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六零穿书生活 完结+番外 (红酥手没酒)


  伏城被她夸的受不住,“你今天这是怎么了,这么多愁善感的……以前情绪也没这么变化过啊?”
  然后脸色变了变,“不会是又怀上了吧?”
  “……”不,她就是想煽情一下。
  杜梦闲没好气的撒开手,“没怀,睡觉!”
  伏城嘿嘿的笑了两声,被媳妇拧了一下也不恼,腆着脸皮就凑了过去。
  第二天一早,两口子又早早的爬了起来。
  大年初二是回娘家的日子,既然住的近了能常常往来,礼物也不必太重,只捡了些自家蒸的馒头带了几根大萝卜,就骑着车顶着风雪往杜家去。
  杜家那边也早就忙活开了,张大妹姐妹俩如今还没成为杜家正式的媳妇,自然是卯足劲了准备着大姑姐跟姑爷上门的饭菜,务必要多留个好印象,往后才能把这婚事实打实的立起来。
  大约是新年新气象,再加上杜家如今也从泥腿子成了首都人,张二妹也不再像以往那样拘束,性格都开朗了起来。
  杜梦闲也没真把自己当个姑奶奶,到了后就把伏城撵到堂屋去,几个女人去厨房准备饭菜。
  倒不是说什么男人不能下厨房之类的,而是女人家在一块儿也好说些八卦,这里唠唠那里叨叨的,省得有男人在放不开。
  张大妹一边邦邦剁菜,一边跟杜梦闲说着八卦,“大姐你知道不?爸前段时间还打电话回古林村了!说是咱们在这边过得都好,我们家那位就怕爸被老宅那边一哄晕头转向的,特地跟了过去!”
  “那头说话声音老大了,咱们奶在那边笑的跟母鸡下蛋似的,又瞅着空档,问小姑能不能过来,还说家里的堂兄弟堂姐妹们都不少,他们大人没关系,孩子在乡下底下受苦也不好……说爸这个当二伯/二叔的总不能只顾着自己小家。”
  “然后呢?那后面怎么说的?”看如今杜家没多添一个人,就知道老宅那边算盘没打成,杜梦闲一脸的兴奋。
  张二妹抿嘴,秀气的笑了笑,“大哥不是跟着爸去了吗?听到咱爸眉飞色舞的吹着咱们在首都这边过的多好,心里一急就把电话给摁了,毕竟是长途电话,有时候不灵光也是常事……”
  吴春华坐在那烧火,任由她们同辈人说话。
  张大妹笑得嘎嘎的,“谁理他们!”
  然后又抱怨道,“爸也真是的,咱们在首都这边咋就过得多好了啊!手里有钱又能咋的,可不得省吃俭用?往后还得养孩子呢!而且首都这边吃啥都得花钱,啥啥都贵,咱们刚跟人换了点种子等开春了种,这往后还得找活干呐,谁愿意给他们占便宜!”
  杜梦闲扭头,透过窗户的缝隙往堂屋方向看。
  骨头没二两重说的就是杜广海这种人,以前在杜家,那就是个老实憨厚由着父母任打任骂的人,也不知道反抗。
  这种人他不仅自己为了孝顺的名声不反抗,甚至还会压着妻子儿女顺着他的想法来,认为吃点亏没什么。
  杜梦闲自己也有这种想法,吃点亏没什么,但她的这种想法是只是吃一时的亏,往后得找补回来,是为了自己的目的才会暂时忍一忍。
  可杜广海不是这么认为的,他所谓的吃亏那就是真亏,只为了换来他臆想中的家庭和睦。
  就这样,他还喜欢在小家里摆大家长的派头。
  当时几个儿子年纪都小,吴春华也不敢跟他硬碰硬,如今儿子大了,过两年也能圆房生孙子,吴春华底气也就上了。
  来首都的时候就做好了打算,不管是房子还是钱都得紧紧的捏在自己手里,要不然叫杜广海握着了,一朝得势后还不知道得得意成什么样,指不定没多久就得被老宅那边糟蹋光了。
  这种情况不是没有,在古林村的时候,他们分家后一两年缓了过来,再加上杜梦闲这头每年年底都有补贴,日子还算顺心,肚子里也有了粮食。
  可好日子没过几天,杜广海就能在钱凤英哭诉下忍不住给那头搬了点粮食。
  吴春华是哭也哭了,闹也闹了,甚至还打了一架,到底也没能制止这种情况,只能暗地里嘱咐儿子把家里的粮食藏好,看紧点儿,不叫他们爹再往外搬。
  可你跟他这么说也没用,他心里知道老宅不讲理,也知道这样做会叫自己儿子饿肚子,可钱凤英一哭他就忍不住。
  好在这种情况在张大妹姐妹俩到了杜家后好了很多,能在无女村那种地方长到这么大,张大妹注定不是一个性格软和的人,就算是张二妹一直都被姐姐掩盖了锋芒,可真扯到这种要命的关于肚皮的事儿,那也是狠的跟个狼崽子一样,说什么都不会让步。
  杜家以前没这种性格强势能立起来的,杜广海也就顺着钱凤英的哭诉要啥给啥,可如今有了张大妹姐妹俩,杜广海也顺势听从家里人的意见,不再往外搬粮食。
  说白了就是墙头草,哪头强他就顺着哪一头,得罪人的事都叫别人去干,他倒是落了个孝顺仁义的好名头。
  吐槽了一会儿,见婆婆也是一脸的忍耐,张大妹更高兴了,“大姐啊你也别担心,家里有咱们呢,总归不会叫爸犯糊涂的。一大把年纪的老人家等着享儿子儿媳妇们的福就行了,旁的不会叫他操心的!”
  杜梦闲心说我有什么放心不放心的,反正又不要我管。
  正说着话,今年刚满十二岁的杜尔军端着盘子走了进来。
  “三弟来了啊?”杜梦闲伸手在盘子里抓了一把,“这东西我记得上回全叫我给带回去了,怎么又有了?”
  张大妹探头看了一眼:“哦,你说的这个啊,咱们住在城郊这边,其实已经算是乡下了,可这边煤球要钱,柴火也不多,上回爸跟他们就去了十几里外的山边砍柴去了,弄了不少的回来。顺便掏了好几个松鼠的窝,里面松塔多得很!妈在腊月二十八的时候把它们弄熟了,就等着大姐你回来吃呢。”
  杜梦闲有些不好意思,“这东西营养价值高,你们自己也吃啊。”
  这可是实实在在的不好意思了,这可是松鼠的储冬粮,全叫她给霍霍到嘴里了。
  张大妹摆摆手,“这东西我们都吃腻了,谁家不是山边的啊?从小到大就没停过嘴,早就不想碰了。”
  吴春华也笑了,“这些东西小时候家里也常弄,可你们大姐还真没吃过两回,都叫妈给拿去分给你们小姑了。”
  又看向杜梦闲,“你喜欢吃,回头全给你带回去,等你爸他们再去山上了再给你寻,反正也就弯腰捡起来的事,又不费什么功夫。”
  杜尔君小时候吃苦的记忆不算多,听吴春华这么说也掺和进来,“下次我也去吧,爸跟大哥二哥专门捡柴火,我专门给大姐捡松子,回头全给背回来!”
  杜梦闲摸了摸他脑袋:“你自己不爱吃啊?”
  杜尔军很诚实的摇头,“我爱吃肉!”
  吴春华瞪了他一眼,“你还爱吃肉,谁不爱吃肉啊?开年了送你去上学,你可得给我好好读书,要不然就让你吃竹笋炒肉!”
  杜尔军吐吐舌头,将盘子往杜梦闲手里一塞,推开门就往外跑,“妈,我去跟姐夫说话去!”然后又喊了一声,“姐夫,我能骑自行车不?”
  吴春华就在屋里喊:“杜尔军你个小兔崽子,别给我瞎捣乱,自行车多贵啊,弄坏了老娘可没钱赔!”
  “那么大一车我都弄不坏,除非他见天的往墙上撞。”杜梦闲笑着说了一句,“他那两条腿又跨不过大杠,只能在里面来回骑着转圈。”
  现在的自行车真是又重又高,她自个儿骑上去,两只脚尖都点不了地。
  “真好,妈,等三弟往后念书晚上回来,我们能跟着三弟认字儿不?”张二妹一脸的羡慕。
  吴春花脸色有些不大好,“女人家的认什么字啊?你又不用去考学……”
  杜梦闲赶忙拦道:“妈你这话就不对了,他们年纪都大了,不大好去学校,可三弟晚上回来叫他们认一些常用的字也行。不管是弟弟们还是弟妹们,家里种些菜啊或者是弄些其它的手艺,这出去摆摊了也不至于被人糊弄,好歹算账利索一点。”
  然后又拿自己来举例子,“我跟我们家那位结婚这么多年,他可是拿着从一年级的书本教我到现在,我如今都学到高中的水平了,多认识字也是有好处的。”
  吴春华犹豫了一会儿便也点头,“那行行行,随你们,免得你们说我这个当婆婆的偏心!不过我话说回来,咱们家如今能念书的就你们三弟,你们回头晚上认的字也别太多,免得耽误他学习,有不会的等他放假回来再问!”
  能叫婆婆能松口,张大妹姐妹俩已经很知足了,都感激的看了大姑姐一眼。
  谁不想认识字儿啊,首都这边不说人人都读书,但他们对外地人总有一种底气,张大妹这两天出去买菜都能感觉到,所以更想为自己添一些资本。
  杜梦闲没再说话,有个开头就成,插手再多就成了招人嫌了。


第54章 俩呆瓜
  过完年, 贺求平在家里待不住,每天推着自己的老爷车乡下城里的晃荡, 说是动一动身子骨舒坦。
  家里人手够, 伏城也是早出晚归的,打从开了春, 家里的粮食窘境就好转了不少。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