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八零小村嫂 (星期六六六)


  陈立夏本想进屋换衣裳,到门口听到张萍嘟囔着睡不好觉,脚步顿了一下,直接走了出去。
  清晨小山村笼罩在晨雾里,灰扑扑的小路上一个人都没有,十分安静。
  晨风呼呼地吹在身上,湿透的衣服更冷了,有种透心凉的感觉。没想到跟赵国年在一起,会是这么困难的一件事。想到两家父母,她有种说不出的烦躁。
  平复自己的心情,努力把注意力都放在后车座驮着的菜上面,陈立夏把自行车骑地嗖嗖地快。没一会儿,就到了县城。
  早市上人还不多,只有零星几家卖早点的在蒸馒头。陈立夏找个地方坐下来,将筐里的菜一捆一捆分门别类放好,整整齐齐地摆在她准备好的布上。又将几种蔬菜混合着放了几堆。
  做完了准备工作,早市上也渐渐上人了。
  陈立夏也来了兴头,坐在小摊后面,摩拳擦掌,扬着笑喊道:“一堆一毛,一毛一堆,随便挑随便选您不吃亏!”


第20章 开门大吉
  她长得白净水灵,本就吸引了许多目光,这么一喊,更是成为了众人焦点。
  几个大婶子就被她异样的卖菜方式给吸引了,好奇地蹲在摊前问道:“真是一毛钱一堆,随便选?”
  “是啊,这新鲜人儿新鲜菜,以后大姐你常来。一毛一堆你拿走,物美价廉我不忽悠!”
  “呦,这小姑娘说话一套一套的!”
  陈立夏这一声“大姐”可把几个人逗笑了,看着菜确实新鲜,最重要的是,这一大堆的菜,黄瓜豆角菠菜啥都有,才要一毛钱可太便宜了!要知道,就是里面最便宜的菠菜,也要六分钱一斤呢!几个人毫不犹豫地就掏钱付账,一人选了一堆。
  陈立夏趁机打开腌菜坛子,这一次她只腌了小黄瓜和胡萝卜条。坛子打开的一瞬间,清香的气味一下子散开来,绿色的黄瓜配着红色的胡萝卜,看着就十分诱人。
  “大姐,咱这黄瓜,都是带着花的小刺黄瓜腌的,可嫩着呢!清香脆爽,保管您吃了还想吃!来点不?”
  那大姐吸了吸鼻子,有点想买的欲望:“姑娘,这个多少钱啊?”
  这腌菜做的时候,她就把胡萝卜和黄瓜切成块相同的小块,也不用称了,“胡萝卜两分钱三块,小黄瓜一分钱一块。统统买六送一!买十送三!但是啊,这个买的,得是一种才送同种呢!”
  陈立夏这促销方法又说的大婶们一愣一愣的,一听有送的,两眼放光,都迫不及待要掏腰包了。不过都是精打细算的人,每个人买了十根,毕竟送三个呢!陈立夏还给每个人免了一分钱,几个大婶高高兴兴地就提着菜篮子走了。
  陈立夏就是利用人们喜欢占便宜的心理,让大家不知不觉就多买了许多。开门第一份就赚了一块两毛钱,真不错!
  可接下来,她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大家对那个腌菜只是看看,倒不是不想买,只是这菜多少带着汤水,没法儿直接放到菜篮子里。因此这促销再吸引人,也没有蔬菜卖得快。
  陈立夏发现,相较于单一蔬菜的,大家更喜欢买那种“混合装”。连着卖了几份都是几种蔬菜混着的。
  她赶紧又分出几份混合的,果然,又被几个逛早市的小媳妇承包了。
  集市上卖菜的不少,可没有一家像她这样,自己选一堆拿走的。这卖菜的新法子吸引了不少人, 她又能说会道,把人逗得买了菜还不想走,这菜怎么会卖不动呢?早市还没结束,就已经已经卖没了,只剩下半罐腌菜。
  旁边几家卖货的看着陈立夏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这小姑娘看着柔柔弱弱的,卖起货来倒真是干脆。只是,这么大一堆菜才卖一毛钱,她是不知道集市上蔬菜的价格,吃着闷亏吧!
  陈立夏怎么会没想到这个,上一次她和赵国年来县城的时候,就打听了每一种菜的菜价,黄瓜八分钱一斤,豆角一毛一分钱,菠菜六分钱,胡萝卜七分。众人觉得这一堆菜多,其实她只是每种菜按着比例放在一起,这看着就多了,自然喜欢买。
  家里没有称,她只能凭着前世自己进货的经验,将每一种菜估摸出分量。虽说不够精确,但她的手感也是不会差太多,不会坑人,但也不至于让自己亏了。
  今天拉了五十斤左右的菜,全部卖完,赚了不到六块钱,加上卖腌菜的四块多,就有将近十块钱了。在这个年代,打零工一天也不过两三毛钱,她这十块钱,顶得上许多人普通人一个月的收入了。
  陈立夏捂着兜里鼓鼓囊囊的毛票,心里乐开了花。
  旁边一个卖面点的大姐从她来摆摊就注意到了,看她的菜卖了个精光,笑着喊道:“姑娘,不吃点早点啊?咱们这儿包子馒头面条混沌啥都有!”
  陈立夏还真觉得饿了,四点就起来了,一直脚不沾地地忙,到现在三四个小时过去了,她都饿得前胸贴后背了。 可眼看着就到了工人上班的时间,她可不能在这儿悠闲地吃早点。于是买了两个馒头,就骑着自行车往钢铁厂赶。
  中途路过一家杂货铺,她想了想,拐了进去。这个杂货铺是个人开的,公家的供销社都要九点才开门,只有这种个人家的才会一大早就开门做生意。这杂货铺大约三十平左右,地方不大,东西倒是齐全,分门别类,满满登登地摆放在架子上。
  陈立夏看着这小门脸,觉得有些熟悉。可想了想,又没想出什么,只能作罢。
  陈立夏买了五大张油纸,准备用来包裹腌菜。早市上许多人的犹豫她看出来了,可这个年代没有塑料袋之类的东西,也只能用油纸代替了。
  她还想买个称,可一看价格,转身就走了。
  一个称十块钱,全部身家都要送进去了。她这钱还有别的用处,称不买也罢,暂且自己用手量吧!
  钢铁厂的家属楼到钢铁厂有一段距离,陈立夏就将摊位放着这条工人们上班的必经之路上了。这里不像早市那么热闹,只有零星的小贩摆摊。她找了个显眼的位置坐下来,打开腌菜坛子。闻着清香的黄瓜味,满足地坐下来,拿出馒头,用从早点摊大姐那要来的筷子夹了一根小黄瓜就着吃。
  她容貌精致,本就吸引了不少目光。一手拿着馒头,一手拿着小黄瓜,咬得咔咔脆响,脸上全是满足。这一幕让路过的人看着也觉得胃口大开,没一会儿就有两个年轻的工人上前问价了。
  陈立夏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模仿的正是后世某宝上卖卖各种吃食的主播们边吃边推荐的方法。她放下馒头,将在早市上的套词又说了一遍。来人也被这买十送三的促销方法吸引了,一下子买了二十根。陈立夏在赠送的基础上又多给了他一个,用油纸包好,让他以后常来。
  那年轻的小伙子听了,脸上红红的,沉沉地“嗯”了一声就跑了。另一个对陈立夏点点头,才笑着追上去。
  陈立夏做生意,就忘了自己如今是十九岁的小姑娘。看着两个小年轻都是用长辈的目光看的,哪会往别的方面想。直到后来,那两个小伙子每天都来她这里买菜的时候,她才觉出自己惹了桃花,不过那都是后话了。
  此时的陈立夏收钱挑菜,馒头扔在一边都顾不上吃了。钢铁厂是城阳县的支柱产业,有数以千计的工人。这大门口乌央乌央的人群,路过陈立夏的小摊,总要多看几眼。
  小半罐的腌菜不到十分钟就卖没了。这一天一共卖了十二块九毛三分,除去买馒头和油纸的五毛七,净剩十二块三毛六分,真的是很不错的了。


第21章 倒卖调料
  除去一些隐藏的富庶个体户外,这个年代工人的工资最多,也不过几十块钱一个月。她一天就收入十二,一个月下来就是三百六十块钱,别说在农村,就是在市里,也绝对是一个大数字了。
  可陈立夏还不满足这些,看着钢铁厂的大门,她觉得这腌菜还可以再多做些。
  家里的菜园子长得好,但也是有限的,且不说全卖了自己家没有吃的,就是摘光了,也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想要扩大生产,增加规模效应,还是要从村子里收菜来卖。
  李家堡子的村民都勤劳能干,家家菜园子都是满满登登的。如今正是蔬菜长成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有剩,许多黄瓜豆角吃不完,老了都挂架子上,只能做种了。但种子也用不了太多,其余的只能做成干菜,留着当冬储菜吃。
  虽说这也是个路子,但绝对没有卖钱来得实在。
  可是个人家那一点点菜拿到县城卖吧,又不值当跑一趟,而且村里人习惯了靠天吃饭,也没有这个倒卖的概念。
  她正好可以低价从村里收菜,再运到县城来卖。趁着这时令赚一笔。
  收菜的话,就不能摘完立马到县城卖了,陈立夏就打算都做成腌菜和各种拌菜。一来放的时间久,二来卖得价钱也高一些。
  打定主意,她就该去买腌菜的调料了。看着空荡荡的自行车,陈立夏心里又有了个主意。
  这自行车空着也是空着,倒不如带些东西回去卖。
  农村如今生活水平都不算太高,很多东西都是自给自足,很少在外面买。不过就算是再节省,那调料也总要买的,人哪有不吃盐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