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应了声,迅速整理好自己,打开门。
刚洗过澡,肌肤在热气晕染下白里透红,她的脸颊就像蜜桃,水嫩光滑。她信手盘起长发,几绺湿发恰好垂落在胸口的位置,贴着白皙紧致的锁骨。
萧与时将手机放在床头柜,抬头便对上这一幕。
他稍稍垂下眼帘,再度看她时,视线保持在她的脖子以上:“我刚和费恩医生通过电话,他让我给你演示一套运动按摩手法,有助于缓解韧带疼痛。”
原来如此。沈如磐是运动员,经常接受运动按摩,大方说声好。
他示意她坐到床上。
房间里暖气开的足,她穿得不多,浴袍底下春光旖旎。她犹豫拿什么东西遮挡一下,萧与时用条长毛巾盖住她的腿,既防止走光,也避免他的手直接接触她的肌肤。
他随后坐在床尾凳上,轻轻按压她膝关节周围,找到痛点,用拇食指腹做顺时针点揉。
他是个寡言少语的人,演示多,叙述少。沈如磐认真地听,也不多话。
房间的气氛很安静。
辅助按摩的步骤有点复杂,他的掌心扣着她的膝盖骨,细致缓慢运动几下,再从小腿肚一直捏揉到脚踝。
他此刻才注意到她的脚很漂亮。脚背秀气,脚趾纤细,可惜踝关节因为常年训练而微微变形。
萧与时打破沉默:“你几岁开始花样滑冰?”
“三岁。”
“这么小?”萧与时顿感意外,“三岁的孩子,骨骼和平衡能力尚在发育中。”
沈如磐颔首:“是挺小。但我的母亲说,很多著名的花样滑冰选手都是早早地接触花样滑冰,所以我也该这样。”
“你的冰鞋有合适的尺寸吗?”
他的问题有点多,像是有意闲谈,沈如磐也就配合地多说几句:“刚开始确实找不到合适的鞋,母亲一方面请人定制,一方面让我穿上厚厚的棉袜,一双套一双,把脚‘撑’大,然后对我进行启蒙训练。”
“这样做很伤脚。”
“可我那时不觉得辛苦,反而很开心。”
“为什么?你从小就喜欢花样滑冰?”
面对萧与时的询问,沈如磐想了想,诚实作答:“与其说是喜欢,倒不如说是觉得美。”
她说:“我的母亲是上世纪80年代的花样滑冰选手,虽然没有取得突出的成绩,但她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哪怕退役转型,也依然没有放弃上冰练习。我有记忆的时候,就是看着母亲滑冰。”
“冬天的北方冷得不行,但阳光一照,户外冰场闪闪发亮,冰鞋的刀刃也闪闪发亮。母亲的体态轻盈妙曼,在冰上的每一个动作都优雅美丽,整个人仿佛散发着朦胧的光芒。”
沈如磐说着,脸上露出怀念的神色:“新奇又美丽的东西,对年幼的我极具诱惑力,也是让我同意滑冰的原始动力。”
“然而,频繁的训练很快耗光了我的耐性,我有段时间特别想放弃滑冰,尤其是双腿韧带严重撕裂、被迫从单人滑转到双人滑的那个阶段。我总是问自己,滑冰的意义是什么?难道是为了母亲争夺冠军?”
那是一段特别灰暗的时期。她的双腿副韧带全部断裂,只是靠肌肉力量来控制动作。明明已经够苦了,母亲却觉得她不够卖力。
“后来呢?”萧与时问。
沈如磐看着他,稍稍停了停,继而认真地说:“后来我遇见了不错的搭档,也找到了答案。
“闪耀的体育馆,华丽的表演服,沁人心脾的音乐旋律,极具观赏性的冰上动作,无一不美;这些美丽的东西叠加起来,通过竞技的方式展现在观众面前,便汇聚成一个艺术精品、一场视觉和听觉的极致飨宴。”
“我想成为精品中的精品,也想带给观众更多更美好的飨宴。许多年后我老得滑不动了,年轻后辈回忆过去,说不定还记得我,记得我在职业生涯里对‘美’的追求,而不仅仅记得我是冠军,我是曾经的第一名。”
永远有人成为大奖赛、世锦赛、冬奥会的新晋冠军。但是,永远不会有第二个人成为沈如磐。
这是沈如磐的心声,也是她念念不忘的追求。
可是眼下她说破,萧与时长久沉默不予评论,她不禁怀疑自己话太多。
好端端的,她突然抛出长篇大论,他肯定觉得奇怪,说不定还会认为这是一个落魄的运动员的偏执。
沈如磐连忙改口:“抱歉,我——”
“我一直以为,你从巅峰跌落低谷,心有不甘,难免行事激进。即使那时费恩医生坚持为你实施手术,我始终持反对意见。”萧与时接过话。
他忽然提到过去,沈如磐一愣。
但她没有打岔,等待下文。
“我听完你刚才的自述,意识到你不仅是花样滑冰项目的世界冠军,也是‘冰上艺术家’。剥夺一个艺术家对美丽事物的追求,就像强迫一个科学家停止对学问的探索,十分残忍。”
萧与时看着她,缓缓道:“你应当有你的选择,我即便不赞同,也不该对你的选择理解肤浅。”
沈如磐听愣了。
她从巅峰状态到急转直下,再到飞来德国求医的整个过程,从未有人关怀过她的内心,更谈不上理解她的抉择。听到这样的话,她心中最脆弱的地方被打动了。
她苦笑道:“我没有你说得那么好。我确实心有不甘,孤注一掷来到德国,将手术视为最后的机会。同时我也明白,一个运动员的职业生涯极其有限,不论愿不愿意,终将谢幕……”
她的胸口泛起苦涩的滋味,咬了咬嘴唇,隔了两秒闷闷补充一句:“我是个平凡的人。我希望自己谢幕的那天,来得稍微晚一点。”
谈话至此,气氛稍稍变得沉重。
萧与时垂下眼帘,继续为她按摩。
他循序地按揉她膝关节内外的韧带,手指隔着毛巾与她的皮肤擦动。这样做有助于增加血流速度,改善因为抽筋而出现的麻木僵硬。
他的动作如此温柔细致,再开口时,声音低淡含蓄:“人的韧带就像弹簧,过度拉伸便会撕裂,勉强经过修复,弹性系数也会发生变化,留下后遗症。”
“从物理学来讲,减少不必要的机械磨损,可以维持机械动力。你要好好爱惜自己,避免不要的运动损伤,职业生涯方可延长。”他不疾不徐交待着,同时轻轻按揉她的痛点,先由轻至重20次,再由重至轻20次,最后抬头凝向她。
他的目光就像温山软水,流露出少有的柔和。虽是淡淡的一瞥,也给人一种被认真看待的感觉。
沈如磐的心中骤暖。她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从萧与时这里得到安慰。
她浅浅一笑,嘴角陷出两个小梨涡:“承你吉言。假如我有生之年还能再拿一次冠军,我首先要感谢的人便是你。”
虽是说笑,但言语间透出的自信将萧与时感染,他扬了扬唇,掀起细微的弧度:“不必感谢,赠我一场比赛入场券即可。”
沈如磐忽然觉得,这位高冷的物理学家其实不是那么难相处。
他既然说到比赛,又曾经一眼认出她的身份,肯定多多少少关注过花滑赛事。她顺势问道:“萧教授,你有没有欣赏的花样滑冰选手?我经常比赛,和各国选手碰面的机会很多,可以帮忙带签名。”
萧与时一下怔住。
沈如磐见状,以为他有了答案:“是谁?现役的、退役的,都可以。”
作者有话要说: 假期安康,谢谢各位小天使的投雷和营养液。
评论继续送红包。
+++++
其实沈如磐有追求,作者菌也有小小的追求…………有生之年能写故事的时间不多,每一个故事最终成文,都是因为自己有感而发(包括黑历史古言,囧)
第11章 你有没有欣赏的人(下)
萧与时第一次留意到花样滑冰的赛事,是六、七年前。
那时,他和科尔在暗物质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点不错的成果,受邀去欧洲五国出席学术研讨会议。
那天的情形和今夜相似,他们在伦敦转机,遇到极端天气,暂时滞留在候机室。
萧与时向来惜时,抓紧时间写报告,当他从复杂烧脑的物理公式中抬起视线,却见科尔饶有兴趣地看着墙上的电视,而电视屏幕正在重播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滑项目的比赛。
冬奥会的气氛紧张窒息,金牌的竞争又异常激烈,他默不作声观看了小半会,见到好几对组合表现亮眼,尤其是参加过两届冬奥会的俄罗斯队,以精湛的发挥拿下最高分。
这给随后上场的选手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日本、德国、法国……一线强队皆出现了严重的失误。
最后登场的,是非常年轻的中国组合。
男选手高大帅气,女选手高挑纤细,两人不论是容貌还是气质都和谐地般配。尤其是女选手,她的头发精致地盘起,簪了一朵花,服装是粉末蓝烫钻连身短裙,细节不必说,单单配色就优雅到了心里。
她立在闪闪发亮的冰面上,仅是摆出开场动作的站姿,就已沉稳柔美得像一首诗。
萧与时看一眼电视屏幕左上角的名字:ShenRupan/LuNan(沈如磐/陆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