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七零小村女 (红小酥)



吴戈解释的很详细,但后边小秋就没兴趣听了。

震惊之后,她只觉得丧气和痛心。国人这个自以为仁义的举动,在人家眼里,只是……鹅,这个时候还不是‘人傻钱多’,大概是‘又穷又傻’,或者是‘打肿脸充胖子’吧!

明明自己老百姓都吃不饱饭,却还要向国外低价甚至无偿输出。明明是自家的宝贝,该好好珍惜保护,却上赶着用超低的价格卖(送)给人家!

她很无语了,连说话的兴致都没有了。

若是可以,她都想,去把那些好东西都收进她的大碗里,以避免它们被低价买走,流落国外的命运!

他们到家后不久,买的书架书橱也就送了过来。

吴戈和秦戎去厂里找了陈东方过来,请他把三件旧家具修整一下。

小秋要求的很简单,两个书架打磨掉斑驳的旧漆面,重新刷一遍漆。至于书橱,她要求的就更简单了,只用把掉下来的橱门装上就好,其他的都不要动。它原来的漆面磨损的比较严重了,但并没有脱落的现象,擦拭干净后,反而透出一股子时间赋予的厚重感来。小秋琢磨着,若是能找到传统漆器手艺的人再说翻新漆面的事,如果找不到,她情愿就让它保持着现在这个样子,也不用化学漆厚重呆板的光泽,消减掉一件旧家具的风韵。

另外就是那盘小石磨,竟陈东方确认,就是能磨豆浆的小水磨,也可以磨米浆、糯米粉。

一听这个,小秋高兴坏了,比她得了那些个物件儿都高兴。有了这个宝贝,她就不愁喝不上豆浆,也不愁没有好吃的年糕和汤圆了!

陈东方虽然觉得小秋的要求有些奇怪,但也没多说什么,手脚麻利地一顿忙乎,傍晚吃饭前,已经按照小秋的要求将书架书橱都修好了,只不过,两个书架都放在了一间倒座中,因为新涂的油漆需要干燥,味道很大,也需要晾一晾味道。、

小石磨的磨拐子也装上了,按小秋的要求,装在了一张椅子上,小秋要用的时候,只需要找人搭把手,抬到井边,用清水冲一冲,就可以磨豆浆、磨米糊米浆了。

为了感谢陈东方,小秋特意让秦戎去买了两斤白水羊头两斤羊杂,又去东市场买了两条鲤鱼回来。吴戈则代替陈东方去厂子里送货,转回来,直接把李长江、田金明和常宏伟都带了过来,加上小石头和宋秀程、郑秋实,凑了满满一大桌子人。

羊头肉和羊杂做了一大盆羊汤,鲤鱼用最简单的红烧,再上几个凉菜,配上一笸箩馒头,把众人吃的直叫好。

等人们散了,郑秋实笑着跟小秋开玩笑:“你个丫头做菜倒是挺有天赋,我都怀疑,我让你学医对不对了,会不会因为我,耽误了一个大厨的诞生呢?”

小秋愣了一下,随即笑得弯了腰。没想到,后世网络的一个段子,被师傅提前三十多年说出来!

笑过之后,小秋就兴冲冲地去把挑拣干净的黄豆冲洗几遍,沥干水,用湿笼布盖在盆子里——她不是发豆芽,而是准备第二天一早磨豆浆。

今天没来得及,她明天再去一趟药房买点儿石膏,试着点点豆腐,若是成功了,她连豆腐脑都能自己做了。

看着小秋忙忙碌碌的样子,郑秋实再一次摇头叹息,这丫头捣腾吃的从来不怕麻烦,学医要是有这个劲儿,又何愁不能集古今之大成,成就最年轻的大国手啊!

小秋泡好豆子,洗洗手正准备回房,猛地就听到郑秋实问:“廖家小子还有几天到啊?”

宋秀程回答:“还有三天。”

郑秋实嗯了一声,淡淡道:“廖家小子进了京,这个丫头就该上上笼头了!”

“哎?”小秋很诧异,期期艾艾地走过去,靠在郑秋实身边,委屈巴巴道,“师傅,我很用功啊,干嘛还那么说我啊!”

上笼头,过去是说给不听话的马儿骡子上笼头,不让吃东西,从而纠正其坏脾气,引申到人身上,就是上上规矩的意思。

郑秋实哼了一声,道:“你能把做吃的这精神头拿出一半来,你这会儿该能独立坐诊了吧?”

小秋吭哧几声,却不得不承认,自己这个吃货,对学医的热情真的没办法跟吃东西比。

她噘着嘴低着头,不肯认错,却其实已经默认了郑秋实的批评。

宋秀程在旁边看得有些不忍了,连忙出声检讨:“是我做得太少了,郑先生你给我说一说,我从明天开始带着她学习……我的国语水平不如廖辰,可带着小秋一起学习还是可以的。”

郑秋实嗯了一声,却回头看身边低着头不肯吭声的小秋。

被师傅瞪得沉默不下去的小秋,不得不表态:“师傅,我错了,我以后都不做饭了,专心学习……”

“你个臭丫头,在这里等着我呐?”郑秋实被气笑了,破口就骂。

小秋哧溜一声钻进屋里,然后透过纱窗对外边喊:“师傅你太不慈爱了,我做吃的你不乐意,我说不做了学习,你还不愿意……”

开头还很理直气壮地,可等见着郑秋实站起身来,作势往屋里走,她立刻就消了气焰,自己蔫吧了。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她认怂还不行嘛!

第三百七十五章

消了声之后,小秋也没立刻睡觉,而是把吴戈秦戎交给她的一个彩色胶印成本价格表打开来看。一看五寸六寸的价格也只是几分钱,小秋一下子就放了心。

既然叶三叔肯把这个价格透给他们,那就说明,即便加价收费,也不会加太高。有这个底线在,就可以让吴戈秦戎拉叶三叔合伙,他们负责搜罗素材,叶三叔负责制版印刷,印刷的成品,再由他们负责销售回款。这个合作能够运转起来,可以分三成给叶三叔。别小看一张只能挣几分钱,但数量多了之后,这个利润就非常可观了。

小秋根据叶三叔给的成本价算了一回,觉得自己拿到的印刷好的照片后,五吋,也就是普通彩色照片大小的可以定价为两毛五向外批发,零售商拿到手后,可以卖五毛钱一张。这中间的利润空间有两毛五,还可以做一个中间代理商,她负责大批量发货,批发商拿到手之后,可以批发三毛到四毛,零售商还有一毛左右的利润可以赚,仍旧很可观。

对于新生事物的追求,大学生群体无疑是最令人瞩目的,小秋就打算着,趁着京城各大学开学之前,印刷一部分电影《小花》、《甜蜜的事业》、《瞧这一家子》等新电影的主演照片,拿到各个学校里试试水,若是照片卖的快,还可以加印海报,接下来,就可以赶在元旦前印刷贺年片和台历、挂历。

说起挂历,可是畅销整个八十年代,乃是大半个九十年代的长寿产品。还有贺年片,一直到九十年代初,仍旧是销量极大的明显产品。那时候过元旦新年,连小学生都要买上一沓,分送给老师和同学们。

当时刚当老师的小秋,第一次收到学生送的贺年卡还激动了好几天,还买了卡片,亲自填写了回给学生们。但第二年,这份激动就没了,她也没有再买贺卡回给学生。再之后,随着教龄的增加,激动越来越少,甚至麻木,乃至厌弃……再后来,贺年卡也渐渐消失。人们似乎不再重视元旦新年,而是更乐衷于过圣诞,送蛇果,号称送平安(果)。殊不知,外国人过了多少年的圣诞节,还从没有送苹果的风俗。

另外,吴戈和秦戎还告诉她一个消息,恒温箱的消息他也有了眉目,据说原来农学院有几台,因为十年运动期间停止了试验,恒温箱搁置太久,型号陈旧些了,准备淘汰掉再换新的。这旧机子对于农学院来说型号旧了,但给他们用,却已经足够了。

不过,这恒温箱即便运回老家,王利民也暂时无法用,不仅仅是三合村没通电的缘故,即便通了电也用不了,因为恒温箱用的是三相工业电,而民用的是两相电源。

倒是纸盒厂那边不用担心这个,隔壁印刷厂引得就是三相电,他们只需引一条线过来,装个电表就好了。

心中满是‘大干一场’的兴奋和喜悦,小秋躺在床上的时候眼睛还瞪得大大的,可没过多一会儿,她就沉沉睡了过去。一夜无梦。

早上醒来,她忍不住微笑,重生回来她的另一个收获就是睡眠特别好,不论白天经历了什么,都不妨碍她‘秒睡’,而且睡眠质量特别好,几乎不做什么杂七杂八的梦,这与她的上一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有人说梦境是心境的最直接地反应,心境平和安宁的人,睡的好梦也少,即便偶尔做梦也是比较祥和的。而心境不平和不安宁、心理压力巨大的人,往往睡眠不好,还往往会不断地做梦,以至于身体精神越来越差,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思想发散片刻,小秋就精神抖擞地穿衣起身。要大干一场,眼前的事情可就多了,她都得争取在开学前处理妥当了才行。

当然,起个大早的另一个原因是,小秋要用她刚买回来的小石磨磨豆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