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五章
当然,后头这些阴暗心思就不足以为外人道了,只是嘴上却不肯饶了人,一个个绕着弯子开始替老宋家找情理,找证据,反正在他们心里,那死老婆子和那些死孩子多恨人,老宋家就有多值得同情……至于那些点心本来就是老宋家的,若没有那老婆子闹事,没有几个半大小子打砸,他们根本见不着,更别说吃了……
这事儿闹闹哄哄大半晌午,好不容易宋胜书带着老妻和大闺女才从人堆里挤出来……还没等他们回家呢,就被两名穿着制服的办案人员给截了回来。
然后,一番现场勘察,兆丰园门口又聚集起一大片人。
两名办案人员工作很有效率,察验了一番现场,又将制作点心的各种原材料都提取了一部分样品,连同早上准备制作点心的面团啥的也取了样儿,然后就笑着对宋胜书道:“老同志不用太担心,你这铺子收拾收拾,统计一下损失送到局里来……赔偿问题,还要确定一下,不过,老同志不要抱太大希望,那家人太穷,统共就几百斤粗粮还值俩钱,可那是口粮,想必您也不忍心真让那一家人饿死……”
钟玉琴就道:“他们都把我们家砸了,我们还管他们是死是活……我好好地铺子啊,这还没到半年呢,就被砸了个稀巴烂啊……”
说着说着,悲从中来,泪水止不住地滚落下来。
宋秀莲也哭得止不住,好在,小秋看到办案人员来,就挤了进来,宋秀程却去联络其他事情去了。
小秋拿帕子给姥姥擦了泪,一边对两名面色尴尬的办案人员道:“两位叔叔辛苦,我姥姥只是受了惊吓,又被冤枉地狠了,你们别见怪!”
“不怪,不怪……”两位办案人员本就是林红兵的亲近人,哪里敢说二话?
林红兵眼瞅着如有神助,不到两年时间,就提升为刑侦科副科长,正科长已经五十好几了,眼瞅着要退休了……据说,年前年后的就要成立刑侦大队,到时候,林红兵可能救去了副字,扶正成为正大队长了。别人不知道内里缘由,他们俩可都清楚,林是搭上了县里的肖县长,而居中引荐的很可能就是宋家那位‘骄子’——人家一恢复高考就考上了京城大学,毕了业就留在了京城,据说,短短不到两年,就升成了科长……人家那科长可不是县里的科长,那可是跟他们局座同级的人物。
可他们局座已经五十了,人家还三十不到,二十多岁的小青年,到五十岁会是怎么样,谁敢想?谁又敢真得罪?
其实,人都不傻,看看这回有人趁着严打闹事又怎样?也就翻几个小水花就没事儿了……要不然,宋家大女婿,那位有名的万元户王利民都怀疑包庇了,还能好端端在家里待着?没看里边都塞不开了吗?连十年前偷人几个玉米的都抓起来了,何况是基本坐实的包庇犯?
宋胜书安抚住老妻,一边向两名工作人员道辛苦,一直将人送到街上。
那两个人互相碰了碰眼神,然后推出一人,对门外看热闹的人群扬声道:“兆丰园这件案子基本已经确定,是有人刻意诬陷,兆丰园的点心质量没问题,大伙儿不用惊慌不用害怕,家里有买回去点心的该咋吃咋吃,不用怕中毒哈。”
众人闻言哈哈大笑,有的人说:“不用你们说,我们也知道点心没事儿,你们看那边一群皮小子还活蹦乱跳的吗?”
就有个小子瞪着眼傻乎乎道:“点心太好吃了,要是每天都有点心吃就好了!”
众人又是一阵哄笑,有个人抬手给那小子后脑勺一巴掌,哈哈笑道:“你小子还不知足啊?你看你那褂子油成那样,回家擎等着你爹把你的腚打开花吧!”
小小子们这才发现众人目光不善,一个个乖觉地察觉事儿不好,跟泥鳅一样,从人缝儿里钻出去,扎眼跑的不见影儿了。
宋胜书这时朝大伙儿拱拱手道:“店里准备今天卖的面都和好了,烘箱里烘着半拉的也有……大伙儿要是不怕有毒,就稍等等再过来,今天的点心不卖了,大伙儿分分吃了去。都是好东西做的,吃了不疼,瞎了疼啊!”
众人静默着,还是一位办案人员高举着大拇哥赞了一句:“宋老爷子仁义啊!”
“老爷子仁义,仁义啊!”
一片仁义声中,宋胜书送走了两名办案人员,钟玉琴和宋秀莲则带着两个小姑娘开始动手收拾一派狼藉的店铺。
有人看不过眼,上前帮着把打碎的玻璃、杂物收拢了,送到垃圾站去,也有相邻的人回去拿了钉子锤子这些工具回来,帮着把打坏的门窗修补起来……还有人主动上前联系:“老爷子,我是土产公司的,我们那仓库里正好有些好玻璃,你拿上尺寸跟着我去拉几块回来,大家伙儿帮把手,把这门窗补起来,这天眼看着要变,你这铺子里又是面又是糖的,下雨淋了可就真都糟践了……”
宋胜书看着对方眉目有点儿眼熟,在脑子里搜寻,却怎么都想不起认识这么个年轻人:“你是……”
年轻人笑笑,低声道:“我姓荣……”
荣可不是什么大姓,县城里姓荣的……宋胜书瞬间恍然,露出一脸惊喜正要问一问,却见姓荣的小伙子已经接了旁边老伴递过来的尺子,跑去量窗户和门的尺寸了。他只能把心中疑问按下,留待以后再说。
这边有宋姥爷带着众人动手清理修整,小秋则随着姥姥和娘去操作间,把早上制作了一半的点心该烤的烤,该揉的揉……
第六百五十六章
忙到中午时分,门窗和柜台上砸坏的玻璃已经更换一新,破碎废旧的东西都清理干净,如今若不仔细看,不注意门窗和柜台上一个痕迹的话,基本上看不出之前的狼狈了。
小秋娘仨也把点心做好了,热乎乎带着余温的点心一箱一箱抬到店铺门口来,门前早就摆了两张桌子,点心箱子抬上来,就摆在桌子上。
桌子旁边挂了一块白色的宽幅布料,上边挂了两支圆珠笔,两个小姑娘很麻利地将好几种点心攒在一起打成四方的纸包,每个人上前签下名字和住址,就能领一包点心。
兆丰园门前排的队伍长长的,足有上百人。屋里钟玉琴和宋秀莲已经带着小秋在动手制作新一批点心……娘儿仨紧赶慢赶地忙乎着,刚刚跟上外边分送点心的速度。
这样一家子直忙乎到天色黑下来,这才收拾摊子。
小秋心里暗暗记着数,这一天铺子里送出去的点心足有三百多斤,成本也得五百块钱……这对她来说不算多少钱,但对刚刚开业的‘兆丰园’来说,绝对是一个大窟窿。
看姥姥姥爷都是又累又疲惫的,回到家她赶着做饭收拾,并没多说什么。
只等送两位老人去休息了,这才和宋秀程王利民几个人聚拢在一起,商量起接下来的动作。
第二天,王利民跟着去了铺子里。
这一天铺子没有做点心开张,他们还要清点清点库存的原材料,然后重点把铺面上的破损处重新修饰一番……
而且,前一天大派送后,县城里对于点心的购买能力肯定受影响,倒不如关上几天门,给这批派送的点心一点消化的时间。再就是关几天门,也把一个弱者的姿态做足……
又过了两天,王利民拿了几样证据过来,有签字的字条、有签名证言,甚至还有两盘录音带……
“我认识的人大都是做买卖的,能拿到的东西不多……看能不能有点儿用处?”王利民道。
宋秀程大略看了一下,笑着道:“姐夫就是太谦虚,这些东西可是有大用处,我正愁找不到这方面的东西呢……”
小秋他们回到家第四天,局势出现了翻转,魏家出力撤销了对王利社的追究,王利社在这天晚上被无罪释放。
倒是魏大河紧跟着被人举证贪墨,还有其他一些东西也被挖了出来,被连夜撤职……紧跟其后的是刚刚从地区某学校调回机关的向平,被撤职查办,其子向海洋被查出许多不法之事,身为国家执法机关人员,却知法犯法,一经坐实量刑自然就会加重……
一夜之间,向家两代三口人被捕,向海洋新婚不到半年的妻子得了消息,回娘家哭了两天之后,偷偷去医院把怀了四个多月的孩子打掉了……这一家算是彻底完了。
王利社放出来没两天,又因为魏家被牵扯,他和魏娟都被下放到最偏远的一个乡上班,一个在乡供销社,一个在乡兽医站。经过一番折腾,这两夫妻倒是好像沉稳了许多,没再吵闹,也没再提什么离婚,反而回家将他们那个有些憨的闺女接了,一起去那个偏远乡镇上班去了。
小秋回家第六天,又是县城大集,修饰了好几天的兆丰园重新开张。
与预想的有些不太一样,重新开张的兆丰园,不但生意没受派送点心的影响,反而特别火爆,好些是领了派送的点心回去,家里孩子(老人)吃着好,又赶回来买的。还有人说,他们家孩子没吃够,哭着要再吃,可兆丰园连着关了几天,可被他们家的小祖宗给急坏了,天天在家闹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