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庆国道:“最好是还能接着卖,当初是我们发动大家养羊的,包括永胜家,现在都不做别的了,专门跟着我们卖羊,要是一下子不收他们的羊了,损失就大了,集市上能卖掉的数量有限,很难卖掉。”
李秀英有点着急:“能找到人收当然好,但也要做好不能卖的心理准备,硬扛咱们也扛不动啊。”
苏永胜是完全想不出办法来的,就指着唐庆国出主意。苏小芹和唐颖也跟着着急起来,但他们小小年纪也不可能有什么好办法,都着急地盯着几个大人。
唐嘉木同意唐庆国所说的,既然当初是自己发动大家养羊,现在遇到了困难就得去解决,他说道:“我同意我爹的意见,一定要找到解决的办法,村民们的羊咱们还得继续收,很多人家也是相信咱们才把羊越养越多的,既然是咱们发起的,那咱们就有责任解决卖羊的事情。”
大家看着他,期盼着他像往常一样能说出几个好办法来。
他继续道:“要是能找到像杨老板那样的买羊人最好,要是找不到,就想别的办法。目的其实就是把收来的羊再换成钱,活羊卖不了,还可以想办法卖羊肉,生肉再卖不了还可以卖熟肉,只要能把羊卖掉就好了。”
唐庆国似乎看到了希望,道:“阿木还是你思路广一些,那要不这样吧,我先打几个电话问问几个朋友,看有没有什么门路能找到买羊的人,要是能找到,价格也不错,咱们再接着卖,要是没有,就得试试卖羊肉的办法了。永胜你觉得怎么样?”
看到了希望,不用再干着急,苏永胜心情轻松了不少:“庆国,我脑子笨,也没什么更好的办法,这件事还是听你的,你说怎么办我就怎么办。”
唐庆国自打搞了茶叶合作社,又经常开车到处去拉货以来,在外面也多少认识了一些朋友。现在家里又装上了座机电话,跟外面的朋友联络也方便,遇到困难可以随时找朋友帮忙。
他本来就是一个人缘比较好的人,现在多少也算是一个生意人了,更加意识到了人脉资源的重要性。
为了平时方便,他们家的座机摆在了小商店里,唐庆国站起来就要去打电话,几个人就在堂屋等他。
事情似乎看到了转机,堂屋里的气氛也轻松了许多,苏永胜夸赞唐嘉木:“嘉木还是你脑子活,我家强强要是有你一半聪明我就心满意足了。”
唐嘉木道:“永胜叔,也不能这么说,大家各有长短,强强也有他的优点,他做事认真踏实,以后能做精细活,没什么不好的。并且小芹又聪明,以后他俩一个踏实能干一个聪明伶俐,您就等着享福吧。”
看唐嘉木夸苏小芹聪明,唐颖在旁边用肘轻轻肘了一下苏小芹,本来还没什么的苏小芹被她这么一肘,脸上就瞬间泛红,唐颖却在旁边偷笑。
唐嘉木只好瞪一眼唐颖,赶紧换了个话题,他这个妹妹,惹不起。
十几分钟后唐庆国就回来了,他一进堂屋,大家就能看出来,这一次他的朋友并没有能够直接给他帮上忙。
唐庆国坐回凳子上:“看来这回咱们很可能真要卖羊肉了。明天我去镇上批发货,再打听打听吧,再不行就得抓紧时间想别的办法。”
苏永胜心里又不踏实起来:“庆国,那我明天跟你去吧,虽然我也想不出什么办法来,但说不定也能帮帮忙啥的。”
唐庆国安慰他:“永胜,你不用去,明天还有人赶羊来给咱们,你就照常收羊,你放心,我一定能解决这件事的。”
“那好吧。”苏永胜叹气道。
唐嘉木觉得自己得跟父亲一块去,帮着出出主意:“爹,明天我跟您去。”
唐庆国正有此意:“好,你跟我去吧。”
苏永胜也道:“你们父子俩一起也好,两个人更能想出办法来。”
事情暂且商量至此,苏永胜还得回去继续忙收羊,他带着苏小芹回郑家村。
路上苏永胜再次感叹:“唐庆国有这么个儿子,还真是有福气,他自己本来就能干,现在儿子又这么聪明,真是虎…虎什么来着…”
“如虎添翼。”苏小芹帮他补充道:“嘉木哥一直都很聪明啊,从小学习就好。并且小颖说了,庆国伯伯从一开始卖羊,再到后来开商店,买车,搞合作社,还有现在烤蘑菇卖,都是嘉木哥给出的主意呢。”
苏永胜疑惑:“你说怎么会有这么聪明的小孩啊?”
“……”,这个问题苏小芹表示她也回答不上来:“所以您就别老拿我哥跟嘉木哥做比较了,这样对我哥也不公平。”
“嗯,不比了,你哥还没你聪明呢。”
“……”,苏小芹再次没法接话,这好像也是一种对比吧,她换了一下话题:“爹,这次咱们虽然遇到了一点困难,但有庆国伯伯和嘉木哥去想办法,一定能解决好的,您就放心吧,好好收羊就是了。”
第42章
唐庆国要去镇上批发商品, 更重要的是要想办法解决卖羊的问题, 唐嘉木跟父亲一起去。
两个人起了个大早,现在不但山里通了公路,连原来榕树村到镇上这一段公路路况都比以前好了许多。从家里一路开车到镇上, 比以前走路快出两个小时都不止, 他们到达镇上时街上的早点摊子都还没撤走。
唐庆国第一时间把商品批发好放到车上,父子两就一心扎在寻找卖羊新出口的事情上来。
他们先整理了一下思路,决定先找认识的人打听有没有人做羊生意的, 再看有没有合作的机会。
他们在镇上认识的人也不多,很快就能走访完,除了有一个人还给他们推荐杨利国外, 再没有人认识有做羊生意的了。
看来只剩下最后一条路了——卖羊肉。
因为羊肉不属于当地人主要消费的肉类,所以镇上还真没有专门卖羊肉的铺子,顶多在赶集天会有人杀一两只来卖, 由此也可见通常羊肉的销量也很低。
这让唐庆国对卖羊肉也有点没信心,害怕没销路。不过唐嘉木倒觉得这正好是一个机会, 没有市场就要挖掘市场,市场空白有可能往往就是一个巨大的商机。
他对父亲道:“爹, 您现在应该也体会到了,其实市场上没有不一定代表没办法做,就像李睿他爹跟咱们合作卖蘑菇一样,以前没人做, 大家都觉得没人吃, 现在他家做了, 生意却很好。”
唐庆国道:“现在每家餐馆都有羊肉相关的菜呢,赶集天也有羊肉汤锅卖,咱们羊太多了,光靠餐馆和小汤锅店解决不了问题的。”
唐嘉木说:“爹,咱们这一带羊肉的吃法都很单一,基本上就是一锅炖,再没别的吃法了,您还见过有人有别的吃法吗?”
唐庆国道:“羊肉一直都是这么吃的啊,你意思是咱们再搞他几种吃法出来?”
“是啊,咱们去新华书店看看吧,兴许会有介绍羊肉吃法的书卖呢。”唐嘉木提议道。
“啊?”唐庆国万万没想到今天还会去新华书店那种地方:“会有吗?”
“去看看就知道了。”
两人来到新华书店,倒是有一些介绍做菜的书籍,不过还真没找到做羊肉的。
不过对于唐嘉木来说,搞出几种羊肉的吃法完全没压力,他上辈子在北方上的大学,羊肉也没少吃,今天要来新华书店也是希望能找到现成的理论支撑,给父亲一个定心丸,同时也为了到时候自己做出各种羊肉的吃法时,不至于让父亲感到很奇怪。
既然没找到有书卖,那就只能拿别的书融会贯通了,他挑了一本介绍做荤菜的书打算买回去,跟父亲道:“爹,虽然没找到做羊肉的书,但是不管哪方面的知识都是可以通用的,这本书买回去我晚上研究研究,明天咱们就宰一只羊,我有信心做出几样你们没吃过的羊肉来,味道还包你们满意。”
唐庆国将信将疑:“你真那么有把握?羊肉看起来可没蘑菇那么简单啊。”
唐嘉木开玩笑道:“有把握,我毕竟是遗传了我妈的大厨基因的。”
买了书,两人准备开车回去,唐庆国道:“光做出几样菜也不行啊,还得想办法卖才行。”
“是啊爹”唐嘉木道:“羊肉做成功以后还很多事情呢,租门面,买厨具,开业卖羊肉,又得靠您了。”
“人手不够。”唐庆国愁得叹气,“真是让人发愁。”
如果真要自己开店,人手还真是个大问题,唐嘉木道:“爹,一步一步来吧,人手的问题大不了再找人。”
……
两人回家,先去郑家村找苏永胜。
苏永胜见他们来了,心想一定是找到出路了,喜出望外。
没想到唐庆国见到他时第一句话却是:“永胜,牵一只羊来,我带回我家去,明天杀羊吃,你们早一点到我家里来。”
苏永胜一听更加确信问题得以解决了:“啊?明天要庆祝一下?有人来卖羊怎么办。”
唐庆国没正面回答,只道:“有人来了没见到你就会把羊赶我家里去的,再说他们也会给我打电话。”
“哦,好。”苏永胜答应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