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叔自己盘算了一下,顿时感到有些压力。
…
一家人聚在一起简单度过了三十与大年初一,而从初二开始,又有一波接一波的亲戚朋友涌了进来。
这一天是二姨带着姗姗和二姨夫来了,又来了婶婶一位大学同学,一美一直和姐姐、小姑、姗姗躲在屋子里,感觉活动受到限制,且已经好些日子没出过门了,想出去走走,恰好林琳她老人家这一年春节又留守在了家里,一美便和婶婶说,想去林琳家玩一会儿。
婶婶正和二姨、同学包饺子。
问一美:“马上吃饺子了,吃完了再走呗。”
“没事儿,我去林琳家随便吃点零食。”
婶婶想了想又说:“要不你再等一会儿,我马上把这些包完,先下一锅,你拿过去和林琳一起吃去。”
一美不是很想吃饺子。
问了林琳,只是林琳她老人家想吃,一美便说:“好吧。”
说完,也没脱双肩包,也没脱羽绒服,就那么双手揣兜,臃肿地坐在沙发上,玩着手机等。
坐了一会儿觉得有些热了,便拉开了羽绒服拉链。
又坐了一会儿,还是热。
于是干脆把双肩包拿下来,羽绒服脱下来。
又坐了一会儿,一美正犹豫要不要回屋把厚秋裤脱了时,婶婶的饺子终于煮好了,用保鲜盒装好,装了两个盒子,又用保鲜袋装了一袋婶婶秘制的调料,全部一起用塑料袋装好,给塞进了一美双肩包里。
一美便背上小包包,穿上粉色雪地靴,开开心心向林琳家出发了。
第165章 .
大年初二的林城街头,与往年一样空空如也。
因昨晚袭来了一场大雪,停在街边的车顶上都落满了白茫茫的雪,像切开的蛋糕上那一层厚实的奶油。
马路上的雪已经清理到了两边,而人行路上的雪依旧保留原样。依稀有人走过,留下些脚印,只是风一吹,雪复又落在上面,于是连那一点脚印也模糊不清了。
一美穿着厚厚的雪地靴踩在上面,能听到蓬松的雪被压扁的,“咯噔咯噔”的声音,倒也悦耳动听。
大风吹起,刮起四处的雪渣,直往一美脸上吹,道路两旁的店铺又关了门。
不知怎的,总显得一片肃杀似的。
过年了,大家都是关起门来自己热闹,想来在那一栋栋高楼内,千家万户都在暖气温热的房间里,彼此团圆,庆祝。
扣上帽子,两手插兜,在雪地里跋涉了十多分钟,总算到了林琳家里。
到了门口,一美摁下门铃。
林琳在里面喊了一声:“等一下!”
一美等了好一会儿,又锤了锤门,喊:“快点儿!”林琳这才跑来开门。
像是刚洗完澡,手上拿了一条毛巾正在擦拭那一头栗色的卷发。上面穿一件宽松的白卫衣,卫衣背部已淋湿了一大片,下面穿一条黑色运动裤,或许是运动裤侧面那两道白线显的,腿看上去像是长了一截,裤腿微微挽起,光着一双筋骨分明的、雪白的脚。从洗手间门口,到林琳所站地方,头发滴了一路的水滴,又留下一串脚印。
林琳一边擦拭头发,一边无言地看着门外的一美,也不知在想些什么,细细看来,眼里竟透着一丝迷离的欲望。
一美有些替林琳可惜。
如此迷人的,如同电影画面一般的画面,却只有自己看见。
一美羡慕那些电影明星——奥黛丽赫本、梅艳芳、林青霞、朱茵,一生中最美的画面都被镜头捕捉下来,永世流传。哪怕不是被镜头捕捉,而是被自己所爱的人捕捉,也是一大幸事,人这一生中,可以像一朵昙花绚丽盛开的瞬间并不多。可怜林琳,一次也没能把那一面展现给她那未知的爱人。
林琳也永远不会知道,此刻一美眼中的她有多美。
想想,真是人生一大憾事。
回了林城后,一美到小姑家住了些时日,回家后又恰逢春节,于是两人已经有好些日子没见面了。
一美站在门口摆了摆手,说了声:“嗨~”
林琳却问:“饺子呢?”
好吧,一美明白了方才林琳眼中那一丝迷离的欲望究竟是什么,如果这是一场电影,还劳请导演把林琳那一句“饺子呢”剪掉,换成爱人,或许会更有戏剧美感。
一美回:“在我包里。”说着,换了鞋走进去。
每年寒假一美都不爱出门,总是一直待在暖气很足的家里,吃饱了睡、睡醒了发呆,偶尔看看闲书,过得混混沌沌。于是每逢寒假,一美身子也都格外疲累,像是一架搁了太久以致生锈的机器,想转动一次不容易,比平日在学校,每天早睡早起、争分夺秒做事的日子还要疲累些。
一美慢慢腾腾挪进屋子里。
记得昨天也没剧烈运动——唯一的运动也只有帮婶婶端端菜、收收桌子,双腿却像棒打的柠檬,又酸又软。
走到沙发前,脱下背包、外衣,又拿出了两盒饺子来。
或许是一美的小皮双肩包保温功能好吧。
饭盒上还带有温热的余温。
两人坐下吃起来。
毕竟一出锅便放入了密封的盒子里,饺子皮没有刚出锅时筋道,不过香菇猪肉的饺子馅,倒是很香。
沾了酱料,咬下一口。
又拿剩下半个饺子去沾酱汁,饺子馅里汤汁便流了出来,酱料碟上浮起一片晶莹的、圆圆的油点。
一美原本不大想吃。
只是看饺子香,林琳吃得也香,便也猛吃起来。
吃完,林琳又从冰箱拿了一盘洗好的冰凉的草莓,两人吃着闲聊。
一美问:“你今天干嘛了?”
林琳说:“刚睡醒,洗了个澡。”
一美又忍不住好奇地问:“三十晚上你一个人干嘛了啊?”
“忘了,应该是看美剧了吧。”
一美说:“真‘摩登’。”
一美家庭偏于传统,从小到大,每年春节都是一大家子聚在一起认真过的。在这样的日子里,大家心照不宣,哪怕没那么幸福,也要笑脸盈盈,装作喜庆,哪怕有伤心事,也要忍住不说,不去破坏那大家共同营造的,和乐融融的氛围。
只是热闹久了,却也渴望安静。
过年期间,放眼整个林城,一美目光所及,也只有林琳家这一处清净地方,于是不知从哪一年起,过完了三十、初一,从初二开始一美便总要到林琳家里来躲躲清净。
一美又问:“对了,你查托福成绩了吗?”
“查了。”
一美刨根问底:“多少啊?”因为一美觉得自己一定比林琳高。
林琳说:“一百一十二。”
一美便有些小得意地说:“我一百一十六!”
话音刚落,一美的笑容却又僵在了脸上,想到留学,一美心间一紧,又感到巨大压力与焦虑向自己袭来。
托福顺利考过了。
而接下来还要择校,准备GRE考试及一大堆文书材料。
想想便有些头痛。
也不知这一路会否顺利,不知自己将会申请到一所怎样的学校,一美仿佛又处于了高三那种,明知前路茫茫,不知会走向哪个方向,却也只能告诉自己先一步一步走好脚下路的,充满未知焦虑的日子。
一美问:“你想好申请哪个学校了吗?”
“想好了啊。”
两人已经不止一次地聊过这个话题了,林琳已经确定了自己的理想院校,并且看样子,颇有一番势在必得的气势。
也是美国一所名校,常春藤盟校之一。
“还是之前那个吗?”
“嗯。”
一美时不时在网上收集信息,又听了许多直系前辈关于出国留学的讲座,心中也有了一所理想院校。
也是常春藤,在国内名声没有林琳那一所大。
但专业倒是很好。
并且一美总觉得,那所学校于自己而言太过高攀,没有把握。
具体要申请什么学校,一美还是想到时候找一个靠谱的中介,听听那边的意见。也不愿把那所理想院校当做自己的目标,免得到时候一场梦空,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一美眉头不自知地蹙了起来。
林琳知道一美在担心什么,于是十分稀奇地,竟还暖心安慰了一句:“没事,最后会有好结果的。”说完,起身收了一下桌子,把盒子里最后一个饺子用筷子夹起来,丢进了正在发呆的一美面前的小碟里,把一美拿来的饭盒洗干净了,给装进了一美书包。
最后,林琳在沙发上坐下,拿起了遥控器:“我们看点什么啊?”
一美来了兴致:“看喜剧吧!”
小时候总喜欢看一些苦大仇深的悲剧,总觉得悲才深刻,只是现在却只愿看一些轻轻松松的喜剧。
林琳搜了好一会儿,搜出一部开心麻花的喜剧来,问:“看这个吧。”
“行。”
林琳便播放了。
一美拿上剩余半盘的草莓,走过去坐下。
嘻嘻哈哈度过一个下午,看完时,时间已是六点多钟,两人都有些困了,便回房卧倒,沉沉睡了下去。
一美只依稀记得手机响了一下,是婶婶叫她带林琳回家吃饭,一美浑浑噩噩的,已不大清楚自己回了什么,只记得说晚上不回去吃了。直到一觉睡到八点醒来,重新翻看聊天记录,才看到自己具体回了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