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五零致富经/重生之娇宠小军妻 (黑鱼精)


  陆拥军跟他们比,就是活脱脱的人生赢家。
  所以她们敢这么提无理要求,也有故意找何小西的麻烦的原因。
  无非看到陆拥军跟屁股上绑了钻天猴似的,这几年蹿升得太快了,招人恨。
  尤其是高炮团那边昔日的一些熟识的人。
  在他们的印象里,一时半会还没办法把他跟直属团团长画上等号,对陆拥军的印象还没转变过来。
  在他们的认知里陆拥军还是那个得罪了人,被排挤到这儿来的可怜虫。
  也就是他的每一步晋升都是靠扎实的军功垒起来的,没有任何水分,所以恨归恨,却没办法背后搞小动作。
  反而是定海那些见到过陆拥军化茧成蝶式蜕变的战友,才不会瞧轻他。
  何小西能感受到来自一些人的敌视,不过尚未分析出来原因。
  第二日,陆拥军就去了师部。
  这件事情不能再拖了,再拖下去,说不定会影响他闺女的学习。
  影响她闺女的学习,就会影响他媳妇的心情。
  他现在回家都得收敛起大嗓门,得柔声细语的说话。
  王副政委分管这种事情。
  虽然跟陆拥军打交道不多,但是对他家属印象深刻,特别是对何小西发明的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惩罚法。
  那个惩罚法推而广之之后,大院里的淘气小子们老实多了,祸害东西的变少了。
  “陆拥军同志,坐。”语气稔熟。
  “过来是有什么事吧?”
  “是。”
  “我爱人之前买了一台缝纫机,咱们大院里缝纫机少,许多军嫂做衣服不方便,她就把缝纫机放到礼堂里供大家使用……。”
  先把何小西方便军嫂们的行为说了一下。
  然后接着道:“前些日子礼堂里因为几个孩子调皮,缝纫机被烧坏了,我爱人让我来问问这件事情怎么处理?”
  其他军嫂不知道陆拥军家的实际情况,师部这边不会不知道。
  不然也不会装聋作哑,一直不提关于缝纫机的赔偿问题。
  财大气粗的何小西会因为一台缝纫机让陆拥军专程来问?
  王副政委肯定不相信。
  或许是因为铁骨柔情,部队在处理军属的问题的时候,不会像处理军人那样铁血,甚至于有些优柔寡断。
  尤其是涉及到财物的纠纷。
  如今的军人工资还没有优势,有些来自于农村或来自于老区的军人,一个人的工资要管着一大家子人。
  这也是为什么大院里没有太多缝纫机的原因。
  有缝纫机的也一般是级别高一些的军官,让低级别的军官的家属到领导家敲门借缝纫机?除非是直属上级,不然一般人不愿意去。
  一般也不愿意去下属家去借。
  里头的道道太多了,所以何小西的缝纫机特别受欢迎。
  不过既然何小西让陆拥军来问了,师部这边就就不能再装聋作哑。
  王副政委问:“我会尽快跟那几个孩子的家长谈谈,尽快拿出一个处理意见。”
  王副政委没问何小西突然转变态度的原因,陆拥军也矢口不提李、张两位军嫂倒打一耙。
  不到万不得已这种告状的事不能做,做了就落于下乘了,领导的感观一下子就不好了。
  万一领导去问了对方,对方咬死口否认,就成了罗生门了。
  如果领导问对方,对方还是这样坚持就更好了,对方改口就照着改口办,也没有吃亏。
  陆拥军和何小西商量了才过来的,这样是慎重考虑过的。
  王副政委答应的爽快,陆拥军就照着商量好的说:“旧缝纫机也还能卖些钱,我们再吃点亏也行,这件事情尽快解决,不然大家都不得安生。”
  说得话中有话。
  王副政委联想到陆拥军跟杨铁军的关系,就大概知道这事该怎么处理了。
  王副政委是依次找到几位军嫂谈话的。
  按照各自丈夫的级别来定先后,而不是按照几个孩子的责任轻重。
  这也是一种处理的原则,职务越高,责任越重,需要付出的越多。
  因为何小西的让步,需要赔付的金额小多了,就是让级别高的多承担一些,也比原本应该承担的要少。
  这样处理是王副政委的一番好意。
  偏偏有人不领情。
  做为这样处理的受益人之一,吴营长不知道其中还有这些事,答应的十分爽快。
  吴营长不仅不知道他妻子倒打一耙的事,之前他儿子在煤球炉上烧子弹头的事他也不知道。
  自己放松了对妻子儿女的照管,就别怪养出个坑爹货。
  李月华就蠢多了,郑大河已经同意了王副政委的处理意见,回家找她拿钱。
  钱没要到,还被她撒泼打滚的骂走了。
  骂走了丈夫,就找到了师部,把张桂花教她的那些歪理讲给王副政委听:“凭什么让我们赔她钱?
  不是她何小西把私人的物品放在礼堂里,占用部队的地方,我们几家的孩子想点火也点不着啊!”


第975章 傻人有傻福
  王副政委就是怕这事跟军嫂们说,有些人夹缠不清跟他闹腾上,才找的几个孩子的父亲说话。
  不是糖果那帮孩子偷鸡那会,事情小,陆拥军又在国外鞭长莫及,才通知了何小西去处理。
  王副政委这些年打过交道的军嫂不少,但是像李月华这么蛮不讲理的,还是头一回见到。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这话到了李月华这儿得改改,兵遇到李月华也招架不住。
  王副政委算是长了见识了,以往那些跟丈夫吵架找来要组织给撑腰的军嫂们,他就觉得十分难处理。
  现在看来,跟李月华比起来那些算什么啊?说是小巫见大巫都小看了她。
  也知道了事情本来都暂时平息了,为什么陆拥军突然找来要求尽快赔偿。
  王副政委好说歹说,软硬兼施,好容易把李月华劝说回去,擦擦额头上的汗水,舒口气。
  这些汗水有些是因为热出来的,更多的是急出来的。
  歇了一会去了余政委的办公室。
  也不是汇报工作,就是单纯的发发牢骚:“这个郑大河的老婆真是太会胡搅蛮缠了……。”
  说得心有余悸。
  要是个个军嫂都是这副母老虎的样子,他长出三头六臂也招架不住。
  觉得上次何小西对于郑大河的评价实在是太正确不过了。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己家的问题都解决不了,论到其它能力估计也不能好了。
  何小西当日不知道她当日给郑大河垫得那些小话,到了今日才显现出作用来。
  她正在跟唐雅君“闲谈”。
  作为一名财务会计,哪个项目的盈利情况何小西非常清楚。
  她手里拿着煤球厂的财务报表,问唐雅君:“煤球厂现在都快停产了吗?怎么才进来这点煤?”
  唐雅君对煤球厂的负责人一肚子意见,那人上蹿下跳给杨铁军难看,揪着上次的火灾不放。
  每次开会都要把这件事拿出来说一遍。
  “谁知道他们?爱进多少煤就进多少煤,倒闭了更好。”唐雅君说。
  何小西叹口气:这傻大姐,真倒闭了,煤球的员工不更得被他们厂长鼓动着,对你们家老杨一肚子火气?
  还有什么事是危机时刻,让你们家老杨力挽狂澜,拯救煤球厂于水火,让一家濒临倒闭的企业起死回生更有说服力?
  救了煤球厂,救了大家的饭碗。
  跟那个只会搅浑水的家伙一比,高下立现!
  这个时代城市人口还主要以烧煤球为主,煤球并没有被淘汰,煤球厂至少还有十几年的生存空间,销售不是问题。
  本城虽然不是原煤的主产地,但是还是有几个不大不小的煤矿,所以原材料的购进和运输也不是问题。
  现成的原材料,现成的销路,现成的生产线,现成的熟练人手……,可谓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这个东风也不难借。
  何小西前世经历过,经济发展,城市非农业户口的人在不断增加,煤球的供应量一直很紧张。
  倒不是说政府不作为或是懒政,而是他们财政有限,各处都要钱。
  这样供应民生的产业都是那儿缺了现补上,补的速度就显得一直滞后于人口的增长,一直有些缺口。
  若是市场经济还好说,计划经济环境下的大锅饭,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工人没有主观能动性,也就不愿意加班多干活。
  缺口的问题只能通过多上门生产线解决。
  军队跟地方联手,拿淘汰下来的煤球厂跟政府合作。
  把煤球厂废物利用,还能促进军民共建。
  更重要的,可以把煤球厂当成投石问路的那颗石头。
  如果煤球厂跟政府合作愉快,以后液化气那一块也可以跟政府合作。
  毕竟军队这一块需求量有限,还是民用这块蛋糕更大。
  拓展开来想,以后军工企业都要往民用转化,可以用煤球和煤气做样板。
  杨铁军的路子就宽了。
  不过唐雅君好像理解不了这些。
  何小西觉定回家跟陆拥军通通气,让他找机会点拨杨铁军一下。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