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老先生也有一方心爱的端砚。比起沈端砚那方更为名贵。
老先生的书法也是远近闻名的。书法界的大佬,一字千金。
每天陪着老先生练字,纪想觉得自己获益匪浅。
暂时抛开了繁重的工作,不用拍戏。每天就喝喝茶,聊聊天,写写字,小日子无比惬意。
她的生活节奏一下子就慢了下来。她格外享受眼下的生活。
冬日的午后,太阳暖意融融。整间书房被温暖和煦的日光所包围,通透明亮。
纪想正陪着外公练字。一老一少,各执一笔,共同完成一帖《兰亭集序》。
阳光穿透玻璃,直射进书房内,直直打在纪想身上。被太阳照亮的半边脸颊有些许发烫。
被这么暖和的太阳一照,纪想简直昏昏欲睡。
反观傅老先生,老家人精神奕奕,下笔如有神。
沈端砚则躺在一旁的藤椅上,手里捧着一沓文件,手边摆一杯热气腾腾的普洱茶。茶水澄澈碧绿,几片叶子时起时浮。
金色的日光圈在头顶,他姿态慵懒,好不惬意。
纪想一连打了好几个哈欠。
“困了孩子?”老先生笑眯眯地看了她一眼。
纪想嘻嘻笑,“太阳这么照着,困得很。”
“困了就不写了,回房小眯一会儿。”老先生笔锋一转,落笔苍劲有力,无比干脆利落。
纪想得到批准,赶紧扔了毛笔,“我去藤椅上躺会儿去。”
“去吧!”老先生挥挥手,目光远远投在沈端砚脸上,“端砚你来替想想写完。”
“好的外公。”被点名的沈公子当即放下手头的文件起了身。
沈端砚从小就喜欢书法,深谙书法的门道和精髓,是天生的书法家。很小的时候他就开始跟傅老先生一起练字。
老先生耐心好,经常一练就是一下午。一般的孩子玩心重,静不下心来,没耐性练字。可他不同,他非但不会觉得不耐烦,反而乐在其中。
在他看来,和外公一起练字是最最享受,也是最受益匪浅的一件事情。他总是能从外公笔下学到很多东西。
他的心性,他的耐心,乃至他的言行举止,他的三观,都是外公塑造的。而纪想的这些东西,则是他一点一点塑造的。
一老一少默契地练字。纪想躺到藤椅上,端起沈端砚的茶喝了一口。茶水清香甘甜,生津解渴,让人忍不住想要喝更多。
喝了水,抬手将茶杯放到一旁的架子上。往左手边瞥了一眼,既像无意中看到了一沓文件。
文件的封面誊写着浑圆规矩的黑体字——
《“砚——从端砚开始”拍摄方案》
纪想觉得好奇,立马翻开了里面的内容。
大致翻了几页。纸上勾勾画画,沈端砚在上面做了很多的笔记。
“看什么呢?”男人毫无征兆的出声。
纪想被吓了一大跳。手猛地一抖,那沓文件直接从她手中滑落,散落一地。
“沈老师,你吓死我了!”纪想瞪了他一眼,扶了扶胸口,赶紧低头捡起那些纸张。
“你怎么翻这个了?”沈端砚的视线落在那些文件上,告诉她:“这是年底的贺岁档。”
纪想一张张捡起来,并整理好,微微抬眸,“和盛时合作的那部贺岁档?”
“嗯。”
“怎么是端砚?”风暴传媒和盛时有合作,就是关于年底的一部贺岁档。不过具体内容纪想却不怎么清楚。没想到是有关端砚的。
沈端砚:“我想拍一组纪录片宣传一下端砚,加强这项工艺的保护。”
傅老先生听到两人的对话,接过话匣子,“是我鼓励端砚去做的。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以一种全新的形式进入人们的视野。”
老人家顿了顿,娓娓道来:“诸多名砚中,我尤其钟爱端砚。石质特别幼嫩、纯净、细腻、滋润、坚实、严密,制成的端砚具有呵气可研墨、发墨不损毫、冬天不结冰的特色。深受很多书法大家的青睐。端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收藏价值和人文价值。可惜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机械生产冲击着手工端砚制作,传统记忆的传承方式导致工匠后继乏人。若是不加以重视和保护,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失传。我给端砚取名为端砚,就是对这项工艺的敬重。”
老人家的言语之中充满了浓烈的惋惜之情。
因为傅老先生的缘故,沈端砚也对端砚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一直默默关注着这项工艺保护。
沈端砚轻声对纪想说:“几个字前我和霍导和穆导在一起商量了一下,这次风暴传媒和盛时合资筹拍一部以“端砚工艺保护”为主题的纪录片。砸了好几个亿下去。大力宣传端砚的制作工艺,保护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演员定了吗?”纪想眨了眨眼睛。
沈端砚:“正处于前期选角阶段,暂时还没定。”
“带上我吧,沈老师!”纪想坚定的看着男人,“我愿意为传承和保护这项工艺出一份力。”
“真的吗?”男人的眼睛瞬间被点亮了,“你打算出演这部纪录片?”
“当然啦!”纪想无比自然的说:“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本来就是一件好事。身为中华儿女,我们有义务,保护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最重要的一点是沈老师你喜欢。”
只要是沈端砚喜欢的东西,她都愿意去尝试,去努力。就跟当初练书法一样。
作者有话要说: 如果不出意外下篇文会开《我出现在你的生命里》,女主是这篇文里提过几次的穆惜言,纪录片导演,男主是桥梁设计师,幻言,开金手指,一个关于桃花源的故事。感兴趣的小可爱可以点开我的专栏收藏一下。
☆、第48块砚台
第48块砚台
在傅家待了好几天, 每天的日子安逸舒适。纪想觉得格外的放松, 她已经好久没这么轻松自在的生活过了。
从傅家回去,纪想终于见到了那对婚戒。
实物远比设计稿上看到的要漂亮。钻戒光华璀璨, 钻石熠熠生辉,光彩夺目。
沈端砚捏着戒指单膝跪地,“亲爱的纪想女士, 你愿意嫁给我吗?”
明明是这么俗套的情节,可偏偏纪想却很吃。大概每个女孩都是一样的, 喜欢这种俗套的情节。
她果断地伸出手, 笑容灿烂, “如果是你,我一定愿意!”
沈端砚轻轻替她戴上钻戒,尺寸刚刚好。她的手指又白又细,戒指戴着特别好看。
“想想,很漂亮!”沈端砚握住她的手, 兀自欣赏起来。
“我拍了很多的戏, 穿了几百次婚纱, 戴了几百次的钻戒。我每次都在幻想咱俩结婚的时候的场景。我为你披上白纱, 你替我戴上钻戒,我们一起步入下一段旅程。那个场景一定非常美好,我肯定会笑得很开心。”
纪想停顿几秒钟,继续说:“今天我终于等到你亲手为我戴上这枚戒指了。它远比我想象中的要漂亮得多。”
我总是在演绎别人的故事,这一次我终于要做你的新娘了。沈老师,你什么时候能给我一个婚礼?”
男人表情郑重, 嗓音坚定,“想想,我向你保证,一定给你一个最与众不同的婚礼。”
纪想大声说:“我等着!”
她等着他的婚礼,等着做他的新娘。她一直信任他,就像信任她自己一样。她从来不会担心自己的期待会落空。只要他开了口,她就始终坚定不移的相信,他一定不会让自己失望。
不得不承认在感情方面,纪想有些时候是个很天真的人。交个朋友,就想往来一生。谈一段恋爱,就想过一辈子。尽管有时候故作姿态说着一切顺其自然,可心里却不愿让任何美好的事情发生一丝的改变。对于一个在感情上没有远见的人来说,最大的期盼大概就是希望有个人能够陪伴自己一辈子。
庆幸的是很早之前她就遇到了这么一个人,在年少懵懂的时候。他年长她八岁,她教她书法,教她识人辨人,带她进入娱乐圈。无条件支持她完成自己的梦想。
他们认识了这么多年,他们相爱了很多年。他看过她最丑的样子,最懂她的性格,最了解她的喜恶,最喜欢看她写字。为她改变过,也不计代价为她付出过。曾把她看作他的全世界,想要霸道的占有你。他无条件的对你好,也让你依赖上这种好,并沉溺其中,无法自拔。
他们在一起经历了太多的事情,熟悉彼此的一切,已经成为对方生命中最重要的的人。
这样一个人,她当然毫不犹豫地选择嫁给他。
她突然开始期待她和沈端砚的婚后生活了。他们一起慢慢度过几十年漫长的岁月,然后一起变老。
等到晚年,他们早已两鬓斑白,口齿不清,但是却恩爱如初。她会经常挽着他的胳膊,慢慢的走在小花园里,一点点怀念过去发生的事情。想起高兴的时候就开怀大笑,想起感动的事就却悄悄的红了眼。
她会一直陪着他练字,每天都陪着他练。哪怕到最后他已经老得捏不住笔了,手会一直颤抖,她也依旧陪着他写。
他们会一起坐在藤椅上,围着温暖的小火炉,客厅里放着她年轻时拍的电影电视剧,他们会一起看。她一定会看着电视里年轻漂亮的自己自豪地对他说:“沈老师你看,我年轻的时候多好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