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瞧你,每次回家都给钱,我和秦义两个人,哪里用的了那么多钱?”张春华用把钱还给她,“反倒是你们小两口,刚结婚才要花钱。”
秦雪当然不能收,她笑着说:“你先留着,要是用不完,就存着,秦义上学难道不花钱?留着慢慢用。”
张春华听她这么说只好收了。她在家里务农挣不了几个钱,家里有今时今日吃穿不愁,都是女儿挣来的,现在她毕竟是嫁出去的女儿。农村这里都讲,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哪里还有找她要钱的道理。但是她知道她这个女儿不一样,她能挣钱,给这点钱她不在乎。
张春华瞧着女儿女婿说话都笑吟吟的,便知道两个人过的还不错,如今女儿嫁了人她心里踏实,她嫁得好,自己心里也高兴。
一家人闲话了一会,张春华便让秦义陪着姐姐姐夫一起看电视,她又打算去做中饭了。秦雪要去帮忙,张春华硬是没让。
她正在院子里忙活,却听到外头有人敲门。
“张大婶,在家吗?”
这声音听得有点熟,又不是很熟,张春华擦了擦手,开了院子门,一看,外头站着一个圆胖的婆娘,五十来岁,穿着青布大棉袄,梳着光溜溜的齐耳短发。
“哟,怎么是你啊?”张春华大为诧异,站在门外的是村长周兴的老婆周婶子。
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周家同他们非亲非故的,平时来往并不多,这突然跑过来,肯定是村里有啥事了。
周婶子一双眼就往屋里瞅,“听说你闺女回娘家了?”
张春华一听这话茬,心想,这八成是来找闺女的,不是找自己的。
“是,跟女婿一起坐在屋里呢。”
周婶子有几分犹豫,咂巴着嘴说:“女婿也在呀。”
张春华点点头。
周婶子也知道这个时候打扰人家小两口不好,但是她这次来确实有事:“你能请你家秦雪借一步说话吗?真有点事找她。”
秦雪在屋里早听到外头有人来了,探头看,见是村长的老婆。这位村长夫人平时挺有架子的,当初见着她们这些小丫头片子,眼角的余光都不会多给一点,今儿怎么还找上门来了?
“你坐坐。”秦雪对陈昊说。
陈昊点头。
她走了出来,到了院子里,周婶子一见她出来了,十分高兴,一脚踏进了院子,热络的打招呼:“啊哟,阿雪啊,你瞧瞧,这些时候不见,你这都成城里人了,越发的洋气了!”
秦雪微微一笑:“婶子来有事吗?”
周婶子脸色微微一变,咂巴咂巴嘴:“还真有事。这不,你家周叔……”
秦雪一听,周叔?说的是村长吧?那可不是她叔,不过念在周兴以前也没为难过她,她没抹了她这个面子。
周婶子继续说:“上头发命令了,说咱们东山村得自己想法子发家致富,村长要做带头人,要是不好好干,那就换人。”说着,她一副忧心的样子。
秦雪一听这话,有几分明白,她的生意一直是在外头做的,除了之前在东山村开了个小卖部,后来就走出了东山村,去了县城,去了武安市,一直在往外走。但是反观东山村,虽然也有些男人出去打工挣钱了,可是村子还是那个村子,村子里的大多数人还是守着这个村子,种地干活,饿饿不死,吃吃不饱。外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东山村还是几年如一日,毫无变化。
“你周叔说了,咱们得学别的村,搞集体经济。”
秦雪点点头:“那挺好的呀。”
“但是他没做过呀,所以……”周婶子难得的露出几分胆怯,“问问你的意见。”
张春华在一旁听着,顿时有几分激动。之前村里的事情都是村委会那几个老头子做主,啥时候轮到问一个女人的意见,何况还是个小丫头片子?这搞集体经济是大事,既然问到了她闺女的头上,证明她闺女在村里是个人物了。
秦雪摸了摸下巴,也有些诧异:“问我?”
周婶子连连点头:“那可不,村委会讨论以后,就说要吸取致富标兵的经验,讨论着讨论着,就说起你了。你周叔就让我过来问问,你愿意不愿意去分享一下你的致富经验?”
秦雪忍不住笑了,致富标兵?致富经验?她怎么听着觉得这么村土呢。
“这是好事。”张春华生怕女儿回绝驳了村长的面子,“你去去也没关系。”
在秦雪的印象里,挣钱就挣钱,她是为了自己,又不是为了挣给谁看。致富标兵这个名号罩在她的头上,她可担当不起。
更何况,政治这个东西向来复杂的很,她不喜欢掺和。不过这只是一个小村子里的政治,想来也复杂不到哪儿去。
既然母亲发话了,她点点头:“行,我跟您去看看,我只说说我的看法,给你们参考参看,至于村子里有什么重要的决策,还是村委会决定。”
周婶子一听她愿意去,不由得大为高兴:“行,当然使得,只要你去,我的任务可就完成了。”
秦雪进屋跟陈昊说她要去村委会开会。
陈昊一听乐了:“你这还打算参与你们村的政局了?要不要弄个村委会妇女主任当当?”
秦雪知道他在打趣自己,啐了他一口,笑道:“你跟我弟一起聊聊,对了,好好辅导一下他的功课,我回来验收哦!”
秦义听,郁闷的撅起了嘴。这是寒假呢,他连寒假作业都不想做,还辅导功课?饶了他吧!
第304章出主意
秦雪到村委会的时候,不过是一个红砖的房子,黄泥的地面,里头搁着几张陈旧的木头桌子,几排条凳。
如果门口不是挂着一个“村委会”的白底黑字的牌子,她可能以为这里是个仓库。
里头几个老头都等着她,还有两个大婶,其中一个是周婶子,另外一个是负责村里妇女工作的妇女主任卢大婶。
秦雪进来时,几位大叔大婶同时朝她看过来,她有种“老年之家”的感觉,而自己,是闯进来的一个异类。
原来的村委书记沈翔已经退了,换了军属陈大叔当。因为当初沈香梅犯了错误,连累沈翔也丢了村支书的饭碗,沈家如今已经远没了当初的荣光。
周兴看到秦雪过来,不由得十分高兴,态度也很客气。
“坐,坐!”
秦雪对几位大叔大婶笑笑,坐了下来。
周兴心情愁闷,因为去镇里开会,他们村被批评了,人家村子有的搞集体经济,有的搞养殖,个个风生水起的,就他们村,好政策下来,却没人执行,开放几年了,半点动静没有。
当时,镇长就点名了,劈头盖脑的教训他:“你们村里搁着那么一座财神,你怎么就不知道取经呢?你们村的秦雪能挣钱,那是县里头都出了名的,那是万元户啊!你瞅瞅你瞅瞅,你们这一整个村委会,还有政策的支持,啥都干不出来!还不如人家一个小姑娘靠着个人奋斗发家快,你要是还不能做出点事来,你说你这占着茅坑不拉屎的村长,留着干嘛!”
周兴知道秦雪的名头,但是那毕竟是个小丫头,再有钱,也不能抹了自己村长的面子去请她。不过如今被镇长骂的急了,不得不让自己婆娘去把这位财神请过来。
周兴难得十分客气和热情的对秦雪说:“今儿请你过来,就是请你给点意见。咱们村子也打算搞集体经济了,为了致富嘛,得行动起来。”
秦雪想了想,搞集体经济是好事,农村里如果可以因地制宜的搞经济,村民们不用出去打工一样可以富起来,那也挺好的。
东山村穷,她也知道,虽然这几年稍有点变化,但是大部分人还是穷。
“村委会现在有什么思路吗?”她好奇的问。
村支书陈大叔回答:“意见很多,没个统一。有说搞养殖,有说搞果树,还有说搞加工的,咱们也没搞过,说真的,还真不知道咋搞。”
周兴道:“你是赚了钱的。你也甭管别人的,你说说你的看法吧。”
秦雪抿了抿唇,想了想,东山村其实田地风水都不错,所以大家靠着种田也能填饱肚子,只是如今别人富了,免不得着急起来。
村里鱼塘多,她觉得不如因地制宜搞水产养殖。
她这么想着,也这么说了:“我看的话,村里鱼塘多,但是都零零散散的不成气候,既然要搞集体经济,就扩大规模,集中搞水产养殖。不要养价格低的东西,养价格好的,比如,养鳖。”
“养鳖?!”几个老家伙异口同声诧异出口。
秦雪点头,“没错,养鳖。据我所知,现在养鳖的人少,而鳖鱼在市面上的价格很好,现在人的生活水平好了,谁家不想吃点好的,养鳖还可以供应到县城、武安市的酒楼,一定能挣钱的。”
“真能挣钱?”周兴第一个就不信了。他只见过人家养鱼的,还没见过人家养鳖的呢。
秦雪笑笑,她知道这些老人家不会这么快接受自己的意见,反正她只说,做不做由他们自己决定。
“另外,”她又提出一条,“现在咱们村的稻田,其实可以鱼稻混养。”
几个老头这下眼睛又瞪大了,什么时候听说过“鱼稻混养?”
秦雪知道他们肯定不明白,解释说:“我说的鱼稻混养,指的是在稻田里养鱼还有小龙虾,鱼可以吃稻花,鱼虾的排泄物可以做稻子的养分,这样种出来的稻子也好。而这样养出来的鱼,叫做稻花鱼,味道最好。到了秋天收割的时候,稻子是一个收入,稻花鱼跟小龙虾又是一个收入。这样,种稻田的农民就增加了至少两成收入。另外再见缝插针的种果树,又多一个收成。”
相似小说推荐
-
重回八零:媳妇你好甜 (蚂蚁未陌) 阿里巴巴文学VIP2019-03-30完结家道中落,幼年丧母,结三次婚离两次,病床前无人,临终悔恨,重生八零,一姐霸气归来!改...
-
重生八零甜蜜蜜 (水漫漫) 阿里巴巴文学VIP2019-02-25完结女主重生后头脑清醒的一塌糊涂,誓死要带领一家人走上光明的致富之路,改过自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