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文恒回来的越来越晚了,和他一起生活了这么久,张茉莉对他有点了解,最近一定是不顺利。
宣发部门的部长被带走调查了,就是江文恒的顶头上司,张茉莉还见过一次,是一个和善的胖子,对部门里的下属也很照顾,是个老好人,他被带走,不知道江文恒有没有危险。
江文恒说:“听说是家庭成分的问题。”
张茉莉一个哆嗦:“那还能放回来吗?”
江文恒摇摇头:“不知道,厂里已经派别人来接管我们部门了。”
不光是江文恒部门,其他的部门也被带走了一些人,这件事一直持续了小一个月才收尾。
厂区的红卫兵撤走的那一刻,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楼道里也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曹婶第一时间来找张茉莉:“可憋死我了,这些天我们一家子连门都不敢出,生怕找晦气,俩孩子被我骂个够呛。”
谁家不是?小心翼翼生活的日子,可太难受了。
这次“扫荡”结束后,厂里也没恢复以前的生机,很多家属在厂区闹事,让厂里的领导给个公道,说自己家男人是冤枉的。
有关大运动,厂里的领导也自身难保,一点办法都没有,至于孰是孰非,他们也不清楚。
张茉莉去食堂打饭,一路上遇见哭啼不止的人,难免会动恻隐之心,当初江文恒闲在家里时,她也难受了一段日子,替他觉得委屈。
喇叭里的广播很刺耳,张茉莉掏掏耳朵,选择无视它,今天要认真思考一下吃点什么,张茉莉决定去楼上点个小炒菜,算是庆祝了,晚上再去看一场电影。
周末要回大队去,张茉莉提早就和苗红红商量好了,如果百货商店有货的话,就替她买一盒奶粉回来。
奶粉是特有的供需物品,一般人买不到,苗红红在大队里买了证明交给张茉莉,得拿着这个证明才行。
好在百货商店里有自己人,章小青帮着盯了一个多月,在商店有新的奶粉上架之后,替苗红红抢下了一罐。
张茉莉回去发现,村里也没比厂区好哪去,他们大队算是好的,隔壁大队,被抓走了好几家,扣了各式各样的帽子,其中有两个搞破鞋的,男女脖子上各挂着一只鞋游街,围观的人群把烂菜叶子往人身上扔,家里大人看着孩子,不让出去看,说看了长针眼。
吴敏和苗红红除了下地干活也不离开家,苗红红害怕的拍拍胸脯:“咱们村的老地主,又被抓起来□□了,听说想在棚子里上吊,被人救了下来,蒋叔过去劝了半天。”
张茉莉问:“那我家呢?”
苗红红回道:“你家怕啥?早就摘了富农的帽子,顶多就是下中农,是贫苦百姓,这社会还能连穷人也批吗?”
这倒是,她家已经摘了帽子,幸亏张家人有先见之明,提前变卖了土地,不然现在的境况可就惨咯。
吴敏挑豆子里的碎石子:“这俩月跟疯了一样,不少年轻的孩子都戴上了红袖标闹了起来,地也不种了,工分也不要了。”
怪不得,张茉莉回来的时候,就瞅见了穿着破旧的绿军装的小青年,眼睛滴溜溜的盯着过往的人。
连人情味最浓的农村都已经这样,更别说城里了,张茉莉怕家里人担心,就没提厂区的事。
第52章 流水账
张茉莉每星期都会买报纸看, 虽然没有收音机, 也能知道最近的大事变化。
本来她自己是不关心这些的, 可平时闲着的时间多, 看看新闻和大事, 和江文恒也有的聊。
江文恒单位统一定报纸, 大家互相传着看, 种类可比外面要多,号称要思想进步。
厂区是一个微型的社会,这里能提供人的一切衣食住行, 几乎可以不出去,就能买到需要的所有东西。
张茉莉来了有一段时间了,也认识一些人, 女人之间话多, 开始瞅着眼熟,一来二去就能搭上几句话。
张茉莉发现, 厂区职工的女家属里, 有一部分是有工作的, 和男人一样, 领着正式工资, 不过这样的女同志, 全都是城里户口。
和张茉莉一样没工作的,也都是从农村过来的,平时在家里带孩子, 做做家务, 一个男人撑起一个家,要是家里孩子一多,生活也是捉襟见肘。
相对于这样的家庭,她和江文恒两个人花这点工资,算是很富裕的了。不过张茉莉想想,她吃的这么多,和多养一个孩子也没分别。
张茉莉发现,城里人生孩子比农村人要少一些,在她们大队,一家有四五个孩子很正常,多的甚至有□□个,孩子难养,有时候得一场病,孩子就留不住了,多儿多女多兴旺,大家都是秉承着这样的想法过日子。
吴敏生了俩孩子,现在也是儿女双全了,可这怎么够?孩子多了,每年分的粮食也多,孩子一落地就有粮食分,以后长大了还能当劳动力,吴敏说,最少还得再生两个。
在城里,夫妻俩一般就是有俩仨孩子,超过四个,就已经是很多了。
不过张茉莉一琢磨,也就明白了,城里人忙,尤其是有工作的女同志,哪里有那么多精力生孩子?不像农村人皮实,快生了还下地干活,什么都不耽误。
张茉莉这人话多,也容易相处,不是一个讨人厌的,很快就和同楼的女同志们打成一片。
住在这个楼里的,都是还没分房、有家有口的。他们大部分年纪相仿,二三十岁上下,用他们的话说:要是工龄长的,哪里还能没房住?
提到房,他们厂里的职工那么多,分到房的也没有几个,至于自己买……冤大头才自己买房,曹婶这么和她说的。
一家几口挤在十几平米的房子里,一生活就是很多年,对于习惯了农村大院子的张茉莉来说,实在是难以想象。
像章小青结婚就不用考虑这些问题,她对象是城里人,家里好几辈人都在这,房子足够住,听说等他们结婚之后,把胡同里的一处平房给他们当婚房,别看现在大伙都想往楼房里搬,市里胡同的平房,一般人也羡慕的不得了,关起门来自己就是一家,跑跑跳跳怎么都行,比楼房要自在。
因为住的地方不用发愁,章小青走路都轻快了几分,章小青这时才觉得她妈说的对:不让你结婚,是为了你好,等到了城里,啥样的找不到?
章小青的婚房张茉莉去过一次,章小青送东西过去,正好张茉莉也在,俩人一起背了过去,下个月就结婚,相亲认识的结婚都快,她俩这还算相处了一段时间了,双方谈不上知根知底,但也多少有点了解,脾气秉性清楚一些。
章小青年纪不算小了,她爹妈也着急,双方一拍即合,找了个好日子就打算结婚。
男方家条件好,结婚打算好好办一下,请亲戚朋友吃个饭。
章小青的婚房离百货商店很近,走路十几分钟就能到,现在她每天中午带了饭在百货商店吃,还得在煤炉上热饭,以后就不用发愁了,中午可以回家吃。
大红的被面一看就是好料子,章小青她妈提前弹好了几床被子,另外还有一辆自行车,这年头能陪嫁自行车的,那可是条件非常好了,嫁过去底气更足。
人家男方也准备了缝纫机和收音机,手表不用买,俩人都戴着呢。
张茉莉忍不住咂舌,人比人气死人,现在穷苦的人不少,可条件好的也多,像章小青这样结婚的排场,十里八村也寻不出第二个。
结婚四大件,他们全都占上了!这以后得是多幸福的日子?
张茉莉回家以后和江文恒念叨:“文恒,你说小青命可真好,工作好,人漂亮,嫁的也好。”
江文恒沉默片刻:“你嫁的也好。”
“哼,不要脸。”
江文恒评上了先进,也没什么大的奖励,就是发了一点细粮和豆油,一分钱都没多给。
可这是一份荣誉呀!名字在宣传栏贴着呢,张茉莉与有荣焉。
先进员工江文恒的工资,随着厂子的普遍调整,涨了一块五。
不要小看着一块五,一年就是十八块钱,十八块钱什么概念?猪肉八毛钱一斤,这可就是二十多斤猪肉的钱!
涨工资以后,权当是以后买猪肉不花钱了。肚子里有了油水,张茉莉也不像以前那么馋嘴。
每个月肉食的供应不算多,可也能打打牙祭,副食品能买到豆腐、糕点,饼干还有罐头,要是运气好,能买到铁皮的鱼肉罐头呢,听说军队吃的就是这种的。
江文恒每个月供应的粮食里,搭配百分之四十的粗粮,粗细搭配着,才能够吃,水果店有厄瓜多尔香蕉,这种香蕉不用票,是敞开供应的,量很大,就是价格贵上三分之一。
平时也吃不上什么水果,既然不要票,买了也很划算,张茉莉去买了两斤香蕉回来,黄灿灿的香蕉表面一点黑点都没有,很新鲜。
这个月的烟票张茉莉借给了曹婶,她要送礼,烟票不够,正攒着呢,等之后手头松快的时候再还。
城里这种借烟票酒票的事很常见,每个月的供应少,有用不完的,有不够用的,互相这样调剂一下。
黑市城里听说有,但张茉莉没见过,这样神秘的地方,也不是谁都能知道的,毕竟担着很大的风险。
相似小说推荐
-
80年代外星人的舒心生活 (海边的橘子树) 2019-3-12完结3161179几个穷逼外星人,在八十年代,过起了家长里短的甜心小日子……种田文美食甜文...
-
吃饱了吗 (Jilly) 晋江高积分VIP2019-6-26完结7818 14663言嘉许横行霸道多年,直到家里来了一个粉嘟嘟的小姑娘,让他照顾。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