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凤啊,罗奶奶真是不知道该如何感谢你,你这把书全都借给我了,你怎么办呀?”罗秀英觉是太不好意思了。
“没事的,罗奶奶,你先拿去用吧。”宁凤不在意地笑着说道。
罗秀英感激又高兴地离开了,赵香兰戳了戳孙女儿的脑门儿。
“你咋把书全都给借出去了,现在这个时候课本是多么精贵的东西。别人复习好了你可就多了竞争对手!”
赵香兰简直就是恨铁不成钢,刚才罗秀英在的时候她不好说这样的话,但心里可是着急得很。虽然她跟罗秀英关系好,但再好也比不上自家孙女重要!
“没事的,奶。这就么一个多月的时间,哪里就能够学得有多好了,那些课本我早就会背了,有书没书对我影响不大,对哥哥他们也同样没啥影响。”宁凤笑着安慰道。
“真的?”
赵香兰不太相信地挑了挑眉,宁凤时常在看书她是知道的,但自己孙子啥时候努力了?
陆宁西、陆宁北:他们奶是不是把他们忽视得特别彻底啊?!
**********
“凤儿,真不要奶一起去啊?”
十二月天气已经变得很凉了,人们都穿上了自己最厚的衣服,但是这个冬天注定是火热的,因为时隔十年的高考来了。
天还没亮,宁凤已经准备出发去县里考试,冬天的风刮在脸上生疼。赵香兰想要陪着一起去参加高考,但宁凤并不想让她奶太辛苦,她只是去考试而已。而且他们家这次有五个人参加高考,除了陆宁中。
这一年时间以来,虽然大哥与二哥对于高考没想法,但还是跟着宁凤一起参加了学习。至于这次能考成什么样就不得而知了。
陆宁中去年就已经参军离开了家,可惜并没有被分在陆卫军曾经所在的部队,而是被分去了北方。何秀玉非常担心儿子,时常在家念叨他吃不吃得惯北方的饭食。
今天是高考的第一天,上午考的是政治。李国栋本来想让宁凤住他家,免得每天来回奔波。但宁凤拒绝了,她不止一个人,还有四个哥哥一起,全都去李叔叔家她觉得太麻烦别人了。
反正早上队里的牛车会把他们送到县里,公社安排了统一的客车把所有考生送去县里,下午再一起接回来。还是很方便的。
中午考完后不回家,赵香兰拿了钱给她,几兄妹随便吃点也就是了。
政治的试卷是宁凤做得最慢的,看来她不是个思想进步的青年,宁凤自嘲一笑。十一点钟就考完了,宁凤和哥哥们早早地赶到国营饭店,幸好还有位置,每个人吃了一碗热汤面,坐了一上午快冷僵了的身子瞬间暖和了。
饭店里三三两两坐的都是今天参加高考的考生,当然更多的考生就窝在学校大门附近啃从家里带的饼子。
宁凤参加的是理科考试,因此下午考的是理化,而东南西北四个哥哥除了陆宁西都是选择的文科,五人分作两拨去了各自的教室。
两天高考很快过去了,由于宁凤第三天还要参加外语考试,第二天下午考完后,便由陆宁东留在县里陪宁凤。李国栋开车把两人接到了家里,这时,钟丽娟已经在家把饭菜都做好了。
“多吃点,你钟姨特意买的鱼,说是读书的就是要多吃鱼。”李国栋乐呵呵地招呼着。
“好,谢谢钟姨、李叔叔。”
宁凤没有说客气的话,礼貌地道谢。坐在她旁边的是李国栋的儿子,今年还在上初中,上次宁凤来的时候他上学住校并没有在家。这两天因为高考,学校都放了假。
“这两天考试考得如何?”李国栋对战友唯一的女儿很是关心。
“还行。”
宁凤平静地点头,对这次考试她百分百的有自信,唯一的悬念是她能拿到什么名次。当然这种事她没必要说出来炫耀,但架不住身边人都特别喜欢炫耀她。
“我听卫军说你成绩不错,这次相信只要正常发挥一定能考上的。”李卫军看了一眼自己儿子,念叨道,“这小子平时学习就比较偷懒,成绩一般般。”
被老子贬的李成涛撇了撇嘴,没说话。
“多谢李叔叔送的吉言了,小涛一看就是聪明的,听我爸说小涛数学特别好,这个就非常厉害了。”宁凤并没有谦虚地说客套话,她话音刚落就见李成涛冲她眨了眨眼。
“他呀,就是偏科!语文差得一塌胡涂。”想到李成涛上次语文得的分数,他都不好意思说。伸手拍了拍儿子的肩膀。“你小子可要加油,等过几年就轮到你参加高考了。”
“知道了。”
李成涛抽了抽嘴角没说别的,语文太烂他自己也没法反驳,又继续低头吃饭。
第二天临出门前,李成涛给宁凤摆了个加油的姿势,直说让她多多加油,继续给他爸竖一个下次教训他时的目标人选。
这年头的外语一点儿也不普及,因此参加考试的人很少,有实力的人就更少了。原本的陆宁凤在高中时并未曾学过外语,但宁凤会啊,并且还不止会一种外语。
为了让家里人不那么意外,这一年多她还着重装模作样的学习了英语,同时也不忘拉着几个哥哥学习,当然她都是当老师的。
直让陆宁北佩服不已,他看到宁凤的学习时间跟他们都差不多,自己的英语可以笑掉人的大牙,但从宁凤口中说出来却觉得万分好听。
高考就这么结束了,众多老师们被召集到一起进行封闭式阅卷。宁凤回了家,只等着结果出来。
**********
宁凤拿到录取通知书这天给在远在京市的陆卫军打了电话,可惜他人在开会,没能在第一时间听到女儿的好消息。
但随后在知道女儿考上了大学后,便给寄了老大一个包裹回来。有许多时下京市年轻人最爱穿的衣服,也有部队里的一些用品,当然还有全国通用的各种票证与钱。
陆卫军早在几个月前就学习完了,并且被留在了京市军区,现在已经是一名团长了。不用再出任务,宁凤与赵香兰都大大地松了口气。虽然隔得远,但并非不能去,只要没有生命危险,一切就是最完美的。
第42章 (二更)
柳河大队这次可是出名了, 不仅一共有四人考上了大学,在整个合力公社是考上大学人数最多的。更重要的是宁凤还考了整个县里的第一名, 甚至还是地区和省里的第一。这次高考不是全国统一出题, 而是由各自所在的省、地区出题。
宁凤报考的是省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作为省里的第一名当然轻而易举就被录取了,并且县里还给发了奖品, 军绿色的棉被,军绿色的水壶, 军绿色的茶缸……清一色军绿色。
宁凤觉得自己被洗脑了, 眼前一片青青草原。
而学校那边给的东西可就实惠多了,上大学并不需要学费, 因而学校那边直接给了宁凤每月三十五块的助学金。
这种可就非常有用且令人羡慕, 宁凤觉得比看那青青草原顺眼多了。要知道其他大学生顶多也就十几二十块, 一个月下来只能是刚刚够吃饭。
陆宁东和陆宁南光荣落榜, 但两人并不太在意, 毕竟他们只能算陪考而已。陆家双胞胎却是双双考上了大学,柳桂英感觉自己走路都带风, 何秀玉十分羡慕,她的儿子没一个有出息的。
柳河还有一个考上大学的, 意外又不太意外的,就是林佳泽。虽然分数不太高, 考的学校也并不好, 但至少捞到一个大学念。他可以离开这个穷地方, 奔向更广阔的天空, 每天都兴奋地想吟诗一首。
陆宁红这次没有考上,但她为林佳泽骄傲。每天在村子里走路都是仰着头,这些人之前都说过他们的风言风语,如今她家男人有出息了,看他们还敢不敢!
陆宁红满心都想的是跟着林佳泽进城,跟着林佳泽享福。但她却不知道男人已经在计划哪天离开,并且她并不在他想要随身带走的行李里面。
过年时,陆卫军没能回家。
到了1978年的2月,天气渐渐回暖,宁凤拎着大包小包与陆宁西、陆宁北踏上了开往省城的火车。三人考上的都是省城大学,但宁凤与两个哥哥都不在一个系。
陆宁西就读的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陆宁北则是念的则是经济学。两人的专业都是宁凤帮着参考后才报的,幸好考得分数都不算低,因此都如愿了。
绿皮火车速度不快,到省城坐了八个小时,他们一早就上了车,直到下午四点才到达省城。
学校派了车统一来接,车上除了学校派来的司机,并没有别的人,学校里的很多老师都是前不久才回到学校教书的,更别提学长学姐,省城大学已经很多年没有招过学生了。宁凤他们是今天最晚一班到达的新生,车上已经差不多快坐满了,因此一上车,汽车就出发了。
等到了学校后,就有各院系的助理老师领着自己院系的学生办了手续,陆宁西两兄弟不放心妹妹,非得跟着去了宿舍,又帮着把行李搬了上去。
宁凤住在三楼,床铺是靠窗的位置,学院给宁凤这个状元的待遇相当好。别人都是住的八人间,到她这儿直接四人间。并且宁凤报考的院系女生不多,这个四人间其实只安排了三个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