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小美好 (你好好想想)
- 类型:都市言情
- 作者:你好好想想
- 入库:04.11
知道他在想什么,方远严肃道:“你想多了。”可是眼里的笑意怎么也藏不住,别人怎么想他不知道,反正他就觉得苏哲那样挺傻的。
“啊!”苏哲大叫着朝方远扑来:“你一开始就知道会这样是不是?你都不提醒我!我跟你拼了!”
方远一把握住他挥来的手,脚下一勾就把他带倒,摔在床上。
他这班长也是经过厮杀拼来的。他的运动神经似乎比较发达,再加上没挨过饿,底子上就碾压了一大半人。
又经过三个月的格斗训练,新兵营里已经没人是他的对手了。
“啊!你到底是不是人?”苏哲惊叹地看着他:“爷可是从小练过的!打遍大院无敌手!而且你一开始只能跟我打个平手……”
现在才过去三个月而已,就已经能一招制胜了?苏哲的信心遭到了严重的打击。
“没有,是你太累了,平时也需要几招的。”方远说道:“还有,不要再‘爷’‘爷’的,教训还不够?”
苏哲的脸冷了下来,教训简直太够了。他这没事张口小爷闭口小爷的毛病已经被他爸爸揍了无数次,可惜这是小时候不懂事留下来的口头禅,即便现在想改,有时候一激动还是会脱口而出。
这次就是因为一不小心被首长听见了,说他这个那个,临时改变主意,把他分配到了边疆,他本来是要去首都的啊,啊!
方远没再理他,出去打了瓶热水回来洗漱。晚饭就是馒头泡水,就着鱼干。
吃着鱼干,方远的眼里又满是笑意。那个小丫头,这么贴心,有了好东西,就想着跟他分享……
还编了个大队捕鱼分配的借口,他们大队什么样他还不知道吗,渔网都没有一个怎么捕鱼?
小丫头说家里还留了一半的鱼,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应该是真的吧,这些鱼肯定是她自己钓的,她既然能钓到这些,应该就能钓到更多。
但他又不是很确定……他可不希望小丫头忍饥挨饿,把所有吃的都给了他。
想到这种可能,方远突然觉得有些咽不下去,也开始心疼起分出去的那些鱼干。可是为了团结有爱,不分又不行。
这要是他自己弄来的,他肯定半点不心疼,但是这是那个小丫头亲手做的,千里迢迢邮寄过来的……
闻到了鱼干的香味,苏哲又活了过来,从床上爬起来,伸手就要拿。
方远一巴掌拍掉他的手,扎紧了鱼干的口袋,收进包裹里。
苏哲……
“说好了分给我鱼干我才替你保密的!”苏哲指着方远:“你竟然说话不算话!”
方远看着他,也是一副惊讶的表情:“我已经分给你三天了啊。”
“那后面呢?”苏哲瞪着眼:“你就不怕我说出去了?”
方远看着他,挑眉笑了:“说吧,穿着你的军装,随便说。”
苏哲看看床上的军装,又看看方远,再看看鱼干。
他被骗了!
第113章 里应外合
封华运气一般般,1000公里的路程走了5天,基本上如她预料的那般,全浪费在停车等车会车上了。
不过她心情还算不错,现在天气已经开始热了起来,火车的车窗都打开了,一路上又多是草原,所以车厢里的空气清新了许多。
而且这条线路人少,极其少,一个车厢里也没几个人,她占了个三人座椅,想怎么睡怎么睡,比卧铺车厢也不差啥了。
耳根子不但清净,好东西也可以随便吃了,反正没人看见。
她有种包车的感觉~
5天之后,封华下了车。火车站也是预料之中的空荡。因为这里的人口密度仅高于新,藏,青,蒙。
一辆火车所带来的人气转眼就消失不见。
封华在火车站周围走了一圈,果然发现了黑市,而且这里相当热闹。人挤人人挨人,最奇怪的是,粮食交易非常频繁,一半人背着袋子来,一半人背着袋子走。
封华看过去,袋子里大多是麦子。
但是交易完成后气氛并不见轻松欢喜,反而有几分草木皆兵的紧张感。
封华远远地用精神力观察了一会就离开了。
这种一点就炸的气氛,她并不想加入。她空间里也没多少麦子了,在草原都消耗光了。
封华来到了售票厅,买了一张去乌市的火车票,28块钱除以2,14块。
但是要7天之后才有车。
封华叹了口气,她回家的时候不会已经是冬天了吧……零下三四十度赶路一点都不好玩。
买了张本地地图,封华打算去周边转转,这多余的7天,就当旅游了。
最后封华决定去紧邻此地的皋(gao)兰,这地方封华上辈子从来没来过,但是她听说过。
她后来吃的小麦都是皋兰产的“和尚头”,自古就是贡品,品质没话说。
还有皋兰软儿梨,皋兰土豆,皋兰黑瓜子,白兰瓜,都是出名的特产。
封华打算去一趟,收集一些种子,丰富一下空间的物产。
说走就走,她也不等公交车了,等不起,封华来到没人的地方,推出了自行车骑着就往北去。
1个小时之后就到了皋兰县地界,实在是太近了,可能也跟兰州市区不大,又成东西狭长分布有关系。
中间,封华还耽误了会时间欣赏了会儿60年代的黄河。
胶卷胶卷胶卷!如此美景不能拍下来留作纪念实在是太遗憾了,封华决定抽空去照相馆看看。
……
进入皋兰界,就看到了一片忙碌的景象,现在正是收获小麦的季节。
封华这才恍然大悟,黑市为什么那么热闹。她不种地很多年了,一时忘了麦子的时令。
空间里的作物?那个只会让她对时令更加混乱。
封华也没找麻烦,跟人交换什么的,她只是趁人不注意时摘了个麦穗就走。一个麦穗当做种子足够了。
至于西瓜,她走到天黑也没看见有生产队种。也是,现在的土地哪里浪费的起去种西瓜。
倒是看见一个软儿梨园,封华在外面伸手折了个树枝就走了,没跟任何人打交道。
天色漆黑,她也没进空间,找到一个麦草垛,拿出自己从家里出发时背的正经行李,掏出一条被子往身上一裹,打算锻炼一下自己的野外生存能力。
但是她并没有机会睡着,不时地就有人从她的麦草垛下经过。以她现在的警醒神经,根本睡不着。
现在的粮食是如此的珍贵,从麦子快熟的时候开始,村里就安排人开始看青,就是守着,禁止任何人偷窃。
有些彪悍的地方,会派民兵拿枪看青。
这是完全有必要的,特别是这两年,这要是没人看着……
封华放弃了入睡,坐在高高的麦草堆上数星星。
不远处又传来了手电筒的灯光,封华知道,这是看青人又走过来了。
天干物燥,现在的麦子可是一点就着,看青人难得地分配了手电筒使用。
突然,手电筒的灯光闪了三闪。
“怎么了?”一个看青人问道。
“谁知道?快没电了吧?”另一个人说道。
“不能啊,今天新发的电池,我亲自挑的好的,哇哇亮!”
“那就是手电筒坏了,用了好多年了。”
“哦,也是。”
两人不再说话,拿手电的人四处照着,灯光四处乱晃,看得人眼晕。
同伴很快被他晃晕了:“我来我来!你会不会照?你这么照来人了你也看不见。”
“别的!我来我来,我这不是第一次看青第一次用手电吗,让我玩会再。再说,漫山遍野都是看青的人,谁敢来偷?”
同伴想想也是,就让他继续玩着。
封华勾勾嘴角,露出个嘲讽的笑。
她现在目力和听力都相当好,不用开精神力就已经发现了不远处的几个人,正趴在麦子地里,身旁全是麻袋。
几人也在小声聊天:“大飞,还是你小子聪明,想出这么个办法,安全多了!这叫什么来着?”
旁边一个声音道:“里应外合!”
“对对对。”
“闭嘴!”一个年轻的声音低喝一声,封华猜测这就是那个大飞。
看青的人围着自己划分的区片走了一圈,就回到窝棚里歇着去了。看青也不是瞪着眼看一宿,也有窝棚休息。庄稼没熟的时候甚至可以睡一会,一夜起来看几次就行。
但是现在庄稼完全成熟可以收割了,睡觉就不行了。但是坐在窝棚里看着也是可以的。
不然一天3两的口粮,让人走一宿?第二天就可以收尸了,累死的。
看青人回了窝棚,趴在地里的几个人就行动起来,还是趴在地上,只是伸手把麦穗撸了下来,装在袋子里。
等下一次手电再闪几下的时候,他们再停下动作,趴在原地。
但是谁都不傻……不,这个里应外合的“里”有点傻,他每次闪手电基本都在同一个位置,每当走到那里的时候,手电就闪几下。
他不傻的同伴有些回过味来,一把握住手电:“怎么回事?大平,你告诉我,为什么这手电总在这里闪三下呢?”
“我,我,我……我不知道啊!谁知道它什么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