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四叔家有什么呢?
也没有什么,所以她也不经常去。
村里甚至都没有好玩的地方,不像外婆家,还可以跟着表哥表弟他们下河抹鱼虾,还可以上山摘野果。
想到这里,她不其然想起了之前静娴问她的问题。
如果之前没有更明确的答案,那么经过这么一思考,她已经很明确了,她要走出大山,走出这个偏远的山村,她要去发达的、便捷的大城市,她想做城里人。
而这边,静娴却想着就这么坐着不吃也不好,于是,迟疑了一番,她直接下筷子,把现在还没有多少人爱吃的鸡翅膀、鸡爪子都给夹自己碗里,省的一会儿也给霍霍了。
然后夹了一点姜到自己碗里拌一拌,就开始吃,等静舒回神的时候,她碗里已经满是鸡翅膀部件了。
“静娴怎么不吃别的菜,不好吃吗?”
这里面的菜,可是有不少都是四婶做的,应该不会不喜欢吃吧!
“怎么都吃没有肉的?”
静舒看了看同一桌的姐妹,吃肉也都是夹着肉多的,怎么静娴就吃翅膀、爪子?
嗯,其实,静舒也喜欢吃翅膀,只是她速度慢,被静娴抢先了,她总不好意思让妹妹让一些给她吃吧。
她不说,静娴也不知道,她哪知道,静舒竟然跟她一样,而不是跟静茹她们那边,这个时候的孩子,不都是比较喜欢吃肉的吗?
“没有姐,我就是比较喜欢吃鸡翅膀的,你看,我把鸡翅膀全给夹我的碗里了,一个都没有留哟。”
她压根不知道面前的人,也想吃鸡翅膀,为了防止热情的姐姐给她夹肉吃,她直接得意的挺着胸脯,一脸的骄傲。
至于那些被姐妹们翻来翻去的肉,还是算了吧,家里又不是缺那点肉,她要是想吃了,回去吃就行。
就算家里没有,空间还有一大群待宰的鸡呢。
大公鸡、老母鸡、鸡仔,随便她选择。
她这么一说,静舒也没法子了,左右肚子是自己的,静娴也不可能故意不吃。
静娴虽然是吃的最少的,但却是吃的最慢的,等她吃完最后一只鸡爪子,这边桌上也就剩下她一个了,等吃完,静娴把桌上的骨头什么的都扫到了垃圾桶里面,碗筷也收拢在一起。
当然,她可没有逞强把碗筷送厨房去,那么重的东西,她要是半路打碎了,那可就不是帮忙,而是捣乱了。
而只拿她一个人的碗,也不像话,显得太独了一些,会让人误会的,自家亲戚,她还是不要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好了。
另一边,长辈他们还在吃饭聊天,倒是也有人看到了静娴的动作。
二伯母赞叹的道:“这孩子,可真是懂事,还知道帮忙收拾呢!静娴倒是自就是乖巧的,哪像我家的那个。”
大伯母也笑着道:“这倒是,静娴看着就不错,以前看着乖巧,倒是没有见过她做什么,现在倒是第一次见,的人儿,还知道收拾,看着就惹人怜爱。”
谁都爱听夸自己孩子的话,安妈也一样,不过,她还是摇头,道:“哪里,这孩子在家里可闹腾的人,那你们是没有看到,只是有时候也太过安静了一些,有些不好。”
有时候,太过安静,就显得很没有存在感,以至于,她跟静娴她爸经常就会把她给忽视了。
好在,这孩子也是真的乖巧,不声不吭、不哭不闹,省了他们很多事情,有时候觉得,乖巧的有些让人心疼,或许这才是她爸纵容着给她钱的原因吧。
能够在某些地方满足一下孩子,弥补一下,静娴也总算是有想要的,这也挺好的。
☆、第五十五章:
这一天过的还算是平静,毕竟几天是团圆饭,来的时候,各家也都是被交代过了的,谁敢在今天捣乱蹙眉头,回家就等着挨板子吧!
吃晚饭,先她一步的,都已经跑出去玩了,静娴是不敢兴趣的,所以在大哥大姐都没有回来之前,偷偷拿着她们的书看了起来。
她读书的时候,书本早就改版了,所以对于姐姐那一代,读得什么道可道非常道这些,她是完全没有学过,后来姐妹们背起课本来,就她是懵逼的。
明明记得,完全没有读过啊。
也不知道这是学课本上的,还是初中课本上的。
至于高中是不可能了,因为被课文的那姐们,都只上到初中,压根对上高中没有想法。
现在,她还是蛮好奇,这个时候的学、初中生,都是学什么的。
她拿的是之前大姐看的初一语文,开篇就是浣溪沙,香山红叶、百草书屋这些,现在这个时候,书本上的知识,大多也都是赞扬那个时期的篇章,也有多教育的。
总之,都是一些积极向上的东西,唔,不是很符合她的胃口,而且,现在的文字语言,不够直白,她不是很懂。
在直白一点就是,她读书少,就算这只是初中的课本,她也读不出里面隐藏的深意,一个字一个字,她自然认识,但通篇读下来,写的是什么,就有些不知所云了。
读这个文言文一样的课本,她还真比较喜欢去读英语单词,虽然,其实英语才是她最恐惧的一门课程。
原本还想着先看看大哥大姐的书,先预习一下呢,现在好了,压根都看不懂啊,还是算了吧。
把书本放回之前所在的位置,抓了一把瓜子磕着打发时间,只是一个人在空旷的客厅里头呆着,实在是有些清寂,特别现在是冬天,冷的很。
想了想,揣着瓜子就去了厨房,果然,还是厨房最温暖了。
奶奶见到走进厨房的静娴很是疑惑,“咦?你这丫头没有去玩?怎么跑这里来了。”“奶,您在呀,外头太冷了,我想着厨房烧了火,肯定暖和就过来了,奶我帮你烧火呀,您在煮什么?”
不都已经吃完饭了么!
“哈,奶奶这是在煮红鸡蛋呢,还没好,等会吃两个?”
奶奶没有不让静娴烧火,听到孙女说外面冷,直接就让出了位置,从橱柜里面拿出了一沓早就准备好了的红痣,这个是等会要染鸡蛋用的。
静娴这才想起来,过年这当头,不管去谁家,主人家在客人离开的时候,都要送上一些红鸡蛋的,最初的寓意是什么,她已经不知道了,只是这也都被当成了一种习惯被继承下来。
“奶,我就不吃了,刚吃了饭,很饱呢!”
虽然她是挺爱吃鸡蛋的,不过相对来说,她喜欢吃蛋羹,还有煎鸡蛋,前一个是嫩嫩的,跟吃豆花一样,后一个就是很香,煎鸡蛋的汤,她最多能吃上三碗饭。
“这也行,等你们回去的时候,都带上,回家去吃,也是一样的。”
奶奶想着,也的确是这样,刚吃完饭,就算是在好吃的东西,估计也要吃不下的,虽然,她老人家倒是很喜欢看着儿孙辈,当面吃完她给的红鸡蛋。
既然吃不下,那就算了。
见静娴的脸上欢喜,并没有什么排斥和不喜,她老人家就很欣慰了,她最怕的就是一腔的好意,被人直接给辜负,还要被嫌弃,那样可就伤心了。
看着奶奶殷切的忙碌着,还要搭话问她中午吃的开不开心,有没有什么想吃的,她去拿这些话,静娴突然就想起了后世那个,已经有孙子孙女的老妈。
那会儿,妈妈也是殷切的忙碌着,什么都想给孩子们最好的,天冷了要穿的厚厚的,就担心被风吹着冷到了,吃多了怕噎着,摔倒了怕疼着,时间到了要关心有没有肚子饿。
想起来点什么好吃的,就立马要去做好,再殷切的端在孩子们的面前,一副已经准备好要伺候的架势,问孩子要不要吃、好不好吃、喜不喜欢吃、还要不要在来一点此类种种。
这些,都是源自于她的关心和好意。总之就是嘘寒问暖,面面俱到。
只是,有太多人不懂得感恩,觉得这些好意和关心,都太过啰嗦,甚至因为这个不能吃那个吃了不好等等缘由,来因此嫌弃甚至责备,丝毫不顾及老人的心情,她是否会伤心和心灰意冷。
谁又知道,其实她们也是会累的。
即使有些时候,她们是真的做的不对,但难道不能心平气和的说?不能讲道理?为何有的付出,有的人可以觉得理所当然,并且还要觉得做的还不够好呢?
而孩子更是什么都不懂,后世好东西多啊,多了就不会珍惜,哪里会管老人的一片拳拳爱心,不喜欢就扔,不爱吃、吃饱了就嫌弃。
想起那段生活在一起的时光,静娴的眼神有些散乱失神,她是真的觉得,人有时候,心真的要冷一点,硬一点,这样,受到的伤害就不会那么大。
只是,这样真的可以吗?
如果都冷了心肠,那这社会有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不说远的,就说近一些的,家人之间,如果都冷了心,那该是老死不相往来了,甚至住在一起的人,可能都要彼此冷暴力起来。
生病了,有困难了,想要有个肩膀,哭泣了想要找个人递个纸巾的人都会没有,那个时候,就会真的觉得伤心和绝望,也就会觉得,有人关心和维护,是多么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