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海许柳香菊看电影很久了,今天放学突然要带她看《少林寺》,柳香菊不知道有多兴奋,还以为洪海中午买好了电影票。刚才看见杨春,柳香菊很想炫耀一下,可是洪海骑得飞快,她都没有机会和杨春多说一句。
柳香菊一个人无精打采地往学校走,刚好看见杨春骑着自行车转弯回家。柳香菊想叫住杨春说说话,此时心里仿佛压着一块大石特别难受。结果张了张嘴没好意思叫出口,本来和洪海好就是为了向杨春示威炫耀的,当然不能向杨春诉苦,让杨春看笑话。
此时柳香菊还没有意识到她和洪海的关系无比危险,引火自焚还浑然不知,还窃窃地以为是对杨春最好的打击。
杨春轻哼着小曲拉开院门,突然看到院里站着一位身材中等的妇女,妇女正在菜埔里拔胡萝卜,看见杨春推着自行车进来,马上迎上去叫小妹。
杨春马上反应过来眼前的妇女,应该就是服装厂里的女工帮忙给找的保姆。
保姆让杨桃和杨春叫她邹姐,又马上解释不是想占杨春杨桃的便宜,她们乡下妇女进城做保姆都这么叫。
邹姐是安徽无为人,做的小菜特别合顾幺妹的胃口。顾幺妹一晚上都在不停地和邹姐说笑,还指导邹姐怎么干活,两个人好得像一对母女,把杨桃和杨春晾在一边。
冰释前嫌?不存在的!杨春搂着大姐笑,让杨桃明天去服装厂就给介绍保姆的女工发红包。
广东客户是中午到的,一高一矮两个瘦瘦的男人,身上裹着厚厚的棉袄,操着广式普通话一直喊冷。匆匆在服装厂参观一圈,好像没有多大兴趣,就准备坐晚班的火车去上海。
原来两个广东男人的目标是上海,不过是途经清河镇看一眼有没有可能和四季春服装厂合作。杨桃很失望,望着杨春特别内疚,如果早知道客户只是来看看,就没必要让杨春请假耽误学习了。
“等等。”
杨春追上两个广东男人,用流利的粤语问他们,觉得四季春有什么不能满足他们的条件。两个广东男人先是一愣,又马上哈哈大笑起来。他们没想到在这样一个小镇里,竟然还能听到纯正的粤语乡音。
“你们工艺还可以,就是效率太低了!”
瘦高个遗憾地摊摊手,他手里握着大订单,必须要找一家实力雄厚的大厂接活。
“效率可以提高,工艺是可遇不可求的。你们是怎么知道我们四季春的呢?”
杨春一直好奇这个问题,两个广东男人相视一笑,说是朋友介绍的,把四季春说得天花乱坠,所以他们才愿意过来看一看。没想到听说的和见到的有落差……
原来刘硕文和小怜去了广州,经营服装批发档口,想帮忙杨春打开海外的销路,却不了解四季春服装厂的定位。四季春是做精品工艺服装的。
两个广东男人私下讨论了一会,然后决定和四季春服装厂先签一个采购小订单,试一试海外市场的反应,如果销售还可以,再考虑后续合作。
杨桃邀请广东客户到家里吃午饭,两个人客气了一下,杨春说家里已经安排好了,两个广东人这才欣然前往。
第二天杨春和杨桃把广东客户订的货发去广州,一个月以后,广州的客户再次追加订单。四季春服装厂一炮打响了海外市场……
期末考完试就是寒假,杨春的成绩毫无亮点。不过她也不在意了,心思全在二姐杨梅的婚姻幸福上。散学典礼后又跑到收发室看,有没有韩冬的来信,结果再一次失望,只好回家闭门修炼艺考各项技能。
翻翻日历,马上春节了,杨梅也该回来了。
第一百六十一章 撞南墙吧
杨春从腊月初十开始每天往韩冬家打电话找杨梅,韩冬家的电话一直没有人听。孙静慧带着韩枫和杨梅出门也不可能大过年的不回家吧,杨春坚持打,一直打到腊月二十三。终于有人拿起电话喂了一声,杨春说叫杨梅听电话,那头电话啪嗒撂了。
杨春气得放下电话和大姐杨桃说马上要去上海找杨梅,杨桃吓得把杨春一把拉住:
“马上就要过年了,大家还是和和气气的好。梅子肯定会念着咱们回来一趟的。你专心温书吧,听说艺考挺难的。”
杨春一想也对,后天就要去上海报考,考完试再去找杨梅也不急在今天。杨春估计杨梅不可能和韩枫领结婚证,杨梅还不够二十周岁,民政局肯定不会给她办手续,她现在和韩枫顶多算是同居关系。
在家忍了两天,终于踏上了去上海的长途客车。杨春以胸有成竹的姿态走向考场领准考证,结果负责考试的老师在表格里没有找到杨春的名字,杨春没有资格参加考试。
“不可能!”
杨春觉得不可思议,她明明已经投寄过报考表了。
“没有准考证不能参加考试。”
杨春怎么解释都没用,最终还是被拦在了考场门外。后来杨春才知道,因为她的年龄不符合招考条件,初选就被刷了下来,连给她展示才艺的机会都没有。
天啊,上辈子我十三岁就是北京艺校特招的学生。现在你们竟然连考场大门都不给我进!杨春终于意识到了人生中贵人是多么重要,上辈子恩师杨淑芳对她的恩情就如给了她第二次生命。
不给考就不给考,我还不稀罕了!杨春心里这么想,却忍不住眼巴巴地望着既熟悉又显得有几分陌生的艺校大门,估计这辈子再也不会来了。
要考艺校的目的是为了看着二姐杨梅,不要再和渣男搅在一起。现在想想觉得自己的想法太幼稚。上辈子手机头条社会新闻里,总有母亲看不住自己叛逆的女儿搞爷孙恋、父女恋而痛苦,自己又凭什么管二姐的恋情!
女生在恋爱里一旦执迷不悟,别人也只能隔岸观火。现在能做的只有等杨梅撞上南墙重回姐妹的怀抱,再给她坚实的依靠,帮助她走出泥沼重获真正的幸福。
杨春没有去韩冬家,直接回到清河镇。到家时天已擦黑了,屋里烤了炭火盆子,盆子里煨着几颗红薯,进门就闻到红薯糯糯的甜香。
“春儿,你咋这么快就回来了?快来烤火暖和暖和,邹姐用院里的花盆改了一个炭盆,挺好的。”
杨桃一边说一边把杨春拉到火盆前。她以为杨春考完试都到下午四五点了,再去找杨梅肯定赶不上车回来,应该会在杨梅那里住一晚。
杨春笑笑没有急着说在上海遇到的不顺,拿起火盆边上的炉钳子夹起一个红薯,放到火盆沿磕了磕灰,然后放到面前,一边嘘着手一边撕去外皮。
“小馋猫!还不太熟呢。”
“没事。”
杨桃想抢下杨春往嘴里送的红薯,杨春躲开咬了一口:“真好吃。”
此刻杨春就想用什么东西把心里塞满,八分熟的烤红薯正好,带着几分略生口感的甜香,就像她不能事事如愿的心情,硌楞硌楞的也要咽下去。
杨桃见杨春没有直接回答她的问题,估计杨春考试可能不顺,也不好再多问。
转眼就是除夕,顾幺妹开始变得沉默寡言,就算邹姐和她说话也有一搭没一搭的。
婆婆想家了!杨桃尽量按婆婆的喜好置办年货,除夕团年饭不停地给婆婆说笑话,顾幺妹不怎么笑,倒把保姆邹姐乐得前仰后合。杨春替大姐感到累,却也不好说什么。
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客厅的电话铃突然响了。杨春接起电话听到刘俊山的声音,马上递给了大姐。顾幺妹听说是儿子来的电话,一把抢过去,还未开口眼泪就汪了起来。
“俊山呐,你啥时回来?你媳妇想去部队看你,你赶紧给我添个大孙子吧……”
杨桃听着婆婆的话脸顿时臊得不知往哪看。顾幺妹啰哩啰嗦了半天,终于把电话交给了杨桃。
碍着婆婆在跟前,杨桃不敢和刘俊山说得太多,轻轻的“嗯”,“好”应了几声,然后不舍地挂了电话。
“俊山让你啥时候去部队?”
“他工作忙,暂时不能叫我过去。”
“忙也得睡觉,你又不碍着他工作。”
顾幺妹叹了一口气,让邹姐扶她回屋去睡觉。
“年纪大喽,越来越熬不起夜了,也不知能不能熬到抱孙子。俊山可急死我了……”
听着婆婆不停打边鼓,杨桃只能苦笑。这种事既然刘俊山不着急,她总不能不顾一切地跑过去吧。
“现在知道急了,早干嘛去了!”
杨春替大姐打抱不平。杨桃“嘘”。
刘俊山有特殊任务不在松林店,可能要到明年春天的时候才能回家探亲。这样一等就是一年,杨春替大姐感到惋惜。
突然觉得原来做军嫂也没有那么美好,结婚和不结婚并没有多少区别。如果说有区别,那就是多了一份婆家的事要操心。
刚过完正月初五,刘俊山的大姨,三姨和六姨就来家看她们的老妹子了。
“幺妹,没想到你儿媳妇家的条件忒好啦,还有保姆!”
“是呀,你们有啥要干的就让邹姐干吧,她是个寡妇,过年也在这干活。”
几个在古书里听说有佣人服侍就很羡慕的老姐妹,立刻把邹姐支使得团团转。才两天功夫邹姐不乐意了,向杨桃提出要请假回家呆几天。她估计正月十五以后顾幺妹的几个姐姐肯定能走了,所以说过完正月再回来干活。邹姐去意坚决,杨桃也没办法只好准了她的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