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做了不少了……刚刚放假,还有十七八天呢,我慢慢写又不是写不完。”卫兵对娘不给自己留面子很懊恼,忍不住就小声嘀咕道。
春梅嫂子还想说什么,却被小秋抬手止住。
她夹了一小块嫩嫩的炒鸡蛋喂进小妞妞嘴里,一边对卫兵道:“你们的秋假作业多吗?”
卫兵看了他娘一眼,摇摇头道:“其实还好了,就一本秋假作业,还有两篇作文,还有抄写生字,还有练习题……”
之前她与春梅嫂子聊天,已经知道,卫兵今年九周岁,今年上三年级。
三年级布置了作业、作文、写字、练习题,说实话,作业真的不算少了。
可小秋更知道,做作业的人不同,做作业的效果作用也大行径庭。认真做作业的,最起码能够巩固学过的知识,查漏补缺,说不定就把上课没听明白,学过又忘记了的知识都复习一遍,加以巩固。可只是应付公事,甚至抄作业,这作业再多都没有用,完全是自欺欺人。
不过,卫兵说‘还好’……小秋微微笑着表扬道:“一听这么说,就知道卫兵学得很好,哪些作业一点儿不觉得有压力。”
卫兵被表扬的红了脸,却不知道该说什么,只是垂了头。
就听小秋话锋一转道:“那卫兵待会儿吃完饭,能不能把你的作业拿给姐姐看看啊?我很好奇你们老师出的题,与我们小学老师出的题目一样不一样呢。”
这个要求很简单,刚刚获得表扬的卫兵自然毫不迟疑地答应了,小秋立刻笑眯眯地道了谢,又将分到自己碗里的馅饼送到了卫兵的碗中:“姐姐尝着刚蒸的馒头太好吃,一不小心吃多了,这个火烧吃不下了,卫兵帮帮姐姐吃了吧?”
若是让着他吃,卫兵或许会不好意思,但小秋说了,是帮她的忙……卫兵摸摸肚子,然后爽快地答应下来。
春梅在一边抱着小妞妞一起吃饭,看着这一幕,嘴唇动了动,却没有说话,只是眼底和嘴角的笑容深了些。
吃过晚饭,春梅特意从橱子里拿出两根备用的蜡烛来,交给小秋;“用这个,这个亮堂点儿!”
小秋也没跟她客气,却只拿了一根蜡烛,“一根就够了,用完了我再给嫂子要。”
收这话,卫兵已经很积极地把自己的书包拎了过来,眼巴巴地问小秋看什么作业。
小秋笑微微地拉着小家伙进了里屋,吴戈很给颜色地把擦干净的矮桌拿进屋放在炕上。
炕上的被褥卷了起来,只铺着光滑干净的苇席,放上矮桌后稳稳当当的。
小秋招呼卫兵一起上炕,借着蜡烛的光线,让卫兵把他的秋假作业拿出来,然后‘好奇地’翻看起来。她不仅仅是翻看,还不时地指着上边的题目问一问卫兵,说着说着,连卫兵自己都没注意到的时候,他已经顺着小秋的话做了许多题了。
小秋‘翻了’约摸七八张作业后,就将假期作业放下,感叹道:“卫兵真厉害,上边的题都会做,还能讲得头头是道的……可惜,后边的题都没做了……”
她的话还没落,卫兵就拍着小胸脯保证道:“我明天就能做完。”
“还有这么多呢,明天就做完?……不行,不行,那样太累了,我后天下午才走,其实,你后天上午能做完也行。”
卫兵答应着,却在心里下决心,一定要在明天全部做完。
接下来,小秋又问了卫兵的作文和其他,卫兵也努力转着脑子回答,小秋又表扬一番,卫兵的积极性就更高了。
“可惜啊,后天我就要走了,没办法看到你写的作文了。”小秋一脸伤感地说着,惹得卫兵都想再次保证,不睡觉也先把作文写完了。然后就听小秋又说了,“不过,我回去也没关系,我有认识的人也经常要到你们附近的村子里来,到时候我也可以跟他们的车过来看你和妞妞,到时候,你再给我看你写的作文,好不好?”
本来说起小秋很快离开,卫兵心里正升起许多不舍,一听到小秋还会再来看他和妹妹,自然立刻就欢喜起来,眼睛一亮,连忙问道:“真的吗?”
小秋笑着点点头:“一定会来!我还想看看你写出来的作文呢!”
“好,那我这就开始写……”卫兵立刻收拾本子笔,准备写作文。
小秋状似无意地提醒:“我小时候写作文,都先在草纸上打个草稿,写完之后改一改错别字啥的,再抄到作文本上。”
“嗯……我也打草稿!”卫兵很听劝,立刻就将已经拿出来的作文本放回去,重新拿了一个旧本子出来,在本子的反面开始打草稿。
看他写的认真,小秋悄没声息地下了炕,轻手轻脚地走出这间里屋,一直走到另一头的房间去。
春梅嫂子抱着妞妞坐在炕边上,乔西、金笛和叶梓坐在炕里边,连吴戈、秦戎和乔北也坐在炕对面的椅子上,各自低声地说着话。
见小秋进来,春梅嫂子眼睛一亮,立刻站起身来:“那臭小子没惹你生气吧?”
第四百三十二章
小秋笑着摆摆手,顺势在春梅嫂子对面的炕沿坐了,伸手抱过妞妞,然后低声道:“嫂子快别这么说卫兵了,卫兵懂事着呢。他的学习你也不用太担心,我带着他做了些题目,看得出卫兵学得很不错,其中数学又比语文好一些,基本没有不会的题目。语文,不但要让他学会课本上的生字生词,朗读课文,还要让他多读一些书,读一些好书。积累,是学好语文的必要办法,没有什么其他省事儿的法子能代替。”
春梅嫂子最开始听得笑容灿烂连连点头的,可听到小秋说让卫兵多读书,她就发起愁来:“多读书有好处我也知道,可咱们家里的情况,哪里有那么多书给他读呀!”
小秋倒是早想到这一点了,她笑笑道:“春梅嫂子不用着急,都说了,替高语文水平是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你们尽量想办法给他找书,我们同学们家里,或多或少都有小时候看过的书籍,攒一攒也有不少,到时候,我们想办法过来,或者你们进城,都能带一些过来。”
吴戈秦戎和乔西自然在第一时间表示附和,都说自己家里有些书适合卫兵看,金笛则抱着那只小猫咪,坐得离叶梓远远的,心满意足道:“我家里倒是有不少小孩子看的,认图识字、识拼音什么的,给妞妞看倒是正好。”
乔北是乔西的哥哥,乔西发言就代表了他。倒是叶梓落在最后,不情不愿道:“我家里书倒是不少,就是没多少小孩子看的……不过,找个一本两本的也不是找不出来。”
春梅嫂子倒仿佛没看见她的表情,笑着道了声谢,然后叹息道:“自从上学,学校的老校长就跟我们说,这孩子脑瓜还算好使,就怕太淘气给白瞎了,可我和他爹两个,都没上完小学,也就能认识自己的名字,真的管不了他学习,只能念叨着数落着……可有时候是真着急,可干着急使不上劲儿啊,经小秋和你们这么一说啊,我这心里总算是踏实了些呀……”
这些孩子中,除了小秋是个大人芯子外,其他的小子闺女,大都跟大人因为学习的事儿置过气,因为大人念叨着学习厌烦过,甚至暗暗咒骂过的也不是没有,可今天,看着春梅嫂子为了孩子做的这么多,还有听她掏心窝子说的话,几个半大孩子不约而同地沉默了。
他们由春梅嫂子想到了自己的父母长辈,想到了因为学习跟家里人发生的矛盾甚至冲突……莫名地觉得有些心酸,还有对父母亲人升起的那份愧疚。
卫兵当天晚上真的写出了一篇作文,并且工工整整地抄写到了作文本上。小秋拿过来拜读了一遍,忍不住由衷地表扬一番:并不是她太虚伪,而是卫兵真的用了心,不但作文写得流畅,言之有物,而且整篇作文没有一个错别字,连标点符号都用的基本正确,对一个三年级,刚学着写作文的孩子来说,已经非常难得了。
看完作文,小秋征得卫兵的同意,将他的作文交给乔西金笛等人传阅,然后从自己的帆布袋子里摸出一本少年文艺来,这是郑秋实替她订的刊物,九月刊,她看完后顺手放在了大碗里,没想到这会儿用上了。
卫兵很高兴,捧着少年文艺立刻看起来。小秋也不打扰他,回头跟乔西金笛一起讨论了一回卫兵的作文,又让吴戈秦戎三个看了一回,看看小妞妞打起了瞌睡,夜也深了,就笑着打断沉浸在中的卫兵,让他跟着吴戈秦戎几个去另一个房间睡觉去。小秋和乔西几个女生,则跟春梅嫂子小妞妞睡一间。
吹熄了灯,人挨人,排排睡在一个大炕上,对乔西、金笛和叶梓都是很新鲜的体验,三个人都有些小兴奋,不知道谁在被子底下伸手挠了身边的人一下,立刻引发了一场小小的被子战,几个人咬着嘴唇,忍着不出声,只在被子底下你戳我我挠你闹了一阵子,气喘吁吁了才停下。
小秋在她们的战争爆发时就果断地远离了,没有参与进去,这会儿听得几个人气喘如牛,忍不住出声道:“你们干了一天活还有力气闹,看来还不够累,明天我考虑给队长反应反应,给你们加加分量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