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六十年代小美好 (你好好想想)


  五常大米,自古有名,不是近现代才兴起的,所以城市比较繁华,从火车站里人数不少的倒爷就能看出来。
  封华犹豫了一下没有出手。她选择跟赵永交易是知道他的为人,安全可靠。以后她会尽量避免跟倒爷直接交易,这些人可不是真正的商人,没有职业规范,没有职业操守。
  甚至,不是些正经人。
  她现在的形象又非常挑战人类的道德底线……
  封华快步出了火车站,穿过两条街,就来到了这里的供销商场。进去转了一圈,发现没什么可买的转身走了出来。
  倒不很失望,一年后的首都大商场想买个肉罐头都没有呢,何况这偏远地区的小县城。
  再说她来这也不是为了买东西的,封华穿过马路,来到一辆拖拉机跟前,对坐在上面的司机甜甜笑道:“大叔,我是老五屯的,你捎我一路呗!”
  供销商场对面有块小空地,就像一个自发性的公交车站。周边公社大队过来县城办事,如果拉着很多人,目的地又不同,基本都在这里把人放下,然后就在这里等人回来。
  现在这小空地上牛车马车拖拉机停了四五辆。
  而这拖拉机司机,封华认识,牛国强,30多岁,复兴公社的拖拉机手,她上辈子总坐他的车。
  而回复兴公社路过老五屯,既不是她的目的地,也不是牛国强的家,所以不怕穿帮。
  牛国强低头看看这小姑娘,好奇问道:“你家大人呢?”
  “我来我姑家串门,一个人来的,今天要回去。”
  牛国强点点头,倒没什么奇怪,这么大的孩子一个人走亲戚,虽然少,但也不是没有。这么点,捎带一路也不费油。
  正午前,拖拉机载着6个人和一堆化肥农药回程了。原来是复兴公社来县里拉农药化肥。
  五个大男人愁眉苦脸的,见了封华只是看了一眼,问了一句,连第二句都没心情问了。
  “就这么点化肥,还不够撒牙缝呢,好几十个小队分,这不得打起来?”一个男人看着眼前几袋子化肥忍不住道。


第30章 放卫星
  “你牙咋那么大?你塞一个我看看?”一个老汉磕了磕手里的烟袋锅,沉着脸道。
  “……社长,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有心开玩笑?”
  封华抬眼看去,还真没想到,这个年龄最大,最黑最瘦,看着最像农民的老汉,竟然是复兴公社的社长。
  “不开玩笑能咋地?就给你这么点,你不干能咋地?退回去?”
  直接怼得四人无语。
  老汉咂了几下烟袋锅,道:“给多少用多少,愁死也没用,他是真没有,又不是不给。真正要犯愁的是秋收,我只盼今年任务粮能少点。”
  封华心里却道,你恐怕要失望了,今年的任务只会更重。
  “愁那个,也没用啊,上面要多少就得交多少……”角落里的一个年轻汉子道。
  老汉伸手就给他一烟袋锅,砸在他肩膀上。年轻汉子撇撇嘴,扑拉两下掉出来的火星,不吱声了。
  “我就希望别再让放个卫星出来我就谢他八辈祖宗了!”
  “噗~”封华忍不住笑了。
  五张愁苦的脸转过来,看着她。沉重一下子扑面而来,封华的心跟着一沉,突然反应过来,这不是几十年后,“放卫星”可以当做一个天大的笑话来看。
  这是60年,这是眼前,这是当下,“放卫星”是一件极其惨痛的教训。
  自从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卫星”成为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荣耀,是“高精尖“的象征,是这个时代的“热词“。
  人们纷纷开始“放卫星”,真的放不了就放其他的,小麦卫星,包谷卫星,水稻卫星,烤烟卫星,农业卫星,工业卫星……
  一开始……胆子小,亩产只敢吹到几千斤,后来看人家卫星越来越大,自己也不甘落后,一万斤,两万斤……
  据封华后来了解,最大的卫星是稻谷亩产13万斤,山药亩产120万斤……你没有看错,不是12万,是120万斤!
  当时有个很响亮的口号叫“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在后来人看来,真是极尽讽刺,不知道第一个说出这句话的人心里是怎么想的。
  最厉害的是不但有人说,还有人信,说的人还敢让人去看。
  当然这些说亩产几万斤的人,不敢说天下所有土地都这样,只说是一亩两亩的试验田。
  参观之前把其他地里的庄稼连根拔起,种到一亩地里,密密麻麻,耗子都挤不进去,号称稻谷上可以坐人……
  好在这股风一阵就刮过去了,但是在60年初,余威还是很大的,怨不得老汉害怕。
  “小丫头,老五屯到了。”牛国强喊了一声,打破了沉闷的气氛。
  封华赶紧道谢,下车。
  站在车下发了会愣,甩甩头,顺着羊肠小道向村里走去。
  这是时代洪流,她抗争不了,不会天真地以为自己重生了,有了个空间,就是天道宠儿,就要去拯救世界。
  ……
  顺着小路走了10分钟,就到了一个小村子,封华脚步不停,继续往前走,老五屯后面还有个更小的村子,叫四屯,过了四屯还有个三屯。
  也不知道这些名字是怎么起的,不过三屯后面倒是没有二屯一屯。
  封华在四屯有“熟人”,在五屯却有个“仇人”,所以她第一次交易选择去四屯,看看她的老熟人。
  那是个叫翠花的小姑娘,跟封华同岁。翠花这名字在当下非常受欢迎,相比与美啊,秀啊,芳啊,荣啊什么的,翠是比较高大上的。
  很多人都知道玉是什么,但是很少人知道翡翠是什么。
  封华上辈子第一次来五常是18岁,正是含苞待放的年纪,又涉世不深,为人处世都显稚嫩,难免遭人惦记。
  是性格泼辣的翠花维护了她。
  想起前世第一个好朋友,封华不自觉笑起来,加快了脚步。
  五常三面环山,又有一条大河经过,所以虽然地处北方,也适合水稻生长。
  封华走了半个小时,就到了四屯,一个位于山脚下平原地带的小村子,整个村子非常小,只有十多户人家,老弱病残加起来六十多口人,自成一个小队。
  封华按照记忆来到村头一户人家门口,放下背筐,坐了下来。
  这就是刘翠花的家,院子里静悄悄,一点声音也没有。封华一点不意外,刘翠花的爸爸是四屯生产小队的队长,为了起到表率作用,她们家上到66岁的老人,下到8岁的孩子,全部下地参加劳动。
  好在现在已经是午饭时间,封华坐下没几分钟就看见陆陆续续有人回到了村里。
  一个个沉默,缓慢地走着,无精打采,有气无力。有人眼尖,看见了封华,不过没有人好奇地过来询问,实在是没心情,也没力气。
  作为小队长,刘保柱一家走在队伍的最后,同样的有气无力。
  封华一眼就看到了走在最最后的翠花,几乎是拖着她的小妹妹一步一步往前走。
  不同于大人的麻木,小小的翠花脸上还有几分灵动和倔强。
  封华微微一笑,翠花一定是又想进山打猎了。
  这里紧邻大山,几乎个个男人都会打猎,而假小子一般的翠花自然也会,还是个中好手,即便在这几年,十次进山也有九次不空手出来。
  封华都跟她学过射箭、挖陷阱,偶尔也是有收获的!
  刘保柱第一个发现了坐在门口的封华。
  “小姑娘,你是谁家的?找人?”刘保柱一边问,一边回想村里谁家有这么体面的亲戚。
  封华一身毫无补丁的新衣服比较扎眼,更扎眼的是她白嫩的脸和纯净的气质,似乎从未受过人间疾苦。
  而现在这个时候,什么样的人能感受不到人间疾苦?刘保柱甚至一时都想不出来。
  封华站起来,小声道:“大叔,换大米吗?”
  别的不用多说,一句“换大米”谁都懂。这里往年一直有人来换大米,家家户户都换过。
  一家子人都愣住了,现在这时候,还有人来换大米?看看封华脚下的筐,被一个麻袋盖着,并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不过看样子,并不是空的。


第31章 刘保柱
  翠花一个箭步冲过来,好奇地瞪大眼睛看着封华,又看看封华脚下的筐。
  封华对她笑笑,翠花一愣,也回了个灿烂的笑,一口白牙闪闪发亮。
  刘保柱四下看了看,村里人已经都回家了,现在路上并没有人。
  “进去说。”刘保柱小声道。较真起来,换大米也不是个可以拿到明面上来说的事,虽然家家干过,但这也不是被允许的。
  在他们这里,一不小心就会被划到投机倒把里头。
  封华一把拎起背筐背上,走进了院子。刘保柱有些失望,筐里似乎没有什么东西,不过这才是正常的,现在谁家还有多余的粮食出来换大米。
  也许是这小姑娘家有人生病了,想吃点细粮?
  院子没有围墙,只有矮矮的篱笆,这事也不适合在院子里进行,几人都进了屋子。
  翠花的奶奶和妈妈并没有急着去做饭,而是好奇地站在一边,想看看封华到底拿什么来换大米。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