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只交两成家里每月也有二三十的进账,妹妹的生活就过得更好了。
就连新衣裳也是一年一身,去年冬天做了新棉袄,今年夏天就又做了新单衣。
还有雪花膏香皂也是撺掇着娘去买,城里姑娘有的她也一定得有。
人家正经城里来的知青都没敢这么花钱。
对于这个妹妹陆家几个兄长都是不知道该说什么。
做嫂子的给侄子做件新衣服她就和娘说嫂子们不会当家,总是浪费钱,想让娘把哥哥们的工资都攥在手里。
如果不是爹脑子清醒,规矩严格,嫂子们早闹起来了。
他们家里孝敬父母的钱都是爹收着,娘手里的只有爹娘两人地里挣的。
爹是大队长,在村里工资那是头一份,娘也能干,照样禁不住妹妹花销。
娘还总说要把妹妹嫁到县里面享福。
说实话,就是他们一起长大的几个哥哥都感觉不到妹妹的可爱之处。
只觉得她懒惰又虚荣,总是喜欢挑拨爹娘和嫂嫂,大哥二哥偶尔回来探亲也是不停的告嫂子们的状。
可实际上哥哥们从当兵开始自己赚的津贴大头都在自己手里,一订了婚期就挨着家里建了小院子,也算是分出去单住了。
嫂子们手里也有钱,从没占过家里的便宜,做了什么好吃的也从不忘记爹娘还有他们兄弟的份儿。
但妹妹却精明过头了,她总觉得他们这些当儿子赚的钱都得给娘,娘再把钱给她。
恨不得到她结婚的时候娘把全家的积蓄全陪嫁给她。
她年纪小,有这样的小心思根本藏不住,爹教训了几次,就不让娘管钱了。
妹妹结婚爹肯定会出嫁妆,但爹也得为小弟考虑。
爹如今快五十了,小弟才六岁。
等小弟二十多该结婚成家了,爹都六十多到了当曾祖父的年纪了。
娘疼妹妹,那爹就得为小弟打算。
不过小弟和两个侄子差不多大,嫂子们也是把他当儿子照顾的,侄子们有的也一定会给小弟准备一份。
原本陆建民也想着如她娘所说妹妹年纪还小,长大了就懂事了。
他上学的同学们,厂子里年轻的姑娘们也都和妹妹似的每天无忧无虑的。
今儿见了苏知青,人家也是十七岁,却把日子过得明明白白的。
他就觉得还是得和三哥一起与父亲谈谈。
小妹不怕母亲,但若父亲下了手管教一定有用。
父亲总觉得女儿是要出嫁的,她没能耐,那嫁个有本事的女婿就成了。
他一直对他们兄弟几个要求很严,性格人品都不能有问题。
可妹妹父亲就直接让母亲管,母亲见识有限,又疼爱女儿,最后就让妹妹成了这么一个性子。
不过他们哥几个感情一直很好,尤其他本是最小的儿子,哥哥们一直很照顾他。
小弟出生的时候大哥都已经当兵去了,之后二哥也去当了兵,三哥在外头读初中高中,又进了厂子。
他也是在县里读了四年学,和小弟相处的时间不算多。
小妹性格没养好,得教育。
以后也得多关注小弟,别让他也不学好。
既然他已经参加工作一年半了,那就是个大人,家里有的事情也能说得上话。
自己这个哥哥都觉得妹妹不像话,那外人就更瞧不上妹妹了,有些恶习还是早早改正了才好。
第19章
有了陆建民的帮助,苏敏虽然没买到棉布棉花,但有麻布千层底也算大收获了。
陆建民还承诺说要帮她换布票,苏敏也就没有再逛,而是和陆建民分开。
陆建民回了厂子里,回去之前,他还特意把苏敏送到回大队的主路上。
这个时候估计已经十二点多快下午一点了。
苏敏在路边吃了点干粮,趁着太阳暖和往回赶。
等回到村子里的时候已经下午三点多了。
算一算总时间。
去县里的时候天气冷,她走得慢,半截子路估计走了两个多小时,后来又遇上陆建民被他载了剩下一半的路程。
回大队的时候是下坡路,就比去的时候走的快多了,但也还是累。
终于回了知青点,苏敏进了屋子直接就趴到床上,哼唧:“累死我了。”
朱红看她累成这样,忙递给她一杯温开水:“来,先喝口水,从咱们这儿去县城得走十几里地呢。”
难怪呢,苏敏接过水来喝了一口,这才缓过点儿来:“我真是又累又渴,太受罪了。主要还是一路上没什么人,我就只能一个人走啊走,走啊走。”
朱红噗嗤笑了:“没法子,我都和你说了等过段时间我家里给我寄包裹来我取的时候咱们一起去县里,你非要今儿就去。”
苏敏心说和你一起我怎么好去黑市,再说你是等有了票要去逛百货大楼或者供销社,这些地方我去了也没票啊。
不过嘴上苏敏还是说:“是啊,我就该听你了,现在我后悔死了。”
朱红满意了,又问她:“那你这一趟买了什么好东西回来?”
苏敏把自己拿小块破布缝的小包裹递给她:“喏,自己看。”
朱红兴冲冲的打开,然后满脸失望:“怎么是麻布和鞋子啊。鞋子自己就能做,你买它干什么?”
当然是我不会做啊,可这话苏敏不能说,她就道:“我买布的时候想让人家给降点价,人家不降,但能送我一双鞋。我想着有的送也不错,于是就收了。”
“原来如此啊,不过什么地方啊买布还能讲价?”
苏敏笑着看她:“你说呢?”
朱红恍然大悟,然后把麻布也拿出来看了看,小声问:“这块布你多钱买的啊?”
苏敏给她比划了个六。
“没要布票?”朱红又问。
苏敏点头。
“那倒是挺划算的,这布做一身衣服还有富余的。”朱红说。
“我就是打算先做身衣服,余下的碎布都先打补丁上去。”
“嗯,这样也行,麻布虽然不好穿,但冬天穿外头也还成。不过苏敏你的手艺不好,到时候我帮你裁剪好,你自己缝就行了。”
苏敏也正发愁裁剪呢,她是真没有什么裁剪上的天分,准确来说她没有任何动手能力,不论是做饭还是做衣服她都不擅长。
而且这些事情都是得熟能生巧啊,她都没太多练习的机会。
虽然她缝也缝的不太好,走线什么的弯弯扭扭的。
但到时候沿着朱红给画的线缝总是能把衣服缝起来的。
这时朱红又把千层底拿出来,评价道:“这鞋做的不错。”
苏小云拿着草绳凑过来说:“哎,我们那儿差不多得一块钱一双布鞋。”
苏敏看她手里的东西,问:“你这是做什么呢?”
“编草垫子啊,朱红说现在还不冷,等下了雪这里能冻死个人。就是有炕后半夜火力不够也会冷。”
说着苏小云拍了拍炕:“我看咱们炕上铺的草垫子都压瘪了,朱红说那是你们去年编的。
往年过几天到了立冬你们也要开始编草垫子了,我以前没编过,所以提前学一学。”
苏敏一听眼前发黑,这还得学着编草垫子啊。
不只苏小云不会,她也不会啊。
但她不能表现出来,只能问:“小云啊,那你学了一会儿会了吗?”
苏小云挺得意:“那是自然,这东西编起来不难,就是磨手,磨的我都起了水泡了。”
说着还把手伸给苏敏看。
苏小云他们下乡的时候秋收都已经结束了,来了也没吃太多苦,所以苏小云的手还是白白嫩嫩的。
现在上面有几个水泡,估计她再继续编就成血泡了。
苏敏瞧了瞧自己的手,还好全是茧子,应该不会磨出泡儿来。
苏敏劝苏小云:“那你慢点编,别碰到水泡,又不着急。”
苏小云点头,放慢了速度。
苏敏趁机去瞧苏小云怎么编,然后在心里记住顺序,等会儿她就搂一点干草去茅房里偷着试。
苏敏正盘算的开心,苏小云又说出一个噩耗:“对了,大队长说让明儿进山检松子,现在再不捡就过时候了。”
苏敏不可置信的问:“之前大队长不说咱们可以歇两三天吗?”
苏小云说:“嗯,听说是大队长家的三儿子跑出了一个关系,能让市里糕点厂的人直接收咱们这儿的松子。到时候不仅会给钱,还能给点糕点呢。”
“真的?”这陆建军挺能耐的啊。
朱红说:“真的,大队长四儿子昨儿回来就是说这事情的,好像他家老三不好请假还是什么的。
以前可没特意组织人上山摘去松子,好不容易能休息那还是歇一歇好。
到了冬天地里的事情少了就得忙家里的了。趁着还不算冷该洗的都得洗,孩子们衣服小了也得缝,忙着呢。
再说山里有狼,有野猪,没个带木仓的去了多危险啊。而外头些的松果小孩们早捡光了。”
苏小云惊讶的问:“带木仓的?真木仓吗?”
苏敏还以为自己听错了,没想到朱红真的是说木仓。
“那是当然,咱村里有三把木仓呢,一把是在五队大队长手里,一把在六队大队长手里,还有一把在老钱叔手里。”
相似小说推荐
-
桃花眼 (琰阙) 2019-08-22完结223 12602011年,赵泠一无所有,揣着仅剩的几千块,从齐城跑到全然陌生的临城。那晚,街头干架,她救下...
-
这苏爽的豪门生活 (不吐樱桃皮) 2019-07-06完结3145 9577谢迟穿书了。一睁眼发现自己身处空中别墅,落地窗后是波光粼粼的宽阔泳池,门外一排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