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呆愣了一会儿,跌坐在地上,这怎么才一会,就天人两隔了呢?昨天爷俩还在一块下棋吃饭了。
他就那么坐着捂住脸,半天没动静,诊所里的气氛一时间很压抑,另外几个家属也去老爷子那边去试探他还有没有活着的迹象。等到他们都意识到老父亲确实已经去了之后。有的开始哭泣抹眼泪。
其中有个岁数比较小的,觉得心里不忿,早知道会这样就不送这来了。
他忽然指着于采蓝的鼻子说道:“不是说你是神医吗?不是说你能把人救活吗?要不是在报纸上看到你,咱们早就把爹送医院去了,要是这样,我爹他也不一定死。”
于采蓝知道他们现在情绪激动,不能用常理来要求他们。这种时候,语言过激一些其实是可以理解的。
只是那人开了头,他一个姐姐听到了,也指着于采蓝说道:“我弟说的没错,要不是看着报纸,以为我哥家附近就有个神医,能起死回生,咱们就不上这来了。那样我爹兴许就有救呢。”
袁宝坤听了,几步走过来,把于采蓝拦在他身后,说道:“能讲点理不?你家老人去世了,知道你们不好受。可也不能不讲理呀?人还没到诊所就没了,你叫咱们怎么治?再说了,脑淤血的病人根本就不能这么背着来回跑,还跑了这么远。别说不能背起来跑,就连晃一晃扳扳肩膀都不行。这事儿能怪到咱们头上吗?太不讲理了你们。”
袁宝坤说话的时候,张学峰和顺子都已经过来把于采蓝护在他们身后,他们没有袁宝坤那么能说,但护着于采蓝还是能做到的,就算那些人发疯,也不能让于采蓝挨打呀。
“你说谁不讲理呢?说谁?你再说一遍,信不信我打你?”
“都怨你们,没事上什么报纸,这不耽误事吗?”
“跟他们啰嗦什么,把这诊所给砸了?”
那一家人七嘴八舌的,都把怨气发泄到诊所头上,他们都认为是那报道误导了他们,否则就叫救护车来接老爷子了。他们却不愿意去想,是他们在老人发病后的处理方法不对。
有些人就是这样的,喜欢淡化自己的问题和错误,却最爱把过错推到别人的身上,不管这过错到底是不是别人的。这样至少能让他们心里安宁,总之不是他们的错,错都是别人的。
这些人的劣根性,让李延彬摇摇头,眼见双方都要打起来了,李延彬走过去:“都冷静一下,别动手。”
“你谁呀?有你什么事?”一个家属说道。
在诊所看病的人里边有个人是认识李延彬的,当然李延彬不认识他。
他听了那家人的话,走过来,指着李延彬说道:“他谁?市公安局的,李局,知道不?听说过没?没听说就回去打听打听。”
“公安局了不起啊,李局了不起啊?”有个家属一时还没反应过来李局啥意思,只是按着刚才的惯性说话,等说完了才意识到自己说了什么。可话已经说出了口,收都收不回来了。
旁边他姐用力拧了他一把,也提醒了他。公安没什么了不起吗?还真不是,反正不是他们小老百姓能随便挑衅的,何况他自己也知道自己这边理亏在先。
他们这么骂诊所,其实也是为了求得心里的安宁。让自己一家人少一些负罪感而已,说白了是自私自利只顾自己感受的表现。
如果没有李局在,他们还可以发泄一番,骂一会儿能怎么了,能把他们怎么地吧?
可有李局在,他们自然就不敢再无理取闹下去。都讪讪地不敢说话了。
一直呆坐在地上的那个壮汉刚才并没有说话,这时候站起来,抬头跟那几个弟妹说道:“都别说了,把咱爹抬回家去吧。”
他说话在弟妹中间有分量,再加上有李局在。,他那几个弟妹就都不敢再闹。过几分钟,那个壮汉便把已经去世的老爷子从病床上背起来,一家人先后走出了诊所。
这时候那些旁观的人指着那一家人的背影议论纷纷,七嘴八舌地说什么的都有。
有的人说:“看看,看看,这都什么人哪?一点都不讲理。明明是自己没照顾好,反而怪到大夫头上了,这也太欺负人了。”
于采蓝制止住这些人的议论:“大家都坐回去吧,事情已经过去了,大家该看病看病,该回家回家。”
然后于采蓝笑着跟李延彬说道:“谢谢李局帮我解围啊,这次来是不是找我有事?”
于采蓝说着打量着李局身边的那个人还有他身边的女士和小男孩,猜测李局是带人来找她看病的。不然他现在那么忙,怎么会在这时候过来呢?
第642章 冷哮
“看你说的,没事就不能来了?”李局开玩笑道。
“不是不能来,而是你没事也不会来,尤其是现在这个时候。”于采蓝说着,引着李局他们向靠墙那处空着的椅子上坐下。
上午他们处理了很多病人,这个点,人少了一些,才有空位坐。
旁观者们见女大夫跟李局说话如此随意,便能猜出来他们双方是熟人。
“哈哈,你没说错,还真有事。这是小金,我们局里的一员干将,他儿子病了,我就说带孩子上你这看看比较好。”
于采蓝听了马上跟小金一家人打招呼寒暄,并且朝着小金的儿子招手:“过来,让阿姨看看。”
可惜那孩子有点怕生,躲在他妈妈身后不肯出来,他跟他爸爸也不太亲近,是因为小金总是不在家的缘故。
李局这时候说了一句:“小于,你没事吧?”
于采蓝知道他指的是什么,说道:“没事,其实他们说的也不完全错,如果他们在家里等着救护车,老爷子也许还能醒过来。晚报上那个报道,我事先不知道,说的虽然是事实,却容易误导别人我有那起死回生的本事。可事实上,我就是个凡人。”
说着于采蓝摊了摊手,表示她也很无奈。李延彬安慰他:“不怪你,人哪,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也是他们没有医学常识,如果事先知道那种情况不能乱动,也许是另外一种结果了,你不用自责,跟你没关系。”
“嗯,我没事。这孩子叫聪聪是吧?聪聪过来,阿姨给看看,不然你这么病下去,你妈妈会着急的。”
聪聪妈见大夫已经叫了两次聪聪,孩子还不肯过去,便把聪聪推到于采蓝面前,轻声哄劝着:“聪聪乖,让阿姨给你看看,吃完药你就不难受了。”
聪聪想说他不想吃药,可是看到他爸爸坐在旁边瞅着他,这句话他就没敢说出口。
于采蓝看到聪聪已经吐了两次两次清稀的白痰,再听到他咳喘时喉咙里发出的哮鸣声,对他的病已经是有数了。
于采蓝先看了下他的舌苔,诊了脉,跟她望诊时所猜想的是一致的。聪聪的舌苔白滑而脉浮,于采蓝就向聪聪妈问了下聪聪是否有发热怕冷以及出汗这些情况。
问明白了之后,让张学峰做了记录,然后告诉小金夫妻俩:“这孩子是风寒引起的病,是冷哮。我给他开点小青龙汤。剂量减少了一些。这个药不要多吃,吃完我给他开的那几副,要过来复查,换成其他药调理。”
然后她又嘱咐张学峰:“你记着,小青龙汤主治的是属于寒实的喘咳,也叫冷哮。如果患者干咳无痰或者是热咳,就不可以用这个药的。记住了。”
张学峰连连答应。这些他虽然背过记过,可只有实际见过应用过,印象才会更深刻难忘。
看完聪聪的病之后,李延彬嘱咐于采蓝:“你这里如果有什么事,一定打电话给我,我能帮就帮你一把。”
“最近事情确实多了点,不会总是这样的,不过真有事的话,我会找你的,到时候可别不认账。”于采蓝说道。
送走了李延彬他们,就有几个病人和家属过来跟于采蓝说道:“大夫,刚才那家人的事,你别往心里去,到哪儿都有不讲理的人。”
“是啊是啊,大夫你别跟他们生气,不值得,谁也不是神仙,不可能什么都给他治了,要不怎么会有绝症呢?”
那些人七嘴八舌地说着,于采蓝笑着跟他们说道:“谢谢大家的好意,真的谢谢,我没事的。”
那些人这才散去,回家的回家,继续候诊的就上一边坐着去了。大夫还在忙着,不是聊天的时候。
这些人说的话,对于采蓝并非没有影响。她心理确实比一般人强大,可也不是刀枪不入,被人无理取闹时也并不是全无感觉。能有人理解她,她心理当然舒坦一点。
当她治好了一个人,给人解除了痛苦,甚至改变了整个人的命运以至于全家人的命运时,那种成就感和欣慰的心情不是金钱地位以及名气这种身外之物所能带来的。
这也是她愿意做这份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只是为了钱,那可做的事就太多了。
李延彬晚上回到家的时候,已经八点多了,见到他外甥也在,便问他:“大山,听你妈说你最近在电视台转正了,在那工作怎么样?还顺利吗?”
“还行,最近在忙一档养生节目,我在忙着找素材。”
“养生节目,是不是一礼拜一期的那个?”李延彬想起来他好像看到过那个节目,每次请一两个专家来讲讲养生方面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