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小美好 (你好好想想)
- 类型:都市言情
- 作者:你好好想想
- 入库:04.11
封华点点头,她确实不是好脾气的人,不过到底活了一辈子,真刀真枪都见过,几句不痛不痒的话算什么。她要是也为了这点事就生气报复,那跟方健一样,九条命也不够她祸祸的。
关键是曹娟今天是没有说到点子上,她如果敢拿她女儿家的名声说事,污蔑她的清白,那可不是气跑了就能收场的。
“我走了,你晚上早点休息,别跟人聊起来没完,小心有人说你影响她们睡觉。”封华说道。
“哦。”方芳应了,还可以这样?好复杂……
封华离开学校,骑车回家了。
到了村外,天色已经漆黑,然而她还是发现村口有人等着她,封大贵。
看到封大贵的时候,封华也才想起来,今天是刘小丽的生日,昨天答应了去看她的。
封华趁着夜色收了自行车,这玩意已经被她吹出1500块钱了,她这么大摇大摆地骑着,不好。
“哎呀!你可回来了,我还以为你忘了呢!”封大贵见到走过来的封华嚷道。
不好意思,真忘了。
“你看你回来的这么晚,我们都吃完饭了。”封大贵埋怨道。
封华笑了,这样更好,她才不想跟他们一起吃饭。
“不过你妈给你留了一碗兔子肉,还在锅里热着呢。”
封华又笑,那肯定是被你们挑剩下的不好的。
果然,进了家门,刘小丽就邀功似的把锅里那碗兔子肉端出来,一个兔子头占了半碗的面积,几块肋骨,四只兔脚。注意,是脚,不是腿。
又拿过2个玉米面饼递给封华:“专门给你留的呢!吃兔子头好,补脑!听说你去上学了?正好补补。”
动物头脑这东西,爱吃的人爱死了,不吃的一口都不吃,封家就没人喜欢吃,封华是知道的。
“我吃过饭回来的。”封华把玉米面饼放到碗上:“留着给弟弟们吃吧,小孩子补补脑,将来聪明。”
“呵呵……”刘小丽干笑了一下,似乎也看出封华的不热情,心里有些生气。真是矫情了,往年过年家里几个丫头也吃不到一口肉,现在专门给她单独留了一大碗,她还不稀罕!
随着封大贵越来越有钱,家里吃喝不愁,隔几天就有顿肉,封华的作用也就不大了,刘小丽又有点恢复本色了。关键是,封华的作用本来就不大,除了之前救她,后来又送过一点吃的,没别的用了。
封大贵和刘小丽显然有事找她,两人对视着,你瞪我一眼,我瞪你一眼,估计是让对方开口。
封华就坐在那里不说话,眼看着气氛越来越尴尬。挺有趣的~
“三妹,你今天去县城上学了?”封荣华没管父母,径直问道她关心的问题。
“是啊。”封华说道。
封大贵经过提醒也想起来了,今天送孩子上学的家长回来都传遍了,封华也去上学了。
“你怎么去上学了呢?你的工作不做了?”封大贵道:“那正好,让你二姐去替你。”
封华笑了:“我又不是正式工,又不是……”封华忍了忍,把那句“她老子”忍了回去:“我又不是工作几十年的工人,退休了可以让儿女接班,这个事替不了。”
封荣华闪闪的眼睛立刻就暗了。
“再说,我这工作也没丢,白天上学,晚上还要去上班的。”封华说道。
“这样,那不错,还能继续上班,那你好好干。”封大贵高兴道。他自然不是为了老二抢老三的工作,他怎么敢……他刚才是以为老三不要了,想让老二捡一下,既然现在人家还要,那就算了。
经过这一番热场,封大贵似乎也做足了心理准备,对封华说道:“听说你去北京了?怎么去的?去之前怎么没跟家里说一声呢!”回来也没带东西。
封大贵和刘小丽都看了看封华的身上,空空如也,那个不离身的小包也瘪瘪的,一看里面就没东西。
刘小丽抿了一下嘴,这是她有点不高兴的标志动作。今天可是她生日!封美华和张勇早上来的时候还给她带了1米布呢!封华却空着手来的。
“单位组织的出差,来不及跟家里说了。”封华心平气和道。跟封家人,她更不会生气了。跟他们生气,99条命都不够。
“爸妈,你们有什么事吗?”封华还是问道,这么半天不进入主题,她还等着回家跟蔡奶奶吃饭呢!
“那个什么,我和你妈打算去北京一趟,你帮我们买两张火车票呗?”封大贵说道。
第566章 刘小丽是个大小姐
封华一愣,她刚才想过无数种封大贵要求她的事情,无外乎买什么东西,但是买火车票去北京,这个她真没想到。这是故家屯关不住他俩了?有钱就想着出去浪了?
“火车票很好买啊,去火车站,给钱就卖。”封华说道。
“不是,我和你妈想要两张卧铺票,听说那个不好买。”封大贵道:“我们得带着你俩弟弟去,没有卧铺可不行。”
啧啧啧,这个心疼孩子。
“马上要冷了,他俩还这么小,带出去那么远小心生病了。”封华说道。
“怎么说话呢。”听她咒儿子生病,刘小丽不愿意了。
“这时候坐车人少,全是座,他俩有的是地方睡觉。”封华只当没听见:“再说,卧铺票我可买不来,坐卧铺车厢的都是大官,县长都不一定能捞着坐,我可没那本事。”
封大贵和刘小丽并不知道这回事,他们只听说火车上有卧铺车厢,不是一般人能坐的。但是他们觉得,封华现在也不是一般人了,弄两张票他们坐坐也可以吧?
现在一听说县长都捞不着坐,立刻不敢坐了。跟**市长坐一个车厢?不敢不敢。
“你们要去北京干什么啊?”封华好奇道。总不能是去浪,这时候不流行旅游,农村人也没这概念。再说他们要是单纯出去浪,梁青山也不会放人。
马上就要秋收了,人都出去浪了,谁收粮食?
“你妈要去北京看你姥爷姥姥。”封大贵有些遮遮掩掩,又有些得意洋洋地说道。
封华一下子瞪大眼,就是封荣华也好奇地看过来,她们的姥姥姥爷不是早就死了吗?
刘小丽是独生女,在她14岁的时候,父母就死了,她一个孤女,生活不下去,邻居就给她做媒,嫁给了封大贵。
刘小丽的娘家也是这个村的,封华的姥姥姥爷就埋在村外呢!
“死的那不是你妈亲爸亲妈。”封大贵道:“你妈是被拐子拐来的,听说你妈亲爸亲妈家是大户人家,可有钱了。”
“听说?”封华挑了一下眉,这个也能听说?
“拐你妈的也是本村人!就是村西头的王瘸子,你们可能不记得,死了十来年了。”封大贵道:“他那腿就是偷孩子的时候让人打瘸的。当年你姥爷没孩子,他正好拐了一个想出手,就卖给你姥爷了。”
“他挺厉害啊,去北京大户人家拐人,30年前,千里迢迢地带人折腾回东北,卖了什么价?”封华好奇道。
这话听着怎么这么别扭?封大贵一时又说不上哪里别扭,只好当做没听出来,回答她的问题:“换成现在的钱,算卖了200块吧!当时也算是高价了,买个小子都够了,要不是看你妈漂亮可爱,都不能出这个价。你这姥爷当年是个小地主,有钱。”
封大贵的表情一时有些复杂,要不是那俩老人都是病死的,把家产败光了,他也是地主家的女婿……不过多亏他们败光了,不然建国后,他也得完。
刘小丽的脸上带着笑,可能是因为封大贵那句“漂亮可爱”……但是她就不想想,她现在已经是个“老可爱”了吗?
“至于为什么从北京带回来,这个就说来话长了。”封大贵慢慢说道。
王瘸子家里有好几个兄弟叔伯都在外谋生,干什么的都有,据说当年有一个在北京发达了,王瘸子就去投奔,结果当时京城已经乱起来了,他那亲戚也消失无踪,不是死了就是跑了,反正他把钱花没了也没找到。
结果自然是想回家的,但是没盘缠,就沦为要饭的,但是要饭想要出路费来,在当时不太可能,他就走了下道。坑蒙拐骗偷摸抢,什么都干过,不小心事情就闹大了,正好路费也攒够了,还有余富,他就想收手回老家。
正打算走的那一天,看见一个两三岁的小女孩一个人在一户人家门口玩,小孩脖子上闪过一条金项圈,让他看见了。王瘸子摘了半天没摘下来,上面是带锁扣的,他一时没整明白。眼看小孩就要哭,王瘸子一把抄起小孩抱着就跑了。
后来找到无人地摘了项圈就想把孩子扔了,但是看小女孩唇红齿白比较可爱,也值俩钱的样子,他就想找地卖了。本地是不行了,抓他抓的紧,只好卖到外地去。
但是一路走来,都没卖出去,别人给的价钱都不合适,这时候兵荒马乱的,谁买女孩子?就是买也买男孩子,除非是那种地方,不过那种地方喜欢十三四的,不喜欢两三岁的。养大了赚钱得10年时间,他们能不能活十年还不知道呢,他们只想着立刻赚钱。
最后到了家门口了,缘分来了,终于出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