们也是要过去看的。
才上午十点不到,大院里各家各户已经飘来各种肉香,孩子们呼啦啦地在下头玩一圈,闻着香味一家家一串门子,送上一句恭喜发财,就是得颗肉丸子,或者别的零食,孩子们最喜欢跟着韩家四个孩子往他们家里跑,他们家好吃好玩的都特别多,娄阿姨还特别大方。
不像有的小孩子,领着孩子回家,自家妈妈给大家分了东西,还要拧着他的耳朵骂上一句净给她找事,当然,大过年的,大院里也没有特别小气的人家,没人嫌弃孩子上门,要训也是训自家的。
娄燕妮家里客厅电视开着,菜几上摆了梅花状的果盘,上头瓜子花生和糖果都齐齐的,还有这边难买到的干梅子和包装漂亮的小糕点。
“你妈妈真好。”宝蛋啃着牛舌饼,一边凑近懂事说。
懂事嫌弃地挪开了些,现在董来男收拾干净了,但宝蛋淘气,也没有养成爱卫生的习惯,平时不去玩泥巴爬树还好,看着还干净,就是不管什么时候,只要吃东西,经常会吃得糊一脸。
“我妈妈是最好的,哎呀,你埋汰死了,赶紧擦擦你的嘴。”懂事拧着小眉毛,“不然不让你在我家呆着了。”
为了吃的,宝蛋赶紧三两下把剩下的塞嘴里,从自己裤兜里掏出手帕来,以前他是从来不用手帕的,往袖子上一抹就行了,袖子黑乎乎了,不是还有领子么,现在董来男给他准备了手帕,但宝蛋也用得十分埋汰,掏出来皱皱巴巴的,还好上面还有鼻涕茄子。
“……”懂事默默地挪远了一些,眼不见为净。
吃完东西,小家伙又呼啦啦地跑下楼去玩鞭炮烟花去了,吃的吸引力还是没有玩的大,就这么一天可劲玩,可不得好好珍惜,大年三十这天不兴训孩子,不管孩子们怎么野,只要不打架就不会挨骂。
到中午吃饭的时候,几个小家伙果然吃不下饭了,娄燕妮也懒得管他们,知道他们吃不了多少饭,没煮多少饭,菜的样式丰富,但份量少,冬天虽然菜能剩着吃好几顿,但总归是吃新鲜的更好。
等年三十过完,正月里娄燕妮家里的客人就多了起来,不光是大院里的军嫂,就连村里的年轻媳妇们,也由村妇女主任带着上门来了,为的就是娄燕妮的小作坊明年招工的事儿。
大院里的军嫂不像别的军区那么多,大家也不是就跟几个军嫂处,好些跟村里的人关系都不错,大家都是有来往的,大院里娄燕妮弄了个小作坊,这事儿大家都知道。
或许是社会关系不一样,村里想来做工的年轻媳妇们没有大院里军嫂那么复杂的心态,就一个,有个离家近的工作机会在眼前,大家都想抓住,在她们眼里,大院里的军嫂本事都大着呢,尤其是娄燕妮,一直就特别文质彬彬有气质,一看就是干大事的人。
娄燕妮是有意扩充,她年前的时候,就已经在联系设备的事情了,家用的缝纫机应付生产还是有点难,最好弄一批工业缝纫机来,正好顾南湘那边有一批替换下来的老机器,现在正在磨价格。
顾南湘毕竟是个生意人,因为弟弟的面子给娄燕妮一点优惠没问题,但涉及到这种大买卖,人情就不怎么管用了,她只能说价格合适,优先考虑娄燕妮,毕竟这批机器虽然是她们厂里替换下来的,但这批机器是德国进口的,各方面都有保障,在南边依然十分抢手。
顾南湘这样公事公办的态度,让娄燕妮觉得非常的舒服,钱少她能想办法凑,人情大了,她怕还不起。
一定程度上,娄燕妮也是十分有魄力的人,她心里打定主意要去做一件事,就会投入一百分的精力,一心一意想要做成,这批机器也是,钱不够,她打算去贷款。
八十年代,贷款对大部分人民来说,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大部分的人思想十分落后,对负债有着天然的惧怕,害怕父债子还连累到后代,就算是实在没有办法,在信用社里借个几十块钱,也都是紧凑紧凑,赶在到期前还回去。
贷款这个想法娄燕妮一直是有的,不过之前家里的钱足够,暂时还没有走到那一步。
其实现在的福利政策是非常好的,为了推动经济发展,鼓励人民创业致富,银行都有无息贷款的政策,娄燕妮之前在邮电局上班的时候,对这方面的政策十分了解。
“你想做什么我都支持你,我和孩子们以后就跟着你吃香的喝辣的了。”韩凛听了娄燕妮的打算后,一句反对的话没有,还能十分轻松地跟娄燕妮开玩笑。
娄燕妮莫名觉得肩上的担子有些重,她都不知道要怎么做,才能无愧于韩凛的这份信任。
这个世界上,像韩凛这样的男人,真的是凤毛麟角,一般的男人哪里能允许媳妇这么能,让你有吃有喝的,就在家里老实带孩子吧,像娄燕妮这样的,有个正经工作就更好了,辞职?那是不可能的,不管多难熬多辛苦,为了家里你就得熬着。
现在这个时候,一个女人,最大的成就不是在工作上,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上获得多大的成功,而是她的家庭在外人看来多么地和睦,孩子多么地乖巧听话。
娄燕妮这样男人疼着,有儿有女,孩子还都聪明懂事的,早就是外人眼里的成功又幸福的女人了,她现在做的这些,在外人眼里,就是在作。
你别看大院里现在军嫂们都想来她这里工作,但心里,私底下跟自家男人说起时,大多都在等着娄燕妮爬高跌惨。
当然,她们不是不盼着娄燕妮好,她们也盼,这样就有工作有收入了,但心里吧,就是有那样的想法,就等着了。
第四百九十二章
决定把厂子扩张,这是娄燕妮深思熟虑的结果,你别看年前来拉货的次数就那么四五次,但现在她手里的单子,已经排到了明年秋天,还一直有在增加的趋势,为了联系方便,支持娄燕妮的工作,部队批了条子,娄燕妮给家里安上了电话。
娄燕妮这个小作坊,打从一开始,就和部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娄燕妮做了这个决定,也主动跟徐政委谈了一下,还写了个计划给徐政委,看上头是个什么意见。
部队是有工厂的,要是有部队要参与进来,娄燕妮也没什么意见,正好有个人分担管理厂子的事宜,她身上的担子也轻一点。
而且这样的事,糊里糊涂不好,还是明明白白地说清楚为好。
最后决定下来,这个厂子部队不参与经营,是完全属于娄燕妮的,因为娄燕妮这厂里主要解决的是军嫂的工作问题,部队会给予娄燕妮最大的支持和帮助。
听到答复后,娄燕妮自己想了两天,就开始准备资料跑贷款了,邮电局也是有贷款业务的,只是特别难开张而已,她工作的时候,有个女同志想贷一万块钱搞养殖,最后钱是贷了,但是也因为贷款的事,最后离婚了。
最后放款的时候,那位女同志是哭着办手续的,就在那一天,她婆家的人,还去她家里闹了一回,逼着她放弃贷款,回去复婚,那个女同志没同意。
现在想起来这事,娄燕妮还有些唏嘘,当时韩凛的评价是,就算那对夫妻当时不离婚,迟早有一天男方会追不上女主的脚步,到时候不是男方拖累女方,就是撕破脸皮,闹得更加难看。
娄燕妮没有那位女同志的顾虑,但她胆子也太大了一点,“娄……娄,娄姐,你,你确定要贷,贷一百万?”
负责给娄燕妮办理贷款的是纪局长的小舅子,他艰难是吞着口水,好一会儿才把话说全。
“对,这是贷款所有需要的手续,你看看。”娄燕妮点头,把资料全部递过去。
下这个决定前,她也十分忐忑,决定下来后,反倒十分沉着冷静,好像一百万不过是百十来块一样,最开始娄燕妮本来是只准备贷三十万的,但多方考虑后,娄燕妮咬了咬牙,决定一次性贷到位。
这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深思熟虑过后的决定。
“我,我,这个我办不了,得找我姐夫,不,得找纪局长。”小舅子吞了吞口水,看娄燕妮的目光像是在看疯子。
娄燕妮点头,拿了资料就去了纪局长的办公室,既然决定来邮政贷款,娄燕妮就做好了面对老领导和同事的准备,不过在哪里贷都差不多,老东家的工作,她还是想支持一把的。
纪局长到底沉稳许多,看完娄燕妮的材料后,便把资料留下了,他说了不算数,娄燕妮虽是老员工,该走的流程还是得走。
看着娄燕妮,纪局长也是诸多感慨,那时候娄燕妮辞职,他心里还觉得娄燕妮十分不识抬举,格局太小,眼里只有家里灶台那一亩三分地,结果转眼人家就给你来了个大的,确实挺惊人的。
“长江后浪推前浪啊,你放心,你的资料齐全,有部队那边做保,审批基本不会有问题,结果一出来,我就通知道你。”这时候,娄燕妮已经不是他手底下的员工了,而是客户,大客户!纪局长的态度也和以前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