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走亲戚,不管送什么东西,都是给外人看的。
真正亲密的家人和朋友,确实人到了就行。
玉竹姐的公婆,年纪大了,又出生普通家庭,不可能像年轻人一样,可以随随便便拿点东西应付。
“行,行,你说的有理。”邵玉竹虽然知道公婆其实也不在乎,但是有的事,确实没必要较真,就收下了。
其实里面也没什么宝贝,除了几样普通的礼盒,就一些空间产的东西,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宝贝。
“香香阿姨——”杜晓然听到声音,从屋里出来,扑进方明湘的怀里。
她一直喜欢这个漂亮的阿姨,不但会做很多神奇的手工,还愿意陪自己玩。
“小小又长高了。”方明湘一把抱起她,感觉比刚认识时,又高了一点,“我都快抱不起来了——”
“这么大了,怎么还能抱着——”邵玉竹对方明湘的随心所欲也是没有办法。
“怎么不能抱?”方明湘才不管她。“小小还不到十岁,都是儿童——什么时候不愿意被人抱了,说明真的长大了。”
杜晓然没有理妈妈,咯咯笑着,搂住方明湘的脖子,
她很享受被人抱着的感觉,不肯下来。
“你看,现在自找麻烦了吧!”邵玉竹见了,此时没有叫女儿下来,反而笑话她。
方明湘也不在意,抱个小姑娘对她来说,肯定不算事。
见她泡茶出来,于是坐下来,让小小继续坐在自己的大腿上。
“杜书记呢?今天不会也要值班吧?”方明湘又问道。
过年的时候,也是领导最忙碌的时候,不但要走访困难户,还要去各地视察,特别繁忙。
“不是去你们那边了吗?”邵玉竹笑道。“你出钱搞的敬老院,已经建好了,年后就要安排人入住,镇里邀请他视察,今天正好没其它事,就去那边了。”
对于方明湘刚一赚钱,就出资建敬老院的事,她也是很敬佩的。
换成别人,估计舍不得把钱花在这样的地方。
“这么说来,是我自作自受了?”方明湘笑着自嘲了一句。
对于出钱帮助老人,她觉得理所当然,毕竟有了空间后,人生已变得不同。
赚钱这么容易,就要学着回报社会。
而农村老人这个弱势群体,也是看到勤华叔后,给了她启发。
“对了,玉竹姐。”方明湘突然想到她在图书馆工作,应该知道哪里可以查到一些资料。“如果我要查一个人的情况,你说哪里可以查到?”
白玉挂件上,只有方茂两个字。
如果是父亲祖上某个大人物,应该有希望查到。
万一是个普通人,那肯定得不到有用的信息。
不过总得试试,不是吗?
“查什么?”邵玉竹疑惑地问。
“查一个叫方茂的人。”方明湘把佩件拿下来,递到邵玉竹的手里。“这是我爸从小挂在脖子上的,上面我看到有方茂两个字,我怀疑这是我们祖上某个人的名字——”
父亲的身世,玉竹姐早知道了,也知道自己关心这个。
自己一个人查太辛苦,玉竹姐在图书馆工作,应该能帮上忙。
如果多叫几个人帮忙,希望就更加大了。
“在哪里?”邵玉竹接过玉老鼠,翻来覆去地看了一遍,没发现上面有字。
“在两只眼睛里。”方明湘突然想到字这么小,她未必看得清,又问:“字很小,家里有放大镜吗?”
“我有我有。”小小兴奋地从方明湘的怀里跳下来,跑进屋里去拿了。
“她现在在集邮,所以有一把放大镜。”邵玉竹望着女儿背景,笑着回答。
过年回娘家的时候,弟弟送了一本集邮册给女儿,还有一些邮票和集邮工具,包括放大镜和镊子什么的,女儿宝贝得要命,藏在抽屉不给别人碰一下。
没想到明湘一说要放大镜,她就马上去拿了。
“香香阿姨,给——”小小把放大镜拿过来,得意地交给方明湘,再次爬上她的膝盖。
“谢谢小小。”方明湘抱住她亲了一下,再把放大镜递给玉竹姐。
小姑娘的示威地向妈妈望了一眼,似乎母女俩闹了矛盾。
方明湘没有问为什么,只是望着邵玉竹。
邵玉竹接过来仔细看了看,发现确实有方茂两个字。
“从字体上看,像是民国早期的风格,难道方茂是那时候的人物?”她用放大镜看了几遍之后,自言自语道。
她学的是历史,对中国近代史了解得最深刻,大学时,花很长时间研究过相关的文献。
有人说,汉字字体设计最辉煌的时间段是20世纪20-40年代,那个阶段因为表现内容和变化最丰富多彩,被称为中国字体艺术的“文艺复兴”时期。
民国年间的字体设计艺术,在图书装帧设计中有着显著表现,并在书刊封面、报纸刊头、宣传标语、店铺招牌、商品广告等传播媒介中发扬光大,展现出民国早期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时代特征。
“是吗?”方明湘没想到玉竹姐这么专业,光凭这两个字,就能有这样的判断,喜出望外。
如果时间段没有弄错,那自己先前的猜测,恐怕有了个明确的答案。
因为父亲出生于解放前一两年,也就是说,如果爷爷在正常年纪生下父亲,那他应该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前后出生的。
照这样判断,那这只老鼠挂件,很有可能是太爷爷请人雕刻的,准备送给即将出生的儿子,那么方茂这两个字,极有可能是太爷爷给爷爷取的名字。
方明湘越想越激动,仿佛已经猜到了事情的真相。
“这只是我的猜测,未必准确。”邵玉竹见方明湘双眼放光,有些迟疑。“万一是民国后期雕刻的呢?毕竟后面的字体变化也不大——”
就她了解,民国后期,因为战乱,字体的变化基本上沿袭了初期的风格,没有太大的变化。
“如果这样,那就更简单了,它是爷爷请人雕刻后,准备送给父亲的。”方明湘一字一顿地回答。“也就是说,我爸的原名叫方茂。”
想到这个可能,她的双眼不受控制地起了一层薄雾。
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把流泪的冲动憋回去。
第六十八章和父亲一席话
邵玉竹望着方明湘双眼中的泪光,沉默着没有说话。
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些遗憾需要弥补,看来方爸爸的身世之痛,也影响了明湘。
“香香阿姨——”小小也感觉到了不对,伸手摸了摸方明湘的脸,不安地问:“是我把你的腿坐麻了吗?”
说完,从她的腿里跳下来,要帮她揉自己坐过的地方。
小孩子比较敏感,感受到了方明湘的难过,以为是自己长时间坐在她的腿上,让她酸麻难受。
“小小乖,阿姨没事的。”方明湘笑了笑,揉了揉她的头。
得到父亲的身世是好事,没必要难过。
“哦。”小小这才重新露出笑脸。
谢国兴一个人坐在客厅翻报纸,似乎感受到了厨房那边气氛不对,抬头望过来。
“小小,你去叫爷爷奶奶出来,我们吃饭了。”邵玉竹见饭菜做好了,把女儿支开,准备好好劝一劝方明湘。
不知道自己的身世,确实是件痛苦的事。
但是人总得活在当下,与其想这些不受自己控制的事,不如一家活得开开心心的,这比什么都重要。
“玉竹姐,谢谢你。”方明湘站起来,真诚地向她道谢。
对她来说,原先一团迷雾般的身世,现在被邵玉竹一下子理清,她感觉希望大增。
“别客气。”邵玉竹无奈地回答。“我还是希望你们别太在意这件事,毕竟要向前看,不是吗?”
大家都是聪明人,有些话点到为止就行。
“我明白。”方明湘笑道。“不过还是请玉竹姐帮我查一查,民国时间有哪些姓方的名人,说不定里面就有我要的线索,”
她一直坚信,能给孩子戴玉的,肯定不是普通人家。
而方姓不算大姓,范围不大,应该有希望查到。
“放心。”这个很容易,邵玉竹轻易答应下来。
方明湘走到客厅,在谢国兴旁边坐下来。
“怎么了?”谢国兴悄悄握住她的手,关切地问道。
“有我爷爷那方面的线索了。”方明湘简单地跟他说了说。
有时候真的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这件事会这么快揭开谜题,她也特别意外。
“如果是这样,那范围确实缩小太多了。”谢国兴一听,也为她高兴。“我这边也会发动力量,帮你一起找人,把民国时期姓方的大人物,全部找出来。”
因为这个原因,两人后面的心情特别愉悦。
吃过午饭,稍微坐了坐,准备回家。
一会儿要回乡下做客,今天轮到去大舅家吃晚饭,她们必须到场。
明天则要在小姨家吃饭,还得帮忙把宋镇长请过来,不能忘记了。
邵玉竹也没挽留,大过年的,谁都有很多应酬。
一个多小时后,两人回到了乡下。
家里没有人,爸妈和哥嫂应该已经去大舅家了。
两人简单收拾了一下,也开车去那边。
大舅家在樟塘镇南面的南堡村,因为离镇比较近,村里的条件还算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