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墨尔本,算到爱 (飘荡墨尔本)


  更何况在温州中学这样的名校,如果专业愿意服从调剂的话,150名,就已经可以考上浙大了。
  颜滟觉得自己从来就没有这么幸福过,普普通通的成绩,不再特别,不被针对。
  高一的颜滟,第一次有了关系要好的同学,第一次明白,老师评语里面“和同学关系融洽”是什么意思。
  温州没有好大学,成立于1902年的温州中学,是温州这座城市最拿得出手的学校,考上温州中学,几乎可以等同于考上重点大学。
  温州中学虽然也出过文科状元,但却是以理科闻名的,尤其盛产数学家,被誉为“数学家的摇篮”。
  早在1915年,就培养了后来蜚声国际的数学家苏步青,此后更是出了成百上千的数学家。
  光现任的国内外顶级的数学院系、研究所的学科带头人,就超过二十位。
  浙大是排名全国第三的综合性大学,年段第一百五十名就能考上浙大,即使是在专业服从调剂的前提之下,也一样是一个非常夸张的数据。
  藏这个数据的背后的,是地域优势,浙大在本省的招生计划比别的985高校要多得多,通常有五分之一的招生计划都会落在本省。
  不过这点地域优势,和名校林立的上海和北京比的话,其实也不值得一提。
  每年高考,浙江的一本线都是数一数二的高。
  浙大虽然不难考,可如果要确保去北大、清华,就得进年段前十。
  进复旦、人大这样的在浙江招生人数比较少的学校,至少需要保证进入年段的前30名。
  颜滟认真念书,本来只是不想垫底太难看,如今已经成功成为“中流砥柱”,实现人生理想。
  满心欢喜,固步自封的颜滟,从第一次摸底考试到高一结束,一直在年段一百五十名左右徘徊,不再有什么明显变化。
  说是固步自封,但实际上,颜滟虽然没有很用功,却也没有不用功。
  成绩的金字塔,从垫底爬到150名,相对来说是容易的,但是再往上就越来越困难了。
  光靠努力没什么用,还需要有过人的智商。
  都说恋爱中的女人,智商为零,但颜滟开始“早恋”之后,成绩就直上云霄,高二下学期,颜滟的排名一度上升到年段前30的位置。
  这样的成绩,和齐亦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但已经是班上女生得到的最靠前的排名了。
  换句话说,除了北大、清华,想要考其他的大学的话,都已经难不倒那个时候的颜滟了。
  如此这般的“早恋”,颜滟的父母实在是找不到反对的理由。
  班主任极力促成,颜滟的父母又不反对。
  齐亦一直想不明白,颜滟毫无征兆地说自己已经对他感到厌倦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分手之后,颜滟和谁都相谈甚欢,却连一句话都不愿意再和他说起。
  齐亦怎么都想不到,原本可以愉快地早恋的两个人,是因为自己妈妈的介入才分的手。
  看完颜滟三年前写下的《墓志铭》,知道真相的齐亦,依然觉得颜滟的做法是不能理解的。
  齐亦从来都没有说过自己一定要去北大,颜滟为什么连问都不问一下他的意见,就一个人那么决绝地做了分手的决定。
  五年前的分手,太过撕心裂肺。
  如果不是忽然映入他的眼帘的这篇“往事”,齐亦已经很久没有想起颜滟了。
  有些人,有些事,只要不想,就不会难过。


第9章 找寻你的方程式
  齐亦觉得自己有必要去找颜滟“讨个说法”。
  齐亦不太清楚,颜滟在写下这篇博文的时候,是不是希望他这个当事人可以看到?
  而他呢?
  如果他在三年之前就明白了颜滟和他分手的初衷。
  那个时候正准备去斯坦福大学交换的他,又会做什么样的选择呢?
  “如果”这两个字,从来都是最苍白的字眼。
  三年已然过去,写下《墓志铭》的人,是不是早就已经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他们两个是不是早就已经错过了?
  齐亦没有颜滟现在的联系方式,就算有,他也只想要不留痕迹地看一看。
  他患得患失,他还没有想好。
  他害怕自己再不出现,颜滟就会开始新的生活。
  他更害怕自己的忽然出现,会打扰到颜滟可能已经开始的新的生活。
  看完《墓志铭》的两周之后,齐亦拿到了澳洲的签证,打印了颜滟空间第三篇短博文配的那张颜滟窗外的风景的照片。
  这张照片是齐亦可以用来寻找现在的颜滟的唯一线索。
  手持线索,齐亦来到了墨尔本,来到了颜滟相机纪录下的Southbank(墨尔本南岸)。
  …………………………
  我们生活的时空是三维的,照片是二维的。
  现实生活中三维的空间转化成二维的图像时是会产生畸变的。
  这样的畸变是齐亦解开找寻颜滟的方程式的唯一凭仗。
  眼见为实,不是真理。
  拍照为证,没有根据。
  人们看到的世界,从来都不是真实的,用眼睛看是这样,用相机拍也是这样。
  在我们生活的三维的真实世界里面,大海和天空是两条平行线一样的存在,所以大海不可能真的伸手拥抱天空。
  可一望无际的海平面,却会总会在人们视觉的尽头处和天空相交。
  海天一色,不是现实,而是视觉误差。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你的眼睛,每天都在欺骗你的心。
  二维的图片世界,和三维的真实世界,其实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立体几何则是联系这两个世界的纽带。
  眼睛可以看到海和天相交,可以看到远处的人比近处的人小,也可以看到两条笔直的铁轨在视觉的尽头相交。
  可这些都是假象,铁轨要是真的相交了,动车就要天天翻车,高铁就会天天出轨。
  畸变带来的视觉误差是双向的。
  这些年,国内外街头颇为流行的立体画,就是对视觉误差的逆向利用。
  改变线条和投影,就能在二维的平面里面画出肉眼可见的三维立体画。
  走到这些立体画的上面,人们就仿佛掉进了峡谷里,又仿佛站在了悬崖上。
  可感觉再怎么立体,感受再怎么逼真,始终也只是二维平面上的一幅画。
  站在立体画上,即便忍不住心惊胆战,人们还是清楚地知道这只是一种假象。
  甚至是比海天一色,铁轨相交更容易让人理解的假象。
  从平面画到立体画的转换,说起来也是数学元素多过于美术元素。
  学好立体几何,就能掌握立体画的投影规则。
  画立体画最重要的是空间想象能力。
  从数学的角度来说,对平行线可以有两种解释。
  第一种是平行线就是不会相交的两条直线。
  另外一种是平行线是会在无穷远处的一点相交的两条直线。
  由于视觉成像的“误差”,像海和天这样,在现实生活中需要在无穷远处才会相交的平行线,在二维的图片里面却能很容易地通过延伸找到交点。
  也就是说,在三维空间里面“无穷远处”的一个点,在畸变后的二维图片里面,却是近在咫尺的。
  齐亦现在首先要做的,是在二维的照片里面,找到现实生活中的平行线。
  这样的平行线可以是照片里面拍到的一幢高楼的不同楼层的窗户下沿构成的众多平行线。
  这些现实生活中相互平行的楼上楼下的窗台,在被拍成照片之后,只要稍做延长就会在不远处有一个交点。
  延长线相交之后,得到的交点,在图像学上可以用“灭点”这个专业术语来描述。
  “灭点”还有另外一个比较形象的名字——“消影点”。
  只要在图片中找到两组不同类别的“现实生活中的平行线”,例如A大楼的窗户底部延长线和B大楼的阳台底部延长线什么的,就可以得到两个不同的“灭点”。
  把这两个灭点连在一起,就能得到一条直线。
  两个“灭点”连成的直线,便是“地平线”。
  当然,用这样的方法得出的地平线不是指地面,而是拍照的人所在的高度。
  虽然颜滟住的大楼没有出现在她拍的照片里面,但通过这条地平线划过的位置,就能知道颜滟拍照的楼层高度。
  再加上齐亦又来到了墨尔本,来到了“照片之中”。
  在这样的前提之下,齐亦寻找颜滟的方程有解的可能性便大大地提升了。
  齐亦在YarraRiver的人行桥上观察了十分钟。
  记下了四周的大楼。
  然后,齐亦就开始在自己手上唯一的线索照片上画延长线,寻找“消影点”。
  因为患得患失,更因为担心方程无解,齐亦没有在拿到照片之后的第一时间就画出“地平线”,而是选择到了“现场”,有了更多的解题把握之后才开始画。
  这样,解题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画几条延长线,找两个消影点,这是齐亦一分钟之内就能搞定的事情。
  他原本一点也不为这件事情着急。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