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回九四好种田 (卫乔)


那五年分开,归根结底,是因为自己的软弱,害她吃了五年的苦。
重新和好后,她虽然没有提过这件事,他却经常觉得内疚。
所以他要对她更加好,来弥补这些年的亏欠。
“还好。”方明湘轻笑一声。“我没你想的脆弱。”
伴郎们全部坐进车子,车队终于开始启动了。
方明湘似乎听到妈妈的哭声,她想扭头望回去,可惜车子已经开出半个村子,看不到自己的家了。
因为路途遥远,车子上了国道后,开得很快。
到余杭的时候,已是下午四点半了。
位于断桥边的那栋房子,此时灯火通明,已经有大量宾客,翘首等在门口了。
车队一出现,鞭炮声就震耳欲聋地响起来。
方明湘路上睡了一觉,此时精神恢复过来,下车前同行的化妆师给她补了妆,效果就更好了。
她此时其实非常放松,到了谢家,接下来的所有程序,有谢国兴和谢家人来负责,不用她操心,她只须照着做就行。
被谢国兴抱进屋里,耳边一直有人在夸她漂亮,衣服霸气,她笑笑没有出声。
谢家最近发生的事,估计至亲都知道了是她的手笔,所以开始有人讨好她这个新媳妇了。
在一个不认识的长辈安排下了,和谢国兴简单拜了堂。
然后跪下来给长辈敬茶,收了红包,算是正式结束了仪式,成了谢家的一员。
最后和伴娘们被送进新房,大家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
谢国兴结婚,今天最开心的莫过于坐在上位的谢老爷子了,孙子把明湘娶回家之后,谢家以后的日子,就能蒸蒸日上了。
坐在旁边的是纪家、严家、孟家和赵家的长辈。
再远一点的,则是本家的一些亲戚,也包括几个媳妇的娘家。
上次老爷子做寿,严家的老爷子来了,纪家和赵家也有子侄辈过来,算是维护了晚辈们的友情。
只有孟家没有派人来,除了跟孙子关系比较好的纪睿昭和他的丈夫。
今天他们原本也没脸过来,是孙媳妇一再保证,谢家不会因此给他们脸色看,才忸忸怩怩地来了。
谢老爷子人老成精,自然不会表现出来,反而热情地招待了他们。
说到底,这几家人当初能雪中送炭,看的也是孙子的面子,自己何必在这些小事上太较真?
有时候他也不得不佩服孙子的运气和眼光,不但交到了方明湘这个厉害的女朋友,在谢家最落魄的时候,依然有几个好朋友对他不离不弃。
这在谢家这种以利益为先的圈子里,真的非常难得。
至少老爷子自己也交了不少朋友,别说他们没来,就是他们的晚辈也没有上门。


第二十章这就是生意经

“叶先生今天没有来?”严老爷子悄悄问了一声。
上次有机会跟他当面聊了几句,还跟省里的几位大佬打了招呼,让严家的变化很明显。
才过去一个月,儿子的岗位就得到了调整。
原本他在余杭地税局,是一名普通的副局级领导,实际上只是调研员人身份,没有实权。
现在调到省委办公厅担任一个实权处室的处长,虽然同样是副厅,权力何止大了几倍?
“嗯。”谢老爷子点点头,笑道。“他昨天亲自去虞城,给明湘送贺礼去了,还留宿了一晚。总不能两头的喜酒,都喝一遍吧?”
这件事孙子早告诉自己了,他虽然有些遗憾,不过能叶先生能这么重视孙媳妇,也不亏了。
“啊?”孟老爷子吃了一惊。“他跟你的孙媳妇,关系真的这么好?居然亲自送贺礼,还在她家过了一夜?”
到现在为止,还没听说他在谁家里做客过夜呢?
“刚才搬嫁妆的时候,你没看到?那些红木家具和摆件,全是他送的。”谢老爷子得意地说道。“这些全是明朝的古董,换个人谁拿得出这么多老物件?”
这两年红木家具越来越值钱,明清的精品更是难以碰到,这几样东西交到喜欢的人手里,上千万估计都有人舍得买。
“什么?全是叶先生送的?”旁边的纪老爷子吃惊地叫出来。“这么说来,光这些贺礼,就比你这栋房子值钱了——”
同样是明代红木家具,价格差距非常大。
一方面是材料的问题,另一方面是雕工的问题。
还有一个很不得不提的原因,就是原先使用者的身份。
如果是古代皇帝用过的家具,那价格肯定比普通商人用过的贵得多。
就像前世有人研究古董,如果某件器物,能明确证明,是某位大人物的私藏,那价格就要加几成。
名气大的,恐怕加一倍也有可能。
再比如同一件青花瓷,一件没有落款,一件下面写着大清乾隆的款,价格差几倍都正常。
这些红木家具既然是叶先生送的,肯定不可能是普通东西,所以他才敢说值一套五百万的房子。
“这我就不知道了。”谢老爷子故作谦虚地摇摇头。
旁边几张桌子,坐的宾客身份也不低,只是上次的事发生之后,很多跟谢老爷子平辈的老人,没脸来见他。
所以大多派子侄辈过来,算是重修旧好。
当然也把孙辈一起带了过来,目的很简单,就是希望跟谢国兴和方明湘处好关系,以后有个照应。
谁叫坐在谢老爷子边上的几户人家,已经得到好处了呢?
过了五点,晚宴差不多要开始了,大家一起出门,去旁边一家大酒店用餐。
过程没什么风波,倒是新娘子的打扮,引起了一波话题。
这时候受港剧和欧美电影影响,新娘以穿洁白的婚纱为荣,就算拍婚纱照,也多以这样的造型见人。
没想到这个新娘子标新立异,以一套中式服装示人。
更不可思议的是,大家都觉得这样打扮,比婚纱还漂亮。
已经有不少准备最近结婚的男女,在考虑买一套这种风格的服装,做为礼服。
魏香芹听到后,偷偷把这个消息告诉方明湘。
老实说她也非常佩服明湘,居然能设计出这么别致又时尚的服装。
难怪大家看了之后,都想模仿她的穿衣风格。
“回去之后,通知定制店那边,做几套这样的衣服出来,供顾客租借和购买——”方明湘一听,立马有了主意,决定推出婚礼服装租借活动。“我身上这种,最少一千以上,另外弄几件相对简单一点的,价格定在五百到一千。”
这种礼服制作工序复杂,材料也不便宜,所以肯定得卖贵一点,普通人买不起,只能租回去穿两天。
对大多数人而言,婚礼的礼服一辈子只能穿一次,真的没必要花大价钱买。
除非家里不差钱,就算不穿,挂在家里做个纪念也好。
“好。”魏香芹没想到自己一句话,方明湘马上多了个赚钱的主意,暗暗佩服。
这就是自己和她的区别。
自己只能看到表面的东西,她能看到更深层次的需求,难怪她是老板,自己是打工的。
其它几个伴娘听了后,也暗暗吃惊。
明湘把价格定得这么高,肯定是个赚钱的主意。
每年结婚的人何止一千,每人消费几百,就几十万了。
“别羡慕。”方明湘见她们一脸崇拜地望着自己,笑道:“所谓生意,就是不断寻找各种需求。有人要吃饭,就有饭店,有人要穿漂亮的衣服,就有服装厂和服装店,有人结婚时想打扮得漂亮,就有了礼服出租店——”
这个观念很简单,只是大多数人没这个意识,所以无法抓住机会。
为什么同样两个人开店,有的人生意越来越好,有的人很快就倒闭。
原因或许很多,归根结底,生意好的人是满足了顾客的需求,而生意差的人则没有弄明白这一点,所以顾客不卖帐。
前世看《老梁说》这个节目,他就说过这样的话,说一个人在中国,想赚钱很容易,只要用心去找,到处都是商机。
但是去了东面的岛国,就没那么容易了。
他们那边每个人都在动这样的脑筋,任何顾客有需求的东西,都已经被人做到极致,以国内人的眼光,几乎没有机会了。
他又举了几个例子,方明湘觉得这话确实有道理。
她现在这样告诉几个朋友,其实就是想打开她们的眼界。
不管是蒋月华还是魏香芹,跟自己这么长时间,或许管理方面,有了一点点进步,但是眼界还没开阔多少。
更不用说朱芳兰这个小学老师了。
她或许还会觉得自己以前学习好,应该比别人容易成功,而自己走在她前头,暗里会不服气。
其实一个人成功与否,不在学历高低,最重要的还是眼界和圈子。
一个整天跟一群亿万富翁在一起的人,只要用心观察和倾听,随时能从他们的嘴里,听到价值千万的商机。
如果你跟一群整天只会计较蝇头小利的人在一起,除了被她们同化之外,怎么可能进步?
所以她这话不但是说给蒋月华和魏香芹听的,更是说给她听的,就是不知道她有没有这个悟性。
前世有很多老师,除了教书这个本职工作,其实还有兼职。
不是给人补课,而是另外开店赚钱。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