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这如果是个皇子该怎么办?
乌拉那拉氏早年丧失的儿子后,便再一直无嫡子所出。为此深怕后宫有哪个女人生出来皇子,每位被皇帝宠幸过的女人,她都会想方设法的让对方喝避子汤药,要是不小心有个万一怀孕了什么的,她就则会想尽办法让对方胎死腹中。
为此,月安儿母亲一直提心吊胆的在宫中待产,毕竟想逃也逃不出去。
她一直自以为,自己没有被任何人发现,直至临盆之际,乌拉那拉氏的大宫女梨落出现,她才明白自己很久以前就被发现,只不过对方在伺机等候罢了!
梨落告诉她,她奉皇后口谕前来斩杀妖孽,若是个男妖孽,定当杀无赦。
所幸,孩子平安无事生下来后发现是个女孩。
梨落这个人到底是存着一些良知,见不是一个男婴,也松懈下来了,就由着这苦命的母女俩去了。
月安儿出生的那个夜晚,窗外月光皎洁、无风也无雨,好一个风平浪静的月光洒落满地的夜晚。
于是月安儿的母亲,借着景儿,给她取了一个诗情画意又带有平安寓意的名字。
希望她一生如月般美好皎洁、平安顺意。
月安儿也没有辜负这个名字,一直平安的长大,并且长成了一个犹如月光一般美丽白洁的一方美人。
因为母亲的奴籍,加之不被记录在册的宠幸,月安儿也是奴籍身份。但这并没有阻碍她拥有一个天真灿漫的童年,也使得她拥有了一个非常爽朗的性格。
一次意外,她在宫中,邂逅了雍正的重臣——李卫,俩人互相一见钟情。
当时的雍正虽然已经继位,当上了皇帝,但八阿哥胤禩和十四阿哥胤禵的不少势力仍然朝廷中存在,并且他们处处给雍正出难题,使得雍正在朝廷上实施一系列的措施很难。
雍正在这种情况下,选择让李卫任命职务,李卫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担任后不久便开始打击八阿哥胤禩留下的势力,一段时间后便小有所获。
所以当李卫和雍正讨要这月安儿的时候,雍正丝毫不在意的就赏了。
李卫这个人非常的聪明,他虽然没有读过多少书,但他非常的好学,总是能够虚心向一些有能力有眼力的人去请教问题,这也造就了他在处理问题上有着自己的一套办法。
当时江南一带,多有盗匪。雍正赏了这月安儿给李卫后,便派遣他前去了浙江地带剿匪。
传闻说,雍正把女儿送出宫门的那一瞬间,才知道是自己的亲生女儿。
当时的他想要追向前去,但他想到有太多的不能放下,所以最后也不过是,一个人站在城墙上望着走远的女儿很久很久。
因为月安儿是宫里出来的奴才,李家老爷子并不是特别待见,可李卫坚持要她做自己的正妻。
闹了一番后,李卫最终还是以正妻之礼娶了月安儿。
婚后夫妻俩也算琴瑟和鸣、岁月静好,但殊不知阴谋诡计正在命运的背后等待着他们。
没过多久,月安儿上街买菜的时候,就被人给迷晕了,等她醒来就发现自己被人扣在了床上……
于是有了开头那段——姜雅茹饰演的险些被强暴的那一幕。
还好李卫及时赶来,救下了月安儿,没有落下什么大祸。
但事情一件一件的接踵而来,婚后不过才一个月,月安儿就暴毙而亡……
当时的李卫没有忘记雍正给他布置下的任务,所以月安儿去的时候,李卫正好在外面执行斩杀盗贼的任务,并没有陪伴在身边。
李卫自然是不信家里说的妻子是什么重病才走得这么急的这套说辞,便开始了一系列调查。
同时有其他满族贵族的女儿和大臣的女儿,心仪李卫,为了爱情,开始与他的一起前往调查……
最终李卫发现了那些藏在背后的阴谋,斩首了当时最有名的盗贼——甘凤池,使得浙江境内安定下来。
同时他也挖掘出这盗贼身后所牵扯的朝堂势力,甚至于那阴险的后宫妇人也有牵扯,解决了这些问题后,李卫进一步的帮助雍正巩固了地位与权利。
传闻说,月安儿去世的消息传到宫中的时候,雍正背着人悄悄的在大殿之上抹了一把眼泪。
谁说天子无情?怕是天子有情,无法理清。
于是这世间权利至高无上的那个帝王,只能在那高堂之上,成为这世间最冷漠人儿。
至于那李卫后来确实也有娶妻生子,但他心底一直藏着一个人。
那个月安儿啊,他一生挥之不去、却再也够不到的白月光……
安朝暮要出演的,就是李卫心中那永远无法磨灭的白月光。
望着镜中被造型师打扮美好的自己,安朝暮很是满意,但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然后看了看自己头上金晃晃的——旗头,发现了问题的所在,就是这里。
大清入关后,清初的几任皇帝都因思及先祖在关外的辛苦打拼的日子,所以并不提倡奢靡之风,希望一切从简。
所以在清初之时,有不少的妃嫔都是好简杜奢,舍弃珠翠,改以绒花为饰。
第22章:青光淡淡。
切莫因这绒花名字普通而忽视它,其实这个绒花大有来头呢。
绒花最早始于唐朝,谐音“荣华”,全名是:南京绒花,是中华富贵文化的代表。早在唐代就已经被列为皇室贡品,后再二零零六年的时候,南京绒花被列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南京绒花的设计精美,清新淡雅或活泼秀丽,与金银点翠那些相比,当真是低调平稳中的一种独特清新美。
安朝暮庆幸自己早已有准备:还好之前查阅了不少的相关资料,提前有找师父做些符合剧组里需要的绒花饰品!
这才让自己捡漏,花剧组里的钱,穿上自己喜欢的衣服以及用自己喜欢的配饰!
安朝暮顿时的喜笑颜开:人生啊!有时候就是意想不到的、突如其来的爽快呀!
不知道她这算不算是从一个坑里爬了起来,继续勇往直前了呢?
想到这里,安朝暮便美滋滋的去选择那些配饰了。
她先是选择了一些颜色素雅的绒花做自己旗头的配饰。
路过收纳首饰的格子间里,安朝暮觉得这里面也要挑一挑。毕竟这些首饰她和她的道具组也是用很大了心的啊!
尤其是那个耳钳,可是自己可是和道具组里负责首饰的成员们,特意为《大清风云之雾里看花》花了好大的心思去准备的啊。
耳环又称为耳钳,使用极其的方便,在佩戴时不需要更换挂钩,只需要换耳坠就可以。
很多人以为耳钳这种饰物,是在乾隆皇帝在位的时候才盛行起来。
其实不然,在大清入关前,妇女们耳饰就已经流行佩戴多环,带三钳、四、五钳的比比皆是。直到入关之后,女子耳环的数量才被逐渐的固定为三钳。
一耳三钳在那个时候,是清朝非常强制性的一个规定,不管是皇后妃嫔,还是一般的满族小姐,都必须遵守。她们从生下来那一刻起,就会立即被萨满在每边耳朵上扎三个耳洞,两耳共计六耳洞,以代表具有满洲贵族血统。
身份低微的女子,是没有资格带三钳的,不过她们依旧会打六个耳洞,最前面那一个耳洞会带耳饰,其余的两个耳洞则是带着铜环。
考察了这些内容后,安朝暮和助理秦念念,特意的为这部戏里出现在宫里的丫鬟们准备了他们应该佩戴的耳环以及剩余的两个铜环。
秦念念也曾问过安朝暮:“安姐,真的要这么大肆准备吗?会不会有些铺张浪费了?”
安朝暮表示:“当然要这么准备!我们很认真的考察过历史啦!我们可是专业滴!只有这么做,我们才不辜负顾云起老板支付的购置饰品的钱!”
秦念念点了点头,想想也很有道理,于是就陪着安朝暮一起又准备了大半个月的首饰。
在此,不得不强调,汉人女子里是没有这个一耳三钳的说法。
月安儿的母亲,是个汉族女子,本只有一对耳洞,但她为了讨好满族的贵族,尤其是当今的皇上,进宫的时候,特意去两个耳朵边上扎了六个耳洞,以此来示好。
生了月安儿后,她认为女儿身上留有皇家血脉,是高贵的满族血统,纵然没有什么萨满来帮忙扎耳洞,她也要为女儿配上这血统的标识,于是月安儿在出生后就有了六个耳洞。
何谓天下父母心,看过剧本的安朝暮认为,莫过于,月安儿母亲为她付出准备的一切了。
可惜了,月安儿,命薄啊。
安朝暮对着那边成堆的首饰盒一个劲儿翻找,虽然是自己和助理挑选,甚至这里面很多都是她亲手制作的。
但要找到一个符合她心目中月安儿的耳钳,真的好难找啊!
安朝暮努力回想之前自己都有做了哪些饰品后,突然想起了那月光石。
关于月光石,安朝暮记得有个作家,写过一句很美好的句子来形容它:
——“青光淡淡如秋月,谁信寒色出石中。”
这不正代表着月安儿吗,她美貌,皎洁,纯白,谁会相信这是一个出自深宫之中卑微的宫女呢。
相似小说推荐
-
吃饱了吗 (Jilly) 晋江高积分VIP2019-6-26完结7818 14663言嘉许横行霸道多年,直到家里来了一个粉嘟嘟的小姑娘,让他照顾。第一次...
-
特别的你 完结+番外 (颜小言) 2016-11-07完结580富家千金VS穷小子对于肖晓来说,卓志是特别的人, 穷困潦倒却也才华横溢对于卓志来说,肖晓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