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之军嫂/农家奋斗史 (苏四公子)


  “那可事先说好啊,你虽然是研究生,但是回来之后可别像你在京城一样,去什么大学教书,老老实实地给我从基层干起,你不适合坐在书房里搞研究,就适合下去做实事。”人还没回来,赵兰舟就给她压担子了。
  “你胡说些什么啊?”史红不干了,“人家一个女孩子,学历又高,你让她从基层干起?这不是明摆着磋磨人吗?”
  “玉不琢不成器。”赵兰舟笑道,“她就适合从基层干起,我这是为她好,基层是最磨练人的,把方方面面处理好,学了一身的本领,今后在哪个位子上都能合适。”
  赵兰舟多年来一直很看重她,培养她的用心程度丝毫不逊于对自家子侄。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刘好好和他心照不宣地相视而笑。
  “你们俩啊,想得太简单了,好好马上就要成家了,等她毕业了,说不定孩子都生出来了,你让她带着孩子下基层?还是抛家弃子自己下基层?看你不被庄老爷子骂死,就连南生都得和你翻脸。”史红受不了地看着他们俩,他们俩看起来精明,其实毫无生活经验,身为女子,就算再有雄心壮志,到头来还不是为家庭束缚?
  见他们静了下来,谁也没说话,史红语重心长地对刘好好说,“我知道你们会说有很多女子不顾家庭,努力拼搏,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这样的榜样满大街都是,我也看多了。但是现在看起来是很风光,等过二三十年她们孩子大了,你们再看看吧,从小没有母亲的陪伴,她们的孩子能没有怨言?她们今后的晚年会幸福?好好,阿姨是过来人,给你一句良心的建议,孩子小的时候,尤其是三岁之前,不要离开他,尽量把他带在身边,人家说三岁看老是有道理的,三岁之后孩子上幼儿园了,你再把重心放到工作上也不迟。女人还是要以家庭为重点,立军又在部队,你总不能让他来照顾家庭吧?所以老赵说让你一回来就下基层,我是坚决不同意的,起码得让你把孩子带大了才行。”
  刘好好和庄立军面面相觑,虽然快结婚了,可是孩子的事情,他们还真没多想。
  “谢谢史阿姨。”刘好好诚恳地道谢,不管她是否赞同史红的想法,史红都是一片好心,否则人家何必和她说这些。
  “妇道人家,别以为好好和你一样胸无大志,”赵兰舟却一脸不屑,“好好,你别听她的,谁说女人就该以家庭为重的?这么多女英雄、女科学家的,个个都有自己的事业,谁说女人就该被孩子困住的?什么三岁之前把孩子带在身边,也是一派胡言,我们家几个孩子不也早早送去托儿所了?也没见他们有什么问题。还有南生,他一生下来就被送到刘老爷子那儿养着,不也没有母亲在旁边照顾的,你看他现在不也挺好的?所以说,我最烦这种理论,就像女人家的裹脚布又臭又长,都什么年代了还说这些,最可笑的是这样的理论,还是由一个女人自己说出口的。我们有心解放妇女,妇女倒是心甘情愿把自己束缚住,怪谁?”
  虽然刘好好对不要把孩子带在身边的说法不敢苟同,但是却不得不说赵兰舟这番话酣畅淋漓,说到她心里去了。
  史红被他怼得面红耳赤,“这些教育理论是有依据的!”
  “什么破理论,鬼依据,”赵兰舟嗤笑一声,“要说理论,我也有理论,父母是孩子的榜样,父母努力工作,树立起优秀的榜样,孩子自然会有样学样,要不然怎么有句话叫作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还有句话叫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还有还有,虎父无犬子……”
  “赵兰舟!要不是我牺牲自己的事业,你以为你能在外面安心工作,你现在倒是振振有词地解放妇女了?”史红怒气冲冲,差点拍案而起。
  赵兰舟的气势锐减,但还是嘴贱地想要补一句,你也没什么事业……
  “咳咳,”庄立军看苗头不对,连忙轻咳了两声打断了他们的针锋相对,“赵叔,史姨,我们还没结婚,现在谈孩子的事情太早了点儿,车到山前必有路,这些事等到时候再说也不迟。”
  赵兰舟和史红总算停下了争执,史红没好气地白了赵兰舟一眼,“这个死老头子,总爱和我犟嘴,我和他现在是话不投机半句多,说不到一块儿去。”
  “史红同志,你应该在自己身上找问题。”赵兰舟小声嘀咕着,史红一发火,他就怂了。
  刘好好算是看出来了,别看他们年过半百,但还是一对欢喜冤家。
  “不过立军啊,我可先把话说在前头,你们虽然马上要结婚了,但你不能要求好好牺牲自己的事业来成全你,这样做太不公平了!”赵兰舟对庄立军正色道。
  庄立军也神色一正,“赵叔,您放心,我绝对支持好好。”
  他和赵兰舟不同,赵兰舟觉得刘好好就应该在事业上努力拼搏,他却无条件地支持她的任何选择,无论她是选择拼搏事业,还是享受家庭的温暖,只要她愿意,他就毫无怨言地支持。
  赵兰舟对他的态度表示满意,随即又和刘好好说起了另外一件事,“你老家永乐县那里让我很头疼啊,走私偷渡的重灾区啊,你就是永乐本地人,你说说看这事儿怎么办?”
  “之前我表哥就是因为走私被枪毙了,他算是第一批做这件事的,那时候大家都骂他,说他是大坏蛋,这几年风气转了,这事儿倒成了时尚,不少人眼红这桩生意,想方设法地加入,的确是越做越大了。”刘好好顿了顿,“我们大目村不靠海,还稍微好一些,靠海的那几个村子,风气极盛。我听说他们喜欢用小舢板出海,尤其是选在月黑风高,海面上风浪最大最危险的时候出去进行交易,可以说是以命相搏。”
  

第五百七十五章 见微知著
  “当利润达到百分之五十时,人们不惜铤而走险;利润达到百分之百时,就敢于践踏法律;当利润达到百分之两百时,就敢犯下任何罪行。可见其中利润有多可观,只要成功一次,一尾小舢板就能让一家人一年吃喝不愁,永乐本来就穷,会铤而走险也不奇怪。”
  “照你这么说他们走私偷渡还有理了?”赵兰舟皱起了眉头。
  “存在即是合理,合理是合理,但不代表合法啊,他们做的事情触犯了法律,还是应该查禁的。”
  赵兰舟沉默了片刻,“是啊,我也知道永乐县穷,老百姓苦,但是大家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何况日子也会一天天好起来的,不能放任他们继续做这样的错事。可是屡禁不止啊,说实话,我已经被上头点名批评了好几次了,我们三天两天开会强调,布置任务,可还是防不胜防啊,沿海的渔民熟悉当地的环境,还有整个村子的村民互相包庇隐瞒,我们的工作太难做了,你有没有什么好主意。”
  “我只想到一个解决的办法,堵不如疏。永乐县一带主要以走私布料为主,国外进来的那些布料质量好,花色多,还便宜,自然有许多人趋之若鹜,有市场在自然能形成一套产业链,就算我们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禁绝,除非我们永乐县能自己生产出比那些布料质量好,花色多,又便宜的布料,到时候自然没有人会去冒着风险走私布料,因为不划算嘛,反倒还会有外地的人光明正大地来永乐县采购布料。”
  “这不等于没说吗?别说区区一个永乐县了,我们南省都不可能搞纺织业,南省不产棉花,不产桑蚕,和其他地方相比根本就没有优势,怎么可能搞得了纺织业?”
  “我们有天然良港,便利的海运,有国家给我们的好政策,还有南省人骨子敢闯爱拼的性格!”刘好好的话掷地有声,让赵兰舟愣了一下。
  “其实在几十年前,我们省的B市纺织业就已经非常发达了,我们省不是纺织原料的产地,但是原料可以通过海运运进来,或者通过陆路从产地运进来,生产出来的土布物美价廉非常畅销,一度销往东南亚。”这些资料是刘好好在省里工作时,从地方志里读到的。
  “我知道,B市一直到现在还是我们省的纺织重镇,无论是厂房还是生产设备和工人都非常完备,但是生产出来的布料也只能供我们南省自己消耗,在全国一点影响力都没有。何况我觉得永乐县也不可能成为第二个B市,永乐那里工业基础薄弱,拿什么和人家争?一味效仿B市不可行。”赵兰舟一向很看重刘好好的建议,很少这样斩钉截铁地驳回她的话。
  “一味效仿当然不行,可以学习,先模仿,之后再摸索出属于自己的路,就像咱们练字一样,一开始总是需要字帖临摹的,练得多了自然而然也能形成自己的风格,总不可能什么都不试,就这么干等着吧,那可浪费了好政策。”刘好好笑了起来,“再说这也是市场规律,您看着吧,永乐很快就会出现大大小小纺织作坊,因为我们永乐人不笨,他们一定能看到商机。”
  听她这么说,赵兰舟真的好奇了,“什么纺织作坊?你就别卖关子了,快点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们永乐县批发那些布料的黑市里,近来出现了一批土布,比不上那些走私来的洋布花色好看,质量也略逊一筹,但是价格却比洋布便宜,这些土布和咱们平常能买到的布也不大相同,比咱们布店里卖的布要更好看一些,可以看得出是在刻意模仿洋布。”刘好好从包里翻出两小块布料,一块花色鲜明,手感柔顺,另一块花色模糊,颜色暗淡,手感也很粗糙,但是两者的花色图案十分相似,和正规售卖的布料完全不同。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