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敏大锅蒸上了红薯,这东西才顶饿,张茉莉刮刮手上的荞麦面粉,小心翼翼的拂在面板上,柴凤芹擀面很利落,不一会儿,切成了细长条的手擀面。
苗红红叹口气:“要是在以前,老三在城里上班,每个月有票补助,咱们还能喝点红糖水,吃点城里的糕点糖球,现在呀,想都不要想。”
苗红红一提,张茉莉也想了起来,要说以前,江文恒上班的单位是铁饭碗,这在大队里的年轻人里可是独一份,不知道多少人羡慕。
那时候两个人还没结婚,因为从小一起长大,江文恒对她倒也“照顾”,知道她吃得多,还给她带过两次挂面吃呢,不敢在家里煮,张茉莉带上自己家双耳的小铁锅出来,江文恒从厨房拿了一点盐,两个人跑到荒山上面煮面条吃。
荒山上没有人去,再安全不过了,不过在张茉莉看来,江文恒才没那么好心呢,他有小时候的把柄在她手里,为了讨好她才给她面条吃。
挂面是最好的一等粉做成的,富强粉的挂面,是目前市面上最好的面条了,也就是江文恒这种吃公家饭的能买的上。
挂面还剩下一绺,江文恒说给家里的侄子侄女吃了,这些是他留起来的。
那回吃完挂面,张茉莉晚上都没吃饭,她后妈还挺高兴,说省粮食了。江文恒抱着铁饭碗的时候,江家人没少受益,两个孩子吃上了三叔买的麦乳精,农村同龄的孩子可没见过这些。
一想这些张茉莉就觉得世事无常,现在江家可没了过去的优渥条件。
以前每家的院子后面都有一小片菜地,可最近这些年不让种了,养鸡养鸭也有限制,只能养三只,要是卖的话只能卖去指定的收购站,私下交易被抓到后果很严重。
每家都有一点自留地,这么金贵的边角,大伙都是拿来种粮食,根本不舍得种菜,江家今年的自留地种了芋头,芋头饱腹感最强,吃上一两个就撑得慌了。
柴凤芹在面汤里打了两个荷包蛋,蛋是给俩孩子吃的,大人没这待遇,张茉莉今天下午不上工,就在家里喂喂鸡,干点农活,晌午她带着两个孩子出去粘知了,一个小时粘了十几只回来。
在大队里,知了可是很紧俏的,满大队的大人孩子都盯着它,知了再小也是肉。
烧火煮面条的功夫,张茉莉用铁丝把知了串成串放在灶膛里烤,烤知了讲究火候,一不小心就全糊了,侄子侄女眼巴巴的站在厨房的门口,不停的问:“三婶,啥时候能吃知了?”
张茉莉耐心的安抚:“别着急,等烤好了先给你们吃。”
十几只知了张茉莉串成了四串,柴凤芹和吴敏说道:“我俩一口不吃,不敢吃。”
张茉莉翻翻个儿:“烤完的知了可香了,指甲盖大小的嫩肉最美味。”
第一串到了两个孩子手里,苗红红盯着看了好几眼,张茉莉摇摇头,烤完最后一串递给了苗红红:“想吃就直说。”
苗红红嘴硬:“谁想吃了?我就是好奇,没见过想瞧瞧。”
苗红红试探的摘下一只知了,烫的她摸耳朵,吃了一只后连连点头:“味道还真不错,比啃馍馍强多了。”
吴敏难以置信的说道:“红红,你胆子也不小,敢吃知了,我可不敢吃。”
苗红红听见大嫂的话,存心拿她打趣,举着知了串往上身边跑:“你没吃过,尝一口就知道了,糊糊的挺好吃。”
吴敏赶忙往外跑:“你离我远点。”
俩孩子乐得直拍手:“妈妈胆子小!”
柴凤芹无奈的摇摇头:“都是活宝,茉莉,快来帮我把面条端走,左边第三碗是你的,我多盛了几条。”
张茉莉心里暖洋洋的,她这个婆婆对她真不赖,知道她能吃,明里暗里总是照顾着她,用柴凤芹的话说,茉莉干活多,工分挣的多,多吃上两口饭,谁也别挑理。
一家人欢欢乐乐的坐炕桌上吃面条,还没吃几筷子,大队里就来了人。
第6章 名额
张茉莉挨着炕沿坐,她迅速的穿鞋往外看了看,来人是大队的会计沈叔。
江有福没动,等沈会计进了屋,跟他问了好,才慢悠悠的说道:“来我家有啥事?”
沈会计擦擦汗,跟老队长打了这么多年交道,他一瞪眼还是觉得怕得慌。
沈会计说道:“老队长,我这次过来,是为着开垦荒山的事儿。”
“开山是你们大队的事儿,现在我就是一个普通的队员,可没有插嘴的余地。”
“您看您说的,就算这官您不当了,可还是我们的老队长,关于这名额的分配……分不好怕惹出大事。”
这个烫手的山芋被扔给了沈会计,选谁不选谁都得罪人,大队里的人说了,他脑子活,又是算账的,让他管最合适,等回到家和媳妇一说,沈会计被扯着耳朵骂,说这种事别人躲都躲不开,你还自己接下来。
沈会计再懊悔也晚了,思前想后,他决定来找老队长,沈会计恳切的说道:“老队长,您就给我支个招。”
江有福放下筷子,柴凤芹也说:“当家的,你看沈会计都急成啥样了,就没有不得罪人的办法?”
“不管咋弄,都得得罪人,办法不是没有……”
江有福叹口气说道:“就按工分排吧,工分多的也说明劳动积极,开山需要多少人,就把工分高的摘出来,想必后面开山也能好好干,不过得有规定,一家只能出一个劳力,这样也能多分到几户。”
沈会计露出了笑模样:“还是老队长有办法。”
张茉莉听了公公的话,心里大喜,按照工分算的话对她可有好处,如果她没记错的话,她的工分可是排在很靠前的位置。
吴敏问:“我听说开荒山的待遇可好,工分按照平时的一倍算,而且还有点补助,咱们家能选上一个,可就好了。”
苗红红撇撇嘴:“我看哪,少不了茉莉的。”
张茉莉喜滋滋的回了屋,开荒山的情况她后来去大队问了,虽然没告诉她,可张茉莉看到了桌子上的文件,瞥了一眼,开荒山的大队队员,每个星期可以领两块豆腐的补助,另外年底分肉的时候,可以多分一斤的瘦肉。
一斤肉可也不少了,切成肉馅再放点野菜,足够包一顿饺子吃了,其他的被茶缸挡住了,张茉莉没瞧清楚,可光是这两条就足够吸引她,开山的好处多着哩。
才吃了面条,张茉莉又饿了,她摸摸肚子,像是有无数条馋虫在爬,正房的暖壶里有开水,她倒了满满一茶缸,柴凤芹瞄了一眼:“又饿了?”
张茉莉羞赧的点点头,柴凤芹趁人不注意,从厨房拿来一个玉米馍馍塞给她:“快吃吧,不然你一宿都难熬。”
茶缸里的热水冒着热腾腾的气,张茉莉从柜子里面掏出一个铁盒,里面装着麦乳精,她舀了一小勺在茶缸里,淡黄色的颗粒很快溶解在水里,端起来喝一口,丝丝的甜味在口腔里徜徉。
张茉莉忍不住感叹:真好喝!
这点麦乳精还是年初的时候,江文恒带回来的,除了分给两个孩子,他给张茉莉留了一点,张茉莉也舍不得多喝,一个月最多喝上两次。
眼看着罐子里的麦乳精越来越少,张茉莉抱着罐子,沉默的又放回柜子里,锁好后心里想,要是以后麦乳精能敞开喝,那日子该多美呢?
别说麦乳精了!现在连玉米馍馍都不能敞开吃。
不光是老江家,十里八村都是如此,虽说是比饥荒年月好一些,饿不死人,但这几年一个丰年都没有,粮食产量上不去,刨去上缴的,毛粮每人连三百斤都分不到,这怎么能够吃?
吃吃吃,每天都为填饱肚子发愁,张茉莉就特别羡慕她二嫂,苗红红人瘦吃的也少,不像她,像饿鬼投胎一样,多少东西吃进肚子,还是觉得饿。
玉米馍馍硬硬的,吃完后饥饿感才觉得缓解一些,天黑后得点煤油灯,柴凤芹过日子精打细算,一黑天就躺炕上歇着,针线活留着白天做。
张茉莉从炕边摸出一本书,是外国小说,现在严禁看这些杂书,她仅有的几本还是偷偷藏的,好在大队里不会挨家挨户搜查,听说城里有的地方,有问题的家庭,一搜查连家里的米缸都翻个遍。
书页泛起了卷边,拢共没几本,被张茉莉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张茉莉算是“不学无术”的,就是看看杂书,要是江文恒在家,看的全是课本,张茉莉好奇抢过来翻了几眼,书里全是密密麻麻的数字,高深的代数书她也看不懂。
张茉莉学历不高,可也好歹初中毕了业,比大队里的姑娘们要强一些,识文断字没问题,要知道,和她同龄的,有不少小学都没毕业,十五六就结了婚。
江文恒的书张茉莉没兴趣看,她掌着煤油灯翻了两页小说,看着摇曳的烛火,舍不得煤油,轻轻吹灭了油灯。
也不知道江文恒什么时候回来,张茉莉嘟囔了一句。
她掰着手指头算算日子,江文恒最多还有一个月,就该回家了吧,走之前他可是承诺过给她带吃的回来,也不知道会带啥。
家里有俩个孩子两个老人,好东西都要紧着他们,江文恒每次都是偷偷给她留点,柴凤芹心里明镜儿似的,说老三买的东西,给媳妇吃点也没啥,不用偷偷摸摸的。老大家有孩子沾了光,自然不会说什么,也就是苗红红酸溜溜的提上两句,张茉莉也没放在心上。
相似小说推荐
-
80年代外星人的舒心生活 (海边的橘子树) 2019-3-12完结3161179几个穷逼外星人,在八十年代,过起了家长里短的甜心小日子……种田文美食甜文...
-
吃饱了吗 (Jilly) 晋江高积分VIP2019-6-26完结7818 14663言嘉许横行霸道多年,直到家里来了一个粉嘟嘟的小姑娘,让他照顾。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