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开图书馆那些年[快穿] 完结+番外 (番茄酱泡鸡米花)


  谁会看?
  现在全京城的商户都想看!钱国富得到的技术不也是杂学吗?
  冯天咀嚼的动作逐渐停了下来,既然她那里有那么多类似的书,说不定也和那造纸的技术一样有用……他何不自己先看了呢?
  他冯天虽然出身差一点,其他方面能比那个钱老爷差多少!
  冯天饮尽杯中最后一口茶,抹了抹嘴巴附和道,“可不是吗?如此看来,她的书肆根本赚不了钱,还需要我等的帮助啊!多谢钱公子的指点。”
  冯天这话把功劳都归到了钱好问身上,他自己也觉得像是做了一件好事一般,飘飘欲仙。
  “哎!哪里哪里,大家共同的功劳。”
  两人又是商业互吹一番才散开。
  青苗可不知道那两本书能引动整个京城的商人,她还在给一群小孩儿出题呢。
  “今有北乡八千七百五十八人,西乡七千二百三十六人,南乡八千三百五十六人,凡三乡,发役三百七十八人,各几何?”
  这是九章算术中的一个衰(cui)分问题,即按比例分配。这三乡各有这么些人,征收徭役时三乡共要378人,问北西南三乡各出几人。
  她面前有的小孩咬着手指,什么都听不懂,有的则是掰着手指头算,还有的低下头默默思考。
  “每乡出一百二十六人。”一个小孩得意洋洋地率先答道。
  “每乡都出一样的人数,但是他们各自的青壮年又不一样多,这岂不是不公平?”青苗一下子就问住了他。
  一个算了半天的小孩又答道,“我知道,北乡遣一百三十五人又一万二千一百七十五分之一万一千六百三十七人,西乡遣一百一十二人又一万二千一百七十五分之四千四百人,南乡遣一百二十九人又一万二千一百七十五分之八千七百九十人。”
  青苗点了点头,暂时没有评判对错,只是问道,“还有没有人算出了答案?今天晚饭吃糖醋鱼哦!”
  刚刚回答问题的小孩是孟泽端,附近老百姓家的孩子。他的答案从数学角度上来说是对的,甚至和九章算术上的一模一样。但是在青苗看来,这却不是最好的答案。
  一个前两天新来的小朋友,贺余年,这会儿才抬起头看向青苗,肯定地回答,“北乡遣一百三十六人,西乡遣一百一十二人,南乡遣一百三十人。”
  对了!这才是她想要的答案。
  人又不是稻米,还可以分成几分之几?
  “孟泽端的答案是对的,但是贺余年的答案更好。因为人是不能分割的。”
  此话一出,孟泽端看起来就十分失落了。
  每天只有一个小朋友可以留下来吃饭,如果必须回家吃饭,青苗也会给一些小蛋糕之类的吃的。而今天的胜利者,是贺余年。
  孟泽端想到贺余年来之前他吃过的小蛋糕的味道,不禁咽了咽口水。真好吃啊!
  “所以,今天孟泽端可以带走一盘糕点,贺余年可以留下来吃饭。”
  孟泽端眼前一亮,欣喜不已。其他小朋友则是各种羡慕嫉妒地看着贺余年,恨不能以身代之。
  听说这里的饭菜特别好吃!
  贺余年也规规矩矩地行了个礼,“多谢掌柜。”
  这些小朋友都是被青苗每天摆在门口的糕点和茶水吸引过来的。最开始只有一个路过的忍不住拿两块,发现青苗不制止,第二天呼啦呼啦一圈都来了。
  青苗不缺这点食物,相反,她乐于用这些来吸引小朋友。贺余年和孟泽端不就是这样被吸引过来的吗?
  她每天摆三盘出来,告诉他们可以在她这里喝茶吃点心还能看书,但是只有每天能回答对问题的小朋友才有资格留下来吃晚饭或者得到小蛋糕。
  这个人,这两天都是贺余年。
  贺余年看起来完全不像是商业街那头平头百姓家的孩子,也不像是一个乞丐。他举止得体,沉着冷静,似乎懂得不少东西,但是却无家可归。
  大概是是走丢的富家少爷吧?
  他尽力将自己打理得干干净净,但是褶皱的衣角、破损的鞋面还有不尽顺滑的头发都能看出他暂时无人照顾。他现在看着状况还好,可能也只是因为刚刚从家里走失。
  奇怪的是,也没有人来寻找过他。
  难道是离家出走?
  青苗立刻否定了这个答案,离家出走家人也会来找的。总不可能是离家出走了却没人发现吧?
  青苗曾想让他留宿,但是他却以极高的自尊心拒绝了,表示自己在破庙里住的很好,每天能在这里凭借良好的表现换一顿饭就够了。
  晚饭说是一起吃,其实也是给贺余年打包了带回去。青苗怕他是准备留一些第二天吃的,每次还装了不少的分量。
  真是一个奇怪的小孩。
  与此同时,刘府又是收到了皇贵妃娘娘的口信。
  “孩儿近日手头匮乏,还望爹娘多加支持。”
  这是她女儿这个月第三次向家里要钱了!
  刘夫人听了这句话急得团团转,她这些时日嘴上都长了两个硕大的泡了。
  以往都是两三个月才要一次,现在要的这么急,莫不是出了什么难以压下来的事情吧?
  “老爷,这可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家里也没钱了!”
  “我们的女儿你不能不管啊!她这显见是出什么事情了,我们不出钱出力帮她压下来,万一,万一……呜呜呜……”
  后宫从来都是一个诡计多端的地方,刘夫人也了解自己的女儿。她没有点心计活不到成为皇贵妃,但是到了这个位置还忽然要这么多钱,说明她遇到了一件大事。
  “老爷!”
  “好了好了,妇人之见。我会想办法尽快筹钱的。”
  

第74章 架空古代(五)
  青苗晚饭一向是在后院吃的。古代的建筑就是这点好,占地面积大。她除了前面的三层是作为“图书馆”以外,后面还有大片的地方作为仓库和起居住所。
  厅堂里,桌子上摆满了一道道精美的菜肴。
  青苗拿来一个三层木质饭盒,放了两碗白米饭,一盘糖醋鱼,一盘桂花糯米藕,一盘清炒时蔬,还有两蛊汤进去。菜都是青禾刚刚炒好的,汤也是炖了一天的大骨汤,营养滋补又美味。
  一盘盘的菜放进去了,青苗盖好木盒,拿去递给等在前厅里的贺余年,“这是保温的,明天吃也都还是热的,你回去路上拿好。”
  贺余年看起来也就十一二岁,身材有些瘦小,一双眼睛却十分明亮。他看到青苗的动作满眼复杂,再次郑重地道了谢。
  “掌柜的大恩大德,我日后必将报答。”
  “你还是个小屁孩儿呢!不急这些。”青苗不以为意,还上手捏了捏他的脸颊。贺余年脸上颇为消瘦,颧骨都略微突出,不知道是整天愁的还是饿的,她能做的也只有准备些吃的给他。
  “你不如住在我这里?我不缺你这一口饭,你也看到了,我这里地方很大。你每天看书也方便。”
  “本……我住破庙里挺好的,真的不用了。”贺余年不知道开始想说什么,很快就打断了,再次拒绝。
  青苗不好再劝,只能作罢。
  笃笃笃的敲门声忽而传来。这一块儿接近后门,声音听得十分清楚。青禾过去开门,不多久就引了一个老妇人过来。
  这是周围的邻居了。古代的街坊四邻,是难以避开的。
  “小越啊!我是来提醒你一件事的!”老妇人摇摇晃晃,满脸的担心。
  “严阿婆?您怎么来了,快来坐。”青苗忙过去迎她。这位严阿婆是隔壁酒楼的掌柜的母亲,和她算是极为亲近的街坊四邻,对她融入这里帮助良多。
  “马上就到秋天,要收税啦!”
  听到这句话,本来要走的贺余年脚步一顿,竖起了耳朵。这不就是和今天做的那道题相关的吗?
  青苗也是一愣,摸不着头脑,“我这里的书都是免费借阅的,要交什么税?”
  严阿婆摇摇头,一副你还太年轻的表情。“这么大一间铺子,怎么能没有税可以交呢?没了商业税,还有间架税啊!”
  间架税,也就是房产税,按房屋大小好坏来交。青苗才出现在这街坊不过几个月,无论是买的房子还是租赁的房子,总是要交税的。一时忘了交也没关系,秋天会有专门的小吏过来收。
  严阿婆知道青苗粗心大意,前两个月也总是有那么些出格的事情发生,特意来提醒一声。
  “阎王好见,小鬼难缠!你不提前准备好……”严阿婆说着,手上也做出钱币的动作,一边还使了个眼色给她,“若是准备的不够,以后也麻烦呐!”
  “多谢阿婆提醒,我会记着的。”
  青苗心下明白了,好好感谢了一番严阿婆。
  站在旁边听了一会儿的贺余年迫不及待地问了出来,“皇城的小吏都敢这样做吗?”
  严阿婆听到了,咧开嘴嘲笑道,“皇城有什么不敢的?那些小吏只要推脱说无人懂术数,收错了即可。错了还能退回来不成?”
  “可是术数……”是了,宣帝独尊儒术,没多少人学术数了。
  严阿婆接着闲聊一般说道,“阿婆我小时候啊,还是有一些人懂得术数的。你说那么多职位,征收赋税、军备运送、发放禄米,总要有些人懂得术数才行不是?谁知道那位,直接把术数给……”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