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手有余香千千结 (孟梓言)


  良久,余香放下手中的茶杯,“你就没想对我说点什么?”
  侯春低着头,一脸的难过。“我,对不起我让你失望了。”余香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不,你是让卫婷儿失望了。无论你是何总选择,作为朋友也罢,作为曾经的领导也罢,我都尊重你的选择。”
  “能不提她吗?”侯春一脸的恳求,他实在是不想提起她,她是他心中的痛。他不想当着她的面,拨开自个的伤疤,他不想让她看到血淋淋的自己。那样的话,他再也无法在她面前抬起头来。
  “哎,我真没有想到你们会走到今天这一步。算了,过去的事情不提就不提吧!”余香见他不愿意提及卫婷儿,只得悻悻地笑了笑。
  河边的春风微微地吹着,茶亭里的热茶渐凉,而侯春手中的烟头已经熄灭,身下落了一圈灰白色的烟灰。尔玛卓娜一边洗着手中的茶具,一边暗自偷偷地望着俩人。她并不清楚余香要跟侯春谈什么,但她看得出来他们相处得并不愉快。尽管他们像一对老朋友,但余香一直低声说着话,茶几上的茶杯再也没有端过。而侯春呢,则一脸的苦涩。
  虽然她天性淳朴,像个未长大的孩子。但她也是一个敏感的女人。自从知道余香的身份之后,她便暗地里防着她。余香是侯春前妻的闺蜜,她来找侯春能说点啥呢,少不了要谈侯春和卫婷儿的事情吧。
  她心里很忐忑,虽然一直侯春都沉默不言,但她知道侯春并不曾忘记卫婷儿。从卫婷儿那天来接孩子的时候,她就知道他压根就放不下她。但她又暗自庆幸,如今的侯春,卫婷儿还能看得上不?他们之间的鸿沟差距太大。即便再给他一万种机会,他也回不了头。
  余香与侯春谈了半个小时,俩人终于露出了一丝的微笑。但尔玛卓娜分明感觉,他们这种情感的释怀显得那么的言不由衷,那么的公式化。
  从茶摊上站起来,余香朝着尔玛卓娜笑着说道,下次见到你表姐,代我给她问好,有机会请她到梓城来耍!
  尔玛卓娜连忙挽起身上的围裙,擦干湿漉漉的手,飞快地跑了过去,笑着挽留道,余常委,你难得来一趟,吃了午饭再走也不迟啊!
  “下次吧,下次你表姐来梓城,我给你们办招待!”
  余香亲昵地与她握了握手,转头又对侯春笑着说道,侯春,记住你今天答应我的事情,我不喜欢你再让我失望。
  侯春重重地点了点头。
  从桃花源出来,车开过来时的路,路旁的油菜花依旧大片大片地开着,日上中天,太阳的直射在山川田野间熬出了浓烈的蜂蜜味道。
  余香不由自主地深深吸了一口,这股股浓成果酱一般的稠状的芳香,差点让她过敏。
  恰如这经风沐雨的蜂蜜味道一般,侯春逐渐成熟了。当初那个年少轻狂的小子,经受了婚姻和事业的挫折之后,愈发多了几分沉淀和痛苦。
  她不由得喃喃自语道,或许他选择这条路是对的。
  侯春默默地站在桃花源的牌坊下,远远地望着余香的车穿过金黄的油菜花地,很快又消失在满天的金黄之中。
  不知不觉地眼角湿润了起来。
  尔玛卓娜扭转过头去,不忍心看到他伤心的样子,独自将身后那片阳光让给了他。
  动员大会之后,鲜家嘴和清水河村的高速公路拆迁工作迅速展开。
  数十辆挖掘机轰轰烈烈地开进平静的小山村,成片成片的油菜花掉落了花蕊,连根带着茎叶被挖掘机一斗一斗地拔起来,年迈的村民心疼地看着自个被征用的二台土,嘴里直打哆嗦。这些庄稼,他们侍弄的时候如同带孩子一般劳心劳力,这要是过去,他们定好将地里的嫩油菜收割起来喂猪,再不济也能喂鸡喂牛。
  但现在村里,仅有的几头耕牛,老牙缺口的已经嚼不动这些带着茎叶的食材,嘴也被他们暗地里喂叼了,只喜欢吃青草和黄豆,闻着带着芥酸味道的嫩油菜,便不断地挣扎着摇头。
  家里的三五只鸡鸭,只能吃点嫩尖嫩叶子,倒腾回去还不知道往哪里堆放。
  挖掘机开过,山丘之间割开了一道深深的沟壑,再过些时日,这条沟壑便会变成扎着围栏的高速公路。
  那种漆黑如墨的路,他们坐车的时候见过。过去时无比的艳羡,但当这条路开到了村里,他们又无比的忐忑。他们已经老了,这样的路他们还能走上多少回。
  征地拆迁款和青苗补偿款,镇上给得很及时,几乎是伴着挖掘机的开动,便开始兑现。除了几户被拆掉了房子的村民,去镇上闹腾了几回,想多要点赔偿之外,村里显得很平静。
  但凡新修的路都是要祭杀的。
  老年人都很笃信,开山修路,总归是要被山神和鬼魂讨债的。年轻人自然是不会相信他们的鬼话,特别是那些家里买了小车的小年轻,恨不得早点把路修起,早点开着车去路上飙飙车,兜兜风,洋盘洋盘。
  老年人的担心,果不其然应验了。高速公路刚刚通车的第三天,隔壁村的两个小年轻便一头撞出了高速路,成了这条路上第一个被祭杀的灵魂。
  得知有人率先祭了杀,老练的老师傅方才开上了这条高速公路。
  路修好了,车来车往,小山村失去了往日的平静。村里的农副产品叫上一个车,便能拉到城里去卖钱,更多的人挣到了钱。而那两个冒失鬼,除了留下失独的老年人,他们的妻儿也很快嫁了人。
  不到半年的时间,过往的车流也就把冒失鬼遗忘到了九霄云外。鲜有人知道,他们也对这条路是作出过贡献的。
  路向来要吃人,但却很少有人记住它残忍的教训。
  路修通了,侯春也琢磨上办家庭农场的事情。答应余香的事情,他不能再反悔。
  很显然,鲜家嘴和李太沟村那套超前的模式,并不适用。
  清水河村能够做的是借势借力,走自己的路。
  桃花源周边并不适合再种其他的经济作物,他花费心思修复的生态湿地,是桃花源的金字招牌,他不能砸了这块牌子,另起炉灶。
  既然无法种经济作物,那么他便种花。他分管过农业,深知农业除了资金投入,关键还在科技支撑。
  清水河周边的二三台土,土地湿润,他与省农科院的专家商量了一下,引进了百合花,在村里搞起了百合花观赏和研发基地。
  以花为媒,片片的百合花种下去,桃花源的名声更甚。
  。

第三百零一章 都是些败家的玩意儿

  将入门徒弟何老六引进了匠师的大门,霍老头便专注于何大海交代的任务。
  鲜家嘴虽然是个小山村,但千百年来,铜盐之富,并非浪得虚名。它,在浩瀚的历史风月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然而经久人寰,物是人非,小山村里长出的子子孙孙,全然失去了对老祖宗的那份美好记忆。
  在民国之前,梓县遍布着井盐和炼铜之术,尤以梓盐享誉周边,一度靠着大江的水运而远销沿海地区。因而,享有盛誉的梓县水码头,其实又被称为盐码头。
  在那之前年月里,沿着大江顺流而下,大江的号子在赤身裸背的纤夫拖动的纤绳下,宛如拖着一座城市连着一座城市的繁华。
  在霍老头看来,鲜家嘴何其有幸能够承载这笔厚重的财富,然而又何其悲哀的全然忘记了这份财富。即便是像老扛把子和何凤山的老人,也都了无印象。
  大浪淘沙,时间淘去了历史的过往,也淘去了它本该有的文化传承。
  这也是霍老头几十年来,始终认为鲜家嘴的人都是一群没有文化的野蛮子的主要原因。他活了将近一个世纪,有幸见证过它衰亡的影子。
  那时候,他也很小,大约不足八岁吧。
  鲜家嘴是周边产井盐的较为着名的地方,那时候他恍惚记得,村里大大小小布满了上百口井盐。一根长长的竹筒,连着一个大风车一般的竹木轮子,架在一口碗口那么大的井口,如同钻石油的转子一般,中间被打通的长长竹筒顺着井口伸下去,不多一会儿拉起了,拖到卤盐的水槽里,打开扣在竹筒上的开关,股股沉黄色的盐水,便哗哗地倒在水槽里,经过一番严格的煮盐、过滤、晒盐,颗颗晶莹如雪的井盐像银子一般白晃晃的勾人心弦。
  经过打包装袋的井盐,通过来自滇省的矮桩马、驴,甚至牛车,沿着破碎的石子路,辗转运到盐码头,在盐码头登船被发往各地。也就因为这些井盐,那时候民间盛行一种商会组织盐帮。
  盐,是人存活的力气,也是人的生存之道。那时候的官府对井盐管控得很盐,私自贩卖私盐都要被处于重罪。或流放,或苛以重罚。
  鲜家嘴虽然不炼铜,但却享受着铜钱的便利。那时候的梓县,受命制钱炼铜。因而盐帮的铜钱板子和翘宝银子如流水一般涌入这个小村子。
  那时候,有钱能干啥呢?一方面买地当地主,另一方面便是修房造屋。大地主的命运大都是悲催的,鲜有人家善终。唯有那些小地主活得有滋有味。鲜家嘴没有大地主,但却有不少的小地主。其中尤以老何家为代表。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