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手有余香千千结 (孟梓言)


  余香沉默了片刻,鲜家嘴现在的路子已经远远超乎了她的预想。村里的很多想法和创意,她已经掺和不了。何大山日渐的成熟,对村里的掌控能力也在提升。他唯一欠缺的还是市场眼光的问题。这是产业村一贯的通病。短时期内,想要得到提高太难了。周边几乎没有可以学习借鉴的先例,唯一能够学的只能是江南和沿海地区,但这些地区的区位优势和知识更新的能力,鲜家嘴是远远跟不上的,只能学其形而不能学其神。路子还得靠他自个去趟。何大海现在唯一能够做的是凭着他丰富的市场经验,帮着他把好舵,不至于在阴沟里翻船。
  很快,余香便琢磨出味来了。
  “你是打算把永昌公司的经验复制到鲜家嘴吧?”
  何大海诧异地看了看她,放下茶杯,微微点了点头道,不错,我是想把永昌公司的模式复制出来。毕竟我们已经走过了很多的弯路,如今的鲜家嘴比我当年的物流公司有实力多了,没有必要再去走那些弯路了。我和大山商量了一下,不但要引进职业经理人,还得建立战略投资委员会和财经预算监督委员会。
  见余香听得很仔细,当即他便把他的想法一股脑地倒了出来。“战略投资委员会,不但要让村里的老人参与进去,还得聘请几名专业的投资顾问,而财经预算监督委员会除了村民代表,还得增补有现代企业财经管理经验的专家参与进去。有了这两个臂膀,大山将来运作起来,便会游刃有余。”
  “想法很好!但现在是不是还没有到哪一步啊?你们是不是太心急了。”
  “市场的风云瞬息万变,要想长期立足,还是要打好准备仗。永昌公司的现实例子,历历在目。我是深有体会,亏得我们当初转型快,准备充足,不然仅仅这一轮的国际贸易摩擦就能把我们打得死无葬身之地。你别忘了鲜家嘴的底子,还是在大农业上,农业的风险最易受到市场的冲击,所以还早点打算比较好。”
  “可惜啊,现在还是鲜家嘴一家独大,要是示范片都能像鲜家嘴这般,那我就不用再操心了。”
  何大海连忙拍了拍她的手安慰道,示范片说小也小,说大也大,但镇与镇之间,村与村之间的差距太大,需要付出的基础投入一年两年哪能见到效果,还得慢慢来,急不得。你不要想把每个村子都建成鲜家嘴这种村子,这种贪大求全思想是要不得的。新型城镇化是大势,不可逆。我们的基础工作必须得顺应这种大势。农村空心化的问题已经存在,人的问题不解决,基础条件弄得再好,没有人都是扯蛋。以我的估计啊,往后整村合并应该是大势所趋。缺乏自然禀赋的穷村,人烟稀少的寡村,自然会被时代的潮流所淘汰。所以啊,我建议你啊,往后的重点还是要抓住重点村和中心场镇来建设,否则遍地撒胡椒,是起不了效果的。
  余香沉默了许久。何大海的话再次刺激到了她的心坎上。不说是整村合并,就是镇乡整合的风声也已经传了出来。她头疼地理了理思绪,良久又才笑了起来。“或许你是对的。我呢确实太心急了,心也太大,没有看清楚大势。”
  “俗话说,屁股决定脑袋。我们是身在风浪之中,而你们吃着安胎药,有些时候局外人反而看得更加的明白。你们被框框条条、狭小的天地,束缚了自我眼界和手脚。有时候退一步,或者跳出来换个角度看问题,自然就明白了。所以啊,我建议你啊,这些年老守在家里也不是个事,有时间还得多出去走走看看,看看这个世界的变化。不要搞闭门造车,更不要搞东施效颦,得学会自己看世界,走自己的路。”
  “说来容易,但做起来难啊!做事情最难的便是转变观念,统一思想。时间久了,很多事情都是在凭经验,用惯性思维在复制过去的模式。”余香苦涩地摇了摇头。
  “所以啊,我才要劝你啊,千万不要有到处复制鲜家嘴模式的想法。鲜家嘴的模式,是鲜家嘴的路子。放在别的村或者别的镇,只会吃力不讨好,最后弄成四不像就麻烦了。”
  难得与何大海相处个周末,没想到聊来聊去还是聊到了工作中去。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她和何大海之间的话题都在围着工作转。余香难过地低下了头,“难道真就应了卫婷儿那句话,夫妻之间,时间长了,便从爱情变成了亲情。一旦爱人变成了亲人之后,便会淡化爱情的滋味。”她不敢再继续想下去,连忙摇了摇头,站起来说道,下午收拾一下,我们去看看老镇长。
  &/div>

第三百零六章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来到城西,复活后的古城,隐隐胜过了它千百年前的繁华。
  老镇长的家,随着棚户区的改造也已经搬到了相邻不远的安置小区。从镇上回来,老镇长在老龄委工作了很长一段时间,这个看似闲散的部门,对于真正想要做事情的人来说,有着太多的事情要做。
  忙并累着,但工作的起来比远比在镇上还要快活。
  进入老龄化,老龄委承担的工作和任务也越发的重要。过去,老龄委更多的是组织老年人唱唱歌、跳跳舞,但现在老龄委的工作早已经从城区深入到了镇乡。
  梓县是人口大县,老龄化的比例也远远高于相邻的区市县。百岁老人的增长比例,逐年递增。老镇长接手的时候,梓县满百岁的老人不过一巴掌的人数,但到了现在已经是两根指头的人数。老镇长心闲事不闲。
  接到余香的电话,老镇长连忙从老年大学培训班专题汇演上赶了回来。
  穿过几条大街,老镇长居住的安置小区毗邻大江,也算是一处不错的风水宝地。这座新建不久的安置小区,虽然远没有商品住宅小区那般豪华和惬意,但胜在安静,胜在亲朋四友也都居住在这里。与进门就关门闭户的商品小区比起来,这里反而多了几分难得的灵性和人气。
  对于余香,小区的老邻居们并不陌生。
  这些年,但凡看过电视,关心时事的人,大都暗自佩服这个年轻得有些过分的县级领导。余香做的那些事情,在梓县的老百姓的眼里都能够写出一本厚厚的变迁史。见着余香和何大海走进小区,纷纷让出路来,热情地与她打招呼。余香连连点了点头。来到赵镇长居住的单元楼下,老镇长的安置房选择在一楼,有一处不大不小的小花园,花园里跟他原来的老院子一般也都种满了兰花和其他的鲜花,还种上的一棵葡萄。但余香来的不是时候,这些葡萄刚刚被摘去了果实,留下光秃秃的枝干。
  老镇长和他的爱人,已经等在单元门前,见着余香和何大海,俩口子连忙热情地迎了过去。“余常委,你可算是稀客啊!”
  余香和何大海笑着与他们俩口子握了握手,何大海连忙将手中的礼物递给了他的爱人。与老镇长握手之后,余香故作生气地说道,老领导,叫余香!不然的话,我立马走人!
  老镇长连忙笑了笑道,好,好!叫余香!余香,何总来请屋里坐。
  将余香和何大海领进屋子,与他们打过招呼之后,老嫂子给他们泡好茶水,摆上水果,便借故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老领导,我看你现在是越活越精神啊!”
  在客厅的沙发上坐下来,余香打量了一下屋子。新装修的屋子,是简装,屋里的摆设跟原来的家里一般的简陋,沙发后的墙壁上醒目地挂着一幅老镇长自个的笔墨:茅舍人家,清风渡月。再次回到梓县任职,余香与老领导在工作场合打交道的时间,少之又少,绝大多数都是余香坐在台上,而老镇长坐在台下开会。鲜有时间,单独在一起摆谈几句。
  老镇长接过余香的话,呵呵笑道,人老精神不老啊!我现在这份工作,每天都跟健康长寿打交道,想不快活都不行啊!他啧啧地咂了咂嘴巴又说道,你是不知道啊,现在的老年人日子过得很综艺啊!唱歌跳舞,琴棋书画,耳濡目染心情自然是好得不得了。
  何大海也笑着说道,是啊,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政策也好,城里的老年生活,但凡有点文化的,都想报个老年培训班,把年轻时候欠下的债都还上。
  老镇长示意他们喝茶,听了何大海这话,当即更加高兴了。“是啊,年轻时候想唱唱歌,跳跳舞,不是五音不全,就是不识五线谱,想跳舞也没有机会。老话说,缺什么补什么,临到老了也不想输在起跑线上。”
  余香这回来是肩负任务来的。
  李政去世之后,示范片缺一个副指挥长。依照吕书记的意见,这递补的人选,让她在正科级的干部中自己去选。她思来想去,李政缺空出来的职位,极其关键。示范片的年轻人,无论是级别还在经验都不足以担任这个职务。她便把主意打到了老镇长的身上。
  见余香提到了李政,老镇长不由地脸色暗淡了下来,良久才唏嘘地说道,李政这一辈子啊,太过要强。他啊走得也太不是时候了,他还那么年轻,病来如山倒,没想到他反倒是走到了我的前面。“我呢跟他搭班子,也算是将近两届,工作上的争论从未少过,矛盾自然也是有的。但我们却从未真正成为敌人。他想做事,我也想做事。我们更多的是工作的分歧,其实私底下我们还是很好的朋友和兄弟。前些天,我和爱人还去他家看过,他的爱人是个痴心的女子,老李走了快两年了,她带着女儿还是痴心念念地念着他,不容易啊!”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