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对他也很是孺慕,把他当成了榜样。
所以一听苏敏的话,陆建军先是一愣,他了解苏敏,这回她还特意买了三罐奶粉,说人家城里的孩子每天都要喝牛奶,能增加抵抗力,不容易生病,还能补钙,长个子。
他们不好买牛奶,那就买奶粉。
一罐直接给大嫂寄过去,剩下两罐建设和二毛一人一罐,还说让他们每天喝,等喝完再买。
陆建军问苏敏是不是太喜欢孩子了,所以这么大方,苏敏却说几个孩子她是很喜欢。
还有就是陆建军和她的几身新衣服,都是两个嫂子做的。
虽说缝纫机是陆建军搬回去的,但做衣服也是很辛苦的活儿。
两个嫂子费时费力的,自然得感谢她们。
陆建军知道,苏敏是那种别人对她三分好,她一定要还五分的人。
突然听苏敏这么一说,陆建军先是诧异。
接着就是担心。
他很清楚,在他爹这一辈人眼里,家里的兄弟互相帮衬,哪怕是没本事的一直占便宜,那也是应该的。
就像他爹,自从他念完高中,家里只有建民和向红,向红还是念小学,花不了多少钱,他爹就帮了几个叔伯不少。
像他大伯三儿子娶媳妇,还有四叔家大儿子,也就是陆卫民大哥娶老婆,他爹都出了钱,还出了不是少。
还有六叔家堂弟念高中,家里出不起学费,也是问他爹借的。
说是借,只是说上去好听些罢了。
要说叔伯他们真的没钱给儿子娶媳妇,没钱送儿子念高中,那自然是不可能的。
别的不说,就是他们手里拿着爷爷过世前分的大洋,也能换不少钱。
不过是觉得儿子结婚,念书这是大事,他爹这个做叔叔的,也该出一份力。
这些只是借钱或者说要钱的名头罢了。
这和结婚随份子还不一样,份子钱等自家办喜事的时候,对方总得回礼。
但这钱是有去无回的。
他爹觉得爷爷在世的时候最偏心他这个儿子,就是临终,也把自己攒的分给他大部分。
他爹觉得自己拿了大头,就该对兄弟们好。
就是不拿这份钱,他日子过的宽裕,兄弟们日子过的紧巴巴的,那他也该出手帮衬。
所以陆建军很清楚,苏敏说的那话要是他说,他爹估计直接操起扫帚打过来了。
不说他,就是大嫂二嫂这么说,他爹都一定会把两个嫂子赶回娘家,让她们好好反省反省。
但现在说这话的是苏敏。
苏敏的身份在陆家很特别,她是陆建军的老婆,但她和陆建军住的房子是她全款买的。
她还是城里人,是知青,受过教育,现在又考上了大学,是老陆家第三个大学生,要是把陆云这个大专生加上,那苏敏也是第四个受高等教育的人。
最主要的是,陆三山的小儿子大孙子是苏敏救的。
敏敏自己是很不喜欢大嫂他们提这件事,她觉得她收了陆家给的谢礼,那这事儿就过去了,没必要一直揪着不放。
但是敏敏不需要人记着她的恩,不代表他爹可以装作没这件事。
所以可以说他爹对谁都能发火,对谁都能摆大家长的架子,就是不能对苏敏发脾气。
陆建军见他爹忍着气,又听苏敏说五叔家的事儿,就知道去年过年发生的事情还让是让苏敏不高兴了。
那个时候陆建军考了京大,更是市状元,家里的几个堂兄弟就起哄说陆建军前程远大,还说都是兄弟,他发达了别忘了提拔提拔他们。
尤其是五叔家的小儿子,还说等陆建军毕业了,在北京落了户,他就要去投奔陆建军,也当个大城市的人。
作为长辈的大伯二伯,五叔六叔也说以前他们对陆建军多好,让陆建军不要发达了就忘了老家人。
六叔甚至说他一定要让儿子连党好好念书,和陆建军陆建民一样考个大学。
这样等连党出来,不仅自己能有个好工作,还能照应他大哥陆连国和陆连国的两个儿子。
苏敏当时就有些不高兴,后来私下和陆建军说他的这些个叔叔伯伯真是心都是偏着长的。
陆建军当时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他自小就是被这么教导的,家里所有亲戚也都是这么过日子的。
都是一家子兄弟,在自己有能力的情况下,互相帮衬也没什么不好的。
苏敏却说陆建军觉得兄弟间互帮互助很正常,那是因为陆建军的哥哥弟弟都不是极品,不是奇葩。
他们兄弟之间彼此都有付出。
但陆建军的几个亲戚家,都是好几个没本事的死命吸血。
陆建军想想他要是五叔家的护军堂哥,那的确会对爹娘的要求心生不满的。
第76章
陆建军知道苏敏并不是对他们兄弟有什么意见, 只是就事论事罢了。
他爹不是那种糊涂又偏心的爹,他的兄弟也不是只逮着自己人死命儿占便宜的人。
他爹听不得苏敏的话,只是因为他的亲叔叔里就有这种人。
至于隔房的堂叔堂伯里,有这样想法的那就更多了。
他爷爷是从困难时期过来的,正是靠着一家人齐心,这才撑过那些年月。
但现在不是战争年代,大家过的也不再是朝不保夕的日子。
在这个时候还要求牺牲小家为大家, 那也有些不通情理了。
就是在战争年代, 陆建军爷爷不也攒下来不少钱。
至于很会做生意的三爷爷,积蓄更是不少。
人都是有私心的, 陆三山也明白这个道理。
要求人人平等这本来就是一种不平等。
最后陆三山摆摆手:“算了,你们的日子你们自己做主,我这老头子也管不着了。”
苏敏说这些本来也不是为了让陆三山做什么保证,只是说到这个话题上, 她就提前说出来打个预防针罢了。
至少让陆三山知道, 他儿子陆建军孝顺, 不仅孝顺自己爹娘, 友爱兄弟,就是对堂兄弟也是客客气气的。
但她苏敏不是个善心泛滥的人, 陆建军好相处,她不好相处。
要是陆三山以后要求陆建军做什么事, 也要先想想苏敏这个儿媳妇答应不答应。
苏敏才不怕人说她不通情理呢,要是被人夸的后果是被当成冤大头,那她宁可当块又臭又硬的石头。
陆建军见苏敏不再纠结于这个话题, 他爹也说不过自己儿媳妇,就转移话题说:“对了爹,你说向红要嫁的这个人是二婚,那对方的前妻呢?是过世了还是离婚了?有没有孩子?”
陆三山说:“唉,向红这对象的命也不好。”
苏敏想,是啊,要是命好还会找陆向红当对象?
“向红这对象吧,名字叫刘洋,家境不错,家里三个姐姐,只他一个儿子。他舅舅又是个有本事的,他一念完初中,就把他弄到公社的供销社上班,后来更是去了县里的供销社。只是他工作好了,眼界就有些高。十□□的时候该准备结婚了,相看了不少姑娘,都没相中。然后不知怎么的,就和下乡到他们大队的一个女知青处上对象了。”
陆建军听着直皱眉:这家里三个姐姐,才得了他这么一个男丁,可想而知得有多娇惯。
不过陆向红嫁过去也有好的地方,有那么三个和婆母差不多的姑姐,陆向红就是脑子犯糊涂,也有三个姑姐盯着,不让她瞎折腾。
“当时刘洋和这女知青处的时候家里人就不同意,觉得女知青不会过日子。我打听过了,说那女知青长得非常标致,念过高中,还会说外国话。就是成分不好,也不会干活。下乡才半个月,就和这刘洋处对象了。然后就不挣地里那几个公分,而是靠着刘洋的接济过日子。”
陆建军说:“才半个月就处对象,这男的是色迷心窍了吧。也不想想,人家刚下乡,在城里见过那么多人,要不是别有所图,又怎么会看上他呢。”
“当时一家人都这么劝了,但是刘洋他就是瞧中这个女知青了,闹腾的没有办法,最后还是把人娶进门了。结婚之后,那女知青说不想种地,他也同意了。”
陆建军:“这可真是他爹娘的好儿子,他爹娘几十岁的人了,还得去田里。他老婆年纪轻轻,倒是先养老了。”
陆三山也摇摇头:“所以就说他当时昏头了么。他根本没想到,女知青不是喜欢他,只是不想种地,不想吃苦。又见他工作好,工资高,这才和他处对象的。结了婚,人家女知青也没和他领结婚证,更没有说过家里住哪儿,是个什么情况。就这糊糊涂涂的,两个人一起过了好几年。七七年的时候那女知青想参加高考,他家里爹娘和三个姐姐都不同意,怕他老婆考上就跑了,但刘洋觉得女知青和他是真心过日子的,就没拦着。但那女知青还是没考上。不过那女知青不信自己没考上,而是觉得考上了,但自己的录取通知书被刘洋一家人私藏起来了。”
陆建军说:“也不愿女知青那么想,既然那家人都不愿意她参加高考,自然也能做出撕毁录取通知书的事儿。”
“是啊,这事当时闹的挺大的,那个女知青直接报了警,说公婆丈夫大姑子联合起来藏了她的大学通知书。当年恢复高考可是大事,大过年的,警察只能查案。先去了邮局,邮递员都说没有她的信。但那女知青不信,非说邮递员被买通了。后来警察又给她报考的那三所学校去了电话。人家学校查了,录取的学生里并没有她。”
相似小说推荐
-
桃花眼 (琰阙) 2019-08-22完结223 12602011年,赵泠一无所有,揣着仅剩的几千块,从齐城跑到全然陌生的临城。那晚,街头干架,她救下...
-
这苏爽的豪门生活 (不吐樱桃皮) 2019-07-06完结3145 9577谢迟穿书了。一睁眼发现自己身处空中别墅,落地窗后是波光粼粼的宽阔泳池,门外一排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