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港台歌曲、影视剧在内地的热度越来越高,也有些人对这些东西不以为然,认为是‘靡靡之音’和‘追求腐朽思想、享乐主义的糖衣炮弹’,能够腐化人的思想,堕落人的斗志。
听秦戎的说法对港台隐约电视剧颇有些不以为然,乔西先沉不住气了:“哎,知道港台明星有什么不对的啊?人家唱歌就是好听,长得也帅啊。说你像潘安邦是夸你,你可别不知好歹。”
这句话带了些火药味儿,小秋终于把注意力从美食上转回来,看了看有些郁闷的秦戎,又看了看充满斗志的乔西,噗嗤一笑道:“管他们什么明星不明星的,我倒是觉得咱们家的人没有谁比他们差,要是真去唱歌演电影,说不定比那些人还受欢迎呢。”
乔西伸手捏捏小秋的脸颊,嗔笑:“你呀,这嘴巴是抹了蜜吗?怎么这么会哄人啊!”
小秋趁势一转头躲开,反手将一颗葡萄塞进乔西的嘴巴里:“喏,给你也甜甜嘴儿。”
众人笑开,随着一阵笑声,气氛重新轻松起来。
吴戈也渐渐回过神来,虽然看向小秋的目光隐隐中带了某种胜券在握,但行为言谈上,反而没了之前几天的浮躁和急切。因为,自从他得了小青花后,竟觉得隐隐与小秋之间有了某种联系,很弱,很细微,他观察小秋的表情,猜测连小秋都没有察觉到。
几个年轻人,没有牵挂地吃吃喝喝说说笑笑,不知不觉天色就晚了。乔西和秦戎分别打了电话回家,都没有回去。
没了挂碍,众人不知不觉喝得都有点儿晕,说了许多也笑了许多,但具体内容却渐渐模糊了。
第二天一早,小秋照旧醒来,揉揉有些发胀的眼睛爬起来,看看时间已经快七点,她还要赶去学校,今天上午学校里办开学典礼,她还要发言……发言稿早就写好了,还没背,当时老师说了句最好是脱稿的……
她下床洗漱,回来把乔西推醒,乔西打着哈欠问:“你怎么起这么早?困死了,让我再睡会儿……”
小秋刚穿好衬衣,正拿了一条靛青色的工装裤在穿,听到乔西的话,头也不抬道:“七点半了,你确定还要睡吗?”
“啊……这么晚了,你怎么不早叫我,到我们学校至少得一个小时哇……”乔西手忙脚乱地从床上往下扑腾,下了地却发现拖鞋不知怎么少了一只,又叽叽哇哇地找拖鞋……
小秋已经穿好衣服,看着乔西慌手慌脚的样子摇摇头,笑嘻嘻地动身去前院吃饭了。
秋芬嫂子做好的早饭,摆在偏厅里,成江一个人坐在那里看报纸,桌上摆的早点却没有动。
小秋上前捏了只锅贴吃着,一边道:“那两个人呢,还没起啊?”
成江从报纸上抬起头,看了小秋一眼,道;“他们早走了,天没亮就走了。”
小秋愣了一下,然后应了一声:“哦……二哥,我先吃了,我赶时间。”
说着,在桌子旁坐下来,低头专心吃饭,竟是对秦戎和吴戈的离开没有半点儿异样。
她这么平静,成江反而确定,她肯定是早就知道了,知道吴戈这一去就是上前线。
成江不敢确定的是,小秋太平静,这样反而不像是对吴戈没动心,更像是动了心,却用理智将感情很好地控制住……若真是如此,那就只能说明,小秋不但对吴戈动了心,而且用情至深?
小秋没理会二哥落在她身上的审视目光,不紧不慢地吃了四只锅贴,喝了一杯牛奶,就向二哥告辞:“我上学去了。”
成江不放心地叮嘱一声:“你打车去吧,快些。”
小秋头也不回地挥挥手:“没关系,时间还来得及。”
说着,去门廊下推了自行车,出门走了。
乔西过来只听到关大门的声音,连小秋的人影都没看见,一进偏厅就着急忙慌地催着成江去送她,不然就迟到了云云。
成江只能收回心神来宽慰她,让她安心吃饭,然后带着乔西出门,就在门口招了辆面的,送乔西去学校。
火车站,许多官兵正排队上车,一个个头高出不少的年轻军人,抬脚踏上列车的同时,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看这个他出生、成长的城市,看他看不见的亲人朋友,还有他深深眷恋不舍的爱人。
小秋骑着自行车到了学校门口,下车,准备推了车子进门,猛地心头一跳,她下意识地转头看回去——那个方向,是火车站的方向,吴戈该上车出发了吧?!
第七百四十四章
开学典礼在露天操场举行,几千名老生、新生汇聚在一起,流程基本上都是固定的,先是领导讲话,然后是教师和学生代表发言……
今年在领导讲话之后,多了一个老教授关于校训、医德、传承的发言,等人上了台,小秋才发现,居然是好几天没见面的郑秋实郑老先生,他如今是京城医学院的正式聘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只不过,他平常业务繁忙,实在没有太多精力放在教学上,所以,至今这个博士生导师还只是名誉上的,还没带过一名博士生。
郑老头那么懒散的性子,今天也难得正经八百地讲了一回话,他对校训只是一句话带过,更多的是针对医德和传承发言,讲得竟然很走心,大部分学生都听进去了,以至于,郑老头儿的发言中间两三次被掌声打断。
郑秋实的发言之后,按照惯例是老生代表上台致欢迎词,欢迎新一级的师弟师妹们入学。可今年的安排却把新生提到了前边,主持老师这么说的:“刚刚郑教授的发言可谓语重心长,已经在校学习的老同学们想必感想很深,但是,今天既然是为了迎接新同学办的开学典礼,咱们先来听听新同学们是怎么想的,好不好?”
然后,小秋被点名,上台发言。
从班级队伍里走出来,小秋就看见郑秋实坐在主席台上,正和大校长在低头说着什么,看都没看她一眼。
她也努力平复着些许紧张,尽量放平静心情,缓步走上台去。
上一辈子,做了十几年教室,面对几十名乃是上百名学生讲课早已经习惯,这个经历让她比同龄人表现的要淡定沉稳许多,但真的走到台上,面对下边几千名同学老师,身后还坐着学校的主要领导和自己的师傅,说不紧张是假的。
她的稿件本来背下来了,但为了保险,她还是将稿子抄在了几张小卡片上……
吸一口气,小秋缓缓开口:“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上午好,我是84级临床专业学生王小秋……”
顺利地开了口,紧张也就渐渐淡了,小秋按照稿子开始发言。她的发言写的中规中矩,却采用了许多事实的数据,将国内外医学发展进行了数据化的对比,又陈述中国医学发展数千年,历史悠久、积淀沉厚,却因为历史原因,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最后,说到作为一名刚刚入学的医学院新生,她愿意代表,也希望能够代表所有的新生宣誓:将以祖国医学的发展作为毕生奋斗的目标和信念……
小秋发完言,在掌声中鞠躬准备下台,却被人拦住,小秋一看,竟然是之前跟郑秋实说小话的大校长。
大校长的头发几乎全白了,本来很和蔼慈祥的脸,这一刻却是满脸严肃,严肃中又透出些难以抑制的激动来。他亲自上前,略显激动地重复小秋刚刚的宣誓誓言,然后道:“我建议,请王小秋同学带领同学们重新进行一次郑重的宣誓。”
小秋这会儿能退缩吗?自然不能。
于是,开学第一天,小秋就出了名,开学典礼后,不论她走到哪里,都能感觉到好些人的目光追随,还不乏窃窃私语和指指点点。
好在,医学院的课程安排是出了名的繁重,小秋不住校,在学校里流连的时间很少,几乎都是在教室里度过的,倒是渐渐少了被人过度关注的烦恼。
还真让乔西说中了,开学典礼后,辅导员杨朋又找到了小秋,想让她担任班里的班长或者团支书,被小秋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她的理由很现成,也不容人不信:“老师,谢谢您的信任,可我还申请了中医学院的旁听生,两边上课就很忙了,实在没有时间,对不起。”
面对这个理由,辅导员多少有些意外,但也无话可说,只能作罢。
课程表小秋抄了一份,至于听课的教室只能每天早晨早去一段时间去宿舍楼下看公告栏……好在,校园里允许骑自行车,要不然,每天往宿舍跑几趟,也够她跑断腿了。
上了四天课,周六这天,只有上午有课,下午大家就可以休息了。
上课时,李芳云找到小秋,对她说:“王小秋同学,你下午没事儿吧?咱们宿舍几个准备一起出去逛街买点儿东西,晚上再吃个饭,你也一起吧?”
小秋正好也没有太着急的事儿,于是就答应下来。
虽然没在宿舍留宿过,但因为中午时间比较长,她在食堂吃过饭后,还是会去宿舍里小憩一会儿,与宿舍的其他四个人也认识了。应了那句话,大家来自五湖四海,走到一起就是缘分,虽然生活习惯各不相同,也都多多少少有一点儿自己的小心思,但总得来说,这个时代的学生还是很淳朴的,都比较好相处,远没有后来女生宿舍中那种勾心斗角、攀富比贵、小团体那么惨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