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立刻鸦雀无声,一个个专心致志地听故事,文生和小宝也忍不住凑过来。
听着听着,文生和小宝发现大宝自己发挥,不是收音机里讲的。咦,也挺好听呢。反正只要是故事,小孩子们都听得津津有味。
大宝:“孙悟空一来气,飞回花果山,不管那软耳朵唐僧死活,让他被老妖婆抓去得了。”
小孩子们异口同声喊:“抓去得了!”
等程蕴之回来,就听大宝在编西游记,孙悟空不管唐僧,唐僧被老妖婆用荆条抽屁股,一天打八遍,猪八戒去求孙悟空,孙悟空就是不管,还把猪八戒抓起来用荆条抽屁股。
“我让你再撺掇师父,让你再撺掇师父!我最讨厌人家撺掇我娘……师父!”大宝一边讲,还拿着铁条挥几下,直接演上了。
孩子们纷纷叫好,“打得好,打个老肥猪!”
“继续继续,后来呢?”
大宝铁条比划了一下,“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集再说。”
“哎呀……”孩子们一阵懊恼。
程蕴之:“……”
“回家啦!”程蕴之喊他们。
“爷爷,爷爷给我们讲故事嘛。”一群孩子又缠上他。之前程蕴之刚回来,孩子们听别人说什么地主坏分子还有点害怕,后来见程蕴之特别和气,总是笑眯眯的,还会讲故事,他们就越来越喜欢他。
在家里再调皮的孩子,都喜欢跑出来围着程蕴之求讲故事,一个个听话得很。
程蕴之给他们讲了一个夸父逐日的故事,让他们散了,他则领着文生和大宝小宝回家。
到家天色也晚了,闫润芝正准备做饭,见他们回来,“老头子,赶紧帮我淘米,还有点大米蒸上给宝儿娘吃。”
文生:“娘咋还不回来?”
大宝:“在砖瓦厂呢,可忙。”
小宝:“咱们去接娘吧。”
程蕴之忙道:“别去,那里乱糟糟的,你娘不让去。”
这一个月姜琳一直在筹备水槐村的小砖瓦厂。
她拉了程玉莲、商老婆子几个入伙,还让程福军和程福联代表大队入了两股,这样既能让大队给她保驾护航,大队也能分红,她从大队找社员帮工也容易。有大队撑腰,程福万、马开花那些人也不敢捣乱。
她又让程如山给托关系买制瓦机、瓦模具、打砖坯的模具,还买了好些煤炭等材料。
砖瓦窑建在山根下,可以从山上挖土,那边还有个水泡子,取水也方便。
姜琳还托朱俊杰的关系请了个有技术的烧窑师傅来掌握火候,帮着看窑,同时教水槐村的男人们打砖坯、制瓦坯。
一帮子人每天忙得脚不沾地的。
如今生活好起来,结婚生孩子的也多,家里住房不够就需要扩建。受够了泥草屋子的苦头,社员们就想咬牙盖砖瓦房。以往想买买不到,这会儿大队里有,好些人心思活动起来,早早的去姜琳那里交预付金,等着烧出砖来就去拉。
这成品砖瓦还没烧出来呢,就被人预订一空,多少人排队等着来拉砖瓦。
今天是他们试烧第二窑青砖,姜琳天不亮就去了,到现在没回来。
姜琳正和商宗慧、商宝柱等人在砖窑那里盯着,她问负责烧窑的吴师傅,“吴师傅,咱们这一窑还成么?”
之前第一窑成功率有点低,她和吴师傅、朱师傅长谈了一次,今日装窑烧第二窑。
此时砖窑已经闭了火,吴师傅正指挥人拎着水桶从上面往里渗水,这步叫洇砖,本来烧得红彤彤的砖会变成漂亮的青蓝色。
他从窑顶瞅了瞅,朝着姜琳做了个手势,“恭喜厂长,这一窑好得很!”
大家听了都很开心,纷纷鼓掌,终于成功了。
吴师傅道:“行啦,洇砖好了就揭开窑顶,晾一天就能出窑。”
姜琳看差不多,她就先回去,她招呼商宗慧:“一起走。”
商宗慧忙去洗了一把脸和手脚,披着褂子跟上她。
等离开窑厂,姜琳道:“宗慧,你跟着吴师傅和朱师傅好好学学,烧窑这活儿就是熟弄生巧,经验多了谁都是大师傅。”
商宗慧惊讶地看着她,“姐,你说我行吗?”
姜琳:“怎么不行?你是缺胳膊还是缺脑子?”
商宗慧嘿嘿笑起来,挠挠后脑勺,“你要是觉得我行,那我就试试。”
到了村里,姜琳和他道别各自回家。
还不等到家,就看到文生领着大宝小宝拎着马灯跑过来,“娘,娘!”
他们欢快地叫着。
姜琳笑起来,加快脚步迎上去,“这就回来了,急什么啊,不用出来接。”
大宝小宝一人一边拉着她的手。
小宝摸摸姜琳的手,“琳琳这么累,冬生该心疼了。”
姜琳:神冬生该心疼,你个小屁孩你知道啥。
文生:“娘,你怎么不带我去干活了?”之前还带他铺瓦呢,现在怎么不带他?
姜琳笑道:“砖窑厂可不是小孩子能去的,危险着呢,等你们长大的。”
大宝:“等我长到文生这么高。”
文生比划一下大宝又比划一姜琳,非常委屈,“我比娘高,怎么不让我去?”
姜琳:“你得帮娘看大宝小宝。”
大宝小宝:“娘我们不用看。”
姜琳:“……”还能不能聊天了,“哎呀,我饿死了,咱们快点回家。”
到家以后,闫润芝发现文生不大开心,拎着马灯无精打采地走在后面,她诧异道:“文生怎么啦?”
明明每天和大小宝似的,乐得跟傻狍子差不多,怎么突然情绪低落了?
文生叹了口气。
闫润芝担心道:“文生,跟嫲嫲说说,怎么啦?”
文生:“嫲嫲,我娘……可能不喜欢我了。”
闫润芝:“这话怎么说的?我看她可喜欢你,和大宝小宝一样。”
文生:“都不让我跟她去干活了,以前天天带着我呢。”
闫润芝沉默了一下,抱抱他,“好孩子,你这么孝顺,你娘高兴着呢。砖窑厂危险不适合你去啊。你看天凉了,咱们家柴火不够烧,你和爷爷每天去打柴就很好。要不,娘还得烧砖窑,还得去打柴,是不是更累?”
文生想了想似乎真是,他又开心起来,“那我每天都去捡柴火。”
他蹬蹬跑去屋里,看姜琳在洗脸,立刻伸手从高处把手巾取下来递给她,“娘,以后我捡柴火。”
姜琳拍拍他胸口,夸道:“文生真好。你看爹整天不在家,爷爷嫲嫲身体不好,娘还得去砖窑厂。咱们家要是没有柴火,冬天多冷不知道呢。”
大宝小宝看看南墙跟以及南屋里堆的高高的柴火堆,小哥俩对视了一眼,好无奈啊,他俩越来越大,懂得越来越多,大哥却越来越好骗呢。
真愁人啊。
晚饭除了蒸米饭,还有蒸花卷。闫润芝蒸的花卷真的像花一样,看得人爱不释手,都不舍的吃。另外还炖着一锅南瓜土豆,里面放了一点咸肉,吃起来香喷喷的。
小宝吃着白米饭,叹了口气,“哎,冬生能不能回来给我们过生日啊。”
姜琳:“我说小宝弟弟,你不是上个月才过生日吗?你爹可在家呢。”
小宝:“嫲嫲说后天又八月十八。”
闫润芝笑道:“那个是闰月,咱们一年过一个就行。谁也不能一年生两次吧。”
大宝:“那谁也不能一年生一次啊。”
闫润芝震惊地看看姜琳,宝儿娘,你儿子了不得。小时候多乖啊,软软的,乖乖的,闷闷的,可怜兮兮的,整天跟要被人丢的小猫儿似的。现在可好,爹疼娘爱,小嘴叭叭的她这个老婆子真说不过。
姜琳就笑。
小宝看着姜琳:“琳琳,你不想冬生吗?”
姜琳:我忙得晕头转向,还真没空想。当然,晚上睡不着或者醒了的时候忍不住会想想的。
吃过饭,姜琳拿着本子写写算算,顺便教小哥俩做简单的算术。这哥俩之前不爱识字写字,不爱算术,只喜欢听故事、背诵。这会儿被收音机勾搭的,让干什么就干什么,还是很乖的。
文生在一旁帮她写,他的字和程蕴之一脉相承很漂亮,一看就是私塾先生教出来的那种。
大宝很羡慕,“大哥你不用学就写得这么好,真好。”
文生:“我学的,爹和先生打手板!啪啪啪!”
他比划了一下。
姜琳观察他表情,试探着问他,“你先生什么样,叫什么啊?”
文生摇头,不记得。
姜琳:“文生,你知道程福贵是谁吗?”
文生:“不是被我打死了吗?娘你说的。”
姜琳点点头,笑道:“是的,被你打死了,现在都是演戏扮的,假的。”看起来文生并不记得程福贵,之所以知道这个名字是因为她经常念叨。
反正,只要他不会因为程福贵受刺激,不再发狂就好。
等收音机又响起孙爷爷的声音,文生和大宝小宝立刻不顾一切地跑过去,“开始啦开始啦。”
姜琳收起本子在饭桌前和程蕴之、闫润芝俩聊聊天。
闫润芝很想知道什么时候去省城,小公鸡都养肥了呢,不过看宝儿娘不着急,估计等冬生回来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