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南山村致富日常 (曲流水)


  一路说笑着,等快到村里时,杜善茂又闹着要驾车,杜善薇没办法,正好今天的心情不错,就让他在晒谷场上自己开车转了两圈。
  杜善茂下车时还很不舍:“真希望我快点到十八岁啊,等高考完我就马上去考驾照。”
  “不错,说不定那时我又换车了。”杜善薇淡定地回道,又招呼他,“赶紧的,放好书包,帮忙把钓鱼伞搬回杂物房。”
  李玉英等人闻讯出来,见杜善薇果然买了钓鱼伞回来,忍不住气急:“你买这么多东西回来,真能租出去吗?浪费钱!你还欠有银行的钱呢。”每次一想到这个,她都要替女儿着急。
  “妈,怎么可能不行?我买伞送钓鱼的折叠椅,有伞有椅子,就算不是在池塘边,让他们在溪水边坐着,那个凉风一吹,头顶上有树荫,多舒服啊。”杜善薇倒是比较有信心,“反正大伯已经同意了,到时会找个人来帮你一起出租。”
  因为要蹭池塘出租,所以她会把一成的收益交给村里。
  眼看着还没有几天就到劳动节,南山村的村民再次忙起来,首先第一件事就是再次召集村委各个村民小组的壮劳力上山砍出一条通往杜鹃花山的路。
  可以预见的是,在南山村能拉到投资之前,他们每年都要上山砍一次,好在这条路时常有人上山采草药或砍柴,前不久杜鹃花尚未开花时,因为有游客要提前上去观赏,杜积明怕出事,已经组织南山村的村民清理过一遍,这是第二遍。
  杜善薇早早在朋友圈、微信公众号、本市和本县的论坛宣传了几波,因为今年可以钓鱼,加上他们村的泉水鱼在游客的口口相传中,口碑甚好,不少人表示一定会到来。
  看到这种情况,杜积明高兴不已。
  杜善琳今年不用在公社值班,还特意跑回来帮忙。
  “薇薇,我怎么觉得从去年开始,村里的空气越发好了?还有水质,好像比以前更清甜。”杜善琳回来住了一个晚上后就和杜善薇说道。
  她虽然是本村人,但杜积白是实验小学的老师,她是在县城长大的,在村里居住的时间并不长。
  “那应该是你的错觉吧。”杜善薇回想了一下,否认道,“大概是咱们村变干净了,大榕树那边的‘村屯绿化’项目已经完工,有花有草有石桌石凳,地面铺设着水泥。你再看,村里的鸡鸭狗都不能放出来跑,我们家大黑这几天就一直拴着,地面上看起来很干净。”
  听到主人家在叫自己,拴在三角梅树下的大黑顿时站直身子,“汪汪汪”地叫了几声。
  “反正我是没察觉出来有什么变化,可能是我天天住在村里吧。”实际上,杜善薇同样有这样的感觉,只是问过杜庆国他们,他们都没有察觉。
  “说出来我真不敢相信,昨天大哥他们还在群里讨论你呢,说你回来一年多,竟然这么老实,一直待在村里,都不觉得厌烦吗?”杜善琳只是随口一说,闻言也不深究,就接着说起其他事情。
  她对此很是好奇,村里几乎没有同龄的女孩,或者说即使有,人家也早已结婚生子,和杜善薇谈不到一块去,所以她觉得自家堂妹能忍受得住寂寞。
  “不会,因为有手机啊。”杜善薇笑了,“最重要的是,这一年我都在忙,根本没心思多想,而且我觉得待在村里很舒服,有家里人在身边。”这是她的心里话,当然,她有时也会觉得无聊,也会想出去走走,只是一旦去到县城或市区,她又会觉得那里的空气浑浊,恨不得立即跑回家。
  讲道理,他们整个楠城市的工业都很少,空气质量是全省出了名的好。
  也许是和她一年多前遇到的神异事件有关吧?那次在庙里祭拜时到底有没有听到什么声音,是不是她幻想出来的梦,她到现在一直弄不清楚,尽管她早已不再去调查。
  “那倒是,你去年一年赚了多少钱!都够我七八年的工资了。”杜善琳的话打断了她的思绪。
  “乱讲,明明你们刚升了工资,现在一个月三千多块,你是副科,有四千。”杜善薇吐槽,“当然,我们村干部也升了,只是完全不能和你们比,就从六百到一千元。”
  “你又不靠工资生活。”杜善琳瞪她。
  “我是不靠工资活,但活我还是得干啊。”杜善薇理直气壮地反驳。
  姐妹俩又吵了几句,直到张子莲叫她们去吃杨梅,两人这才罢休。
  *
  很快,“五一”到了,在南山村人的紧张期盼中,这一次的人流量比去年更甚,也比国庆节来的人更多。至于理由嘛,当然是因为杜鹃花的存在了。
  通过这两次的对比,杜善薇明显感受到杜鹃花在他们南山村旅游发展中的重要性。
  想要发展旅游就得有自己独特的资源,无论是人文资源还是自然资源。而在整个楠城市,只有他们南山村有50亩这么大面积的、天然生长起来的杜鹃花群,还有他们的泉水鱼,也受到大家的喜爱。这两样都是他们村的核心竞争力,是未来发展旅游业的基础。
  其实,去年国庆节过后,他们的游客流量还会有一个小高峰,那就是山上成片的油茶花盛开时,会有不少市民驱车前来观看。
  油茶花不单独是南山村有,附近几个村子也有,是当初五六十年代的时候种下的,这么多年过去了,没有人管理,它们依旧在山上独自开花结果。
  油茶果能榨油,是本地的食用油来源之一。每年果实成熟时,村民们都会拿着袋子上山捡油茶果,这是村里的重大活动,可以省掉买油的钱。
  遗憾的是,这种山茶树是旧品种,出油率比不上现在新改良的品种,经济价值不算高,一般只能满足村民自身的需求。
  当然,这一年来,随着游客的不断到来,村民们都知道了吃山茶油的好处,去年附近几个村子的人就有意识地多摘油茶果回来,就是为了制成山茶油卖给游客,每每都能卖光,很受欢迎。
  “今天你们村的第一书记不来?我怎么没见到他?”杜善琳坐在大棚里的咨询台前,一边拿着蒲扇扇风,一边问刚从池塘那边回来的杜善薇,“你告诉人家没有?”她四处张望了下。
  “我早就跟他说过,他本来打算过来的,结果正好碰上同学聚会,就来不了了。”杜善薇抽出纸巾擦汗,笑道,“你是不知道池塘那边有多热闹,今天来了好多人啊,大伯搞的那个钓鱼比赛,奖品奖金都是从镇上拉来的赞助。我看价值并不大,第一名最多1000元,可是大家都很捧场。”
  “因为我们的鱼好吃啊,虽然比不了山塘里野生的鱼,但毕竟水质很好,有泉水流入和流出,鱼的味道也还不错。”杜善琳把同事和领导们对自家村里养的鱼的评价说出来。
  她记得书记还曾经在饭桌上表扬过大伯,说他有经济头脑,有执行力。
  “对了,你的遮阳伞租得出去吗?”坐在杜善琳旁边的黄秀珍接口问道,她刚应付完一个询问厕所的游客。
  见她说起这个,杜善薇顿时眉飞色舞。
  “生意非常好!买的伞全部都租出去了,而且还供不应求。”她颇为得意,“所以说呀,我还是有生意头脑的。我妈现在在那边照料,整个人都笑得合不拢嘴,高兴得很,我叫她回去吃午饭还不乐意,说走不开,没办法,待会只能让茂茂给她送饭。”
  “那挺可以的。”杜善琳故作妒忌地看着她,人家挣钱怎么就那么容易呢,这才刚刚开始呢,三百块钱就到手了,估计用不了多久,成本就该收回来了。
  黄秀珍也很羡慕,只是她眼睛一转,看到对面自家的摊位上站满了要买东西的游客,那点羡慕就很快消失不见。
  哈哈,他们家做的艾糍粑可是受欢迎的很,看样子今天会有一笔收入入账。
  因为游客们的到来,早有准备的村民们这次可是喜笑颜开,尽管中途会发生一些小争执、小纷争,但一想到游客们所带来的商机,村民们对这些不便立即消除不满。
  忙碌的假期过去,村民们带着收获的喜悦和疲惫来收拾残局。与此同时,杜善薇他们的目的也达到了。假期三天,他们池塘里的鱼竟然卖得七七八八,游客们钓上来的鱼不但被买走,连用网拉起来的鱼也全部卖光,因为单价比市场上卖的贵,达到每斤八元,所以获得的资金出乎大家的意料,有两万四千元。
  这次钓鱼比赛竟然还上了本市的新闻台,让整个南山村在全市范围内的名气进一步扩大,这让村民们喜不自胜。
  资金一到位,扣除先前养鱼的成本投入,杜善薇就在微信群里给大家发一封信,让杜积明号召有余力的村民积极捐款,共同出钱来提升南山村的乡村风貌,进一步提高接待游客的能力。
  知道村里有笔资金,大家都觉得这次是来真的,都希望自己村能建设得更完善,能更吸引游客的到来。
  于是,大家你两百我一百地开始捐款,像杜善薇这种去年都知道赚钱的,更是早早就捐了2000块。
  事后统计,他们的可用资金达到63568元,可以开始动工了。
  令杜善薇他们没想到的是,公社对他们提升乡村风貌的行动非常支持,专门拨下2000块钱的经费,不算多,但起码表示了支持的态度。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