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收酥条跟酥果、酥条的是奶奶,一见静娴桌子上面放成一条直线的酥果,很是惊讶,她早就看见小丫头一副很认真的在做酥果的样子,但她只以为是样子端的好啊,没有想到,这做的果子,一点都不比她妈的差。
其实静娴所在的桌子这边,并不是只有静娴一个人坐着,安妈刘采月,伯母林然跟朱玉芝都在这边,但她们都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也没谁关注静娴。
现在一听奶奶的话,当下抬头一看,果然,静娴手边好几列酥果,叠起来的看不清楚,但放在外面的,自然清楚的很,做的真的很漂亮,拉的又长又漂亮。
静娴不好意思的低垂着头,道:“我看着妈妈做的,很简单啊!”
说着,直接拿来了一个条子,打开,两头拧一起,双手手指牵动拉开,叠起来的地方摁一下,一个漂亮的酥果就做好了。
亲眼看见,由不得别人不信,没想到,这孩子天赋倒是挺好的。
一边张清月拉长着脖子看了一眼,撇了撇嘴,神情有些不高兴,低头就对静舒道:“小舒,做的不错,很漂亮,瞧瞧这手,真巧,像我!”
静舒抿着唇笑笑,没有说话。
她刚开始做的时候,就已经被妈妈还有婶子们夸过了,现在又这么夸,她是真的很不好意思,而且这东西会了,是真的不难啊,没有必要这么夸吧?
当然,这话她可不敢说出口,只能微笑沉默了。
静娴那边的话,她也听见了,而且也看了一下,确实做的挺漂亮的,静娴现在还小,能够做的那么好,确实挺厉害的,她还那么小的时候,都跟旁边妹妹们一样玩闹呢。
而她也能够猜到一点,妈妈突然夸她的原因,就更加不敢应和什么了。
张清月见女儿没有开口,旁人也没有跟之前一样应和,表情更加不好看,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要说点什么,最后还是撇了撇嘴,没有开口。
没有听到妈妈的声音,低着头的静舒轻轻叹了一口气,手下的动作更快了。
静娴没有注意到大伯母张清月,手下的动作没听,另一边,小家伙们玩的没有兴致之后,又跑出去玩了,客厅只剩下忙碌的声音,以及男人女人们说话的声音。
以前静娴不是很喜欢大人们讨论的话题,但是现在的静娴,却是挺喜欢的,不管是他们说来年春耕的计划,还是关于孩子们读书,或者单纯只是说起别人家的八卦,她都听的津津有味。
当然,这个时候,小孩子还是不要多嘴,有些话题,大人们是不希望小孩子们发问,表示感兴趣的。
比如,现在由二伯母提起来的,双河小组那边,谢家老三家女人们的八卦。
虽然他们说的有些隐晦,但静娴表示,她听一耳朵,大致就能够猜出来什么事情啊,要是一个不注意,直接发问出来,估计,客厅大人,瞬间就能把注意力全转过来教育她。
唔,原来,他们这边那么淳朴的村子,竟然也有婶子不安于室,也有那么小的孩子早恋,跟村子男娃子谈恋爱?
原来,他们家看着这般老实又比较内敛的长辈,其实也是会说黄段子的?
感觉之前的人生,都白活了一遭啊!
静娴顿时觉得,这真的是长见识了啊。
侧脸偷偷去瞄大哥和平还有大姐静舒,不知道他们听懂了没有?
大姐不知道,大哥的话,是个男孩子,又已经读初中了,或许能听懂吧?
不过也不一定,虽然说农家的孩子早熟,但这个早熟,意思是不一样的,不是对情感方面的早熟,而是乖巧懂事方面,能早早扛起家庭责任的早熟。
小地方的人,因为见识各方面的原因,其实是真的比较淳朴、迟钝,这跟很多地方农村之家,很多年龄小就结婚成家,经历男女之情,又有些不同。
在安和平面前讲一个比较内敛的段子,说不定,他还真听不懂是什么意思。
可惜,两个人都低着头,很认真的干活,还真看不出来,他们到底有没有听懂,可惜啊,不能看他们两脸红的神情,要是他们听懂了,并且还不好意思脸红了,那表情肯定好看。
大哥大姐,还有三伯家的两个姐姐,肤质都随了他们妈妈,是那种肤白貌美不长痘的肤质,加上那么个稚嫩的脸蛋,连红起来,可不就是很好看嘛。
静娴心里有些恶趣味的想着,看不到,也就只能心里想想了。
中午,都是在老家吃的饭,人多,也不光炒蔬菜,加上前头杀猪的肉,午饭倒是挺丰盛的,静娴也算是吃了个肚圆。
因为是在屋里干活,也没有大太阳,这个时候也就不需要午睡,所以吃晚饭,休息一阵,就又开始干活。
☆、第四十一章:
一连七天,家里都在做油炸食品,酥果、酥条、三角丁、小麻花、米糕、铁勺板、芋头丝、番薯片等等,每天都能够闻到各种香味,一群半大不小的孩子,也都吃的非常的尽心。
一年到头,也就只有这段时间能够吃到高兴,吃到不想再吃,在这之前或者之后,想要字这样,可就完全不可能了,想吃,行,先问过大人,说可以吃才能吃,吃多少还有要求。
而这些油炸的东西也上火,长辈可不敢让孩子们吃太多。
而且,农家里没有什么零食吃,这一年到头就做那么一次,可不得省着点,等孩子们上学了,还能带去学校当零嘴,可别到时候同学都有吃,你就没有,眼馋着不难受?
再则,小孩子吃都没有定数,一下子吃完了,到时候家里来客人,又拿什么来招待?
静娴也是许久没有被这么闹过了,后世想要吃这些东西,自家可没得做了,都要花钱去买,还不定能够买到好吃的,她也就没有太过克制自己,想吃就吃,不想吃那就不吃。
也好在现在的身体底子好,又还年轻,这吃了那么些天,脸上一个包一个痘都没有长,喉咙也不疼不痒的,好的很,哪像后世,吃一点上火的,就这里受不住,那里发疼,吃东西不是享受,而是受罪。
当然,这一次,静娴可不准备跟之前一样肆意妄为,只有真正病痛过的人,才会知道,有一个好身体,是多么幸福的事情。
静娴虽然还有很多习惯改不过来,但好在现在还没有后世那般,食物都是纯天然,也没有那么多东西,能够让你养成日夜颠倒的坏习惯。
她就不信,那么多年,她会改不过那些坏习惯,这一次,她肯定能拥有一个很好的身体的。
如果,她在想这个事情的时候,放下嘴巴里正在吃的,自己偷偷用豆皮做的辣条的话,或许更有说服力一些?
当然,她也没有多吃,就是解解馋,家里豆皮也不是很多,都是用来做菜的,可不能任由她给霍霍了。
新年将近,家家户户开始做过年的吃食,最开心的莫过于家里面的孩子,静娴同样也很开心,但更为开心的是,爷爷去县城回来,真的把她要的东西给买回来了。
有两个半臂长的泥坛子,样式看起来很粗糙,但实际上,做工和质量一点都不差,比起那些陶制的腌菜缸好多了,这东西,用来做咸蛋坛子,腌菜坛子,或者是做别用,都可以。
最开心的,莫过于爷爷给买的蔬菜种子,农家里面都有的常见种子,爷爷自然不会浪费钱去买,买的种子,都是县城里面的稀罕种子,很少人种植,但听卖种子的说,这些种子都是高产的新品种,他就给买了一些。
其中,里面就有据说大城市的孩子们都很喜欢吃的小西红柿,老爷子有看过店员给的彩色图片,别说,红彤彤的非常的喜庆,而且还是一串一串的,看起来就很好看。
难怪那些大城市里面的小孩子们都爱吃,连他看着都有想吃的欲望,想必,静娴那丫头应该会喜欢。
不说,直接就买了几毛钱,除了给静娴的,自己家里也准备种上一些,毕竟家里的孩子真的是不少。
村里的小孩子可不像是城里的,还能买到一些零嘴吃,老爷子也不想亏待了自家的孩子,想着,这果子看着也不像是能送饭的,种出来给孩子们当零嘴正好。
这种子价钱可比外头卖的苹果、雪梨便宜多了。
而且,这西红柿还有两个品种,他看不出来究竟有哪里不同了,就是长的,一个长一点,一个圆溜溜的,别的,暂时不清楚,左右,两种都买一些。
还有小丫头特意交代问问有没有辣椒种子,老爷子也给买了。
别说,这辣椒品种倒是挺多了,有五种呢,他们南方这边特有的朝天椒跟小米椒,还有两种甜椒,一个外地的长条辣椒,想到小丫头的交代,老爷子就把这五种辣椒都给买了。
他这可不是纵容小孩子,而是觉得,种子这个东西,都是要种出来的,虽然不是粮食,但怎么也不会有浪费一说,买也就买了。
当然,老爷子可不是什么都不懂的人,一辈子跟土地打交道,怎么可能买无用的种子,买的,都是自己知道能够种活的,不清楚的,也都是反复跟店家确定过可以种才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