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七零小村女 (红小酥)



同时受益的还有韩景芳,他也是骨伤,小秋给吴戈一日三次供应药疗食补的同时,也没落下他这个同病房的战友。至于受重伤截肢的夏长辉,小秋和秦戎刚到的时候,他还住在重症病房里,无关人员不允许接触。过了四五天,夏长辉搬到了普通病房,能够接触外人了,小秋在询问过医生之后,就将食疗药补的东西加了两份,只不过她没去亲自过去,每次都是韩景芳拎着两人份的饭菜补汤去,然后陪着夏长辉吃完才回来。

又过了一周时间,吴戈的腿伤基本恢复了,肩膀处的伤也恢复的很好……经过检查,吴戈终于得到转院允许。

到了这时,秦戎才给京城打了电话,李希和吴奶奶才知道,小秋也和秦戎一起飞到西疆照料吴戈。至于吴爷爷和吴海港是早就知道的,得到消息,立刻安排班机和车辆,将吴戈转回京城的医院进行后续治疗和复健。

而韩景芳经过检查后,直接被允许出院。部队鉴于他的情况,特批了他两个月的假期,让他回家养伤。

在吴戈离开疆省之前,关于他们这一次的处理意见也出来了:牺牲的战士追认烈士,夏长辉记二等功,伤好后转业回老家安置;吴戈、赵行和韩景芳各记三等功一次,吴戈和韩景芳已经通过军校招生考试,伤好后分赴京城和石市军校报道。

这个结果,可以说是意料之中的,谁也没觉得意外,但仍旧免不了难受……夏长辉大好的年龄,两个孩子都那么小,小儿子还未满周岁,他缺了一条腿,还被迫转业,以后的日子,可想而知不会太好。还有那位牺牲的战友,只比吴戈大一岁,刚满二十岁,大好年华,却永远定格,唉!

小秋和秦戎是带了些现金过来的,询问过吴戈之后,还是没有拿出来。以吴戈对夏长辉的了解,他是不会接受这些钱的,拿钱出来,反而可能让他觉得侮辱。

吴戈的意见如此,小秋和秦戎都没有反对,临走几天,每天都把吴戈推到夏长辉他们的病房里,让他们说话,小秋和秦戎则准备回京事宜。

无论如何,离开的日子终于还是来了,吴戈与战友分别难免悲伤,小秋去跟老乡许大柱告辞,也忍不住落了泪。

第六百零八章

不过,还好,许大柱说他还有半年就要退伍了,等他退了伍,一定去京城看她。

许大柱是农村兵,他退伍,就只能回家务农……当然,这对小秋反而是个好消息,若是许大柱愿意,她给他安排个工作就不会有任何障碍了。即便,许大柱不去公司里上班,她也可以支持他一点本钱,相信以许大柱的手艺,在京城开个疆省特色小吃馆,就卖烤馕和烤馅饼儿,生意就一定会很红火。

又是坐了汽车搭飞机,一路颠簸回到京城,已经是八月中旬。

他们离开时,西疆的夜晚已经冷得人必须穿棉袄,中午也只有二十几度了,回到京城,却仍旧是流火的天气,三十几度的高温,又加上长夏的湿气,让人觉得格外憋闷,一动就是一身汗,黏腻腻的。

吴戈去医院住了两天,就待不住了,坚持出院,还想住到卷棚胡同,小秋却不给他机会。

眼看着暑假就要结束,她回到京城,看着吴戈被吴家人接走,就立刻买了火车票,稍一收拾,只在京城停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就登上火车,匆匆地回了家。

八〇年代的第二年,时势还算平稳。只是,随着包产到户在农村的推广,土地分到各家各户之后,大多数农民的劳动积极性空前高涨起来,农民的日子也一年比一年好起来。

但随着日子好过起来,又没了生产队的管理和约束,许多村里都出现了那么一小撮特殊的二流子、三混子。与此类似的是城里、城镇的那些待业青年,高中甚至初中毕业,临时未能安排工作,无所事事,四处游荡,于是,游荡在街头巷尾,渐渐寻衅滋事、打架斗殴、耍流氓调戏女人……

小秋此次回乡,王利民早早地赶到市火车站接站,从月台走到出站口,短短的一段距离,就有两个人发现遭了扒手。出站后又看见站前广场上两伙人打成一团。

眼见着这些乱象,小秋忍不住在心里感慨,长时间的思想禁锢和教育缺失,突然解除高压状态,政策和法律的滞后让混乱成了必然。由此,也不得不说,之后连续几次‘严打’,也是形势所需,人心所向。

王利民一边护着女儿往自家停车处走,一边摇头道:“这些人没个工作,也不想着自己找点儿事儿,天天混混荡荡,四处生事,这两年日子是好过了许多,可这风气却是越来越乱了,年轻姑娘晚上都不敢自己出门……从过了年,棉纺厂那边上夜班的女工连着出了好几回事了,上个月,两个女工作伴一起上工,还是被人害了,第二天一早在厂子后边的池子里找着时,人都泡发了……你在京城也要注意,晚上可千万别一个人出来走动。”

小秋毫不迟疑地点头答应着,一边道:“我那边有成岭三哥,还有秦戎和廖辰哥哥,别说晚上出门,平常在家也很少落单,他们几个都很注意,一般都会留一个人陪着我。”

说到这里,小秋歪着头对王利民笑道:“过几天,二哥也去了京城,我身边就又多了个人照顾了,你和我娘就尽管放心吧。”

“嗯嗯。”王利民对那几个人还是很放心的,只不过说起成江来,他却道,“你二哥体谅你大伯大伯娘的疾苦,高考完了,帮着家里干了两天农活,就在县城里找了份临时工干活去了,这次我来接你,他还要请假来,被我劝住了。他统共干那么一个多月,再光请假,还能挣几个钱?我寻思着,他去了京城,大概也会找地方打零工挣学费,即便没时间照管你,你也要多体谅体谅他。”

“爹,我知道的!”小秋笑嘻嘻地答应着,一边在心里盘算,若成江二哥真的有精力在课余时间打工,她大可帮忙安排一下。既然是打工挣钱,给别人干活还不如给她干呢。

看着老爹将自己的行李放进拖拉机车斗里,然后将带来的一床褥子在车斗里铺好,又托着小秋上去坐好,王利民这才去发动拖拉机,突突突地驶离站前广场。

拖拉机的噪音很大,颠簸的也厉害。小秋坐在铺了褥子的车斗上,却安之若素,与老爹王利民背靠背坐着,一边走一边说着话。询问过家里诸人的情况,自然而然地又说起家里的生意。

鉴于之前那一次清产运动,王利民和成峰叔侄俩这一年做生意都尽量低调。将发货仓库转移到了一个废厂房里,花高价安装了电话,客户要上门提货,都要提前打电话预约。尽量低调不引起人们的注意,这一年还算是平平顺顺的。

批发货品那边由成峰为主打理,王利民又将大部分精力转回到村里,挂着村办企业的名字,开办了饲料加工厂和孵化场。由王利民负责进原料和销售,成海负责生产,王利群则挂了个厂长的名字,主要负责人员管理和上下级联系。一年多时间来,两个村办企业已经初具规模,孵化出来的鸡雏和生产的饲料,最远卖到了大店市各个县区,去年年底的利润达到了十多万元。王利民很有些小自豪地告诉小秋,今年的产值、利润增长很快,“……争取纯利润达到四十万!”

在这个老百姓年均收入只有几十到一百块的时代,一个村办企业的利润能达到四十万,绝对是个很值得骄傲的成绩。

小秋听着都替老爹和大伯他们高兴,不过还是出主意道:“既然挂靠在村里,号称村办企业,就要让村里的庄邻乡亲都尝到点甜头。爹,你给我成海大哥和利群大伯商量一下,拿出一部分来让村民入股,好比说,现在咱们的厂子值十万,可以拿出两万的数来让村里人入股,然后年底按照入股的多少分红利。”

第六百零九章

前一次,老爹和堂哥被清算,最后调查结果出来,确实是有人眼红举报了。老爹和堂哥大伯在村里办工厂,不给村里人一点甜头,很难说会有人再因为眼红戳出事来。倒不如拿出一小部分利润,分利给乡邻,回馈相邻,落个好名声不说,村里人得了利,自然就会对厂子自觉维护。

王利民笑得畅快,一边开车,一边抽空回头看了自家闺女一眼,满心的自豪:“哎,你跟爹想到一起去了,我正跟你利群大伯和成海大哥商议这事儿呢,他们也都没意见,就是商量着怎么施行……这是给大家伙儿分好处的事儿,可也难说没有人起什么小心思,咱们分了利,再招惹着生气就不好了。”

不仅仅是农村,什么地方都一样,‘斗米恩升米仇’,真的让人觉得天上掉馅饼太容易,吃惯了,还真得可能有人吃着你的还骂你甚至背后下黑手的。这回馈乡邻,也得讲究办法呀。

这种事,小秋也就是想到了提个建议,得知父亲和大伯大哥想得比她还全面,她也就不多操心了,转而说起吴戈受伤的事来。

一提这个,王利民就沉默了,默默地听闺女说吴戈如何如何包的像大粽子,又如何如何倒霉催的复位了两回……他一直没有插话,直到小秋说起李希认了她做干闺女,王利民才终于有些变色,皱着眉头琢磨了一回,开口道:“这次你回去,我也跟着去一趟。”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