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得不说,传销模式风靡多年是有道理的。
哪怕宋桐琴再不学无术,涉及到赚钱,脑袋也难得灵光了一回。听着董宇的话,她呼吸越来越急促,眼睛越瞪越大:“这是真的吗?”
董宇斩钉截铁:“是真的。”
宋桐琴目光火热。
她已经听明白了。
这个销售模式说白了就是靠人脉。只要你能拉来足够多的人脉,让拉进来的下线继续发展下线,理论上她就可以坐在家里等金山掉下来了。
对于别人来说,人脉可能是最难的东西。
但对宋家来说,人脉恰恰是她最能够拿出来的东西了。那些故交旧友或许不愿意趟宋家这趟浑水,但也不会真的绝情到不理她。
若是她真的决定要做,利用宋家过去积攒的人脉,恐怕几天就能够赚得盆满盈钵!
宋桐琴觉得她心跳的有些快。
董宇却在这时候道:“不过,宋小姐,我有句话得说,虽然这销售模式听起来挺好的。但……”
如一盆冷水浇下来,宋桐琴瞬间清醒了:“你继续说。”
董宇继续道:“但我还是得提醒您,这娃娃金是市面上没出现过的东西。明天才能正式面市。在这之前,谁也不知道这产品会怎么样。所以,这东西能不能赚钱,我也不能打包票。”
最高明的推销不是一味地将自己的产品吹得天花乱坠,而是要在其中掺杂一两点缺点,让顾客觉得真实可信。
董宇现在便是如此。
宋桐琴看起来挺蠢。可再蠢的人都有一时聪明的时候。骗人最忌将人当傻瓜糊弄,否则闹到最后就会发现最大的傻瓜是自己。
董宇故意说出娃娃金的隐患,就是要取得宋桐琴的信任。
取得信任才方便下一步坑蒙拐骗嘛。
宋桐琴果然愣了一下,迟疑道:“还没有正式开始售卖?”
“宋小姐,要是真开始售卖了。”董宇‘苦笑’,“这么好的东西,还能有我的份吗?”
“我是打定主意已经掺和进去了。反正我穷得很,也没什么钱,就当进去玩玩,真弄不到钱也没什么损失。”
“倒是您,宋小姐,您和我不一样。所以我得提醒你一句。”
这番话听起来十分真诚。真诚正是董宇的憨厚人设的重点。这些话是他必须说的。哪怕宋桐琴因此拒绝也不要紧。
童小姐早就料到宋桐琴不会一次答应了。
而且,若是宋桐琴现在答应,他们反而不太好下手。得缓几天让宋桐琴看到娃娃金的火热,勾起她的心思才行。
“你这个人倒也诚实。”宋桐琴沉思起来,望着董宇,眸子里有些水雾闪过:“没有为了钱来糊弄我。”
“还记得提醒我这里面的危险。”
这个人真是喜欢她喜欢惨了啊,愿意克制贪欲来帮她示警,为人还这么憨厚老实。
只有一点。
他是个农民,配不上她。
董宇被宋桐琴目光看得背后直生冷汗,总觉得身上毛毛的。究竟有哪里不对劲呢?不管了。他抖抖身上的鸡皮疙瘩,憨憨一笑。
“其实我就是觉得,拉人做生意也要讲良心。”
这话一下就触动了宋桐琴。她望着董宇,认真地道:“你很好。现在像你这样城市讲良心的人不多了。”
董宇被夸得冷汗直冒,干笑着。
宋桐琴望着董宇,权衡着娃娃金的利弊。诚然,她被娃娃金的利润打动了。若是在以前,她恐怕立刻就热火朝天地投钱进去了。
但现在不行……
宋家现在太脆弱了,经不起一点打击。
她不能冒险。哪怕前面摆着一座金山。她也要克制住自己才行。现在除了一蹶不振的二伯,远在沿海执行任务的宋武哥哥,宋家只有她了。
她得为宋家考虑。
“可惜了……”她轻声道。
董宇假意疑惑地望着她:“宋小姐,您是有了决断了吗?”
“这么好的事情还记着我。真是多亏你了。”宋桐琴含情脉脉地望着董宇,试图用眼神传达出她的无限柔情。
虽然她是绝对不会和一个农村人处对象的,但董宇很有用,她必须勾着他,不能让他跑了。
直接表露又太过分掉身价了, 她决定用眼神示爱。
董宇既然喜欢她,这种有情人间的心有灵犀,他一定会懂得吧。
望着宋桐琴越来越诡异的目光,董宇浑身发毛。他忽然想到了一件事。
那天半夜,那个醉酒的男人喊宋桐琴女鬼来着!
听说有些人天生就有阴阳眼,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我滴个老天爷啊,宋桐琴这该不会是被女鬼上身,突然发病了吧?
我勒个乖乖嘞!
救命啊!
只觉得放够了电,足够让董宇感受到自己的似水柔情了。宋桐琴缓缓地道:“但是这件事,我不能冒险。娃娃金,暂时没看到成绩之前,我是不能掺和了。”
董宇松了口气!谈生意好。谈生意好。千万别那么盯着他了。他元阳未泄,听说最招女鬼喜欢了,可不能栽在这儿了!
好在董宇敬业,忙又憨厚地迟疑道:“错过这个机会,等娃娃金卖出来以后,再想加入就难了。”
宋桐琴摇摇头。
一个刚出生的小饮料而已,能不能活过一个月还难说呢,还能让她后悔不成?又不是人人都是童秀,有她的点金术,连瓜子都能卖得全国火爆。
一个普通的小品牌而已,丢了也便丢了。
她宋桐琴不是没见过好东西的人。
见事情往预计的方向走,董宇终于松了口气。怕宋桐琴又女鬼上身,他啰嗦了两声就跑了,心里只有一个念头。
赶明儿一定要去慈缘寺求个防女鬼的符!
第三百四十五章 娃娃金的风暴1
时间倒回一个星期。还有一个月,娃娃金就要面市了。包括童秀在内的一群人都在为这一款小小的饮料奔波揪心着。
5月初,《京城日报》等多家报纸上出现了一些学者关于国内儿童营养调查的报告。
报告里面显示,国内七成儿童成长过程中营养是不足够的。钙铁锌镁蛋白质等摄入量都大大不如米国和霓虹岛国。
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华国儿童的平均身高就比不上米国人,甚至比不上同为黄种人的霓虹人。
唯一的办法就是为孩子补充营养。
这些文章自然是简文斌的功劳。他父母都是旅美博士,回国建设祖国的,身边有一群专精各个领域的高级知识分子。
初次面报的第一篇文章就出自简文斌父亲的一个大学同窗之手。
而且不同于一些广告的故意夸大与危言耸听,这些都是逻辑严密、数据严谨的论文,里面所涉及的内容都是真实可信的,可以直接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
童秀做的只是将它们原封不动地搬上了报纸。
越是这样,反倒显得愈发可信。
尤其是关于三国儿童身高的对比,让一些国人父母开始愤怒以及不甘了,比不过米国人就算了,居然比不过霓虹人?
少年强则国强。
再穷不能穷孩子。
华国人朴素的传统观念里就将后代看得无比重要。计划生育实施后,一家只有一个或两个孩子,那更是看得和宝贝疙瘩似的,哪儿能不精心注意着。
看到报纸上这些报道后,几乎是所有的家长都腾起了一个念头——一定要想法设法给孩子补充营养。
就在这个情绪里,《京城日报》等多家报纸上又悄无声息地刊载了一个新广告和一句朗朗上口的广告词:娃娃金——孩子吃得香,营养自然棒!
简洁明了的广告语,立刻吸引了无数父母的关注。哪怕能够猜到这其中有广告的痕迹,拳拳爱子心还是让他们记住了这个品牌。
紧接着……
几乎同一瞬间,大街小巷的便利店里都在店里最显眼的地方摆在了一个圆嘟嘟粉.嫩.嫩的饮料瓶,上面写着三个大字——娃娃金。
如人参宝宝般憨态可掬的胖墩墩的矮胖身形,加上上面画着一个笑得可开心了的肥嘟嘟的小婴儿,瞧着就让人喜欢。
这让许多看到的孩子和家长都挪不开眼。
“爸爸,我要喝那个……”
“妈妈,我想要那个……”
“孩子他爸,这个说能给孩子补营养,咱们买一瓶试试吧。”
……
再好的宣传,若是落不到实地,或者说顾客们买不到,这宣传也就大打折扣,直接点说,就是根本没用。
在后世网络销售平台尚未搭建起来前,如何构建迅捷、覆盖率广的销售网络一直是困扰许多大品牌的弊病。
比如娃X哈的董事长宗X后在创业初期,娃X哈尚未打开生面时,为了让一些商店摆上自己的商品,不惜花一天时间来打遍那些实体经销店的电话,追着问:“你们店里有没有娃X哈?”,营造一种娃X哈已经很火爆的错觉,才能让经销商主动进货。
这时,就不得不赞一句童秀的高瞻远瞩。
她之前通过妹儿瓜子铺建的全国性的,最完整、最密集的经销网络已经初步展现出其优越性。
娃娃金面市当天,全国几乎一大半的地方的商店货架上都摆上了这个产品,将之送到了最广大的消费者面前。
在八十年代,除了国家强制销售的国营企业的产品,几乎没有民营企业能够做到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